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伶仃洋上一条绚丽的彩虹

2022-11-10何建明

党员文摘 2022年21期
关键词:林鸣伶仃洋海底隧道

何建明

在伶仃洋上,一条彩虹飞扬港珠澳三地,泛起斑斓星光……

当你乘着汽车行驶在55公里长的港珠澳大桥上,迎着爽爽的秋风,体味着飞越大海的感觉,那是何等的心潮澎湃、梦幻诗意:海豚在水面上排列着追赶车流,鹭鸟则在一旁飞翔——这是今天谁都能在伶仃洋上享受到的美景与通途。

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在海洋上建过如此长的大桥。中国人行吗?全世界同行都瞪大了眼睛……

建造港珠澳大桥的第一大难点,是要在大海深处筑建两个人工岛,有了人工岛才能把海底隧道联结成海底通途。然而,大海之上的“人工岛”到底如何建?

在海上竖起一排18层楼高的大钢圆筒,然后将它们排列成珍珠项链形状的两个大圈子,由此实现快速筑岛——敢想敢为的中国工程师如此设计。

可如此大的钢圆筒在哪制?谁来制?大且不说,质量要求绝对世界一流,还须确保120年的使用寿命。工程师最后找到了上海振华重工。

“振华”动员企业内部所有的能工巧匠齐上阵。于是,人们看到一群老匠师蹲在地上,手持火焰熊熊的焊枪,将一块块将近半个足球场大的钢板曲卷,焊接成大桥所需的巨型钢圆筒,然后又把这些大钢圆筒一个又一个竖起来,总共120个。

怎么将这些大钢圆筒在海洋中结结实实地插放好,并确保筒与筒之间不渗水?

世界上没有可以借鉴的技术,一切都得靠中国工程师自己创造与制造。

年轻的工程师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8岁,这群80后、90后青年甩开膀子与天、与海赛跑,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善了厂区设备和生产条件。

大钢圆筒筑岛的复杂性仍在一步步升级。现在,他们迎来将大钢圆筒插入海底的工序,这一工序在工程上叫“振沉”,即通过强大的振动力量将其沉下。

试验地放在天津。领队的孟凡利带领团队在试验时一下列出100个难题,这些难题都得在试验场上解决,否则一个18层楼高的大钢圆筒放到海洋深处,稍有差池,就会前功尽弃!

2011年5月15日清晨,伶仃洋等待已久的筑岛工程正式拉开战幕——

“振沉开始!”现场施工指挥孟凡利一声令下,大钢圆筒顶上的8台联动大锤轰鸣,那十几层楼高的大钢圆筒以999‰的精确度垂直而下,直插大海深处……

大钢圆筒振沉从一日一筒,到一日两筒,再到一日四筒……最后,整个人工岛工程比计划快了两年之多!

港珠澳大桥建设中最难的关键性技术是由33节巨大沉管连接而成的海底隧道工程。沉管需要沉入几十米深的海底,而且必须保证120年内“滴水不漏”。

海底沉管怎么造?这是造桥人遇到的第二个世界级的超级难题。

“还是一句话:拿出中国人的智慧和创新劲头来,不信我们搞不成!”中国工程师们的志气是在血管里涌动的。

首先,要找一块能造这个庞然大物的地方。很快,在伶仃洋岸头,找到了一个叫牛头岛的地方。

一座现代化预制厂在牛头岛迅速崛起,似乎是一夜之间的事。

“99.9%的合格率,在沉管预制上就是不合格,因为那0.1%就是毁坏整段沉管的祸根;一天两天的技术指标符合要求,并不是真正达到了要求,因为大桥的设计寿命是120年,若50年、100年中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就是我们对大桥犯下的罪过!”工程师和预制人员每天都用这些数字来提醒自己。

从沉管预制开始的那一天起,整个牛头岛就成了一个繁忙而激烈的战场,每天24小时灯火辉煌……工人师傅在这里充分发挥他们所具备的能力和功力。

在这支劳动大军里,有一群心灵手巧的女工。她们的专注与用心,把粗硬的钢筋与钢丝,变成了绣花的针与线……这样的钢筋笼排列在你的面前,就是一朵朵艳丽的花,就是一幅幅如诗的画。

沉管结构设计工程师吕勇刚把技术理念和要求,融进一张张1.2米长的图纸上,这样的图纸他画了几百张、几千张……

“设计师可以天马行空,但工程师必须脚踏实地。”当吕勇刚看到自己设计的沉管走出车间、飘向坞池时,他的心如大海般波涛汹涌:“那个感觉,就像自己是一只飞翔在海洋上的海燕,格外惬意,极有成就感。”

在大桥的海底隧道33节沉管安装中,第15节的沉管安装,一波三折,前后用去一年多时间。

时任中国交建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林鸣严肃地告诉团队:“我们没有一分钟的多余时间。第15节所耗去的时间,必须在其他的管节安装中找回来。”

现在是“最终接头”的最后时刻。“‘最终’两字分量太重,它影响并决定着大桥建设者此前7年多建设长跑的成败。”林鸣这样解释。

在世界海底隧道史上,技术尖端之尖端,說的就是这最终接头。虽然它只有12米的长度,但其内部有密集而复杂的装置和花样万千的精密部件。

到了安装最终接头的日子。

这天凌晨4时许,指挥船“津安3”、起重船“振华30”、拖运船“振驳28”及潜水船的工作人员全部到达伶仃洋施工海面。

“呜——”5时许,“振华30”长长的汽笛声撕破了清晨伶仃洋平静的海面,吹响了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终接头吊装的号角。

经过反复严格的调整、校对,“振华30”吊臂旋转到位,即将与最终接头连接。

7时许,“振华30”开始起吊准备。最终接头吊装过程中的姿态保持、旋转、落水等实时数据在指挥室不断闪烁。20余名工人在15分钟内利落地完成吊装最终接头所用4根吊带的连接安装,随后陆续撤离。

7时20分许,指挥室传来指令:正式起吊。林鸣宣布:“主吊起!”

超级大力士“振华30”将最终接头缓缓吊起,逐渐吊离安放最终接头的船舶“振驳28”。

“哇!才一会儿的工夫,最终接头已经吊起4米高了。”有人惊呼道。

最终接头开始缓慢转向“振华30”与“津安3”之间的安装海域上。

9时许,最终接头进入海水中。

“再5米”“再降5米”……林鸣从指挥室里传来指令。最终接头缓慢进入深海之中。中午12时,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最后12米长的接头在30多米深的海底成功着床……

“现在我宣布:最终接头安装成功!”中国交建总指挥的话音刚落,伶仃洋上的鞭炮声随即响起……瞬间,海洋上空映出一条绚丽的彩虹,将港珠澳三地照得满地光芒!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光明日报》)

猜你喜欢

林鸣伶仃洋海底隧道
世界最高全飘浮伶仃洋大桥成功合龙
BIM技术在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实践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猫道贯通
花开挫折中
围填海对伶仃洋水流动力的短期影响模拟研究
林鸣:在伶仃洋上建造中国梦
港珠澳大桥:伶仃洋上架起的巨龙
林鸣:创造新的“中国奇迹”
不可不知道的秘密
深圳将建首条海底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