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产品,掌握使用“度”

2022-11-10王馨

家教世界 2022年8期
关键词:电子产品亲子注意力

文/王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子产品似乎已经成为生活中无法替代的物品,对于我们如此,对于孩子也如此。

电子产品从单纯的娱乐功能“跨界”到了学习的功能,客观来看,电子产品确实将知识学习的可及性、丰富性提升到了一个传统书本所无可匹敌的程度,但却也在悄无声息中替代了很多原本应该在人与人之间交互的活动。比如亲子陪伴和亲子阅读,比如亲子游戏和亲子学习,我们该如何把握“度”的问题,让电子产品成为生活中的助力品呢?

客观看待电子屏幕的利与弊

凡事皆有两面性,电子产品亦如此,其承载和传递着技术人员、专业人员脑力活动的结晶。

他们将各类知识以丰富多彩、符合孩子发展特征的方式呈现出来,让知识流动起来,无形中帮助爸爸妈妈提高教育的技能,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益处。

然而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没有那么多可以给我们后悔的地方,因此我们还需要慎重考虑电子屏幕暴露的负面影响。

例如,我们知道孩子多接触阳光能有效预防近视,但长时间观看电子屏幕大大缩短了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间,从而导致了眼睛接触阳光不足,也就是长辈们常说“看电子屏幕‘坏’眼”的原因。然而电子屏幕暴露并非只作用于视力,还对孩子注意力、学习能力以及社会情绪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电子产品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并非绝对,其与孩子的个人特征、所处年龄段、家庭环境以及所接触的电子产品的类型都有相关性。

电子屏幕不合理使用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吗?

答案是肯定的。但这样说似乎会引起些许质疑,因为我们会看到孩子在使用电子产品时注意力是相当的集中,甚至雷打不动,不大声点喊孩子都听不到。这是不是表明孩子的注意力没有被影响呢?我们需要了解下“注意”的分类:

在使用电子产品娱乐时,包括玩游戏、看动画片,由于动画场景的快速转换,每一帧都有新鲜的刺激。孩子并不需要做出特别的努力就可以维持住对这些动画的注意。这种填鸭式、被动吸收的注意方式就是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我们在学习、思考时所需要用到的注意方式是主动的,即有意注意。

因此,有些家长经常说玩游戏的时候认真得很,但是一做作业就动来动去,就是因为孩子在使用电子产品时的注意并非我们期望孩子学习时需要的注意力。甚至,电子产品的长时间使用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还会影响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从而增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风险。

电子屏幕不合理使用会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吗?

答案也是肯定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调查研究均显示,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对儿童的学业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婴幼儿时期不当使用电子产品会降低儿童与父母的互动质量和数量,与之后的多动、执行功能降低、语言延迟等有关。

看电视、玩游戏等类型的电子屏幕使用可能会影响学龄期孩子的学业成就,如学龄期儿童每天看2 小时以上的电视会影响其阅读能力和计算能力。

电子屏幕的不合理使用对儿童社交和情感发展的影响

社交和情感能力是基于人际互动建立的,婴幼儿时期是社交和情绪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日常和孩子进行高质量陪伴和互动帮助其发展起来。如若这个时期以长时间的电子屏幕暴露替代,会增加孩子语言发育迟缓、孤独症的风险。此外,电子屏幕长时间使用还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和情绪。

如何把握电子产品使用的“度”

既然电子产品本身是一把双刃剑,那我们在使用时就绝非是用与不用的绝对性方式,更重要的还是要合理使用,把握好“度”的问题。

严格控制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长。世界卫生组织(WHO)2020 年发布《关于5 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静坐行为和睡眠的指南》明确提出:1岁以下婴儿不建议看屏幕;1-4 岁儿童静坐看屏幕时间不应超过1 小时,越少越好。我国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建议:课余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 分钟,应休息停用10 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每次不超过15 分钟;每天要保证2 小时及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

帮孩子选择合适的内容。针对任何年龄都需要给孩子选择符合其年龄特征的电子产品内容,使其有教育性:2-5 岁儿童需要注意节奏要相对缓慢,最好和孩子共同观看;5-8 岁儿童需要注意筛选内容,选择有教育和启发意义的内容。家有“神兽”,家长平时也可以和孩子观看一些电视节目,比如大名鼎鼎的《小猪佩奇》《布鲁伊》《海底小纵队》《爱冒险的朵拉》。而纪录片的话,《如果国宝会说话》《与恐龙同行》《七个世界,一个星球》等,大家可以参考看看,但是对于内容的选择需要结合自己孩子的喜好进行筛选,毕竟众口难调,总体而言给孩子观看的节目,大人们也最好有个大致的了解。而对于9-12岁以上的孩子家长还需要注意监控电子产品内容的健康,避免暴力、色情和恐怖的内容。

陪伴性使用。尤其针对2-5 岁儿童,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观看和讨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内容;5 岁以上的儿童也建议家长至少对孩子感兴趣和经常观看的内容有所了解,通过交流和讨论,增进孩子对内容的理解和思考,亦可以通过对孩子兴趣的关注了解孩子的动态,建立和孩子沟通的桥梁。

培养良好的电子产品使用习惯。和孩子约定并严格遵守电子产品使用的规则,尽量在固定的时间使用,避免在琐碎时间想看就看;避免使用电子产品作为奖励、安抚孩子的方式,爸爸妈妈要以身作则,创造家庭的“不插电”时间或空间,和孩子增进陪伴和互动。

明确不可为之的底线。切勿用电子产品替代亲子互动和陪伴,切勿吃饭时间、睡觉前使用电子产品;切勿在晃动的车内、走路时使用电子产品;尽量不要在卧室里观看电子产品,以免形成不良的睡眠习惯。身为人父人母,无时无刻不会体验到现实的无奈,也能懂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现状,然而有些时候决定与否,也就是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猜你喜欢

电子产品亲子注意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小眼镜找朋友
关于电子产品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
襄阳市区3~6岁幼儿电子产品使用情况调查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阅读理解两则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