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 等

2022-11-10

江苏农村经济 2022年7期
关键词:江苏农业

头 条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对推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作出系统部署。该方案明确,围绕种植业节能减排、畜牧业减排降碳、渔业减排增汇、农田固碳扩容、农机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替代等6项任务,实施稻田甲烷减排、化肥减量增效、畜禽低碳减排、渔业减排增汇、农机绿色节能、农田碳汇提升、秸秆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科技创新支撑、监测体系建设等10大行动。该方案要求,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前提,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引领,以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以实施减污降碳、碳汇提升重大行动为抓手,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提高农田土壤固碳能力,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建立完善监测评价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构建政策保障机制,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为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该方案提出,到2025年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与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融合的格局基本形成,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到2030年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与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推进的合力充分发挥,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要闻

◆江苏启动首届品牌农产品营销促销大赛

为加快实施“品牌强农 营销富民”工程,进一步做强江苏重要区域公用品牌,促进品牌农产品扩大销售消费,6月28日,首届江苏品牌农产品营销促销大赛启动仪式暨农产品市场营销专题培训在南京举行。活动现场,省农业农村厅与京东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聚焦农业品牌培育、农产品营销创新、特色产业带打造、供应链人才培养、农产品出村进城、产业数字化升级等方面深化合作,进一步提升江苏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标准化、智能化、品牌化发展水平,激活乡村消费潜力,带动农业产业和农产品消费“双升级”。活动同步公布了首批江苏省“产销对接 公益助农”十佳平台名单和入围名单,鼓励借助各类电商平台、社交平台、新媒体平台进行农产品营销促销,着力推进以互联网为依托、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营销新模式新业态,提升农产品营销促销水平。现场发布了《江苏“三高”农业品牌发展案例选编》;省“产销对接 公益助农”十佳平台代表“在南京APP”等单位负责人上台作交流发言;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经济管理学院葛继红教授作了题为《农产品市场营销》的专题授课。2022年初,省农业农村厅农业品牌领导小组启动了《江苏“三高”农业品牌发展案例选编》的编写工作,面向全省征集品牌建设典型案例。经过几个月的广泛征集,专家多轮评审筛选和编写人员紧张编校,42篇优秀案例正式入选。入选案例充分体现了江苏农业品牌建设成效,从不同的主题和角度,展示了江苏农业品牌建设成果,为加强交流互鉴,共促共进,更有效地提升全省农业品牌建设水平提供经验做法。

◆江苏出台全国首个省级农田化肥定额使用地方标准

“十四五”农业发展进入了全面绿色转型的新阶段,为更高层次推进江苏省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助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省农业科学院和扬州市耕地质量保护站等单位联合制定了江苏省地方标准《重点流域农田化肥用量定额》(DB32/T 4230-2022)。该标准是全国首个省级关于主要农作物化肥用量定额的地方标准,为全省尤其是长江、太湖、淮河等重点流域科学开展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该标准以绿色理念为引领,绿色保护为基础,绿色科技为支撑,旨在推进资源节约,保障作物生产,减少环境污染。针对江苏主要粮食作物和果菜茶,创新性地提出“最高施肥量” “推荐施肥量” “绿色发展施肥量”三类定额指标,既考虑了粮食安全,又兼顾了生态环境保护。标准还提出了支撑化肥定额施用的配套技术,如土壤培肥、测土配方、合理替代、机械深施、水肥耦合等,确保实施化肥用量定额标准减肥不减产,减肥还增产。此外,江苏还在南京、昆山、姜堰、洪泽等地积极开展化肥定额制施用试点,探索化肥减量增效新机制。如南京市启动沿江5公里化肥定额施用试点,出台相关技术指导意见,制定主要农作物化肥施用最高限额,为试点种植大户开展个性化的施肥技术指导服务。

◆江苏首批政策型生猪“保险+期货”价格保险落地

日前,弘业期货与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通力合作,分别在淮安市、徐州市开展了江苏省首批地方财政补贴型生猪“保险+期货”价格险试点项目,这标志着江苏省生猪价格风险管理工具体系进一步完善,为省内生猪中小养殖主体开辟了一条有效应对“猪周期”的新途径。此次项目试点,是政府和金融行业联动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有益探索。省级财政对开展生猪“保险+期货”项目试点的每个设区市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比例不超过总保费的40%(上限为500万元);各试点设区市提供的资金配比不低于总保费的40%;参保生猪养殖主体自缴保费不超过20%,大大降低了投保主体的资金压力。接下来,弘业期货将会同省内保险公司,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稳步、有序在试点市县(区)推行生猪“保险+期货”价格险,为江苏省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保价护航”。

◆农发行江苏省分行定点帮扶县农产品上线“鲜丰汇”平台

日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定点帮扶县农产品上线“鲜丰汇”平台启动仪式在江苏省农展中心举行。“鲜丰汇”是由江苏省委省级机关工委、省财政厅、省总工会、省供销合作总社和省乡村振兴局共同支持的公益与市场结合的助农电商服务平台。现已成为江苏重点帮促地区农副产品政府采购省级指定渠道,为省乡村振兴消费帮促体验中心打开线上销售渠道,助力东西协作和帮扶地区的农产品上行。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四个定点帮扶县的178支产品已上线“鲜丰汇”,消费者可进入“鲜丰汇”对应专区选购来自云南马关的腊味,吉林大安的大米、菌菇,广西隆林蜂蜜、红茶和贵州锦屏山核桃、山茶油等特色农产品。据悉,此次合作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定点帮扶县产品上线“鲜丰汇”平台为起点,带动引领全省供销社系统与农发行系统在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融资、基层社、农民合作社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更紧密的合作,进一步打造服务“三农”新动能、构建服务“三农”新高地、开创服务“三农”新局面。

数据

◆江苏发布乡村振兴十年成绩单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123%

近10年间,江苏农林牧渔总产值从5200亿元增加到8000多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万元增加到2.68万元、增幅达123%。江苏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中心任务,排查解决农村领域民生短板,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让农民和市民不再有明显身份界限、让城乡生活品质不再有明显落差。全省农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比缩小到2.16:1,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全省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200万元。在促进低收入人口增收和经济薄弱地区发展方面,“十三五”时期,全省254.9万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年均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82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8万元以上。

◆江苏夏粮增产3.9亿斤 占全国增产总量13.6%

2022年江苏夏粮播种面积3706.2万亩,占全国夏粮播种面积的9.3%,较上年增加13.8万亩、增0.4%,连续两年实现增长。其中,小麦播种面积3565.9万亩,较上年增加29.1万亩、增0.8%。全省夏粮单产377.8公斤,较上年增加3.9公斤、增1%。其中,小麦单产383公斤,较上年增加3.5公斤、增0.9%。夏粮总产量280.1亿斤,占全国9.5%,较上年增加3.9亿斤、增1.4%,占全国增产总量的13.6%。其中,小麦产量273.1亿斤,较上年增加4.7亿斤、增1.75%。

动 态

◆南京210种水生野生动物揭开神秘面纱

近日,“筑梦长江生态 关爱水中精灵”南京长江濒危水生生物主题宣传活动在梧桐语江边自然体验中心举行,现场正式发布了《南京常见水生野生动物识别手册》,这是全省首本水生生物题材原色图鉴。该书收录的南京鱼类新记录物种“拟尖头鲌”,是2021年在长江南京段开展的鱼类资源调查中首次发现的“新南京鱼”。这意味着随着“十年禁渔”工作的持续开展,南京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该书是由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组织编写、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收录了在南京生活分布的210种水生野生动物,包括2种水生哺乳动物、109种鱼类和19种两栖爬行类,以及水生昆虫、甲壳类软体类等无脊椎动物60余种。读者能够以此对南京的水生动物多样性和水生生态系统有更加直观且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对长江水生生物的保护意识。

◆全国首笔数字人民币“三农”贷款落地苏州

近日,江苏银行苏州分行以数字人民币为主要形式向苏州相城冯梦龙村农户范老伯发放“园梦宝”贷款110万元,解决了其农业生产销售关键时期的资金需求。这是由商业银行发放的全国首笔数字人民币“三农”贷款,实现了数字人民币在“三农”贷款领域的场景拓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新的金融活水。据悉, “园梦宝”是一款由江苏银行专为苏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农户经营者量身定制的数字人民币“三农”产品,具备审批快速、材料简单、担保方式灵活等优势,额度最高可达200万元。贷款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至农户电子钱包,也可以通过数币形式关联至农户的“卡式”硬钱包。

◆淮安推出黄鳝养殖农业保险新险种

近年来,淮安市积极推进连片规模化黄鳝养殖,其中淮安区博里镇养殖面积达到3000亩。黄鳝养殖是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产业。过去养殖户缺乏风险保障,只能“听天由命”,极大影响了淮安这项水产养殖业的发展。2022年以来,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淮安支公司多次到养殖基地现场调研,与养殖户座谈,了解农户的需求和养殖风险等情况,制定出黄鳝养殖天气指数保险条款,为养殖户在黄鳝养殖过程中提供包括干旱、暴雨、高温热害的保险责任。此前,黄鳝养殖保险在江苏没有先例,外省也很少见,而且开办黄鳝保险,可能会出现高赔付风险。在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大力支持下,6月24日成功出具第一张黄鳝保险保单,每亩保额3000元,保费300元,其中政府每亩补贴180元,养殖户每亩仅需缴纳120元。目前,淮安支公司已为6个农户养殖的1969.85亩黄鳝提供了590余万元的保险保障。这项新险种的开展,将进一步推动黄鳝养殖这一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也为淮安名菜“软兜长鱼”食材来源保驾护航。

◆全省首例!连云港海洋渔业船员管理再升级

近日,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依法对江苏某海洋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的两艘船舶未按要求配备职务船员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这是自2022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员管理办法》修订生效以来,江苏省首例由渔政部门以渔业船舶船员配备违反法定要求为由针对企业法人实施的行政处罚,成为新阶段进一步加强海洋渔业船员管理的典型案例。

◆南通海安:以微改革推进“藏粮”战略

2021年以来,海安市纵深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探索组建区域农业服务中心,以“微改革”撬动大服务,加快实现农业技术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标准化,不断满足广大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新需求、新期盼。每个农业区域服务中心服务二三个区镇街道,主要负责区域内作物栽培、植物保护与农药管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种子管理,农机、蚕桑、蔬菜水果、水产等技术推广与生产管理,基地建设、试验示范、人才培养等工作。2021年,海安的里下河、西南、东部、高新区、开发区五大区域农业服务中心正式运行,农技专家积极入户走访调查,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各类技术培训、技术宣传、监测调查和试验示范,持续拉长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短板制约,让每一亩粮食生产都有科技支撑。农业区域服务中心的成立解决了海安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布局分散、力量薄弱、人员年龄老化和知识结构单一等实际情况。

长三角

◆浙江:“两个先行”引领未来五年发展

近日,从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浙江将突出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打造包括新时代党建高地和清廉建设高地、高质量发展高地、数字变革高地、生态文明高地在内的“8个高地”,以此来引领未来五年发展。未来五年,浙江将锚定“10个着力”主要任务,包括着力推动全面转入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着力推进数字化改革引领系统性变革、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塑造引领未来的新增长极、着力推进更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着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着力推进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着力开创民生优享的社会发展新局面、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法治浙江等。在农业农村方面,浙江提出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同样,在其他主要任务中,农业农村元素十分突出。比如,“一县一策”推动山区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域美丽全民富裕大花园;丰富拓展基层民主实践,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探索构建共富型大社保体系,加快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等。根据计划,到2025年,浙江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将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就,基本实现共同富裕。这一进度要求总体比全国提前15年。

◆安徽省农业板“金种子工程”启动仪式在肥举行

近日,安徽省农业板“金种子工程”启动仪式在合肥举办。本次活动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安徽广播电视台农业农村全媒体运营中心共同协办。活动以“激发农业板活力 推动农业板升级”为主题,通过“金种子工程”的落地实施,优化提升“农业板”服务功能,进一步挖掘“农业板”发展潜力、激发“农业板”市场活力、增添“农业板”市场动力。通过实施“金种子工程”,集成提供资本市场培训、品牌宣传推广、投融资对接等全链条、全过程、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服务,助力企业畅游资本市场,帮促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品牌影响力,打造区域或行业性、标杆性、科技性领军企业团队,不断提升挂牌企业金融服务的获得感与整体覆盖率,逐步构建完善的安徽农业资本市场体系。□

猜你喜欢

江苏农业
江苏:让非遗在生活中绽放光彩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张北“未来农业”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图说江苏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