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评三则

2022-11-11谭科琦

湛江文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徐闻大黄蜂野菊花

◎ 谭科琦

澄明的童话意境,闪亮的哲理之光——简析莫学平的《山野间的意外事件》

在我所读过的徐闻本土人写的诗歌中,莫学平的诗算是比较特别的,不论是写作手法,还是诗歌选材,抑或是审美视角都与众不同。他写诗就像打靶子一样,瞄准了目标就直奔中心,所以他诗歌的主题非常清晰鲜明。以前零星读了他的一些诗作,感悟不出他诗歌的风格,近日细细读了他十几首诗后似乎意识到什么,便精心琢磨,终于悟出点门道来。

莫学平的诗以叙事见长,运用优雅的童话语言构筑澄明的童话图景。在构思诗歌意境时,他采集的物象与编织的意象,总是呈放在大自然之中,这使他的诗歌很有自然的归属感。莫学平的叙事诗,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很富有戏剧性,让读者读了感到有强大哲理的张力。由此可见,莫学平的诗歌已形成了独自的风格:那就是外现童话意境,内含哲理思辨,具有外惠内秀的气质之美。

下面赏析他的《山野间的意外事件》。

远远的

土蜜蜂咬了野菊花一口

大黄蜂就不愿意了

那时,太阳公公从云端露出笑脸

那时,风轻轻地绕着山岚走

大黄蜂在后面追

土蜜蜂在前面跑

嘤嘤嗡嗡的

吵得不可开交

野菊花一脸茫然心中又窃喜

轻轻地

黄昏收起了翅膀

星星们流夜开会

讨论土蜜蜂和大黄蜂的问题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凡事不必然有结果

给你是吻给他也是亲

野菊花到底有没有花心

清风可以作证

太阳也可以明誓

渐渐的事件平静下来

野菊花枯萎了

再没有往昔的荣光艳丽

而土蜜蜂早已移情别恋

大黄蜂似乎也忘记了当初的信条

在生活中,莫学平对事物的观察非常细腻,思考问题趋向理性。例如在《山野间的意外事件》这首诗中,诗作者把土蜜蜂、大黄蜂与野菊花之间发生的瓜葛,写成一个三角恋的故事,以此抨击现代社会那些亵渎爱情玩弄情感的乱伦现象。这首诗歌语言清新,笔调悠然,诗作者似乎是用五彩笔绘制了一幅既现实又虚幻的童话世界。你看:远远的/土蜜蜂咬了野菊花一口/大黄蜂就不愿意了/那时,太阳公公从云端露出笑脸/那时,风轻轻的绕着山岚走。这个意外的事件即便是诗作者在不经意中发现,但诗人在事件描述当中表现得淡然,没有出现惊讶的表情,尤其是在评述事件中诗作者更是冷处理。如诗中写道:轻轻的/黄昏收起了翅膀/星星们连夜开会/讨论土蜜蜂/大黄蜂的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诗人在这里没有渗透自己的主观臆断,只是让故事的本身蕴藏着思想内涵。在故事的结局中,诗作者仍然表现出大度与豁达。他描述说:渐渐的事件平静下来/野菊花枯萎了/再没有往昔的荣光艳丽/而土蜜蜂早已移情别恋/大黄蜂似乎也忘记了当初的信条。一场争得你死我活的三角恋,似乎随着时间的推进,就像一朵鲜艳夺目的花儿慢慢地蔫了。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目前青年人当中离婚率很高,譬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离婚率竟达50%。但,这对于现代人来说已是见怪不怪的事情。读罢此诗,使我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作为人类的爱情本应是是一种高度文明高度责任的情感结晶,但如果我们肆意侮辱她、践踏她,长此以往,所谓文明的人类与野蛮的动物又有什么两样呢?!所以,在高度物质化的当今世界里,我们的文明是否跟不上节拍?

《山野间的意外事件》的可贵之处是诗人借助童话故事讽刺与批判现实的丑陋,虽然不是震耳欲聋的呐喊,但可以听得出是于无声处之惊雷!

追寻诗歌对生活的关怀——赏析吴红绫《五月的早晨》

若干年前就在一些杂志或报端上识得吴红绫的名字,人未能谋面。近些年来,由于参加某些活动的缘故与红绫幸会几次。她人长得有灵气,皮质如绫,性情温顺,颇具女性婉约之美。最近读了她的《五月的早晨》(组诗,发表在《海之南方》第89期)似乎加深了对她的了解,尤其是她的诗歌。吴红绫的诗歌给我总的感觉是:灵巧与灵性。

先读她的《五月的早晨》。

这是一塘宁静的水

青萍幽幽地覆了一层绿

今早,风的指尖

温柔地抚摸过它们的唇儿

抖落了,一塘软绿的笑靥

青萍底下

数只山念鱼

睁着眼睛憩眠

黑暗里

朝阳捎来彩虹似的梦

一只白鸟

歇息在塘边的柳枝上

独自歌唱

四周的田园里

通心菜悄悄地绽开了

满园的粉紫

美的像卷画

明媚里

风继续向南

拂过青萍,又

翻绿了五月

可以看出诗人是站在五月的塘边,看晨之舒爽;临风之柔和;目水之轻盈;听歌之悠扬。顷刻间,诗人触景生情,张开想象之网,向心中的诗境撒去。这一网,挺够丰富多彩,有青萍、风、笑靥、山念鱼、彩虹、白鸟、通心菜等。接着诗人用灵巧的笔调精心渲染这些事物。你看“今早,风的指尖,温柔地抚摸过它们的唇儿,抖落了,一塘软绿的笑靥。”风,本来是无形之物,来无影去无踪,可诗人却看到了风的指尖,是“风”用指尖在塘里画了“一塘软绿的笑靥”。在这里诗作者用了“抖落”一词更逼真地描述了风儿在水面上荡起的涟漪。没有诗人灵动的思维和大胆的想象是很难写出如此富有灵性的事物。这些事物均被诗人用灵性注入了生命,那生命是那样的鲜活又是那样的美丽!诗人的眼光是闪亮而敏锐的,连塘底的山念鱼憩眠的神情都窥探到。诗人的联想富有传奇色彩,把倒映在塘面上的朝霞,说成是山念鱼此时所做的梦。在这样的景致里,一只歇息在塘边柳树的鸟也开怀地唱起歌来。更可喜的是田园边的通心菜也凑起热闹,挥毫泼墨地画了满园子的粉紫色的藤蔓。“明媚里,风继续向南,拂过青萍,又翻绿了五月。”诗歌至此便嘎然而止,一个“翻绿”巧妙地把五月的早晨完美无缺地展露在明媚之中。此时,诗人终于舒了一口气,一幅诗歌造景——“五月的早晨”终于收笔。

古往今来,好的诗歌都是展示美好的图景,寄予精神的驻地,让人心寄希望与向往,给予人生命价值的判断,使人构建未来生活的愿景。本首诗中,作者吴红绫心灵手巧地编织诗歌意境,营造秀丽美好的生活世界,给自己给读者以美的鉴赏和美的享受。或许,这就是吴红绫《五月的早晨》所追求的终极价值与意义。

《五月的早晨》是一首唱给生活的赞歌,是诗歌对生活的关怀!

故乡的赞歌——读谢胜捷的诗

家乡在各人心眼里,体验不同感受也就不一样。故乡对游子来说是离愁别苦,但对于长期居住在家乡的人来说,有的感觉是熟悉无睹,毫无表情;有的感觉是美不胜收,放声歌唱。谢胜捷径历几年军旅生活之后回到家乡,对家乡便是一往情深。他对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土一瓦观察细微,满怀豪情。他的诗歌特点是把对家乡的情和爱都倾诉在诗歌之中。他每一首抒写家乡的诗篇都是一曲深情的赞歌。

《徐闻,我为你歌唱》一诗浸透了作者的深厚情感。诗人把故乡的造化说成是“盘古鬼斧神工的杰作;是汉风遗落的一颗明珠;是琼州海峡绽放的一朵浪花;是夏威夷岛美梦的化身;是菠萝的海酿造的一坛醇酒”。这首诗,作者想象恢宏而奇丽。他首先把“徐闻”的传奇贴上“盘古”的标签,然后谈古论今,时而是视觉的察颜观色,时而是感官的至诚至理。徐闻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农业县,是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始发港。它面向海南,背依大陆,具有独一无二的地理优势、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那里拥有丰富的特产和美丽的生态环境。诗人张开情感的翅膀,飞越时空,探察故乡,瞭望故乡,歌唱故乡!在写作技巧上,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对家乡的美丽和富饶给予浓墨重彩,使得故乡绚丽得像一幅光辉灿烂的水彩画。谁不说俺家好?是的,诗人无不感叹:徐闻,向幸福出发!这一出发令人心花怒放,这一出发令人心胸亮堂,这一出发令人心驰神往!

下面的组诗中,作者具体写了家乡的几个地方。在诗人的梦境里,新寮岛是“小船收起思绪,惬意栖息在岸边,一幅绿与蓝的图画,如此写意清晰。”在诗人的现实中,新寮岛是“我从大海里采撷来的诗句,装扮了梦里找回的衣裳。”可见,梦里梦外,作者的心眼中,《新寮岛》都是一样的美丽与传奇。《许家寮,一颗散落在海岸的珍珠》写了许家寮过去凄苦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描绘了许家寮特定的现实境况,展望了许家寮的灿烂未来。《乌港村,从远古走来》写了乌港村历史的传奇与乌港村人物的厚重,勾勒了乌港村一幅明丽清新的图景。六极岛曾是被历史尘封、被人们遗忘的角落,但在新形势下却变成了“一元钱的船票,把来往匆匆村民与游客,邮进天堂的小岛。”(《走进六极岛》)。角尾的夜静谧而骚动。夜访角尾,诗人很兴奋。“蝉鸣、吆喝、船号、渔歌”汇成了角尾的小夜曲,衬托了角尾之夜的深情。《夜访角尾》想象遥远,意境梦幻,寓意华丽。拥抱角尾的夜,诗人在感叹:“角尾——这个极南福地把我童年憧憬的梦一一唤醒”!

谢胜捷的抒情短诗更是心潮澎湃,抒怀不尽。菠萝是徐闻的名片,它在诗人的心里是一位“纯真的少女”,“美丽的像个女神。”正因如此,徐闻的“菠萝的海”正招引着“五湖四海的来客”,这些来客“就像春天的蜜蜂。”这一比喻,把徐闻写神了。徐闻是块甜蜜的土地,诗人笔端涓涓流淌着徐闻的蜜汁!《故乡的那场雨》《南方的冬日》都是写故乡景象的抒情诗。雨,在作者的思辨中是情景、是怀恋、是相思泪。故乡的夏日是热烈的,故乡的冬日是温顺的。“享受冬日就是享受生灵与万物的馈赠。”可见,南方的冬日是一笔丰裕的精神财富,更是一种特别的“恩典”。《乡恋》较之作者其他抒情诗,情感更加充沛,抒发更加直接,手法更加灵巧。《乡恋》构思精妙,比拟与排比运用恰当,意象阵势强劲,感情喷射丰满。《乡恋》是一首情感审美佳作。

谢胜捷爱故乡——他的诗漂泊着故乡的云!

猜你喜欢

徐闻大黄蜂野菊花
十举措扶持菠萝加工 徐闻菠萝鲜果已售6成
醉在徐闻的冬雨里
追踪大黄蜂
工具人也有主角光环
野菊花
野菊花
窒息
野菊花
大黄蜂来了
野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