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味文本诗词,学写诗意生活
——以《红楼梦》为例

2022-11-11陈红平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

课外语文 2022年16期
关键词:薛宝钗柳絮首诗

⊙ 陈红平(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

★当下,写作已经成为了我们每位同学的头等任务和大事,每一个同学都不能免俗,毕竟中考分值摆在那里,谁也不想失掉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于是,反复的写作训练成为了大多数同学练就作文技能的重要方式。经过训练,大部分同学能够写出一篇立意相对明确、中心较为突出、结构也算严谨的文章。然而,鲜有诗意的语言表达,就难以抒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请务必相信,我们的生活是诗意的,美的景色、美的心灵、美的体会,难道我们能视而不见吗?在众多的文学体裁中,诗词被认为是最佳的情感表达形式,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经典著作。而《红楼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红楼梦》本身是一部小说,但是其中有81首诗、18首词、18首曲,说它是“诗词小说”也不为过。今天我们就拜《红楼梦》为师,以其中最经典的3首诗歌为分析对象,让我们一起去学写诗意的生活。

一、《咏白海棠》赏析及其带来的启示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

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

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

倦倚西风夜已昏。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故事讲述的是在贾探春的建议下,贾探春、薛宝钗、贾宝玉和林黛玉结了诗社,林黛玉就作了这首《咏白海棠》,因为这首诗得到了大家极高的文学赞誉。首联交代白海棠生长的环境,“半卷湘帘半掩门”写出了看花人娇羞的状态,正如白海棠的冰清玉洁。颔联说白海棠偷来了梨花的白净,借来了梅花的风骨,其实就是说白海棠集两者优点于一身。颈联说白海棠像月宫中仙女缝制的白色舞衣,又像秋闺中擦拭泪痕的少女,美艳动人。尾联说看花人娇羞怯怯默默无言衷肠无处诉,只能疲倦地倚在窗前看夕阳西下。这样的描写,就像一幅少女落日观花图,将少女的娇羞表现了出来,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感。

品读完《咏白海棠》这首诗,明了“诗是无声的画”,我们看到了林黛玉其实就是用白海棠来比喻自己高洁的品质,所以说诗歌是用形象来说话、来表情达意的,它多用比喻和象征的写作手法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情意。那么问题来了,选用什么样的事物才能表达自己的情意呢?其实这要看写诗者本人。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很有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如果将这些事物适当地融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就有诗歌的味道了。当然,我们不一定非得用古诗词的格式,可以结合现代的新式诗体来写我们的生活。例如,一位同学在《我的梦想》中这样真情表白自己的想法:“当每天第一缕阳光吹开林中的雾气时,我知道我今天的任务就要开始。邻居总是问我为什么这么早就去上学。我总是笑而不语。很多时候,我很想用下面的这首诗歌来回应他,但是我又担心他不屑一顾,不妨当作我自己的心中所想吧——奈何飞蛾总扑火,道不尽原因与经过。只待来年花开时,就有收获与结果。”“飞蛾”是一个象征物,表达了小作者对学习孜孜不倦的追求。所以,我们可以寻找一些具体的形象,借助这些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二、《世外仙源》赏析及其带来的启示

世外仙源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在林黛玉的这首五言律诗当中,表达自己对大观园的无限赞美,把大观园比作人间的仙境一般美丽、一般神奇。你们看,这座名贵的大观园还巧妙地借助山山水水原来的秀美,又匠心独具地增添了争奇斗巧的景物。今夜元妃娘娘省亲在园中饮酒赋诗,浓浓花香融入美酒更助雅兴,而花儿对着娘娘本人开放得更加妩媚。如今身为贵妃娘娘,每每出动宫车仪仗队前呼后拥,真是风光无限、显赫异常。这首诗写尽了贾府的高贵显赫,委婉地批判了封建皇朝贵族奢侈腐朽的生活作风,也给人无尽的感叹。但是我们从诗歌节奏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诗,可以看到这首诗最后的一句都是押韵的,“尘”“新”“人”“频”,非常讲究韵律和节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和识别。

那么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当我们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和所感所悟的时候,也可以保持一种明朗的节奏,如歌一般给人朗读的快感;如诗一样给人生活的哲理。例如,一位同学在《再见,我的母校》中这样写道:“三年以来,每当我回忆起在绿柳湖畔读书的日子,心中就会思绪万千。一直想献诗一首给这三年的湖畔——湖光春日吹柳绿,三年湖影相为伴。日照斜影影绵长,思忆悠悠在心房。别了,我的母校;别了,我的湖伴。”请大家细细品味这位同学写的诗歌,是不是觉得很有味道呢?这首诗综合了七言绝句的押韵特点,又兼有现代诗歌的特质,让人读起来别具意味。诗中的“伴”“长”“房”是押韵的,诗歌的结尾用了两句对偶句表达了对母校和绿柳湖的不舍,更为意外的是,小作者在诗歌的末尾用“湖伴”来结尾,一语双关,“湖伴”与“湖畔”在读音上是谐音词,在文字上这位同学告别了陪伴三年的绿柳湖,意味隽永,发人深省。

三、《临江仙·柳絮》赏析及其带来的启示

临江仙·柳絮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临江仙·柳絮》出现在《红楼梦》第七十回,这是薛宝钗在柳絮诗会上写的诗,这一次的诗会也是大观园最后一次诗会,在这次诗会上,该词被众人推选为独占鳌头的作品。对于“红楼”中的四大家族而言,随着时光的不断流逝,贾府的衰败已经呈现江河日下,濒临崩溃,状况的危机已经逐渐呈现出来了。薛宝钗本人和很多的人其实已经微妙地感觉到这种变化,但是薛宝钗反其道而行之,极力宣扬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强音。我们先从“柳絮”这个事物的本身开始说起:“柳絮”本无根,随风飘荡,一般寄寓着一个人在社会上无所寄托的无奈情形。然而,薛宝钗笔下的柳絮居然敢飞到富贵气象的“白玉堂前”(象征封建贵族家庭的住宅);而柳絮飘飞的姿态——飞舞着,盘旋着,是那样的轻盈欢快、均匀优美,流露出一种欢愉融洽的欣喜之情。还有两句反问“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来表达自己积极入世的理想和信念追求。下阕中的“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明写柳絮尽管四处飘飞,但仍不改初衷,无牵无挂,随遇而安的旷达襟怀。后面更是表露“青云直上”的远大志向,使整首词的主题得到了升华。薛宝钗的这种乐观的精神是林黛玉那种“无病呻吟”所不能比拟的。这种情感其实更切合我们当前的求学态度:无怨无悔、坚强面对。确实如此,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美妙,真不应该随波逐流、意志消沉,而应该扶摇而上,抱青云之志,渡蔚蓝沧海。我们不妨欣赏一位同学在《志存当高远》的演讲稿中的这样一段文字:

“黑云压城暴风起,闪电雷鸣急。仰望苍穹,黑影掠过燃惊喜;俯视大地,青翠铺洒起海涛。雏鹰之搏击长空,其有展翅高飞之追求;琼草之参天魁梧,其有不甘平凡之梦想。吾中华之辈,乃能力扛重鼎,重返世界民族之林,当要志存,更要高远。”

这段开头,就隐约地带有古文的古典意味,也可以看出这位同学确实是花费了很多的心思去炼字遣词造句,深刻展现自己对生活、对未来的期望;另外,用“雏鹰”和“琼草”来比喻现在的自己,更具有说服力,值得大家学习。

红楼一梦,百转千回。一部《红楼梦》,半生沧桑泪。《红楼梦》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经典,其文学地位本就彪炳千古,而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本人也是一位情感细腻的诗人,才成就了诗意“红楼”。诚然,我们难以达到“红楼”的高度,但写诗是我们民族的传统,面对生活的多姿多彩,我们不妨用诗意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然而,我们也仿佛感觉到《红楼梦》当中的诗词都太消极,这是与作者的生活与情感经历息息相关的。诚所谓“一花一草总关情”,我们看花,能看出花的娇艳,装点世界;看草,能看到草的丰润,绿化生活。我们更要学会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不仅是争取中考作文高分的需要,更是我们内心深处对于生活的美的追求。生活有诗意,才有诗意的生活;表达有诗意,才有诗意的人生。文

猜你喜欢

薛宝钗柳絮首诗
《上课没人抢》
柳絮
柳絮飘飘
柳絮娃娃
我想写首诗给你
王熙凤比薛宝钗差在哪里?
薛室钗:用一生为原生家庭还债
淡极始知花更艳——小议薛宝钗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