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恰当的方式“打开”死亡教育

2022-11-11策划本刊编辑部

教育家 2022年37期
关键词:恐惧阶段青少年

策划 | 本刊编辑部

引导青少年儿童正确看待死亡是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本刊编辑部邀请相关专家针对孩子的不同个性、不同年龄,抓住死亡教育的各种时机,借鉴国外死亡教育的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建议。

死亡教育·不同性格 盐城师范学院副教授 张权力

《教育家》:如何对不同性格的青少年开展死亡教育?

死亡意识是人作为生命的主体对死亡的认知和体验,特别是指个体对自身将来在某一个未知时刻必定离开人世的觉知。个体死亡意识的发展大致经历五个阶段:“死亡发现,从他者的死亡事件中发现死亡事实”“死亡恐惧,认识到死亡必然会降临到自身”“死亡焦虑,认识到死亡终将会降临到自身”“死亡反省,从安身立命到死亡敬畏”“向死而生,迈向意义生活,回归日常关系”。促进个体死亡意识发展到“向死而生”阶段是死亡教育的终极目的。

我们通常采取“内向型人格”“外向型人格”来对青少年进行分类。内向与外向并非好与坏的价值判断,一般认为,“内向型性格”青少年的生命能量多来源于自身内在世界,他们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常常沉浸在自我欣赏和陶醉之中,可能缺乏自信、易害羞、冷漠、寡言、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外向型性格”青少年的生命能量更多来源于外部世界,他们爱社交、活跃、开朗、自信、勇于进取、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

“内向型性格”青少年

在“内向型性格”青少年死亡意识发展的前三个阶段,尤为需要通过死亡教育获得多元化的生命能量,以应对死亡恐惧和死亡焦虑。一般应采取相对消极的死亡教育,辅之以积极的生命教育。比如当青少年处于死亡发现阶段时,教育者应避免对死亡事件进行超前讲解和过度讲解,因为这会导致更严重的死亡恐惧,儿童无力应对。可以通过饲养一些小动物或植物,让儿童观察生命的过程。当处于死亡恐惧阶段时,家长和教师不要回避和否认死亡规律,要用爱、尊重、支持、关心为他们的生命成长提供力量。当处于死亡焦虑阶段时,为避免死亡焦虑进一步泛化为人生意义焦虑,一方面要对孩子进行积极的死亡教育、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使其明晰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引导孩子合理规划有意义的人生。另一方面,要增强孩子对家庭的归属感,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是爱的港湾,是他们遭受挫折后的避风港。此外,指导并帮助孩子在当下生活中获得成就感,引导孩子用积极眼光和成长视角看待当下挫折。

当内向型性格青少年迈向“从安身立命到死亡敬畏”的死亡反省阶段时,可以进一步开展兴趣开发、职业启蒙、生涯规划等活动,为其最终的安身立命奠基。另外,可以开展积极的死亡教育活动来引导孩子进行生命的自我回顾,以及从社会奉献角度看待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形成死亡敬畏。

在向死而生阶段,家长和教师可以开展积极的死亡教育活动,例如围绕死亡教育主题的相关影片、书籍或社会问题和青少年一起讨论生死问题,引导他们坚守人生信念、确立人生目标,建立真实、和谐的人际关系,专注于学业或事业发展。

“外向型性格”青少年

对于“外向型性格”青少年,在其死亡意识的“死亡发现”阶段,一般要采取相对消极的死亡教育和积极的生命教育。当处于“死亡恐惧”和“死亡焦虑”发展阶段时,“外向型性格”青少年更容易寻求外在心理资源支持帮助自己应对死亡恐惧和死亡焦虑。因此,家长和教师也可以择机开展积极的死亡教育和积极的生命教育。但当外向型性格青少年的死亡意识发展到对死亡反省和向死而生阶段时,他们需要得到积极的死亡教育,培育他们对死亡的敬畏感,让生命意识和死亡意识相融合,并最终定型为向死而生的自我意识。

最后,死亡教育和生命教育可以相互支撑。无论对于什么性格的青少年,都应该开展积极的生命教育。

死亡教育·不同年龄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刘勤学

《教育家》:对于不同年龄的青少年,死亡教育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相关研究发现,儿童对死亡的认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递进的阶段,相应的,各个阶段的死亡教育也应采取针对性的举措。

第一阶段(3~5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具有自我中心性,他们知道自己需要吃东西、玩耍,他们无法想象不能做这些事情时会是什么样子。他们把死亡看成是死者去旅行或睡着了,他们相信死者会回来,认为死者会像活着一样进行各种活动。

由于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能理解死亡的真正意义,应采用温和的方式让孩子理解死亡。家长不需要详细介绍死亡,可以采取比喻的方式,比如通过介绍植物的凋零过程,让孩子明白生长和死亡都是大自然的规律,所有的生命都是如此。需要注意的是,恐怖的词句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家长应尽量使用简单、温柔的词语进行表达,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对“死亡”形成一种理智平和的态度。

第二阶段(5~7岁)

这一时期,儿童会主动探索世界,能对一些具体事物进行归类,从中发现规律。他们对死亡已经有了基本了解,面对亲人的过世,他们会感到难过、恐惧和不安。但他们并不认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也不会将自己和死亡联系在一起,他们以为死亡只会发生在年纪较大的人身上,认为自己的至亲(爸爸妈妈等)不会死,或者只要“跑快点不被抓到就不会死”。他们经常将死亡拟人化,认为死亡是天使、精灵或恶魔把人抓走了,人死后会去到另外一个世界。

这一阶段的死亡教育,可以侧重于帮助儿童处理死亡带来的悲痛、伤心等情绪。比如,当孩子因为感情很好的亲人离世而表现出悲伤、气愤、内疚等情绪时,家长不要阻止孩子的表达,而是承认和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给予孩子肢体上的安慰,如拥抱、轻抚,告诉孩子自己小时候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也有过同样的感受,告诉他们这些情绪是正常的。

第三阶段(9~10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能够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普遍的,自己有一天也会死。这时孩子会主动避免死亡的危险,例如会在生病时配合吃药、打针,也会听从父母关于安全、卫生的建议。

到了第三阶段,就可以和儿童探讨如何看待死亡的话题帮助孩子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尊重生命、珍视生命。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我们所爱的人去世了,但他们的鲜活形象、生前事迹还留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继承他们优秀的品质、精神,他们精神长存,会继续活在很多人的心中。这有助于帮助孩子认识到:当生命结束时,精神没有终止,依然存在。教育孩子正确面对死亡,怀着对逝者的爱,更加珍惜生命,努力成就自己的人生。

死亡教育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在第一阶段,家长、教师可以借助绘本、动画、故事里的分离场景来帮助孩子理解死亡,例如《小威向前冲》《呱呱坠地》《好饿的毛毛虫》《苍蝇一分钟的生命》等。

在第二阶段,孩子能初步理解死亡,但更多的是对死亡感到好奇,需要家长、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陪孩子观看相关主题的电影和纪录片,观察身边动植物的生命历程,帮助孩子真正理解死亡的含义。例如,孩子心爱的小狗死了,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开追悼会或制作纪念册,让孩子抒发感情,同时告诉孩子:“狗狗生前得到了悉心的照顾,也感受到了你的爱,它是带着微笑离开的,谢谢你给它的这一段幸福的生命之旅,它也会希望你之后一直开开心心地生活。”

到了第三阶段,家长和教师可以帮助孩子更全面、理性地看待死亡,可以带孩子参观相关主题的博物馆,当志愿者照顾病人、老人等,将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引申到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上。

最后,希望家长们注意避免几种解释死亡的方式。

一是把“死亡”解释为“睡觉”。这种解释很容易混淆“死亡”和“睡觉”两个概念,孩子可能会因此恐惧睡眠,害怕睡着就起不来了。

二是用“旅行”解释“死亡”。这种解释短时间内可以安抚孩子,但一段时间后孩子会感到困惑,“怎么还没有回来”,进而觉得亲人不告而别,从而产生负面的心理状态。

三是编造美丽的童话故事来解释“死亡”,孩子可能信以为真,而当他们长大后,可能难以面对和接受真实而残酷的现实。

死亡教育·不同时机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 王云岭

《教育家》:教育讲究时机,“死亡教育”不能太刻意,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死亡教育”可以抓住哪些恰当时机?

王云岭:抓住某些时机进行死亡教育,确实很重要,但“死亡教育”也不是非要讲究时机。学界认为,青少年儿童应普遍接受死亡教育,而我本人则认为死亡教育应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当然,确实有一些时机特别适合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死亡教育。如:青少年儿童自己突然提出关于死亡问题的时候,青少年儿童遭遇死亡事件的时候,青少年儿童身患重大疾病的时候,等等。青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想到死亡问题,并向家长或老师提出来,这时家长或老师如果能够以开放的心态、积极的态度,对他们的问题给予恰当的回答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孩子们就会培养起对待死亡的正确观念和恰当态度,不至于在今后某些时候产生强烈的死亡恐惧和死亡焦虑。

当青少年儿童遭遇死亡事件时,如所养宠物的死亡,或者亲人、熟悉的人离世,他们可能会产生对死亡的困惑或者恐惧。死亡事件常常会构成对青少年儿童的“死亡提醒”,因此,即使他们并没有提出关于死亡的问题,家长或老师也应及时介入,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恰当的引导,并为他们阐释相关死亡的问题,以免他们自己寻求答案无果或者接触错误的答案而被误导。如果青少年儿童自身患有重大疾病,不管这种疾病是否会造成死亡,他们都可能产生对死亡的强烈恐惧感,进而可能引发死亡焦虑,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对死亡的认知。此时,家长或老师要积极介入,帮助他们纾解不良情绪,并矫正他们对于死亡的错误认知。

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这些特定的时机进行死亡教育,对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心理成长会更有针对性,效果将比一般普及性的死亡教育更好。

《教育家》:在具备时机之际,成年人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引导青少年儿童更深刻地认知和理解死亡?请您举例来谈一谈。

王云岭:死亡教育的方法是多元化的。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死亡教育,最重要的是帮助青少年儿童认知和理解死亡的本质,消除他们对死亡的神秘感及误解,即所谓的“死亡去蔽”。所使用的方法,我建议应该根据青少年儿童所处的年龄阶段进行选择。

比如对于幼儿和小学生,学界通常推荐使用绘本方法。幼儿和小学生常常会因为动画片里提及死亡,或者生活中周围的人提及死亡而对死亡产生兴趣。他们常问:“怎么叫死了呀?”听到这种问题,一些家长或老师很怕吓坏孩子,常会通过美化死亡的办法来解释死亡,比如“死了就是睡着了”,或者“死了就是像神仙一样去天上了”,等等。事实上,这样的答案不但无助于为孩子解惑,反而常常会误导孩子的认知。而采用阅读绘本的方法,如阅读《一片叶子掉下来》,明确地告诉孩子,人就像一片树叶,春天发芽,夏天长大,秋天衰老,冬天掉落。人的死亡就像树叶掉落地面一样,是一种自然规律。树叶掉落地面,就再也回不到树上,人死了也不会再活回来。这样,孩子就懂得了生命的一次性,从而懂得要珍爱生命。

至于中学生,他们的大脑已经建构了基本的知识框架,而且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而提出的问题也会更复杂,比如“我很恐惧死亡,怎么办?”这类问题涉及复杂的心理学知识以及人生哲学问题,需要家长或老师具备一定的生死学素养,并进行一些理论阐释才能向孩子解释清楚。如针对死亡恐惧问题,应该先向孩子解释人有死亡恐惧并非都是坏事,死亡恐惧有助于个体和种族的保存和延续。然后再通过援引一些理论,如恐惧管理理论,为孩子提供一些缓解死亡恐惧的方法。恐惧管理理论提供了三种恐惧防御机制,即世界观、自尊和亲密关系。具体而言,增进孩子对世界的认知,获得一种能够科学、有效地解释世界的世界观,可以帮助孩子将内部存在的困境(恐惧)投射到外部世界。因此让孩子阅读生死学、哲学书籍来增进对于世界和死亡的认知是有效缓解死亡恐惧的方法。自尊可以增强人存在的价值感。成年人通过帮助孩子获得成长,让孩子充分体验生命的活力和价值,能有效提升其自尊,也可以缓解死亡恐惧。另外,亲密关系能让人感受并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因而鼓励孩子追求与家人、同学、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可以让孩子克服孤独感,有效缓解死亡恐惧。

死亡教育·他山之石 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曹坤明

《教育家》:国外在死亡教育上的探索与实践经验,有哪些适用于我国青少年儿童?

曹坤明:我国生命教育的开展自20世纪末开始兴起,目前已经相当繁荣,但由于避讳死亡,生命教育总是在对死亡有意无意地忽略,然而教育青少年儿童珍惜生命却不告诉他们死亡是什么,他们就难以真正理解珍爱生命的意义。

“死亡学”这一概念由俄国生物学家梅契尼科夫在1903年《人的本质》中首先提出,1912年美国医学教授罗威·帕克将其引进美国。20世纪20年代末,死亡教育在美国开始萌芽,50年代兴起了一场“死亡觉醒”运动,后来相关课程开始设立,有关著作开始出版,专业期刊和协会开始创办。死亡教育在美国逐渐繁荣并传至其他西方国家,传入亚洲后在日本和我国港台地区获得了较好发展。

我认为,美国死亡教育中不涉及宗教的教学内容,都是我国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死亡教育时可以借鉴的,如关于死亡的本质、死亡恐惧与丧痛情绪的纾解、自杀预防和生命意义等。在美国,幼儿园阶段,通常会以宠物的离去对孩子进行温暖的死亡教育;小学阶段,死亡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植物和动物的生命周期、死亡与分离、悲伤及表达、葬礼与丧葬习俗等;到了中学阶段,死亡教育的内容会更加多样。教学方法上,除了传统的讲授法、讨论法,还可以借鉴美国的阅读指导法、随机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影片欣赏、图书文章阅读,以及自我教育法等。

就具体教学形式而言,一般包括:以生活中的一些死亡事件为契机进行随机教育;通过让学生撰写墓志铭或遗愿清单等形式对生死进行反思;邀请专业殡葬人员、劫后余生的人、重症室护士等跟学生共同讨论死亡问题;借助相关影片、音乐,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探讨生死问题;通过表演情景剧,体验因疾病、车祸等原因失去亲人甚至变成孤儿的孤独感和恐惧感;通过参观产房、病房、监狱、殡仪馆等场所,或者到宁养院、临终关怀机构,祝福、安慰或照顾临终老(病)人,等等。

有一位中国妈妈带孩子到美国上小学,一至三年级,体验了三次“死亡教育课”。一年级时,老师以美人鱼的童话故事切入,当美人鱼化为泡泡时,向学生提问:“美人鱼是不是死了,人是不是都会死?”学生们讨论后,老师进一步引导,让学生们知道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也一样会有生老病死,人的一生就像是在走一段路,人死后会升到天空化作星星。二年级时,老师组织学生给班上死去的兔子开追悼会,让学生集体制作一本纪念册。到了三年级,老师带学生去殡仪馆,邀请家长躺到棺材里感受和体验死亡,给孩子和家长都带去了不一样的体验。

《教育家》:要成功借鉴国外死亡教育的经验,我们的教师、家长需做好哪些准备?

曹坤明:教育部在对《关于新冠疫情后加强全社会生死教育的提案》的回复中指出,生死教育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推进。教师和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作用非常关键。一方面,教师和家长要打破死亡避讳,学习和接受科学的死亡教育理念;另一方面,教师和家长要科学借鉴国外死亡教育的成功经验,比如证明切实有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美国的死亡教育在幼儿园阶段是以家庭为主、学校为辅的,到了中小学,则以学校为主、家庭为辅。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相互配合,实现家校良好合作,顺利完成儿童成长不同阶段的死亡教育。

当然,我国青少年儿童死亡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光学校和家庭要重视,社会层面的宣传和引导也非常重要。当前青少年儿童死亡教育的重要性与研究者的关注度不成正比,我国死亡教育的理论研究还相当贫乏,在实践层面受重视程度还很不够,一方面与我国教育避讳死亡相关,另一方面也与青少年儿童的特殊性不无关系。

在避讳死亡的文化传统下,我国的死亡教育任重而道远。泰戈尔写道,“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也希望在多方有识之士的推动下,我国能够高度重视死亡教育,让其成为一种有效的“疫苗”,来预防青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因遇到死亡相关问题而引发的恐惧或痛苦。

猜你喜欢

恐惧阶段青少年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想象中的恐惧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