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
2022-11-12赵丽
赵丽
(山西龙城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7)
现代建筑施工建设中存在的显著特征就是规模大、复杂及繁琐的现场施工环境,所以施工中会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也极有可能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和防护在建筑工程顺利开展和良好完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将安全防护工作做好,使安全隐患全面杜绝,才能为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促进作用。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保障就是安全施工,而贯彻落实施工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能为施工安全性和施工顺利推进提供保障。因施工安全与企业社会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同时也会给施工人员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所以具体施工建设环节,所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基于施工安全隐患的逐一调查和全面排除,进而结合安全隐患开展针对性的预控工作,使风险隐患最大限度减少的同时,为建筑项目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的最大限度降低提供保障。
1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概述
建筑施工中,安全技术的应用和防护措施的贯彻落实目的在于促进建筑施工全过程安全性的有效提高。而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落实的过程中,就要与建筑工程具体特征相结合,针对施工安全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预测出来,以此为前提,基于有效防护方案的制定,进而从管理、技术等层面出发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在建筑施工全过程,都应充分渗透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借此为建筑施工全过程均处在安全状态下提供保障,有效巩固施工顺利开展和按期、高质完工的基础。
2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的作用
2.1 提升企业竞争力
工程项目顺利开发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就是安全施工,而施工环节基于安全技术、防护措施的贯彻落实,能为各施工作业规范、有序、顺利开展提供保障。由此可见,各施工的基本目标就是安全施工,所以施工中尤为重要的就是要保证施工安全性,为施工质量奠定坚实基础,确保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实力大幅度增强的同时,为企业更多效益的创造提供有利条件,以此为前提,助推企业在新时期的可持续、稳健发展。
2.2 保障工期进度
工程施工建设环节,为确保安全技术、防护措施的价值、作用能够最大化发挥,施工前必须要注重各项工作的科学、合理规划,该环节要以施工方案为参照依据,明确各项作业内容。而对于施工中的施工人员来说,应以施工工艺及施工标准为参照,使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规避,为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提供保障。在工程施工建设中切实达到安全施工目的的前提下,自然能为施工的高效化开展提供促进作用,使施工单位的施工成本大幅度节约,借此实现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的多方共赢局面。
3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3.1 缺乏科学安全管理模式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得益于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开始呈现出现代化发展趋势,而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现代化建设来说,仍然存在传统观念影响的现象,导致一些施工单位领导人员并未充分了解、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具体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时,仍然存在延续传统粗放式管理模式的现象;与此同时,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方面也有一定缺陷和不足存在,无法保障安全施工需求的充分满足,此时一旦施工中有安全事故问题出现,会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最终必然影响整个工期进度,也会阻碍建筑整体的运转和发展。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现阶段工程施工建设环节,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并未建立起来,所以影响了安全管理效能的发挥。
3.2 相关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环节,一些施工单位内部受项目责任人或相关管理人员不够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等影响,会阻碍基层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理念的形成,致使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的整体人员均未高度重视安全施工的意义、价值所在。与此同时,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有效、常态化的安全教育活动并未积极组织,且安全管理、应急预防等机制方面也有缺陷、不足存在,加之并未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此时一旦施工中有安全事故问题暴露,自然会给基层施工人员的及时处理或撤离带来直接影响,最终导致重大安全事故问题由此产生的同时,会给建筑行业整体的现代化、健康发展带来直接影响。
3.3 施工缺少健全安全机制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占据重要位置、发挥关键作用的一项保障机制就是安全机制,安全机制会直接影响施工安全。但值得注意的是,从一些建筑施工单位实际情况来看,因领导人员、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内部健全的安全机制较为缺失,即便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但仍然有缺陷存在,此时在项目施工建设中发现安全隐患的情况下,不仅难以达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目的,同时各部门之间也会有互相推诿等不良现象出现,导致管理工作、管理局面混乱性由此加剧,致使安全事故问题发生概率大大增加,最终会给后续施工运转等方面的顺利推进带来严重制约。
4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
4.1 建立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现场施工的前期,必须要将对应的安全管理规定积极建立起来,以此使安全技术管理、安全防护力度有效强化,为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提供保障。第一,工程项目中的安全管理人员要在安全技术和防护工作方面提高注重程度,以相应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为参照依据,与项目具体情况相结合,将对应的安全管理规定科学合理制定出来,同时借助书面文字形式进行呈现,并在施工现场各角落张贴。在此基础上,要求每一施工人员熟悉、了解、掌握安全规定内容,使其后续施工中能够做到严格遵守和切实履行。第二,需要管理人员向施工人员详细、全面告知、讲解安全管理规定上的各方面细则内容,同时注重定期现场巡查、监管工作的开展。这一过程也应要求施工人员将材料及设备放置、道路规划、防护设施安排等方面工作做好,为现场安全提供保障,使和谐文明的现场环境有效营造而成。第三,施工人员进入到施工现场后,要以相应规范规定为参照,将安全帽及防护服等佩戴好,同时管理人员要在入口人员管理方面加强力度,使无关人员随意进出的现象有效杜绝,为施工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4.2 做好施工防护工作
施工防护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具体包含地面及深基坑作业、立体交叉作业等多方面的防护,以此确保安全技术和防护管理力度进一步强化,使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有效降低。以地面和基坑作业防护为例,该方面防护工作具体开展时,要以施工现场情况为参照依据,科学规划方案并设计图纸,之后向监理部门方面移交,开展对应的审核工作,而在监理部门审批通过的情况下,技术交底和正式施工方可开展。在开挖工程基坑深度超过15m的情况下,要注重基坑支护结构的积极搭建,与此同时,也应以工程特征、施工环境、现场条件等为参照依据科学进行支护作业;此外,要注重基坑施工通风工作的良好开展,并采取轮换施工模式,有效维护施工人员安全。在防护高处和立体交叉作业的环节,要注重施工人员必要安全防护设施的积极配备,如安全帽及安全绳索、防护服等,与此同时,也应明确要求施工人员要以标准要求为参照进行佩戴和科学应用,使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进一步降低。高空做业开展时,注意定期检查、监督的积极开展,特别是对于各交叉施工作业来说,在检查合格的情况下后续工序方可开展,而这一过程在发现问题时要立即下达整改指令并追究相关责任人,同时将备案记录做好。
4.3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以往项目施工建设环节,并未明确落实一些施工步骤的具体安全生产责任,致使施工中有安全漏洞和隐患出现,而在这些问题出现的情况下,及时处理目标也难以实现,最终会给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建设水平造成直接影响。而在现代化施工作业推进的过程中,需要施工单位领导人员深刻意识到施工安全的价值、意义所在,以相关部门政策规定为依据,在安全施工责任制度的健全建立方面加强力度,同时配备充足人员开展全方位的监督、监管工作,此时在施工中有安全漏洞出现的情况下,不仅能及时发现并汇报给上级部门或有关人员,同时也能及时安排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和解决,进而使胡乱指挥和盲目操作造成的不良现象切实规避,也能保障后续施工作业的顺利推进。安全施工责任制构建的过程中,也应注重安全施工培训教育机制的贯彻落实,针对施工中所用相关规范与标准进行补充、完善,同时进一步明确各环节的操作流程,为各施工工序的有序衔接提供保障。与此同时,也要引进或安排专业人员有效监管施工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的实施情况,监管中在发现问题的情况下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进而基于监管效能的充分发挥,进一步强化安全施工管控力度。
4.4 加强技术管理力度
技术管理力度的强化具体是说:基于先进、新型、科学施工技术、工艺、施工建材等的应用,为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提供保障。首先,施工管理人员应与时俱进,深刻意识到技术创新的价值所在,之后通过先进技术工艺及施工材料等的主动引进,引导、鼓励施工人员在施工中积极应用,确保施工技术革新目标有效实现。与此同时,也要大力倡导施工人员进行互相交流,基于优秀、先进技术经验的主动借鉴,为现场施工高效安全提供保障。其次,具体应用施工技术工艺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在安全管理、防护方面加强力度,使文明施工目标有效实现。施工前,要合理规划和科学安排施工工序,同时将每一工序监督检查工作做好,在此基础上,严格要求施工人员要以规定、规范为参照依据开展施工。在施工技术工艺优化改进的基础上,要注重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重点关注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将施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准确挖掘出来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未施工质量和安全施工提供保障。最后,使用建材的过程中,要将材料采购工作做好,且进入现场的各种建材应开展质检工作,并在规定厂房内放置,同时配备专人开展保管工作。在工程项目现代化、绿色化发展的背景下,施工中所用的建材也应以绿色环保、可循环利用材料为主,同时要与防火、防水等相关规定相契合,并定期检查建材,为建材的应用符合规范要求提供保障。
4.5 优化改善施工环境
施工环境的优化改善,利于文明、安全、和谐施工现场环境的构建,能为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提供全方位的保障。第一,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开优化、改善施工环境时,要以现场施工要求为参照依据,注重对应安全防护设施和工具等的配备,如防雷、防火设施等,同时要定期开展设施和工具的检查与测试工作,为所有防护设备始终处在正常运行状态提供保障,使事故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切实降低。第二,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将自然灾害预防工作做好,同时要提前预警并处理风险,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隐患造成的影响程度。第三,定期检查并管理施工现场,如把控现场卫生条件等,与此同时,也应科学隔离生产区域和生活区域,将科学规划工作做好,加之健全设施的配备,使施工人员幸福感大大提升。第四,施工现场应注重对应除尘、降噪、污水处理等设施设备的配备,使噪声及粉尘、污水等影响威胁施工人员生活生产的现象切实规避,也能有效避免施工给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施工现场往往会有大量施工垃圾产生,而对于这些垃圾来说,应及时向外运输并开展科学处理和填埋工作。第五,施工现场要高度重视防火防爆、安全用电等一系列标识语的配备,加之对应安全规范的制定,明确强调所有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管理人员应注重定期检查和主动排查工作的积极开展,使施工人员现场吸烟等一系列不良行为有效禁止,避免施工现场流入易燃易爆等物品。
4.6 识别危险源、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现场施工环节,在辨识并从风险角度评估事故隐患的情况下,利于对各种危险因素的有效把控,也能将预防性措施落实好,使施工中的危险性最大限度降低。对此,工程施工前必须要综合调查现场环境,以施工具体情况为参照依据,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综合考量,在此基础上,将对应管理措施制定出来,使现场危险源有效消除,基于安全管控目标的顺利达成,促进整个施工作业的高效化开展。为确保危险因素能够得到有效预防和最大限度的防控,使安全故障、突发事故等切实排除,必须要为应急救援措施的有效性提供保障。施工作业开展时,首先,项目施工建设环节,要基于各类安全管理防护措施的贯彻落实,使危险系数切实降低。其次,在安全事故出现的情况下,要保障应急措施的及时采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要想实现上述目标,项目建设前要与工程实际情况、项目具体特征相结合,将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积极建立起来。这一过程应对工程施工中可能会发生的突发情况进行综合、全面考虑,如安全问题、质量问题、火灾事故等,进而基于对应急预案的设置,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参照进行针对性优化、调整,加之提前演练、定期研究的积极开展,使应急预案的操作水平有效增强,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系数的大幅度提升。
5 结语
建筑施工建设的重要前提保障就是安全施工,其密切关系着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和整个施工项目能否顺利推进,所以必须要将安全技术和防护工作做好。后续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环节,必须要结合安全第一的施工理念,全方位落实安全技术及防护措施,确保在整个施工建设的全过程充分贯穿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