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读促写把阅读量变成写作的能量

2022-11-11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演武第二小学

课外语文 2022年15期
关键词:人物形象读书文章

⊙杨 莉(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演武第二小学)

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告诉我们要博览群书,写起文章来就能得心应手。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略谈学习国文》中也讲过:“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在人群中,经验的接受和心情的交通是最切要的。”由此可见,读书对于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那么,读的书多,就一定能“下笔如有神”吗?答案是:不一定。有很多学生有这样的苦恼:我读了很多书,但是写起作文来仍然不知道如何下笔。这是为什么呢?那么,我们就要来反思读书方法的问题了。也就是说,你读的书到底吸收了多少,有多少转化成了你写作的能量,这才是关键。

首先,我们来谈读书态度的问题。当你拿到一本书的时候,是囫囵吞枣把它读完,还是细细去思考品味,效果一定是不一样的。《论语》中有一句“学而不思则罔”,同学们都会背。孔子教育我们说:学习还要思考啊!这和读书是一样的,如果只求速度,只想了解大概故事情节,只追求读过,而不是读透、读懂,那便是态度出了问题。读书一定要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有所收获。

接下来,我们谈读书时要思考些什么。书籍可以给我们的养分太多了,它是人类智慧的宝库。每一本书有不同的写作背景、写作手法,会阐述不同的人生哲理。我们可以用精读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吸收书中的营养,我把它概括为“读”“思”“悟”“写”四个字。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帮助我们把一本书真正读懂、读透。

第一,读与写相结合。

字、词、句、段的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如果我们把一篇文章比作高楼大厦的话,那么字、词、句、段则是构成它的材料。当我们有了足够多的材料,才能够对它们进行加工,建造起属于自己的风格独特的作品。所以,字、词、句的积累在语文学习中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好词好句,这就要把它们积累下来。有很多同学有阅读摘抄的习惯,但是也仅仅止步于摘抄。如果说把词语从书上搬运到了本子上,而不去运用的话,这是无效摘抄。因为好词、好句永远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要在具体的语境中恰当地运用。所以,当我们遇到好词的时候,首先要准确理解它的词意,然后用它去写一句话或一段话进行运用。每天一个词语都不嫌少,日积月累,水滴石穿,你会看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同样的道理,好的句子和段落,我们也可以仿照去写一写。文章中优美的句子,它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我们去写一个类似的句子。在我们语文考试当中,有一类很重要的题型就是对仿写句子的考核。仿写句子,是一个加工创作的过程,也是练习写作的过程。

优美的段落更是如此。作者按照怎样的思路写出了一个优美的文段?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个类似的画面,自己组织语言去写一写。好文章是写出来的,勤动笔永远是写好作文的第一要义。当我们把读和写结合起来的时候,就相当于已经打开了从阅读到写作之间的通道,让阅读的养分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写作中来。

第二,读与思相结合。边读书,边思考。思考什么呢?

1.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这个问题泛泛而谈可能会让人不得要领,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说明:

以《小英雄雨来》为例:我选取了其中一个片段做示范,看一段景物描写:

还乡河水哗哗地流过来,星光在水波中间闪动。一阵风吹过来,近处芦苇密密的叶子互相撞击着,发出沙沙的响声。再望望黑暗的旷野上,浮现着树林、土丘、村庄的黑影。纺织娘在落满露水的草丛里低声叫着。一颗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掠过夜空,在远方消失了。

这是一段对月夜下还乡河的描写。读完之后你可能感觉:“啊,月夜下的还乡河好美呀!”这是外行看热闹。想从中学到点儿什么,我们就要去看一看它的门道,去分析一下这段文字:

第一句:“还乡河水哗哗地流过来,星光在水波中间闪动。”(哗哗的流水,闪动的星光。有声音,有画面)

第二句:“一阵风吹过来,近处芦苇密密的叶子互相撞击着,发出沙沙的响声。再望望黑暗的旷野上,浮现着树林、土丘、村庄的黑影。”(风吹苇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近处的画面动起来了,动态描写)(有画面,有声音)(望望旷野,浮现着树林、土丘、村庄的黑影。远处的画面,静态描写)

从这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观察顺序是由近及远,在描写的时候使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接着往下看:“纺织娘在落满露水的草丛里低声叫着。”(写到了自然界中的小生灵,这里只写到了它的声音,因为是夜晚的旷野,我们可能看不到小小的纺织娘,这里是符合所写的环境的)

最后一句:“一颗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掠过夜空,在远方消失了。”(远方黑暗的夜空划过一颗流星,这是远处的景物,动态描写)

综合起来看一下:作者在对月夜下的还乡河进行描写时采用了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使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有声音,有画面,全方位地为读者营造那种画面,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通过这样的思考分析,同样一段话我们不仅看出了还乡河的美,而且知道了作者是怎样把它的美表现出来的。懂了这些之后,我们在写景的时候就可以借鉴了。

以上只是其中的环境描写。在读书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内容,比如人物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等。我们要学会分析这样的段落,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并迁移运用到我们的文章当中——如上文所说,把读与写相结合——这就是把阅读量变成了你写作的能量。

2.思考作者对文章的结构安排、故事情节的安排、行文线索等。

刚才说的是细节方面,我们去思考的内容。这部分我们要说一说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当我们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它的容量往往很大。那么我们就要学会梳理故事情节、掌握行文线索,看清文章结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对于每一个段落、每一部分内容及时概括和总结。这不但会提高我们的概括总结能力,并且能够让文章的思路以一条线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当我们养成这样的习惯之后,就掌握了写好作文的一个法宝:让文章思路清晰。当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叙事过程中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说什么,这些都是影响我们作文质量的重要因素。它决定着你的文章条理是否清晰,中心是否突出。如果我们平时在阅读的时候经常做这样的练习和思考,那么在写作的时候就会想到,我要怎样安排文章的结构,怎样有条不紊地把事件说清楚,从而写出一篇中心突出、条理清晰、详略得当的高质量作文。

3.思考人物形象。

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中都离不开具体的人物形象。作者往往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去呈现文章的主题。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当中也经常会遇到分析人物形象的题目,所以分析人物形象也是我们在读书时的一个重要课题。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是怎样把他塑造出来的?作者又在这个人身上寄托了怎样的感情?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在读书的过程中去思考的,是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这部分内容,往往和文章的主题直接相关,是我们阅读和写作的核心内容。当我们对人物形象有了准确的把握,便能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而这个中心思想,就是我们一篇文章的终点,是我们的思路最终抵达的目的地。读懂这些,这篇文章或这本书才算读透了。

综上所述,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可以边读书边思考,在书中做批注,记录下自己思考的内容,还可以常常翻看回顾。

第三,读与悟相结合,体悟人生的道理。

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在阅读中成长。每一本书中,我们都会认识不同的人,他的经历又会为我们揭示不同的人生哲理。在阅读中去体悟,从这些人身上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给自己面对人生挫折和困难时的勇气,或者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比如在叶圣陶先生的小说《友谊》中,主人公冯云在跳高时受伤了,在她疼痛难忍夜不能寐时,她想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他的钢铁意志鼓舞了冯云,让她最终战胜了困难。这才是读书的意义。所有读过的书,最终都会变成我们的精神食粮,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受到启迪,并为我们指引正确的方向。

另外,我们在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时可以写一写读后感。在写读后感的时候,我们会再次回顾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加深印象,并且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当中,去挖掘它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现实的指导意义,从而真正从阅读中得到成长。

任何一本书都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从书中能够吸收到的营养太多太多。掌握正确的方法,好好地去精读一本好书,不但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更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重大的、积极的影响。文

猜你喜欢

人物形象读书文章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