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研究
2022-11-10张美齐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
张美齐 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之根本,而高校图书馆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职责和使命。高校图书馆具有高素质的馆员队伍、丰富的传统文化馆藏资源、功能齐全的学习环境、先进的自动化设施设备等,故应合理运用自身优势,通过建立传统文化图书专区、开展传统文化书籍导读活动、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等方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现以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高校图书馆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把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7年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基于此,应当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教育部在201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
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支对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且服务专业的馆员队伍、丰富的传统文化馆藏资源、功能齐全的学习环境、先进的现代化设施设备等,具备独特的资源优势。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合理运用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力,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馆员队伍素质普遍偏高
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馆员队伍,如读者在查询书目、使用检索工具等方面存有疑问时,工作人员能耐心地倾听读者的各式问题,并帮助他们快速查到所需文献,为他们推荐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文献导读,细致周密地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让读者在愉悦的环境和氛围中查询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资料,从而使读者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更大的兴趣,继而更好地传承、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馆藏资源种类繁多
高校图书馆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中的最大优势,是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馆藏资源。高校图书馆不仅具有服务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功能,也有保存文献的作用,而教师与学生是其直接的服务对象。因此,众多因素决定了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料的大体方向。
高校图书馆不仅有艰深晦涩的传统文化学术文献,也有浅显易懂的传统文化通俗读物。丰富的馆藏资源形成了高校图书馆纸质与电子交互、古代与现代并存、教学与科研并重、典藏与传承并进的优秀传统文化文献体系,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大支持。
学习环境功能齐全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代表着高校的硬件设施水平。以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其单体馆舍建筑面积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刷卡通过闸机走进图书馆二楼,环顾宽敞明亮的服务大厅,尽显高端大气。迎面是可发布信息的大型拼接屏,环绕大厅,中间整齐摆放了供读者休闲学习的沙发,一字排开的总服务台可供多人同时办理借还手续或咨询相关信息,读报机、查询机、自助借阅机、座位预约机等,供读者各取所需。三到六层,依次是整洁有序的纸质和电子藏阅空间,七到八层是安静整齐的自修空间,图书馆482.30万册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和6037席阅览座位,被分门别类地有序容纳于“高大上”的馆舍内。此外,图书馆强化自助学习,优化服务空间,注重用户体验,开辟了大量便于团体小组学习研讨的空间。比如多功能学习室、预约研修间、屋顶花园等,有的贴近自然,有的相对独立,有的可以安静上网,凡此种种,可以满足读者不同的个性化需求,为读者提供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场所。
自动化技术先进
高校图书馆自动化技术先进,以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图书馆采用“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对书刊采访、分编、流通、查询等实行统一的自动化、网络化管理。不仅如此,RFID自助借还系统实现了读者自助借书、还书、图书盘点以及24小时还书功能。阅览座位预约管理系统与研修间预约管理系统,有效地避免了占座现象。1200门的智能存包柜以及476座电子阅览室,可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各书库设有的信息发布系统以及触摸查询系统,可以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图书馆。资源纸电同步系统可以实现图书馆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一一对应。目前,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形成了一个基于“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对书刊采访、分编、流通、查询等实行统一的自动化、网络化管理,实现了自助借还、电子检索查询、智能存包、座位预约、智能进出管理、智能信息发布管理等多功能开放式、技术手段先进的现代化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更新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让更多师生接触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并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
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45年,1993年、2000年原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和淮南化学工程学校图书馆先后并入。2017年,图书馆随学校整体迁入山南校区,3月28日新图书馆(至善书院)正式对读者全面开放。图书馆现有建筑面积为4.8万平方米,设有书库、报刊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等服务窗口,阅览座位6037席。馆内各书库和阅览室全部实行“藏、借、阅一体化”的开放式服务。自修阅览室每周开放时间为103小时,各服务窗口8:00—21:30(星期天12:00—21:30)不间断连续开放,周开放时间达到90.5小时;数字化资源7×24小时开放。图书馆根据学校教学、科研及各方面工作的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收藏国内外各种文献资料,并注意保持重要文献和特色文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形成独特的馆藏体系。截止到2021年末,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为190.27万册;电子期刊103.84万册,电子图书217.28万册,学位论文1098.9万份,音视频资料10.8万小时,自建特色数据库4种。
图书馆的总体建设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快图书馆的网络化、自动化、数字化建设步伐,努力把图书馆建设成馆藏特色鲜明、文献资源丰富、设备和技术手段先进、服务优良的开放式、多功能、网络化、自动化、数字化的现代化图书馆,并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努力在资源建设以及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处于国内同类高校前列。因此,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应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构建优秀传统文化图书专区、资源数据库,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书籍导读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专题活动,营造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等方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构建优秀传统文化图书专区、资源数据库
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且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对社会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挖掘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馆藏资源,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作用,构建优秀传统文化图书专区、资源数据库,引领读者坚定文化自信。
一般而言,图书馆拥有包括孤本、善本等古籍书、文物、书法、画作等在内的大量宝贵的优秀文化遗产,有些文化遗产甚至是尚未被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利用自身优势,对稀缺资源进行整理、整合,建立优秀传统文化图书专区,以方便读者借阅,从而进一步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文献的使用频率。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已离不开网络,信息交流、传播手段已经从之前的“面对面”方式转变为依托QQ、微博、微信等平台的“背靠背”方式。因此,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利用资源纸电同步系统等自动化系统,整合馆藏传统文化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纸质资源转化成电子数字资源。图书馆还可以筛选整理网络上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一并建立优秀文化资源数据库,以便读者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地检索下载阅读优秀传统文化文献资料。此外,图书馆可以在网站主页上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专栏平台,发布有关传统文化的动态信息,设立官方微信公众号,开通网上论坛、在线咨询等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让大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优秀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发光发热,进而更好地传承下去。
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书籍导读活动
高校图书馆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者和传承者,而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就是阅读。基于此,图书馆要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导读活动。首先,在文献搜集、采购过程中,图书馆要多方搜集读者的需求,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需要,选择有益于增强读者文化自信的信息资源。其次,高校图书馆要及时发现并采购那些对挖掘优秀文化源泉、研究文化传承有益,有利于提升读者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等的优秀图书资料。再次,图书馆可以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书籍进行深层次的整理、加工,形成体系,上架流通,以便帮助读者获得并阅读吸收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最后,图书馆还可以合理、科学地组织多种形式的书籍导读活动,宣传、介绍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献资料,积极引导读者形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热情和习惯,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帮助读者坚定文化自信。
举办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活动
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优势条件,开展各式各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活动。
一是图书馆可以开设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座,讲解经典著作,开展学术研讨和专题讲座,让读者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是图书馆可以开展四大名著读后感活动、古典文学书展、传统文化演讲比赛等具有图书馆特色的文化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加入阅读行列,相互分享、学习、交流传统文化知识,引导读者思考与讨论,加深读者对古典读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三是高校图书馆可以举办真人图书馆活动。真人图书馆是一种通过读者“借”一个活生生的人与自己交谈,获得更多见识的活动。与图书相比,其优势在于它提供的真人书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真人图书可以产生文献资源所不具备的亲和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营造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物理空间、图书资料及网络营造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认知水平,培育他们坚定的文化自信。首先,图书馆可以将文化自信元素融合到馆舍布局、环境建设等实际物理空间中,通过文化环境布置,培育读者的文化自信。如在图书馆大厅、各书库、走廊墙壁等位置粘贴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句、古今圣贤肖像、精美字画等。其次,图书馆可以通过采购和导读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图书资料,渲染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最后,图书馆的网络资源也是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它在使用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内容上将各种载体信息组合起来,在实现信息资源价值的同时,也是坚定读者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在图书馆大厅电子屏幕上播放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画、诗文等,通过种种措施营造浓厚典雅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让读者接受中华传统美德的洗礼,潜移默化地提高读者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
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本着“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为了读者的一切”的服务宗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开拓创新,尽其所能地方便读者利用图书馆。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坚持合理组织馆藏资源,健全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了图书馆的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和人性化,同时利用自身优势,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把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