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商管理专业的PBL 教学模式作用机理案例研究
2022-11-11孙新波孙浩博
孙新波,孙浩博
(1.东北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沈阳 110819;2.东北大学PBL 教学创新研究中心,沈阳 110819)
作为依据管理学与经济学基本理论,运用现代管理方法手段进行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的一门科学,工商管理具有厚重的实践导向与专业特色。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人文与科技的融合将成为工商管理专业一流人才培养的主要优势。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数字技术加速了社会形态的变革,也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数字化时代越来越需要具备自主自发学习能力、知识技能融合能力及团队协同合作能力,成为“自我驱动型”人才。
自驱力的产生是一个自我管理和提升的过程[1],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自驱力逐步进行引导培育作用重大。在工商管理专业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被动接受者,缺乏主动思辨的时机和场景,不利于培养学生自驱力,教学内容与能力培养易脱节。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要提升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效果与人才校企对接适应性,就要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变革,进而提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与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匹配性。
PBL 即“Problem-based Learning”,也就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 最初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 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提出,在20 世纪的西方临床医学教育中得到较好的发展[2]。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PBL 是指教师设置一系列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并以学生为中心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综合利用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从而锻炼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3]。基于PBL 教学法的特征与优势,引入PBL 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商管理专业校内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契合度。
本文首先深入分析工商管理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继而以工商管理特色课程、辽宁省“金课”管理哲学课程为案例,引入PBL 教学法,探索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方式、应用过程及应用效果,总结PBL 教学法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经验,以期推动其他课程的教学改进,为工商管理专业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工商管理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缺陷
(一)课程定位缺陷
1.高复合、弱交叉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具有高度复合性,从知识结构上看,涉及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等二级学科专业的核心知识。但其高度复合性较大成分上是简单堆砌的复合,缺少各门课程间的协同与交叉。现有的教学模式不能达成将多门课程及多门技能衔接起来的效果,在这种形状各异砖块垒起来的知识架构中缺少将各砖黏合在一起的“有机溶剂”。绝大部分学生虽然按照课程大纲和培养计划的要求修完了规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课时,思维上却无法形成贯通的知识体系,面向企业招聘时往往非常迷茫,真正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工作岗位就无所适从。
2.宽口径、浅纵深
从知识面看,工商管理专业包含的课程很广。几乎所有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都涉及到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及市场营销等多方面内容,但在专业纵深上,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专精却远远不够,各校工商管理专业间同质化现象严重。学校的培养模式、教学计划和形式缺少自身特色,所培养的学生也很难具有特点,这种宽口径、浅纵深、同质化的课程定位是大多数学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就业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宽口径的知识面也给学生的接受能力带来很大挑战。工商管理本科学生仅依靠四年专业学习想要掌握企业管理的全部知识并熟练运用非常困难。由此不可避免地,一边是工商管理专业课时总量和课程总量均偏高,另一边却是学生的知识掌握不深入,对每个方向的知识仅是了解。
3.重理论,轻实用
工商管理专业的“重理论,轻实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课程定位过于强调掌握工商管理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即使许多理论与知识已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和企业实践,缺少培养新一代管理人员必备基本素质与实用技能的相关课程。第二,作为实践导向的专业,工商管理在实践环节上却往往流于形式,重“量”却不重“质”。从部分大学的实践教学环节来看,内容明确丰富,课程类别也足够多,但实际执行中却大打折扣。实践环节缺少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思考能力的活动设置。囿于课程的趣味性和考核的有效性,很多学生对实践环节的学习并不重视,加之大部分教师自身没有企业工作的经验,导致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严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达不到工作岗位的要求。第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随着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企业管理工作的分工更加细致,由技术与管理双轨发展式逐渐转变为技术管理混合融合式,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最终要落实到企业管理的某一具体细分岗位上。目前各个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都围绕“宽口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三点定位,这种培养定位缺乏对社会实际需求的科学性客观性考虑,没有基于社会对企业管理人才需求结构进行设计,也忽视了学校自身资源条件与特色。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设置落后于企业管理实践,导致了“工商管理学生毕业无岗位”的奇怪现象。
(二)教学方法缺陷
1.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自驱力
现行大部分高校工商管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师主要通过单方面讲授方式进行知识输出,在讲解企业经营活动基本内容后,通常采用提问方式检验教学效果。互动环节中学生一般都不是很主动地提问与发言,倾向于由老师抽点的被动方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中学阶段相差无几,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导,知识学习以学生个体为单元,课堂遵循“理论知识输出、理论知识接受、理论知识总结”的常规教学流程。学生对于授课知识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节点缺乏反思与评价,教师长期维持固有教学内容体系,缺乏更新动力和提升自身水平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思维逻辑和方式对学生会产生重要影响,在此模式下学生不具备提出问题和质疑学习内容的时机和环节,缺乏探索新知识新领域的动力。由于知识边界过于明显,在既有边界中不利于学生自驱力的培养,对缺乏提升学生自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2.考核方式无法精准测评综合能力
工商管理传统教学是在整门课程进行的中段及结尾进行统一考试。这种考核方式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固化、产生应试思想、养成短期记忆习惯。平日学生听课记笔记,考试前背笔记以应付考试,考试过后所学知识基本全部遗忘。具体到工商管理考试试卷,主观题命题内容分布面较窄、选择程度较低,评分标准也不易统一,主动性较大;客观题过分强调机械记忆,不适用于深层次运用知识能力的考察。总而言之,现行工商管理专业考试形式考核的内容主要为学生的记忆、逻辑等储存类知识,对能力的测试具有较大的片面性,难以测试工商管理学生面对复合现实问题全面调动资源、协同合作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对于管理人才非智力因素(如意识、自信、胆识、视界等)的测评也不够精准。
3.培养过程难以锻炼团队协作意识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复合性的特征决定了人才塑造应采用逻辑性、融合性与发散性的思维,能力培养应该具备实用化、协作化及创新化的特质。然而,传统工商管理教学方法偏向于教师的单向输出,固化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较低,不利于创新性、发散性思维方式的培养[4]。课堂上不同主体间的沟通与讨论较少,也导致学生间团队合作行为的缺失。即使部分课堂设置了分组与讨论环节,多数教师也不直接参与学生方案的讨论,教学团队中缺少领导角色遵从度和协同性,不利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综上,高校工商管理学院通常会将掌握工商管理前沿理论和知识体系、具有较高层次的思维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具有工商管理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5]作为人才塑造目标写在培养方案中,但实际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却很难达到上述目标。如图1 所示,工商管理专业在学科复合程度与专业知识广度上具有天然优势,由此所带来的纵深浅、交叉弱等问题却没有通过恰当的教学模式来消解。传统教学模式与课程定位固有缺陷相耦合,导致人才培养实施中出现了“教学过程不利于培育自驱力”“考核方式无法精准测评能力”及“培养过程不能锻炼团队意识”的负面结果。
图1 传统教学缺陷与新型教学要求模型
在实践中,管理活动需要的是职业水平而非学术水准,市场需要的管理人才不一定是“知识一流”,但一定是“能力一流”,因而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不应单纯传授理论知识,而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结合市场实际,开放课堂[6]。在这种情况下,工商管理教学目标应更侧重于能力的培养。如何在有限课时中强化专业的实践导向与复合导向,对教师在课堂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与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课程定位缺陷及传统教学方式的分析,新型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需要在“能力培养、问题导向”“团队协作、综合素质”“精准测评、正向激励”方面有显性优势。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与学科发展研究,PBL 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具备程序性、技术性和实用性的模式,对个体微观领域(如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用技能、批判和逻辑思维等)具有独到的关注度与培育性,十分贴合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二、基于PBL 的管理哲学课程教学应用
(一)案例选取
鉴于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新型人才的期待,工商管理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引入PBL 教学模式即将从备选项渐渐转变为必选项。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法,探索PBL 教学模式引入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过程与实施经验。案例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多案例研究与单案例研究,本文旨在探索东北大学管理哲学课程引入PBL 的过程与实施情况,就其性质来讲更适合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
由于中国大学政策、资源与管理的限制,PBL 更易在单课程试点实施。本文选取东北大学管理哲学课程作为工商管理专业引入PBL 教学模式的案例对象。理由有三:第一,课程品质过硬,授课效果受到广泛认可。管理哲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类课程,课程及配套教材先后获批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东北大学精品骨干课程、东北大学百种优质教材。2020 年获批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一流专业、一流金课”课程建设核心课题;第二,管理哲学是一门立足工商管理专业,面向其他各学院多专业的选修课程,兼具专业特色与较高的普适性。此外课程从2016 年开始数字化转型,进行线上线下协同教学,数据保存较为完整;第三,案例研究者作为这门课程的开创者与东北大学PBL 教学模式推广的主要实施者,对课程及PBL 教学模式均有透彻的理解,对课程具体实施细节及相关注意事项印象深刻且有独到的见解[7]。
(二)PBL 教学模式应用过程
在东北大学2021—2022 春季学期的管理哲学课程中,笔者面向四十余名大四年级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课堂上引入了PBL 教学模式。如图2 所示,本案例基于继承性、弹跳性、内涵性、外延性、可行性和实际性的指导原则[8],以易简萃升书院公众号为项目对象,设置项目问题“如何推广易简萃升书院公众号”。首先,项目问题具有一定真实性,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科技、管理实践,具备时代特点,突出了实践性与实用性。其次,此问题的本质为“知识类新媒体平台的运营管理问题”。导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确定解决问题所需要知识、工具、技能、方式和路径,这些构成了项目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也是问题设计的内涵所在。最后,问题设置在学生新旧知识的结合处,既能承载管理哲学的管理思维,又能考察和锻炼学生基于项目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适当的难度。问题设计也充分考虑了执教资源、学生能力水平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复合性与科学性。
图2 问题设计原则
针对此问题,各小组的解决过程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性。以A 组为例,呈现的方案如下:(1)资料搜集(易简萃升书院的内涵、多平台账号、垂直类网站)。(2)公众号定位与建设(公众号数据统计、存在的问题与修改建议、内容定位与人群定位、功能设置、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3)公众号推广方案(线下推广、线上推广)。(4)公众号推广效果(微信公众号后台分析、“清博指数”查询、“新榜指数”查询)。
A 组在深入分析公众号过往推文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存在的问题及相应修改建议。第一,推广篇幅占据过大。目前推广包括提问征集、管理哲学、易学与中国管理艺术、著作等四部分。修改建议为“提问征集”以小字备注替代图片推广,减少篇幅,依旧通过公众号底部精选留言的方式呈现,每月或每季度以推文的形式统一进行回答;管理哲学和易学与中国管理艺术作为课程,著作作为书籍在公众号的项目栏里体现。第二,公众号排版简单,缺乏音频插图,不易于区分重点,易造成视觉疲劳。参考众多阅读量10 万以上的公众号排版后,建议修改为“配图+导读+音频+正文(有分段、有子标题)+公众号链接(允许转载)+推荐阅读+精选留言”的形式。第三,公众号头像。目前所用头像为萃升书院旧图,图片成像年代久远,缺乏辨别性与传播性。搜集资料过程中,注意到知乎“易简萃升书院”头像为卡通形象,手托“太极图”,简洁有趣,富有特色,一个幽默、风趣的智者跃然纸上。建议修改为知乎“易简萃升书院”卡通头像,既有平台统一性,又提高趣味性。
(三)PBL 教学模式作用机理与应用效果
1.PBL 内在作用机理
此案例作用机理与内在逻辑分析如图3 所示。在前序知识教授完成的基础上,师生交互后导师将设计的项目问题“由境生问”自然呈现。然后围绕项目问题,导师予以引导和帮助,指导学生小组的分析讨论,确定核心问题,盘点现有技能,明确欠缺知识,继而针对欠缺的知识与技能进行自主学习输入,此过程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根据管理哲学课程教学日历的时间计划,导师深度嵌入各小组的讨论工作,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前序知识的可应用度,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此前习得的各科目内容兴趣,在巩固了既往知识的同时提升了新知识的学习成效。学生在分工协作后,以团队形式进行成果输出,按照格式规范完成提交项目报告。课程将按组进行答辩考评,结合各组交叉评价结果给出测评成绩及点评建议[9]。PBL 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问题导向思维、团队协作精神、综合运用能力、自我驱动意识及精准测评能力五个方面。
图3 PBL 教学法过程提升机理
2.PBL 应用效果
(1)问题导向思维。在PBL 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各小组成员逐渐建立了强烈的问题导向思维,由开放式问题中抽离出多个核心问题,围绕核心问题开展问题分析、背景分析、关键目标确立等工作。这种问题导向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成既定目标,精准把握核心问题,对于学生在社会工作中的表现及成就具有较大意义。
(2)自我驱动意识。PBL 模式将学生置于教学主体位置,在教师的整体把握和指导下,学生充分运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与渠道,如课程教材、图书馆资料、文献检索系统、Bilibili 弹幕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等多种形式进行资料搜集与知识输入,搜集的资料在课堂研讨中进行深度分享与讨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动力,促进长期记忆的形成。此外,仅靠课堂课时进行讨论时间相对紧缺,各小组在清晰的目标问题、高涨的项目热情推动下,自发组织进行课外的资料搜集、研究讨论等项目推进工作,此过程培养了小组成员的自我驱动意识。
(3)综合运用能力。PBL 模式使学生直接面对具体的实践问题,置身于一个现实的问题场景,将各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的知识点贯穿于一个真实的项目,促使各学科相互渗透。在项目完成过程中,除管理哲学课程知识外,还涉及了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管理等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为进一步完善项目成果,学生还自行探索了新闻传播学的部分课程内容,打破了单课程纵向知识体系,将多门课程知识融合交汇应用,大大提高了综合运用的能力。
(4)团队协作精神。传统模式下的大堂授课,教师和每个学生是互相独立的教学关系,学生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学习个体,学生对课堂传授内容的掌握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学习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之间无协作学习的必要性和主动性。而在PBL 实施过程中,各小组成员自发进行团队搭建、组内分工,围绕项目问题,各自发挥优势与特长,促成项目的优化与完成,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5)精准测评结果。每次小组讨论中学生发言的次数与质量、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与贡献、针对项目问题的思维与能力都是PBL 教学法综合评估的对象。项目进行过程中可从核心问题辨别、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路及讨论活跃程度等方面进行考查;项目最后,进行项目的成果展示。根据小组项目执行情况及各组交叉评分结果做出最终评定。PBL 的连续过程考核与最终综合测评相结合、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估体系,科学地判断了PBL 教学绩效,与课程的进行形成良性循环,激励学生在下一个主题模块的学习中更加投入,进一步加强了学习效果[10]。
综上,PBL 教学模式具有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和亲身经历、倡导团队合作学习、开发高层次思维与综合能力的典型特征。应用PBL 教学法能明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1]。此外,从教学的角度,教师长期与各小组学生接触,逐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特点,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便于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的指导,形成双向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结论与建议
众所周知,人才是科技突破和管理创新的主体,不断优化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才能满足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我国经济社会对新兴人才的需求。本文以管理哲学课程为案例,引入PBL 教学模式,探索PBL 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经验。探索实践表明,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提高认知能力,学会管理问题,培养自驱意识,促进交叉学科理解能力与跨学科学习能力,发展问题导向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
基于本文实践经验,工商管理专业更多课程可以尝试引入PBL 教学模式,配合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的系统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方法基础上,更加了解未来工作环境的实际需要,在项目式学习中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而产生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研究素养和实践创新素养。
为更好地在工商管理专业推广PBL 教学法,本文基于案例研究结果提出三点建议,分别针对研究问题提出、教学实施过程及综合考评方式。
1.PBL 教学法的问题提出需要符合问题设计原则。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成为一个项目问题,经过设计研究巧妙提出,与前序知识相联结的问题才能具有项目深入的潜力。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学生往往需要综合多学科知识来分析与理解,故问题设计提倡多学科交叉,避免课后练习题式的单学科内容。同时,PBL 问题设计不宜片面追求偏难怪,问题只有与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实际相关、与时代气息和社会的需求相联系,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体验到探究的价值和意义,遵循设计原则的项目问题更有可能将教学推向不断螺旋的上升循环,无效的问题会影响学生对于前序知识的激活及小组解决项目问题的进程。
2.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角色发生明显变化有所感知。PBL 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已经从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转变为知识构建的促进者,活动的主持者、参与者及学生讨论、对话的伙伴,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过程中导师的深度嵌入并不会降低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反而使学生可以花费较少的自主学习时间也达到相同的学习效果与学业成就。
3.PBL 的评价方式应服务于总体项目设计,具有客观性和全面性。PBL 问题设计时要考虑答案的多元化。项目问题往往会产生多套可行答案,此时应避免“最优”答案的桎梏,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各方案利弊所在,形成更全面的判断能力。教学过程中,在明确评价内容与评价目标的基础上,参照客观评价标准,全过程持续进行评价,注意课程评价的对象为学生表现出来的知识获取程度及技能掌握情况,而不是对学生本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