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民歌艺术特征及传承创新实践
2022-11-11鲍晓懿
□鲍晓懿/文
五河民歌产生于安徽平原地区,受当地历史文化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独具地域风格,对五河民歌艺术特征加以挖掘和传承同时融入时代性和流行性因素,对其内容和形式加以创新和完善带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在对五河民歌艺术加以传承创新的过程当中,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内容和形式层面,更应当挖掘其内在思想,尤其是传达的民族精神,将其作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产生的源泉。为了实现五河民歌艺术持续性发展和整体化进步,有关部门及人员更应当在革新理念的前提之下围绕五河民歌艺术推动文旅产业的建设和发展。
1 五河民歌艺术特征
五河民歌产生并流行于安徽省五河地区,其围绕五河这一发源地向外辐射传播,这就造就了五河民歌两大艺术特征:一方面,五河民歌产生于淮苏交界地带,带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实现了淮北粗犷豪迈以及江南平稳柔和的节奏特点的融合,呈现出刚柔并济的术特征。另一方面,五河民歌产生于人民群众劳动实践当中,历经悠久历史文化的洗礼,带有浓郁的时代特征。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当中,五河民歌产生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作种类,主要包括小调、劳动号子、秧歌等。最开始的五河民歌主要以清唱的形式予以表现,而后逐渐演变为带有伴奏的演唱,且伴奏的形式日益多样,而今主要发展为二胡、唢呐、笛子等。受中原文化影响形成的五河民歌带有独具韵味的华夏魅力。
2 推动五河民歌传承创新实践的意义
2.1 继承文化内涵
五河民歌作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构成,产生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是社会背景的产物和反映,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伴随着华夏文脉的传承,历久弥新,亘古流传,不断注入时代因素,保持着民族性与创新性、文化性与艺术性的完美融合。立足于崭新的时代背景,借助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五河民歌予以传承和创新,不仅有利于围绕优秀文化扩大宣传,发挥其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陶冶和思想教化作用,更有利于架构起传统文化与时代文明之间沟通的桥梁,将创新创意因素融入文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当中,从而推动文化与旅游事业获得持续健康全面发展。当然,在引导人民群众参与五河民歌欣赏、传承活动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加深入而全面的了解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形成一定的审美素养和探究精神,将新时代的人民群众建设成为五河民歌艺术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扩大包括五河民歌在内的优秀文化体系的群众基础和传播市场。
2.2 传承民族精神
产生于广大人民群众劳动实践和生活经验的五河民歌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同时也包含着植根于华夏民族灵魂深处的精神。因此,对五河民歌艺术予以传承和创新,不仅有利于推动文艺创作以及文旅事业的创新性发展,也可以发挥民族精神对于人民群众的积极教化作用。在引导人民群众对于五河民歌内涵及表现形式予以深入了解的过程当中自觉培养并践行民族精神,在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指引之下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承者。五河民歌文艺的传承在塑造民族精神风貌的过程当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2.3 推动文化输出
为了更好的融入全球化发展潮流,我国除在经济、政治方面扩大开放,加强国际往来以外,也应当将文化输出作为我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五河民歌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和代表,在推动其传承及创新,围绕其开展文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活动的过程当中,可以借助中华魅力的展示扩大华夏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使中华民族更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在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吸纳国际优秀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将其融入五河民歌传承及创新发展当中,为五河民歌传承及创新创作融入创新性和时代性乃至国际化因素,激发其发展活力和创造力。
2.4 带动经济增长
五河民歌传承及创新的文化自信不仅在于对华夏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自信,更在于独特地域文化的自信。因此,基于文化自信的五河民歌传承及创新乃至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展现独特的地域风光和精神风貌,从而在带动文艺创新的同时拉动经济增长。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当中,对独特的地域风光尤其是有代表性的场馆、文物加以展现,有利于彰显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推动本地区旅游业以及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贡献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为文化传播和宣传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和渠道,也可以借助全媒体平台与五河民歌传承及创新发展相融合,在扩大网上宣传的同时促进文艺创作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更新的增长点。文化自信在五河民歌传承及创新乃至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当中的融入,有利于充分发挥文化与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作用。
3 推动五河民歌传承创新实践的策略
3.1 将五河民歌改编成新民歌
新民歌是在五河民歌的基础之上创作产生的,其取材于传统民歌,保留着传统民歌的地域特征和民族风貌,在此基础之上融入一定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因素,在创作内容、艺术形式以及演唱风格方面更加多元。因此,我们在将五河民歌改编成新民歌的过程当中,可以在五河民歌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运用新颖的曲式、和声织体,甚至繁琐的复调体裁形式来丰富歌曲结构。从演唱技巧方面而言,可以对通俗唱法予以借鉴,甚至可以将带有时代性和流行性因素的美声应用其中;从歌词语言方面而言,可以将方言转化为更加普及的普通话,甚至可以翻译成英语等不同国家的语言来交叉使用,借助语言的共同打破情感的界限,促使音乐作品可以得到更好的欣赏和传播,如Blaxy Girls组合演唱的《If youfeel my love》的开头就加入了我国京剧《秦香莲》中的唱段。
3.2 利用西方传统作曲技法改编五河民歌
在对五河民歌加以创新改编时,除了将带有流行性和时代性的因素融入其中以外,也可以在作曲技法上实现创新化和多元化。为此,可以利用西方传统作曲技法对五河民歌加以改编,借助协奏曲,重奏曲,交响乐等艺术形式的创作和应用赋予五河民歌以全新的生命姿态。以五河民歌《摘石榴》多声部合唱改编为例来讲,原来的单声部转化为和声,原本鲜明的节奏被隐藏于和声旋律当中,并在低音声部写作风格相近的副旋律与原有的旋律形成对位,这一改编促使整部歌曲在音乐形象的塑造和表达方面更加立体而生动,成功实现了传统五河民歌的转型升级。需要注意的是在借助西方作曲技法对传统五河民歌加以创新改变时,要避免因过于追求技巧而造成民歌旋律的肢解,同时多样化作曲技法和演唱技巧的应用应当服务于歌曲情感的传达和主题的展现。
3.3 将五河民歌融入音乐教育
青少年学生群体是推动五河民歌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的先驱力量,为此需要将五河民歌纳入音乐教育体系当中。在开展音乐教材编写和设计活动时,应当将五河民歌作为重要板块融入其中,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及学习特点明确教学目标,在不同阶段的音乐课本当中融入有关于五河民歌的内容介绍以及技能培养,引导学生逐步培养在五河民歌方面的学习、鉴赏以及表演、创作能力。尤其针对安徽地区的学生培养以及音乐教育而言,应当将五河民歌作为本地域特色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本地域本民族的学生能够更加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艺术内涵、地理特征,在学习民歌的过程当中树立起坚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成为五河民歌艺术形式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在声乐教学中,可以围绕《摘石榴》《大米好吃要把秧栽》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体味五河民歌的艺术风格;在舞蹈教学中,可以围绕五河的花挑舞、钱杆舞、打铁舞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全方位的体会五河民歌的艺术魅力。
3.4 借助科技创新,打造民俗文化旅游新常态
在推动五河民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当中,科技创新始终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科学技术在文化旅游产业当中的融入和应用不仅有利于丰富文化产品和旅游资源,同时也可以创新文旅形式,为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创造力。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根基应当在于对五河民歌和旅游资源的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而要想充分挖掘安徽五河民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将其作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借助先进科学力量的支撑。一方面,五河民歌旅游资源的充分挖掘应当立足于地域特色,根据各地区、各民族的旅游资源、区位条件以及市场需求来开发文化旅游特色产品,避免相互模仿造成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浪费。在创新性科技手段的支持之下,充分挖掘各地域、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带有浓郁民俗文化特征的旅游项目,在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内涵的同时为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创新创意因素。另一方面,五河民歌旅游产业的持续性发展应当基于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构建,有关部门及人员应当立足于长远发展的视角 为安徽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性发展做好顶层规划,为此可以借助数字化手段建立文化旅游资源数据库,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产业运作提供方向指导,促使五河民歌产业和旅游产业能够获取持续性价值增长点。■
引用
[1] 施咏.新中国70年安徽民歌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1):19-28.
[2] 武松林,李城.五河民歌的传承机制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60-62.
[3] 孙辰.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五河民歌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8):179-180.
[4] 余亚飞.从五河民歌音乐结构基因看淮河文化过渡区的“南北融合”[J].中国音乐,2019(4):45-54.
[5] 赵艳艳.五河民歌的艺术特征及其演唱风格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2):158-160.
[6] 裴世东.安徽五河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发展策略[J].宿州学院学报,2014(7):75-77.
[7] 陈亮.论《摘石榴》的民歌特性及发展现状[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0-23+28.
[8] 洪仁国.皖北民歌与方言语调关系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92-95.
[9] 曹红星,李清.试论淮河流域民间音乐的流变特点[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202-203.
[10] 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的阴柔偏向——兼谈民族性别角色的社会化[J].中国音乐,2006(4):61-67.
[11] 檀伯才.音乐人类学视角下民歌的人文情怀——以安徽“五河民歌”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8.
[12] 王敬.五河民歌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3(6):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