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群像特征研究
——基于全国56所“双高计划”高职院校的扎根分析
2022-11-10李梦卿
余 静 李梦卿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关注和持续加强建设的领域。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未来要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提出,要加快智慧校园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提升“双高计划”学校信息化水平。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双高计划”学校着力将信息化理念融入高职教育发展全环节、全过程,推进信息技术与高职院校的深度融合。本研究分析了“双高计划”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剖析其建设内涵与发展特征,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更好地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来探索“双高计划”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具体状况:一是“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建设上有哪些共同特征?二是这些特征的呈现对其他高职院校起到什么样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样本来源
研究对象为入选“双高计划”的56所高水平高职院校(以下简称“双高校”)。为切实把握这些双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特征,搜集整理各校官方发布的信息最为直观可信。因此,本研究资料来源于各双高校官网公开发布的实施方案、新闻报道、案例记录等相关文件,通过在各校官网内检索“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等词条的方式筛选可用文本,去除内容重复、不显著相关的文本,最终保留224条有效文本作为编码的对象。
(三)研究方法
对获取的样本按照学校进行整理与分类后,采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12对文本进行三级编码,分别为: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二级编码,关联式登录;三级编码,核心式登录,通过编码寻找综合性主题,明确核心类属[1]。以56所双高校信息化建设相关案例为样本,基于扎根理论对文本资料进行逐字逐句分析,根据提取出来的有效信息创建新的节点并命名,将各个节点进行统筹与合并,此为一级编码(即为具体特征)。紧接着在一级编码的基础上厘清各节点之间的关系,创建新的关联节点,并根据类属同一节点的频数进行材料来源与参考点的编译,此为二级编码(即为主特征)。最终找到各关联节点的核心类属,建立总括性的节点,此为三级编码(即为核心特征)。
二、研究结果
本研究通过对56所双高校信息化建设资料的整理、分析与编码,形成了4个核心特征(“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化+师资队伍”“信息化+专业建设”和“信息化+学校管理”)与8个主特征,见图1。
图1 56 所双高校信息化建设总体特征
(一)“信息化+人才培养”:提质增效,构建教育教学新生态
从编码结果来看,本研究根据56所“双高计划”学校人才培养相关材料,共总结出2个主特征和4个具体特征,见表1。
表1 信息化时代56所双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编码
1.依托优质教学资源平台,协同筑建智慧课堂
双高校遵循“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实施技术驱动教育模式变革升级战略,深入推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一方面,依托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以此转变师生教育观念,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深入推进继续教育学院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打造教育教学资源库与教学管理平台,该平台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练、考、评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2],突破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也能够根据学生不同需求构建不同的教学项目,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加快智慧课堂建设,切实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课堂之上,发挥信息化在教师、学生、教学资源之间的重要关联作用,以先进高端的教学设备、海量的教学资源为工具,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使得课堂组织高效有序、教学效果反馈及时、教育评价有据可依[3]。如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通过安装极域课堂管理系统软件,实现智慧黑板的广泛应用[4],打造了沉浸式、交互式智慧课堂,为课堂教学注入智慧元素。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已然成为56所双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遵循,高职院校通过发挥信息化的技术优势与智能优势,全面推进智慧课堂建设,打造共享、综合性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广泛应用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等新兴教学手段,创新“线上+线下”混合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泛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2.变革传统教学方式,打造育人新模式
纵观56所双高校,其在人才培养进程中实现了教学环境与不同要素之间的融会贯通,除了利用信息技术变革课堂教学形式,还通过协同组织课外信息化教学活动,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边界。第一,双高校构建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了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和育人建设的引领作用。如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创新了“三自主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培—教—赛—训”一体化的“教练型”师资培养机制[5];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旨在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切实推进“以赛促教”育人模式的实施。在高校信息化建设日益成熟的背景下,着重以竞赛的培养形式提升师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促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是现代化育人方式的创新之处。第二,双高校始终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快创新创业中心建设,着力提升师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如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科技、新华三、中兴通讯等国内大型信息类龙头企业联合共建大数据应用技术技能创新中心,重点开展信息数据采集存储等项目的科研和应用技术协同创新[6],实现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纵向贯通。信息化与育人模式的高度融合促进了传统教学思维与教学方式的突破与革新,信息化带来的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优化,更是育人理念的变革,助推教学脱离“唯课本”论、“唯理论”论的困境,重视发掘学生的创新、实践与科研能力,创建“教创结合、教研结合、教赛结合”的优质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科学性、专业性、开放性的培养,以期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创新能力以及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信息化+师资队伍”:培优赋能,搭建信息素养培育平台
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启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支持教师治理、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精准扶贫的新路径,推动教师更新观念、重塑角色、提升素养、增强能力。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师角色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教师需要顺应信息化发展潮流,厘清“智慧教师”的角色定位,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同时加大信息化技术应用培训,着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在56所双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关文本中,可总结出信息化素养和“智慧教师”两个主特征,且根据参考点编码结果可知,各个学校尤其强调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见表2。
表2 信息化时代56所双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编码
1.加大信息化技术应用培训,着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双高校不断加大信息化技术应用培训,通过培训赋能教师,帮助教师提升在教育教学中科学高效地使用人工智能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升高校教师的工作效率。第一,加快教师信息化培训工作,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育人观念与实践方式变革。2020年2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以信息化支持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组织教师线上培训,指导开展网络教研,增强教师信息技术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与理念是教育培训的前提,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构建扩展性信息化育人思维是培训的首要内容。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不仅深化了教师培训的内涵,也促进了教师培训方式的多元化。如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信息学院成立了教学工作小组,制订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教师在线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确保线上教学有效实施。第二,切实保障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促使信息化培训与教师教学实践有机融合。通过信息化教学培训实现为教师赋能、发展教师数字胜任力是高职院校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举措。如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为提高双创师资教学能力以及项目指导能力,面向全体双创授课教师开展“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研与信息化支持平台培训”[7],不仅改善了教师双创教学的质量,也提升了育人实效性。
2.厘清“智慧教师”角色定位,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认为,人类有两种理性: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工具理性是一种注重功效的、以技术主义为发展目标的理性,与以注重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命自觉的价值理性相对应[8]。当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迅速席卷教育领域时,学生也易陷入工具理性的漩涡,从而致使价值理性的缺失。在智慧化教育背景下,教育的本质在于探索“使人成为完全之人”的过程[9],教师则在促进学生应对新兴技术的冲击、适应技术生态变革、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全国56所双高校强调高校教师应与现代信息技术协同共生,在深入探寻智慧教育价值的基础上,厘清“智慧教师”的角色定位,寻求师生关系的适切性发展,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其一,把握“智慧教师”的内涵,由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向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方式。教师发掘智能教学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不仅是为了优化教学形式,更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需求,激发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对教师开展了云教材策划与制作专题培训,云教材能够依据学习者情景化、动态化、形象化的学习需求,将传统纸质教材内容进行富媒体编排设计和交互设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可扩展的、可互动的、进度可跟踪的全新教材学习体验[10]。教师能够引领学生合理运用工具理性的力量,通过云教材、云课堂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慧。其二,发挥“智慧教师”的力量,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引导学生在现代信息化发展浪潮中实现价值理性的回归。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培养学生品格,塑造学生正向的价值观及思想品质,而着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院校培养“完全之人”的应有之义。如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有效挖掘了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11];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部教师团队参加湖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研讨会,学习其他院校不同课程基于空间的教学方法,促进思政课部教师空间信息化建设[12]。通过培训提升了教师的思政信息化教学能力,使思政教育更深入贴近学生,激发学生兴趣,也促进了教师发挥工具理性的作用,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技术存在的意义与不足,助推学生思考个人生命的价值,追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和谐统一。
(三)“信息化+专业建设”:协同并进,增强特色专业发展内涵
信息化时代为高职院校专业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双高校也在协同发展中不断探索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路径。从56所“双高计划”学校专业发展编码结果中可知,高校专业建设形成了重视专业内涵发展、多方联合助力专业发展的主特征,这为加强专业建设的实用性、特色性提供了切实保障。见表3。
表3 信息化时代56所双高校专业发展编码
1.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持续深化品牌专业建设
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带来的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革新,也对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构建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为主体,继续教育为补充的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普通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中设置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建立信息化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因此,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着力发展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专业成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主题。从56所双高校的典型做法来看,每一所院校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确保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时代性、实用性与动态性,基于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前景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开设与战略性产业相适应的专业,培养与“互联网+”时代需要相匹配的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高职院校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立足当下高新技术人才缺口,围绕现代前沿学科,打造对接信息化市场的前沿性专业,增强本校专业特色建设,实现以专业特色统筹办学特色。如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紧密对接重庆市“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云联数算用”要素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关停并转,重构“物联网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建筑智能化”等突出电子信息和智能化特色的12个专业群,打造“高峰”“高原”“高岗”专业群,形成对接智能全产业链的专业群品牌[13],不断升级传统专业,发展新兴专业。
在专业化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大力推进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提升新兴专业实训教学条件,通过营造良好的信息发展环境,为打造新兴专业特色品牌、培育高质量信息化人才创造条件。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全体学生,服务信息产业”为宗旨,建立了江苏省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基地、江苏省软件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信雅达IT培训园等[14],为该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的推进、高素质信息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2.深化校政行企联动,增强高校专业发展新动能
自21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日益渗透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为应对信息化时代向教育领域发出的挑战,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模式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与特征。高职专业现代化建设是指高职教育专业布局、设置、调整、教学等各环节要与现代产业生产发展相适应,契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形态和趋势[15]。基于此,高职院校理应围绕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校企行政多元主体的联动作用,加强信息化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融合,推动新兴信息技术产业化。面对新的教育生态环境,56所双高校坚持“协同并进”的专业建设理念,实现学校、政府、产业、行业、企业协同推动专业发展,增强信息化专业发展的新动能。一方面,不断加强对外合作,实现多元联合,强调基于市场发展形态,发挥智能技术在专业建设中的实际应用能力,满足专业建设智能化、市场化的业务需求。如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校为顺利推进现代殡葬专业群技术技能平台项目建设,与专注殡葬软件开发及技术支持与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达成合作[16],整合多方数据资源,汇通高新技术技能,造就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局面,也为该校专业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深化校政行企联动,联合多元主体共建前沿性、需求性专业,社会组织也成为专业建设的重要主体,从而构建校内校外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深度合作的专业组织体系。如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等共建国家“芯火”平台人才实训基地;与华为、深信服、360等8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与华为合作举办ICT学院;与腾讯、亚马逊联合共建“人工智能学院”[17]。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18]。双高校以国家重点产业、区域需求产业为导向,以现代化信息建设为牵引,与当地政府、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建设现代产业学院,通过拓宽专业建设主体,优化前沿性专业发展结构,增强特色专业发展内涵,助推现代化、信息化专业集群式发展,提升专业建设质量。
(四)“信息化+学校管理”:全方位服务,打造智能化管理体系
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全面提高利用大数据支撑保障教育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实现教育政务信息系统全面整合和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在实践工作中,56所双高校加快学校管理系统升级,通过资源整合、技术优化、高效服务,打造一站式师生服务平台,构建信息化智慧管理环境。在56所双高校管理相关材料中,共提取出了6个具体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2个主特征,进一步明确了建立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的必然结果,见表4。
表4 信息化时代56所“双高计划”学校管理优化编码
1.实现资源整合,打造一站式师生服务平台
加快数字校园建设,构建信息互通、数据融合、开放共享的集管理与服务于一体的信息化环境已经成为衡量高职院校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56所双高校切实推进虚拟校园与现实校园环境的深度交互与融合,最大化实现数据的整合与利用,从教育服务的要素出发,探寻信息化管理的逻辑诉求与价值遵循。就服务对象而言,双高校以“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为管理宗旨,强调师生在校园管理服务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打造高水平信息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高效满意的管理服务团队。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双高校建设目标为管理工作提供全面技术支撑和服务,通过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创建师生满意的管理团队[19];就服务方式而言,双高校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应用为基础,不断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极力促进智能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服务手段变革,打造“线上+线下”的多元管理服务模式。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无线网络WiFi-6全覆盖,建成了百TB容量国家标准数据中心,在门户、认证、消息、数据交换、流程引擎等公共平台建设基础上,建成“马上办”综合服务平台,现已完成对核心业务系统的“服务化改造”[20];就服务内容而言,双高校秉承“数据治校”的治理理念,通过对数据的广泛应用与开发,逐步拓宽与延伸管理服务内容领域,并不断加深与推进服务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促进综合性、全方位服务水平的提升,提高师生管理服务的效率与覆盖率。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基于企业微信开发的“移动校园”主要应用包括了学生中心、教师中心、协同办公、后勤微服务、电子校园卡、宁职社区等40多个功能模块[21]。数字化校园建设旨在打破数据壁垒,简化工作流程,以综合统一管理的方式,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信息化服务,提高师生的满意度与幸福感。
2.消除信息孤岛,完善信息化智慧管理系统
信息孤岛是指众多本来独立的信息资源系统,因系统本身的封闭性而无法实现相互交流,类似一座座互不统属的岛屿,即各子系统间的信息资源无法实现相互利用,产生资源浪费现象[22]。高校管理的前提在于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校园内外部信息资源系统的整合与统筹,当下的信息孤岛现象已成为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的主要障碍。根据协同学理论,当系统内部相互掣肘或离散,就会造成整个管理系统内耗增加,系统内各子系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反之,若对管理主体和客体、组织目的及环境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子系统进行协同,便能产生一个在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远超原系统的、具有新的生命体的组织系统,进而更加有效地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效应[23]。以信息统筹为起点,协同各个部门、组织之间的衔接关系,从高校的管理安全、管理范围、管理效能等方面着手,构建具有新生命的信息化智慧管理系统,有助于发挥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的整体功能。从管理安全的角度出发,信息化建设在促进教育管理系统优化的同时,也为高校管理带来了更多网络安全难题。面对学生在校园中因混杂难辨信息而陷入网络骗局的情况,双高校着力推进各个部门内部的互联互通,共建网络安全体系与信息化监管平台,同时通过举行网络安全活动,保障信息传达的安全性、有效性。从管理范围的角度出发,由于高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双高校为确保高校信息化系统的合理运作,需全面统筹部门信息资源,明确高校管理类别,各组织也需依托自身特点开发管理系统,确保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全面性。如天津职业大学以信息化手段创新管理工作,建立了涵盖人事处、科研处大部分日常职能的人事与科研管理系统,实现了工作便捷化[24]。从管理效能的角度出发,保障对高校学生、教学、课堂、专业、教师等全方位管理的切实有效性至关重要,高职院校以动态化的质量信息为依据,构建明确的质量监管体系,促进管理的规范性,提升校园的“智治力”。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与诊改信息化平台,通过基于数据的实时采集,构建教学质量诊断分析模型,实现自我诊断的数据化和对问题的精准定位,为自我诊断和预警提供重要基础[25]。
三、研究建议
双高校始终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在推动高职院校深化“信息化+教育”发展模式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在56所双高校的引领下,高职院校一要建立数字资源共享机制,打造开放型人才培养体系;二要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构建高职教育服务新模式;三要立足校本发展特色,校企协同推进信息化建设。
(一)建立数字资源共享机制,打造开放型人才培养体系
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建成互联互通、开放灵活、多级分布、覆盖全国、共治共享、协同服务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国家信息化政策的新导向、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新需求都向高职院校的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资源依赖理论,所有开放的系统都将受到外部环境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共建共享的数字教育资源已成为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依托,双高校将数字资源建设作为高校基本任务,致力于打造“互联网+”优质数据资源平台建设,加快数字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确保专业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图书馆馆藏资源等优质高校数字教育资源的全覆盖;双高校将“共建共享”作为高校数字教育建设的基本要义,致力于发挥区域联动作用,发动校企组织、兄弟院校等协同开发数字化资源,确保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前沿性、共享型与开放性。伴随着教育资源由学校内部整合向开放式共建的调整,双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在同步进行转型与升级,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机制下积极探索人才培育新生态,打造数据互通、资源共享、平台共建的集群式智慧培育生态圈,增强高校育人新动能,发挥数字化教育资源在开放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中的关键作用。基于此,高职院校理应树立合作意识,依托区域间的资源优势,加强与多方组织间的深度合作,引进优质资源、开发有效资源,加快构建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为高校人才培养创造开放共享的和谐环境。
(二)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构建高职教育服务新模式
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智慧校园,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智慧校园建设已然成为构筑未来教育新形态的重要趋势。当下,双高校实现了智慧校园常态化建设,在教学、管理、校园环境、专业建设、师资培养等多方面体现了智慧化建设特色。在教学方面,高校旨在增强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丰富性、泛在性与多元性,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与网络学习平台,构建了“智慧课堂”,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此外,还增设了竞赛、创新创业实训等新兴教学活动,力求构建新的教学形态;在师资建设方面,高校致力于打造“智慧教师”,着力推进教师信息化应用技术培训,促进教师信息化教育理念与实践方式的更新,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以期满足学生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在专业建设方面,高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优化传统课程体系,构建前沿性新兴专业;在学校管理方面,高校强调数据、信息在校园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利用现代技术着力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与信息化智慧管理系统,优化师生服务与管理程序。鉴于此,高职院校应尽快落实智慧校园建设,构建融教学与资源、师资与培训、专业与产业、管理与平台于一体的现代化教育新模式,为学生能力培养与知识渗透提供智慧化、智能化、信息化的优良环境。
(三)立足校本发展特色,校企协同推进信息化建设
“校本”的本质是以学校为本,是一种以学校为主体自主开发出新的课程、理念、教材等内容的办学理念与实践形式,旨在促进学校特色化发展。高职院校校本发展的关键在于从学校的整体特征出发,关注与整体密切联系的有关部分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校本发展特色取决于学校设施、学生基础、师资力量等院校内部条件,除此之外,由于高职院校处于社会系统之中,校本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区域资源优势与市场发展前景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调整发展的时代,校本内容开发也会着力向信息化方向迈进。因此,高职院校发展校本特色、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化发展需要增强与内外部环境之间的融通性。鉴于校本发展的社会性与自主性,双高校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以国家重点专业为基础,致力于实现专业建设精准对接市场,助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前沿性学科科研投入力度,强化信息化品牌专业建设,彰显校本发展特色,助力学校信息化内涵式发展;汇集校企行政等多方力量,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实时性、有效性助力。综上所述,各高职院校需要坚持校本发展观,在明确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极力发挥师生的自主开发能力,加强学校自身特色建设,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与社会服务力。同时,还需在校本发展进程中优化校企协同开发环节,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资源整合、师资力量等方面深化校企合作,为构建智慧化、特色化校园提供帮助。
四、结语
高等教育领域呈现着信息化发展的新态势,“信息化+教育”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基于教育信息化2.0的时代背景,对双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特征进行了探索,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专业建设、高校管理四个维度探讨了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旨在为其他高职院校信息化发展提供示范与启发,助推高职教育早日实现从“大有可为”转化为“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