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产业协同融合浅探
2022-11-10□乔辉,田丽
□乔 辉,田 丽
(西安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历史交给当代人的重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发展乡村振兴不能忽视乡村文化的作用,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层面的支撑,需立足于乡村文化自信,将乡村文化振兴作为出发点,在更深层面上促使农民思想政治素质的改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乡风更加文明,推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稳定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
我国现代经济体制建设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阶段。文化作为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生产力因素,提高了产业经济的发展效益,促进了城市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农村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农村的文化产业建设是我国经济和文化建设中十分脆弱的一环。如何将农村文化资源的特点和优势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更好地符合农民的切身利益与诉求,是乡村振兴战略下文化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乡村文化产业协同融合的意义
1.1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
2020 年以来,全球经济下滑,党中央及时作出科学合理的战略调整,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提出国际国内双循环理念。党中央对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其中关键是要协调好国内主循环和乡村振兴的关系。这就意味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构建双环发展的主要渠道和关键着力点,应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国内主循环,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和有机衔接。
乡村文化产业仍处于萌芽阶段,发展前景广阔。不断增长的农民收入、天然的乡村文化环境、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等,是乡村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将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商业化、发展有利于不同文化价值观及相关文化服务的文化,是增加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中份额的重要手段。同时,乡村文化产业可以持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切实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激发乡村振兴的内在持续性力量
根据“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得知,乡村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可促进乡村文化更好地传承延续,同时乡村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与基本支撑,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兴盛。
经济效益并不是文化产业的唯一效益。文化产业协同融合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一体化的意义与价值。通过挖掘和开发传统农村文化资源,可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更深层面上继承和发扬积极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从而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水平。文化产业经济具有文化交流的性质和功能。农村文化产业开发和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虽然是有形的文化商品,但是在文化团结、文化生产力、文化服务等诸多领域表现出的文化价值观具有无形的力量,例如乡村文化旅游、手工艺产品、乡村康养等。
乡村文化产业可以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鼓励农民在文化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提高对乡村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认识,增强对乡村文化和乡村生活的信心,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对乡村环境的保护力度。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振兴乡村经济、改善乡村社会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让农民更有信心,让乡村更有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1.3 提高生态价值
乡村文化产业植根于传统农耕文化,能够在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促使农民提高对乡村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价值的认识,增强人们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心以及对村庄、田园、山水等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保护意识。
乡村文化产业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的有机融合,能有效推动村民将保护生态环境的生存意识内化为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文化自觉。只有这样,人们才不会为了短期经济利益破坏自然环境。这不仅是农村文化项目和产业项目的初始目标,也是农村文化产业追求的重要价值。
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的重要立足点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极富地区差异性和民族差异性的厚重文化资源。实现乡村文化产业经济价值的过程也是挖掘和开发优秀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过程以及传播优秀文化产品的过程,对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保护乡村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 乡村文化产业协同融合发展的有利条件
2.1 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资源提供不竭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崇高的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新时代,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其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里不断发展、创造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称。历经数千年沉淀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现在民族风俗习惯、饮食建筑、生产生活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理念、思想观念、道德准则以及人文精神和教化思想,是我国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万事万物上皆留有或深或浅的印记。山脉、田野、森林、乡村道路、古老的乡村房屋、古树、氏族面板和桥台等是传统乡村文化的载体和形式;祖辈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故事,千百年来形成的人情往来礼节、民俗习惯等是乡村文化的丰富内涵。
2.2 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民众需求发生转变
目前,我国GDP 在世界排名第二,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质量不断提高。我国始终秉持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持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使农村产业稳步发展,农村产能利用率相对提升。与此同时,乡村服务业稳定而迅速地发展,新的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日渐更新,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上升,恩格尔系数下降,城乡居民差距逐步缩小,社会生活形态更加丰富,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化。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乡村发展的关键词从“脱贫”转变为“振兴”,蕴含着从“基本生存”到“美好生活”的目标调整。此外,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放松。精神文化需求飞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文化消费能力。
2.3 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从摆脱贫困到乡村振兴,初心不改、方向不变。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旨在全面振兴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其中,乡村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任务和目标,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途径和出发点之一。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致力于重塑农村地区生态、产业和人才活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发挥文化的作用,只有蓬勃发展的农村文化,才能肩负起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
乡村文化复兴为乡村建设注入了精神力量。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乡村文化和乡村建设的目的都是促进农村繁荣进步,只是侧重领域不同,但时代背景与终极目标高度契合。乡村文化振兴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头等大事,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相关人员必须重新审视乡村的历史和文化,重塑农村价值观,重拾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政策、资金、人才的投入力度,可使文化振兴理念愈发先进,农民干劲愈发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不断提升,为文化振兴提供良好的环境,为乡村文化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3 乡村文化产业协同融合发展的困境
乡村文化产业是指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依托,以现代科技、运营、管理为手段,深入挖掘乡村优秀文化资源中潜藏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和服务转换的现代产业运作形式。但是,这种发展模式以经济为主导,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3.1 现代化程度不高
一是市场化水平不高。在农村,大多数文化产业依然是线下经营,主要受众市场集中在省内的个别地区,在省外的知名度较低,并未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宽渠道,无法进一步打开受众市场。文化产业的电子商务十分欠缺,许多农村没有构建出健全的市场体系,没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二是多数乡村文化产业规模较小。民间自发性文化产业经营的主体大多以家庭为单位,其特点是规模小、利润低、经营管理模式和理念无法适应现代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客观要求。由于建设主体单一、建设资金不足,乡村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社会投资渠道不通畅导致参与主体积极性不高。
3.2 人才缺乏
多数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形式单一,多采用已经成功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既片面,又不能迎合市场发展的时代潮流,重复建设、缺少创意、同质化问题严重。例如,一些乡村盲目照搬已成功的发展模式,仅停留在“食农家饭,住农家舍,享农家乐”方面,形式上简单模仿,缺乏本地特色,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同质化的源头在于乡村文化资源开发缺乏创新型人才,对国家的“三农”发展规划纲要理解不深入,不能把握市场规律,无法真正理解和欣赏乡村文化。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经营管理观念落后,致使许多优质项目被迫中途停止,造成财产和资源浪费,主体性力量自信心受挫,严重阻碍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3.3 价值偏离
部分地区只看重文化产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没有认识到其蕴含的深厚的文化传播价值,只把文化产业当作谋利的工具。为了牟取经济利益,甚至制造传播虚假文化信息,编造历史和习俗,随意嫁接民间传说。由于文化资源涉及归属,引发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乱象。个别农村地区无视当地的资源禀赋,盲目发展不适合的文化产业,使乡村文化沦为掩盖敛财的外壳,导致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原本的精神力量几近消失。
4 乡村文化产业协同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4.1 融汇技术资源,推动现代化发展
应抓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机遇,融汇各方面的技术优势,采用线上线下联动发展的方式,推广和销售文化产品,在生产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生产经营能力。
政府主张通过农村文化产业经营营销途径,逐步推进市场化农业机制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市场优势可在更深层次提升农村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
尽可能强化资金、人才、资源以及技术的整合,集中规划,降低成本,提高发展效率和水平,改变传统小作坊式的发展格局。牵线乡村文化企业和金融机构,积极促进两者之间的交流合作,帮助具有特色和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将特色品牌做精做细,充分利用闲置产能,实现跨线、跨地区、跨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兼并重组。
4.2 形成乡村振兴的主体性力量
邓小平同志指出,“农村改革取得了成果,因为它赋予了农民更多的自主权,并动员了他们”。乡村振兴首先是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在更深层面上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激发和构建农村生产经营的内生动力。
要明确乡村振兴中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乡村本土人才。农民是乡村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也是乡村文化的持有者,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民间手工艺品、民间演艺、民俗节庆活动等诸多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提供必须依靠农民才能实现。乡村文化和产业协同发展,应大力组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人才队伍,认定和保护非遗传承人、手工艺者,培养和挖掘乡村先进知识分子、文化能人、经济能人,打造出爱乡村、有文化、会经营、有创意的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4.3 坚持内涵发展
马克思指出,“人实际上是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而是在自己选择的条件下,在直接接触的条件下创造和传承历史”。乡村文化是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和灵魂。只有坚持乡村文化的基本内涵,乡村文化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应尊重历史,不破底线,不踩红线,不篡改历史。文化产业只有在道德及法律的制约下才能更好地发展。对于发展过程中突破底线的乱象,应果断利用法律武器制止,实现大众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