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湟鱼洄游:一条鱼的生命传奇

2022-11-10吕雪莉

党员文摘 2022年21期
关键词:实验站柳河青海湖

吕雪莉

正在捕食青海湖裸鲤的水鸟。耿辉凰/新华社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河,湟鱼正在洄游。张海东/新华社

每年沙柳花在青海湖畔迎风绽放的时候,成群结队的湟鱼,就会上演“鱼翔浅底、奋力洄游”的奇观,让无数观鱼的人感受到生命的不易与顽强。

湟鱼,学名“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物种,也是青海湖“水—鱼—鸟”生态系统中的核心物种。

曾经“鱼丁兴旺”,由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过度捕捞,湟鱼资源量锐减,一度濒临灭绝。近年来,在各方面保护下,青海湖裸鲤资源量得以大幅回升,青海湖鱼鸟共生,人与自然和谐,作为我国重要生态屏障得以持续筑牢。

传奇

湟鱼,有着传奇的身世。

我们看到的青海湖是一个四面环山,位于青海湖盆地中的内陆闭塞湖泊。其实,青海湖最初的模样并非如此。

青海湖形成初期是外流淡水湖,与黄河水系相通。后来,由于地质构造运动,青海湖东部的日月山强烈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迫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

在青海湖的形成过程中,原来生活在黄河中的黄河鲤鱼,经过长期的演化,逐渐成为生活在青海湖中的大型高原原始鱼类——湟鱼,并形成一个独立的优势种群。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湟鱼逐渐适应了高寒,耐受了盐碱,褪去了鳞片,也形成了洄游的这种特性。

湟鱼的传奇不仅在于身世,还在于它是“救命鱼”。湟鱼作为一种美味的食物,救过很多人的命,在沙柳河畔的湟鱼家园内,立有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的《湟鱼赋》中写道:“难忘饥馑年代,湟鱼舍身救民,堪称恩鱼。”

作为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里的湟鱼原始资源蕴藏量大约32万吨。“石头砸一条,棍子能打俩,下钩钓一串,一网网千斤”即为当时“鱼丁兴旺”之写照。

濒危

物极必反。作为青海省主要的渔业经济来源,大规模的捕捞导致湟鱼资源量急剧下降,破坏了青海湖裸鲤群体的自身平衡能力。

渔船步步进逼,湟鱼步步退缩。数据显示,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青海湖渔业年均渔获量持续大幅下降,湟鱼平均体长、体重和年龄也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20世纪60年代捕到的都是1斤左右的大鱼,到了90年代,只有大约3两的小鱼了。

随着气候干旱及人類活动的加剧,湟鱼产卵场干涸,产卵群体数量严重不足。2001年,青海湖入湖河流沙柳河断流,造成135吨亲鱼死亡,其场景惨不忍睹。

同时,青海湖水位不断下降,水体的不断萎缩,造成水体矿化度升高,湟鱼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生存环境恶化。

保护

为保护湟鱼资源,确保这一珍贵水产资源的持续利用,维护青海湖乃至青藏地区的生态平衡,青海省对青海湖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6次封湖育鱼,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力度越来越大,彰显了青海省全力保护青海湖生态、筑牢生态屏障的决心。”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主任杨建新说。

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是环湖地区人口最集中的一个县,有1.3万常住人口,由于是距离青海湖最近的一个县城,有“海滨藏城”之称。过去,为了农田灌溉,沙柳河上修建了2米多高的拦水坝,湟鱼洄游通道受阻。

“为了湟鱼顺利洄游,将沙柳河大坝修建成这种开放式阶梯形过鱼通道,湟鱼可以顺利通过,还可以在这里得到缓冲,边洄游边休息。”刚察县农牧综合执法大队一中队队长徐永良说。

正是洄游季,沙柳河上聚集着成群的鱼鸥,水中成群的湟鱼逆流而上。岸边,游客三五成群,竞相观赏湟鱼洄游、鱼鸟共生盛景。

繁育

湟鱼是典型的洄游性鱼类。每年4月,冰雪消融,春暖花开,湟鱼感知节气的变化,应时而动,开始洄游之旅,穿越海拔落差高达数十米乃至上百米的河道,去完成生命延续的使命。

然而,自然繁育面临的危险很多。有时,湟鱼的受精卵会被一场大水冲走;或者十几天不下雨,河水水位下降,受精卵搁浅被晒干而死。

“真的是太不容易了!”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沙柳河泉吉河增殖实验站站长周卫国说,湟鱼自然繁育成功率仅1‰-2‰。也正因此,多年来,用限捕、禁捕、保护产卵场来增加青海湖鱼类资源效果并不明显,资源增长十分缓慢。

在继续封湖育鱼保护种群自然恢复的同时,青海省投资扩建和新建了增殖实验站,运用科学手段进行人工增殖放流,青海湖裸鲤资源量恢复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

周卫国所在的实验站如今已成为湟鱼“人工大产房”。这里建有工厂化鱼苗孵化车间、蓄水池、亲鱼暂养池和微循环流水鱼苗培育池,以及其他配套附属设施,承担青海湖裸鲤资源的救护和鱼苗孵化任务。

在实验站车间里,分布着一个个圆形大水缸,密密麻麻的小鱼苗形似小蝌蚪般,随着清澈的水流在水缸内快速地转着圈游动。

“不能错过季节,跟农民种地一样。”周卫国介绍说,“比养娃娃还操心。24小时不停,每两个小时分别投喂蛋黄水和黄豆粉液,还有轮虫、商品粉料等。”

生机

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北郊的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有一大片池塘,是湟鱼宝宝们的“幼儿园”。

救护中心推广研究员祁洪芳介绍,在实验站培育的鱼苗满月后,运到这里继续培育,到来年成长为1+龄鱼种再运回去放流。“那时,小鱼体长达到8-10厘米,已经具备摄食、游动能力和躲避天敌的能力,体格也比自然繁育的鱼要强壮很多,成活率大大提高。”

“这些生命来之不易。”正在向池塘中投撒饵料的救护中心原种场负责人田文根说,为迎接湟鱼宝宝们的到来,要提前一周引来河水并经过沉淀过滤,保持水质的清新;培养一些饵料加入池塘,把池塘的水养“肥”,好让长途旅行的湟鱼宝宝们“饱食下塘”,恢复体力,适应新的环境。待湟鱼宝宝们下塘两天后,还要再撒入黄豆豆浆,保证它们的营养。

“跟养自己的孩子一样,一刻也不能马虎。”田文根说,“最开心的是每年放流的时候,看着小鱼苗放流入河,奔向母亲河的怀抱,感觉自己的辛勤付出都是有价值的。”

监测显示,截至2021年,青海湖裸鲤资源量已增长到10.85万吨,是原始资源蕴藏量的33.9%。

碧波荡漾的青海湖,处处呈现鱼翔浅底、万鸟翔集盛况。

从濒临灭绝到鱼翔浅底,一条鱼的兴衰,见证了青海湖生态环境的变迁,也成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缩影。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新华每日电讯》)

猜你喜欢

实验站柳河青海湖
文安县大柳河镇人大主席团开展县乡人大代表评议基层所站活动
勘误
我国“海底实验站”将实现深海长周期无人科考
沙柳河
那美丽的青海湖
轻轻松松聊汉语 青海湖
柳河沈彰新城段综合治理工程对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分析
柳河农商行喜获 “纳税标兵”称号
御风而行的朝圣之旅——青海湖骑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