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就是让学习发生在实践中

2022-11-11张玉淑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

教育家 2022年39期
关键词:跨学科长征劳动

张玉淑 | 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

跨学科实践课程源自跨学科教学。跨学科教学即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在注重各学科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建立学科间的联系,并将学科进行整合,进而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整合后的多学科融合教学。跨学科的本质内涵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跨学科教学的理论内核在于建构主义,基于现象、主题、项目等重新建构知识以及学科之间的关联;二是学科整合取向,基于两个或以上的学科,建立学科之间有意义、有价值的联系,并以此联系作为纽带将学科进行融合,进行课程开发,组织跨学科教学;三是无论是单一学科教学还是跨学科教学,都是课堂教学的开展形式之一。

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基于校情与学情,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开发了跨学科实践课程,即:在原有学科课程基础上,根据课程主题在学习目标、问题设计、活动任务等方面建立起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多样化实践活动,将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建构或认知。学校的跨学科实践课程分为三类:一是以传统节日为依托,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二是以劳动实践为载体,以落实五育并举为目标的“劳动实践课程”;三是以红色节日为契机,以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为目标的“红色教育课程”。

传统文化,促进学生文化认同与传承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中华魂、民族根,是中国人民生活情感和愿望的共同表达。学校开发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五大主题板块,每一个板块均以某一个学科为主,涉及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特定的学习成果目标为牵引,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以“月圆京城,情系中华”为主题的中秋板块,涉及语文、历史、地理、美术学科,不同学科根据学科知识体系及主题需求设计实践活动。学生查找中秋节的起源、故事、习俗和诗句,为自己喜欢的诗句配上精美的插图。透彻理解地球经纬度的划分,从地理学科的角度了解中秋月圆产生的原因,更为直观地理解地理上的重要概念。课堂上,学生或自主或学师学友或四人小组分享学习成果: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介绍中秋节习俗、欣赏有关中秋佳节的优美文章、诗句、灯谜、对联。通过这种方式,既融通了学科知识,又促进了文化认同与传承,强调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人分享的能力,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与“智慧”。

劳动实践,让学生体会稼穑之艰

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将学科知识融入劳动教育课程,立足学校实际,尊重学生发展,以劳动实践为载体,聚焦问题,提高效率,落实五育并举。

劳动实践课程的实施途径分为校内与校外。在校内秉持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在校外,以综合实践课程为依托,实施跨学科劳动实践课程。

根据学科及劳动主题的需要,校内劳动课程的实施或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或组织学生全员参与。聚焦某一个或几个学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

例如学校开发的冬小麦种植课程,将课堂设在校内劳动基地,由生物、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老师和种植专业人员与学生共同实践。本次劳动实践课程,引导学生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与生长环境,了解小麦种植历史,领悟小麦所代表的农耕文化和民族精神。学生扛起锄头,亲身感受种植小麦的全过程,从松土、整土、拢土,到施肥、播种,每一个环节都亲身体验,真正体会稼穑之艰。

校外劳动课程的实施与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突出主题,重在学生参与。例如学生在邑仕庄园国际酒庄和康顺达劳动实践基地的劳动实践:了解密云水库概况,了解葡萄酒历史、地理分布、酿造知识,动手体验葡萄酒酿造过程;自己动手挖红薯、用红薯制作美食,学习体验节水灌溉常识,体会劳动的快乐。校外劳动课程突出跨学科融合,从学科特点和知识体系出发设计问题与任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学习体会葡萄、红薯等农作物的相关知识。例如,生物学科引导学生思考葡萄的生长过程、生长环境;语文学科引导学生联想与葡萄相关的诗词,让学生书写自己挖红薯的感受和体会;历史学科引导学生回顾葡萄种植与传入的历史,帮助学生认识农作物的发展历程。通过劳动实践,学生对农业及农业文明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红色教育,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课程育人,从人的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和学科特点出发,将家国情怀的培育视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载体。以红色节日为契机,开发红色教育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之际,学校开展融汇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语文、音乐五个学科的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以此途径实施红色教育课程。此次跨学科实践课程以长征精神为核心,着眼立德树人,注重价值引领,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爱国情怀。历史学科运用视频和阅读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长征的原因,感悟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地理学科引导学生运用地图梳理长征路线,了解地形、地貌、气候等特征,并结合《红星照耀中国》讲述长征故事、表演课本剧。语文学科学习毛泽东同志在长征途中所作诗词,引导学生感悟红军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激发他们的热情和斗志。道德与法治学科则进一步补充抗击疫情和河南水灾等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新时期长征精神的价值和影响。音乐学科带领学生赏析《长征组歌》,感受长征的艰苦卓绝。此次跨学科主题实践以庆祝中国工农红军胜利会师85周年为主题,引导学生探讨长征的意义,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更使学生在学习交流中汲取了力量,让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双减”政策落地落实见效,学校是主阵地,课堂是主渠道。实施跨学科实践课程,既整合了学习资源,提高了学习效率,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做到了提质增效,真正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跨学科长征劳动
跨学科视野下的音乐表演体系研究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爷爷的长征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长征八号,入列!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智珠二则
跨文化、跨艺术、跨学科研究:钱兆明教授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