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
2022-11-12王瑾
王瑾
(昌陆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大量人口涌入到城市中, 原有的房屋建筑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居住需求,这就推动了房屋建筑工程的井喷式发展, 房屋建筑数量和建设规模呈现逐年上涨趋势。 但是就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情况来看, 由于内外在因素以及客观因素的影响, 导致混凝土施工质量无法满足施工要求, 房屋建筑存在潜在的质量安全隐患, 威胁着居住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因此, 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 施工企业需要研究分析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提高混凝土施工管理水平,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做大做强。
1 房屋建筑工程中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
1.1 水灰比设计缺乏科学性
进行房屋建筑施工时, 混凝土结构强度和密度会对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而水灰比则是决定混凝土强度、 耐久性的重要参数。 只有科学设计水灰比, 保证最适宜的比值, 才能确保混凝土强度等其他物理化学性能不受到影响。 但是很多施工企业进行混凝土施工时, 并没有重视水灰比设计, 没有认识到水灰比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导致水灰比比值不合理, 出现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一旦水灰比过大, 虽然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 但是会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 混凝土会出现离析现象和泌水情况, 大大降低了混凝土强度。 反之, 水灰比太小, 虽然能够适当增加混凝土结构强度, 但是降低了混凝土的流动性, 给混凝土运输泵送带来不便, 也不利于混凝土施工的高效进行。
1.2 原材料质量不达标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繁琐复杂, 施工流程多, 施工建设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施工材料, 其中混凝土材料使用比例较大, 只有严格把控混凝土原材料质量, 才能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确保房屋建筑的整体建设质量达到建设标准或行业要求。 但是很多施工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 将一些质量不合格的混凝土材料使用在施工建设中, 导致房屋建筑的强度和稳定性严重不符相关的规定要求, 影响了企业的社会名誉和社会形象。 此外, 施工现场环境复杂, 可利用的场地面积受限, 很多施工企业都选择在混凝土搅拌站拌和混凝土, 然后由运输车辆运输到施工现场。 在长距离的运输过程中, 由于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 混凝土很容易出现分层离析, 直接导致混凝土施工质量不合格,进而影响了房屋建筑的整体建设质量。
1.3 施工技术应用不合理
一般来说, 混凝土施工技术同样会对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如果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不合理, 没有严格按照技术要点实施作业, 忽视了施工的细节问题和注意事项, 就会大大降低混凝土施工质量。 就目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情况来看,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追赶施工进度, 提高施工效率, 浇筑混凝土时并没有充分考量外界环境因素, 导致外部因素严重干扰混凝土结构质量, 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 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承载能力、 耐久性和防水性。 此外, 进行混凝土振捣作业时, 没有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和振捣速度, 出现振捣不均匀、 振捣过度的情况, 导致混凝土严重离析, 内部缺乏密实性, 混凝土强度等级达不到规定要求。 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并没有及时进行养护管理, 遇到干燥炎热的天气, 混凝土内部水分容易蒸发过快, 导致水泥不能充分水化, 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 混凝土强度不达标的情况下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 出现干缩裂缝。
1.4 客观因素
施工环境作为一项客观因素,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 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对施工温度、 湿度进行严格控制, 也会导致混凝土温度裂缝、 收缩裂缝的产生, 给房屋建筑整体结构带来质量安全隐患。 其中温度裂缝主要是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质,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水化反应, 产生大量的热量, 一旦无法快速散发热量, 热量就会集聚在混凝土内部导致内部温度过高, 内外温差较大情况下就会导致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使得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 当拉应力高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 混凝土表面自然就会产生裂缝。 干缩裂缝是由于内外湿度变化不均匀、 水分蒸发不均产生的裂缝。 在混凝土成型过程中, 施工人员没有进行湿度控制, 风吹日晒混凝土表面水分就会快速流失, 体积收缩变大, 而混凝土内部水分几乎不受到影响, 内外湿度变化过大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 出现干缩裂缝。
2 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策略
2.1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原材料质量是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基础条件,只有加强管理原材料质量, 确保各项原材料的等级达到设计要求, 才能确保混凝土质量。 因此, 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时, 施工企业需要严格管理和控制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 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 需要严格控制骨料质量。 施工企业需要明确划分各种不同粒径的骨料, 同时将骨料送到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掌握砂、 石等骨料的主要性能参数, 确保所有的骨料质量按照房屋建筑施工建设的标准要求采购。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 需要严格控制粗骨料、 细骨料的质量, 根据配合比要求合理确定碎石粒径, 碎石粒径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避免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 同时明确划分骨料直径, 保证骨料直径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避免骨料直径不合适影响混凝土强度。 选择细骨料时, 中砂最为适宜, 同样需要检测中砂中的泥含量、 砂细度、 碱含量等各项指标参数, 着重关注泥含量指标。 含泥量高的砂料不适合使用在混凝土施工中, 如果含泥量过大, 混凝土的保塑性较差, 会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 容易出现结构开裂现象。 如果采买的砂含泥量高, 施工人员需要使用振动筛进行分拣降低含泥量, 然后再使用清水淘洗持续改进含泥量, 直到合格为止。
其次, 需要严格控制外加剂质量。 混凝土拌合过程中, 减水剂、 防冻剂是常用的外加剂, 需要合理使用外加剂用量, 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最大限度发挥出外加剂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的使用价值。 水泥遇到水会产生水化热反应, 通过添加外加剂能够有效降低水化热的最高值, 减少混凝土结构出现温度裂缝的几率, 确保混凝土整体质量符合施工质量要求。 在控制过程中, 需要对添加剂、 拌合用水、 水泥三者间的适应性进行试验测试, 确保添加剂添加的合理性。 在选择外加剂时, 需要向生产厂家索要生产许可证明、质量合格证书、 试验报告单, 确保各项内容与性能指标保持一致, 满足施工技术要求。
最后, 需要严格控制水泥质量。 混凝土结构中使用最多的原材料就是水泥, 通过添加水形成水泥浆液, 发挥出胶结作用, 让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牢固凝结在一起。 市场中水泥生产厂家多, 品牌多样化, 在选择水泥时需要选择品牌知名度高、 实力雄厚的生产厂家, 仔细检查水泥的种类、 等级、 生产日期等, 还需要试验检测水泥的稳定性、 强度、 安全性等, 试验检测合格的水泥才能使用在房屋建筑工程中。
2.2 科学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
即便施工企业严格把控混凝土原材料质量, 一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 也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相应的影响, 出现混凝土裂纹、 空洞问题, 不利于房屋建筑工程整体使用性能的有效提升。 因此, 施工企业还需要科学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 确保混凝土材料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施工质量。 设计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时, 需要考虑到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 质量要求等因素, 确定好各原材料的使用量, 提高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首先, 需要严格控制砂子、 石头、 水、 水泥等原材料的投入量, 确保各项材料在合理范围内, 有效控制温度、 湿度、 应力对混凝土结构带来的不良影响, 有效预防混凝土裂缝问题。 其次,需要科学控制混合料中的水分含量, 不仅要根据施工质量要求准确计算出用水量, 还需要考虑到添加外加剂条件下的用水量, 严格按照外加剂的减水率精准计算最终用水量。 如果混凝土水分含量较大, 就会在混凝土内部占据一定的空间, 等水分蒸发后, 空隙里面就留有很多空气, 导致混凝土密实性和强度不符合施工要求。 一般来说, 混凝土的水分含量控制在3% ~5%之间比较合适。
2.3 做好混凝土运输工作
当混凝土材料拌和完成后, 就需要及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 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不受到影响, 施工企业需要加强控制混凝土的运输环节, 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和保护措施, 如果运输环节操作不当,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凝固硬化现象, 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混凝土半成品白白浪费, 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清洗运输车辆, 从而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
首先, 施工企业在综合考虑运输距离、 运输时间、 施工温度等各项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车辆运输计划, 合理确定车辆数量, 规划设计运输路线, 提高车辆运输衔接度, 以最短的运输距离、 最佳的运输时间将混凝土及时运输到施工现场, 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 一般来说, 房屋建筑工程主要使用搅拌车运输混凝土材料, 运输前需要彻底排除搅拌车内部的积水和杂质, 避免影响混凝土材料质量。
其次, 在运输过程中, 运输人员需要实时监控搅拌车的搅拌情况, 确保内部混凝土材料一直处于搅拌中, 避免混凝土凝固硬化出现分层离析现象。 如果是在冬季施工, 使用搅拌车运输混凝土材料时还需要做好保温措施, 可以将保温棉或防寒毡布覆盖在搅拌设备中的皮带机四周, 也可以将棉絮、 海绵、 塑料布等包裹在混凝土搅拌罐外露的水管上, 避免运输过程中出现混凝土材料结冰受冻情况。
最后, 当搅拌车运输到施工现场时, 首先需要正转操作搅拌车, 时间为两分钟, 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然后在进行混凝土材料卸载作业。 如果运输距离较远, 或者运输过程中遇到交通堵塞现象, 搅拌车内的混凝土材料无法卸载时, 施工人员就需要抽取部分混凝土材料检测各项指标参数, 然后根据检测结果适当添加减水剂, 有效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减水剂添加后就需要马上操作搅拌车均匀搅拌混凝土材料, 然后及时卸载混凝土。
2.4 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作业
进行混凝土施工时, 施工企业需要严格管理整个作业过程, 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混凝土浇筑、 振捣施工技术要点操作, 确保各环节的施工质量达标。 首先, 施工企业需要明确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确保施工人员准确掌握施工技术、 施工难点、 薄弱环节以及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为混凝土施工的高效有序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 建立岗位责任, 对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的责任划分, 明确各施工人员的施工内容和施工责任, 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 减少施工质量安全隐患。 再次, 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 需要仔细检查模板、 钢筋、 预埋件的安装质量, 浇筑过程中按照规定要求对称、 均匀、 分层的进行, 不能出现停顿现象, 尽可能一次浇筑完成。 施工人员还需要有效处理混凝土结构的泌水情况, 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磨性和致密性, 保障房屋建筑的建设质量。 同样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和湿度, 将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以防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间和投入使用期间出现裂缝问题。 最后, 进行混凝土振捣作业时, 振捣操作时间、 振捣间隔是施工人员需要着重关注的施工内容, 每次振捣棒插入振捣时间控制在30s左右, 既不能振捣不足也不能振捣过度, 提高混凝土结构密实性和强度。
2.5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管理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及时进行养护作业, 这种情况下混凝土强度还未达到规定要求, 如果养护不及时或者养护不当, 就会降低混凝土结构强度, 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因此, 施工企业需要深刻认识到混凝土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安排人员做好后期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的使用性能不受到影响。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 养护人员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将混凝土的散热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避免水分、 热量蒸发过快引发的温度裂缝、 干缩裂缝问题。 可以将湿润的草帘、 麻袋、 塑料布覆盖在混凝土表面, 尽量减少暴露时间, 降低水分流失速度, 确保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下。 如果是在冬季施工, 养护人员需要做好混凝土保温工作, 常用的保温方法有蒸汽法、 暖棚法、 覆盖蓄热法、 外加剂法, 养护人员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如果是在下雨天气, 养护人员需要将防雨彩条布铺设在混凝土表面。
2.6 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是混凝土施工作业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 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高低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振捣质量和养护质量, 因此, 施工企业需要注重培养施工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施工技能, 打造高素质、 专业能力强的施工队伍, 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首先, 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宣传力度, 宣传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认识,让施工人员树立良好的质量控制意识, 严格规范自身的施工行为, 减少人为失误带来的质量问题, 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取得显著成效。 其次, 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培训, 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 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 让施工人员了解最新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操作要点, 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 最后, 施工企业需要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将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 日常表现与绩效挂钩, 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混凝土施工高效率、 高质量完成。
3 结语
综上所述, 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时, 通过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质量能够提高房屋建筑的整体建设质量,确保建筑使用安全, 有效延长建筑使用年限。 因此,施工企业需要落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 从原材料质量、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养护、 施工人员专业能力等方面入手, 以科学合理的控制策略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为房屋建筑工程的后续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