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辈岂是蓬蒿人

2022-11-11王国梁

莫愁 2022年5期

文/王国梁

朋友是个职场人,中层干部,平时工作非常忙碌。不过这几年他养成一个习惯,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到乡下走一遭。我以为,他从乡村走出来,在城市站稳了脚跟,回去走走不过是去怀怀旧、散散心,就像如今都市人总往山村跑,想过纯天然生活。在我看来,这种做法多少有些小资式的矫情。

他却笑笑说:“我的目的是当一回陶渊明,享受心灵的放松和自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我每次回乡下都要到田里劳动,帮父母种种田,与庄稼谈谈心,跟草木说说话,觉得特别美好。”我笑了,依旧觉得他矫情,于是说:“何必刻意跑到乡下去呢?在喧嚣之境依然可以选择宁静,在城里照样可以保持本心。”他说:“很多事,必须要身体力行,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妙趣。眼前的苟且,总会掩盖诗和远方的光彩。所以,人无论身与心,都要有逃离的经历。逃离是向生活的种种烦恼宣战,也是靠近梦想的方式。”

后来,我了解到,他想要做一回陶渊明,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种豆南山、采菊东篱。甚至还有一次,他完全复制了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那次有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朋友极为反感这个领导的官腔和形式主义,已经领教了多次。上次此领导来,趾高气扬地对他们的工作进行了一番指点,提出各种奇葩要求,要他们把“面子工程”做足。而实际上,这样做工作根本就是本末倒置,把该做的工作都荒废了。这次得知此领导又要来,他果断关机,跑回了乡下。一连两天,他在家乡的田园中怡然自乐,完全屏蔽掉了所有面对的问题。挨批,撤职,开除,都随他去吧。

那几天,朋友美美地在乡下待了几天,直到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才起身回城。他的这次出逃,并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因为他工作能力强,有任性的资本,没有谁能把他怎么样。而且大家都了解他总是不按套路出牌,以为他不过是个性强了一些。回到城里,工作照旧,生活照旧。做了一回陶渊明,他的感觉就一个字——爽!他忍不住大声读起了李白的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人活就要活得率性一些,洒脱一些,傲气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