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银汇理基金投资部负责人赵诣: 新能源板块波动或加大 拥抱真正好公司用时间换空间
2022-11-11
2021年“新能源+”表现出色的场景很难再出现,2022年的关键词会是分化。
过去的2021年,投资注定不是一帆坦途。相关行业经历连续两年的上涨,管理的基金规模快速增加,这一切交织在2021年年初的市场中。一场春节后的回调,让我所管理的基金也面临着回撤考验,排名一度下滑。
这是成为年度冠军后的第一个年度,市场上也有一些争议和声音,也是投资方法论遇到的一次大挑战。虽然从投资的角度,我不用太在意短期业绩和排名,但很多接收的信息让自己不断去思索,2020年的成绩,是运气使然还是投资方法论的必然结果?
如同在2021年春节,我给《红周刊》读者朋友们的一封信《拥抱2021,坚持长期价值回报》所言一样,投资本就是一个在不确定性的市场中寻找确定性的事情。哪些值得坚持,哪些需要迭代,就是对基金经理最大的考验。
投资的过程中,你每天都会遇到很多变化,也会看到很多机会,但能否抓住机会,其实是一个不断的取舍过程。这需要自己对心性的不断修炼,毕竟市场中诱惑太多。对我而言,投资的方法论是最该坚持的核心,如何去实现是不断迭代的武器。
这一年,我坚守并拓展自己的能力圈。过去的机械、军工等研究背景是基本盘,新能源、医药制造等是能力圈不断提升的结果,但本质都是沿着“高端制造”这个方向在拓展。在这个体系中,我可以自如地去践行选股方法,从好赛道中选择好公司,陪伴公司一起成长,赚取公司成长的钱。
这两年新能源板块的热度来源于它给投资者带来的高收益,但其实这两年新能源板块行情并不相同,2020年是龙头股涨得较好,如果说2021年的关键词我们称之为“新能源+”,即所有新能源相关以及拥抱新能源的公司,都赢得不错涨幅,这种局面将很难再出现,2022年的关键词将会是“分化”。
一直强势的新能源赛道近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这会让对新能源板块有高估值之忧的投资者再度产生怀疑。回归投资的本质,市场出现下跌,首先判断它属于市场波动还是基本面出现变化,如果是市场原因出现波动,下跌意味着板块风险的释放,可以更便宜买到看好的企业。
对于新能源领域很多公司,大家认为是估值过高,其实不然,大部分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在2021年都被杀估值,股价的大幅上涨全部都是由于业绩的高速增长造成,动态来看已经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在我看来,近两年新能源车中渗透率仍在快速提升的行业依然具备较好的投资机会,光伏、风电短期市场预期和估值已经较高,但长期来看空间较大,2022年有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性,需要选出真正的好公司,用时间换空间。
如果不考虑宏观层面可能的变化,以新能源、科技为主的高端制造和以医疗、消费为主的大消费板块未来都将有很大的投资机会,这其中锂电池产业链增速高、估值低,同时在储能和其他行业应用也开始快速發展,相对更为占优。
尽管2022年新能源车产业链有部分公司可能会盈利不达预期,但细分领域仍有很多机会。配置行业上,依旧围绕着新能源、半导体和军工为主的高端制造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