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初探
2022-11-11薛小英
薛小英
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200
教育是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的百年大计,千秋基业。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后,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工作全面展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教育体系自然包括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民办高职院校在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民办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民办诊改”)对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以及处于教育系统的各要素也更为谨慎和重要,诊改也积极推动了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一、民办诊改的意义
(一)民办诊改是民办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在生源上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本科、公办高职院校层层筛选下来的,为了在本科和公办高职夹缝中求生存与办学的规模,民办高职录取方面无奈只能“宽进”,一般分数只要达到最低录取线,基本上都会接收。据调查有数据表明学生分数集中在可被录取的中下分数段,学识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薄弱的居多,生源质量有待提高。同时虽然国家赋予了高职教育重要的战略使命,但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的固有观念还没扭转,还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企业用人单位对民办高职毕业学生的信任和认可度相比公办的还是有一定差距。要改变社会和家庭对民办高职的刻板印象,就必须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让学生在继续求学深造、求职和毕业后待遇等方面享有同公办高校同样的发展机会。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唯有整改提高内部质量,培养优质人才,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提高竞争力,取得学生和企业用人单位的青睐,才能更好生存与发展。
(二)民办诊改有利于民办高职院校办学定位
正确的办学定位是民办高职院校实现特色办学立足高校竞争的关键节点。民办高职院校办学资金自筹或者依赖于投资方,把有限的资金运用于特色专业和条件的匹配上,以“专、精、尖”的办学模式,以培养特色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实现校企合作,定向培养人才,为企业发展输送人才。诊改能够强化特色优势专业的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体系改革与完善,提高课堂教学与实践质量、实现校企合作与创新,达到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培养实用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福州某学院地处福州长乐数字小镇,基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链,“以立足福州,服务数字产业”的办学定位,以“数字为基础,以设计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秉持励学强技的校训,大力发展数字产业相关专业课程的设置,建立教学质量控制中心,为专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为福州的数字经济和数字福建的建设、研发、设计运营提供高素质人才。据武书连2019年发布的中国民办高职高专就业升学率排名,该学院居第9名,为数字福州提供智力支持。
(三)民办诊改有利于提高教育正向功能的比重
按照持客观功能论观点的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的思想认为,教育功能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简单来说正向功能就是教育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负向功能则是消极的。对任何社会、任何时期的教育来说,正向和负向的功能都存在,只不过比重不同。大学阶段又是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塑型的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诊改意味着秉持问题导向,大胆提出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意味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规范学校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抓实管,加强学风校风建设,落实课堂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提高教育的正向功能比重,意味着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学生走向社会化、职业化做准备,为学生能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积蓄力量。
(四)民办诊改有利于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民办高职院校作为社会主义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日益壮大。近年来,民办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一线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影响民办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教师队伍流动性大,直接影响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比公立院校低,工资福利待遇和培训机会资源以及政策倾向上也是有所不同,民办学校教师缺乏安全感。多数年轻教师把民办高校当做积累教学工作经验的锻炼平台,或跳槽到更好的民办学校,或职称评定后考入公办学校,同时民办高职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缺乏高级职称教师坐镇。二是民办高职院系专业建设水平不高后劲不足。民办高职院校大多缺少学科专业带头人以及受经费以及硬件匹配的制约,民办专业建设处在先天不足后天发展不良阶段。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必须抓住国家政策利好职业教育的时机顺势而为推进诊改,实现自身高质量的发展,共同与公办高职院校等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
二、民办诊改存在的问题
国家相关政策发布后,民办高职院校也推进诊改进程,但与公办高校相比就资金来源与支持、社会群体对职业院校的认可度、师资力量、学生就业待遇升学机会、课程设计、学校管理与制度以及地方政策资源的倾向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同,民办诊改存在以下问题:
(一)民办诊改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
诊改是查不足、找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内部质量的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或者两个部门的工作,而是从领导层到基层部门行政人员,从教师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都是诊改的参与者和对象。民办诊改往往停留在机构的设立和对各项的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完善上,机构是摆设,制度没有落实到位,只见文字不见行动,缺乏执行力,形式大于内容,停留在局部和表面,没有由表及里深入挖掘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诊改过程没有充分采集数据就简单得出结论,信息平台建设质量水平不高,利用率低。
(二)诊改的评教体系重学生轻教师
诊改主要围绕以教学质量的把控与提升为中心,激发内生动力而展开的,教师和学生是重要的参与者。对民办高职院校而言,稳定的规模和生源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必要保障,是生命线,民办院校对教师和学生的定位缺乏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在学校的教学评教体系中,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是被动的,学生对教师的评教意见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流动性强,师资队伍建设困难,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在评教体系中,教师对学生能抓能管的力度有限,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诊改中教师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作用,直接影响诊改效果和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三)诊改重专业教学轻人文精神教育
虽然国家发布了诊改制度,但无法对各个高校量身定制诊改方案和质量标准,各高校需要根据自身学校的内部情况和外部环境提出诊改方案,确立诊改目标。民办高职院校突出办学特色提升竞争力,同时受财政来源单一的限制,在诊改中民办高职重视特色专业课程的设置、提升和优化,如师资力量的引进和培养,在专业课程有优先选择时间场地的选择权,硬件设备的投入和更新、科研力量的投入和奖励、校内规章制度对特色专业课程的倾向,注重对受教育对象职业技能技术的培养,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以上所述的仅仅是民办诊改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各民办高职院校因市场定位和办学理念、教学目的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不同,诊改中显现出的问题各有不同程度和维度差别。但民办高职院校诊改是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力配合齐抓共管,才能达到诊改既定目标,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三、民办诊改的策略
(一)坚持诊改要有深度和力度
“五横五纵”教学诊改架构图蕴含的质量体系充分表明诊改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深度也要有力度。教学质量是民办高职的立足根本,诊改应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统揽全局,培养出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学生、家长、社会、企业、政府满意度才有保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把诊改落实到教和学的每一个环节。教要落实到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培训以及进修,给予教师科研资源,要有制度上保障,也要有生活上保障,调动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让民办教师有安全感和获得感,更好地为学校和学生服务。学就是要保证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生需清楚了解本专业培养方案、教学目标以及就业去向,学校需遵循课程专业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系统性,探索多渠道校企合作路径、产教融合模式,加强学生学习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严格把控学生的出勤、上课状态、校内理论课程和校外实训考核,对于严重违反学校相应规章制度的现象,敢于“零容忍”,要抓要管敢抓敢管,实行宽进严出,争取做到学生毕业即是“精品”。
(二)坚持诊改主体多元化,树立教学共同体理念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诊改不仅是提升学校内部质量的自我升华,更是主动去匹配社会效益对学校的要求。这就需要充分意识到诊改要考虑学校内部主体的声音,学生、教师、领导班子、董事会还有投资方,还要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市场的需要与政府的趋向性政策方针统筹在内。诊改的深度与力度实质很大程度取决于顶层设计,这需要投资方或者董事会的策略的支持和物质的保障。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并创新,加强家校联系,家长企业社会的满意度是衡量诊改效果的“晴雨表”,诊改主体需要多元化。在坚持诊改主体多元化的同时要树立教学共同体理念。教学共同体理念即要求诊改要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环节为主,也是要求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为主。通过诊改,教促进学生更有质量和效率的学,学生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和情况也能激发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式等改善,实现教学相长,提升教学质量。学生是学校和教师的服务对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是常理,但是同样需要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灵魂和中流砥柱,没有教师的教学其他都是空谈。
(三)坚持诊改要遵循人的全面发展理念
职业院校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但是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日益智能化、审美化的社会生产和生活越发凸显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民办诊改停留在教学质量提升层面是局限的、不完整的。缺乏了全面发展的理念的诊改,甚至忽视了全面发展的理念,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掌握或者精通专业技术的工具,于学生自身发展,于家庭、于社会都可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诊改不仅要培养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更应该是技术和人文精神兼备的一线劳动者和高技术技能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诊改必须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促进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四、结语
民办高职院校进行诊改对学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职院校需借职业教育政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股东风,深入思考学校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诊断,秉持恰当的诊改策略遵循正确的诊改理念,实现自我完善,更好地发挥民办高职院校持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