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凉糕赚大钱
2022-11-10陈茂,周超文
在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通滩镇凤龙村,一个叫吴华福的返乡农民,硬是把小小的凉糕做成了周边声名远扬的“名小吃”。这两年,他靠着自己摸索掌握的凉糕制作技艺,每年3 月至10 月的7 个月时间里,能卖出凉糕20 多万份,小凉糕给他带来的净利达40 多万元。
吴华福讲,他的凉糕之所以好吃,秘诀有三:一是原材料好,米是优质生态大米、红糖是来自云南的纯红甘蔗压榨的、水是矿泉水;二是继承了传统手艺,坚持古法制作,追求原汁原味;三是秉着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与时俱进地把现代化机械设备和传统手艺相结合,让凉糕的口感更加细腻、丝滑、富有弹性。
“既然客人这么喜欢地道味的凉糕,我为啥不专业从事传统凉糕制作呢?”2020 年春节,在经过两年的沉淀,吴华福将餐馆交给亲戚打理,自己回到老家通滩镇凤龙村,利用自家房屋地处泸州至自贡省道边的区位优势,在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支持下,凭着自己掌握的技艺,响亮地打出了“一品凉糕”品牌,他也成了江阳区专业制作“传统凉糕第一人”。
由于在经营餐馆时吴华福的凉糕就小有名气,即使他将制作地点搬到了乡下,但凭着优质的口感,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泸州顾客,毗邻的江安、富顺等地的顾客也越来越多,很多都是自己驱车前来购买。凉糕一天少则卖出600 多份,酷暑时节的3 个月时间里,平均天天都有1500份左右,而且每份只卖3 元,让很多顾客趋之若鹜。
“每到快卖完时都还有上门或电话预约购买,我心里特别有成就感。”吴华福说,凉糕不比其他小吃,尤其强调口感,虽然凉糕就是大米浆、食用碱、石灰水制作而成,但需在几个制作细节上做到极致,掌控好两个“度”至关重要。首先是碱水和石灰水的用量有个度,放少了不能凝固,放多了涩口;米浆在锅里搅动成糕时,对火候的把控也要有个度,火大了凉糕就失去了嫩滑,无弹性可言,火小了又成了米浆满口钻。
虽然凉糕卖得越来越好,但吴华福始终恪守传统制作技艺,每天留样备检送检,让他的凉糕不只是一道美味小吃,还是一道健康食品,也给他带来了滚滚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