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期山西省产业持续扶贫研究

2022-11-10刘旻昊

山西农经 2022年12期
关键词:黄花山西省成果

□刘旻昊,何 凡

(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 自贡 643000)

“十四五”时期,“三农”问题依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时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由追求高速发展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我国“三农”工作重心由全面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2019 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培育乡村产业,突出比较优势,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强调要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特别是要在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注重产业后续长期培育。山西省是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一环。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做好持续帮扶脱贫人口、持续巩固脱贫地区取得的成果、将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一系列工作,对乡村振兴战略在山西省顺利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决定山西省能否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

1 全面脱贫攻坚期山西省产业扶贫的实施

1.1 产业扶贫形式多元,扩张迅速

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同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特色产业增收工作被列为10 项重点工作之一。山西省随即开始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多个扶贫工程落地实施。发展特色产业要突出一个“特”字,由于山西省地理环境与条件比较特殊,市、县、区、乡镇各级政府均对本地资源条件、市场条件、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产业发展现状开展了详细的调查与研究,以立足自身比较优势为原则,精确研判未来发展方向,促使当地产业向特色化与多样性发展。例如黄花种植历史悠久的大同市云州区,近年来通过专项扶持资金、政策倾斜、打造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等方式,大力扶持黄花产业发展。云州区作为全国四大黄花产区之一,根据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扩大黄花种植规模,种植面积从2011 年的不足0.13 万hm拓展到目前的1.13 万hm。此外,贫困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展贫困农户就业渠道、提升农村参与市场的层级、实现贫困农户顺利脱贫的重要途径。例如阳泉市平定县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2020 年7 月,娘子关第三届河灯文化节开幕,吸引游客2 万余人次,带动群众增收超20 万元。从电子商务扶贫角度来看,截至2020 年7 月,山西省共有52 个县被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1.2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我国扶贫事业当中一直处于核心领导地位,发挥着引领作用。在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大量难度较低的扶贫开发任务已经完成。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后,仅凭政府的努力,扶贫开发工作难免会后劲不足、减缓扶贫效率。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资金投入有限,政府的扶贫资金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国家财政统筹划拨,一旦上级计划资金减少,就可能导致扶贫资金的持续投入中断。如果扶贫工程在建设初期或在达到自主良性运营之前得不到持续的资金输入,就可能导致项目建设停滞、无法达到既定设计目标、参与项目的贫困户无法脱贫或者返贫等种种情况。二是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工作范围较广。扶贫开发是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但缺乏相应的扶贫专业人才队伍。在此背景下,山西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成立了以山西省太原市扶贫基金会和山西省孝义市扶贫基金会为代表的慈善机构,为扶贫开发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同时,广大社会成员以捐赠和提供志愿服务的形式积极参与扶贫。以山西省武乡县为例,文化工作者结合当地特色文化,深入挖掘当地民间文化风情,于2018 年组织各类文艺人才业务培训15 期,完成巡演104 场。山西农业大学充分发挥了高校的技术优势和学科优势,组织渗水地膜有机旱作技术创新团队,创立了易推广的渗水地膜旱作技术模式,大面积应用于太行、吕梁和六盘山三大贫困片区,面积超过33.3 万hm,助力数十万人脱贫。

1.3 产业扶贫成效

2018 年,在政府引领下,有实力的企业争相进入扶贫产业,扶贫产业相关企业达到2 600 家,对山西省产业扶贫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例如,朔州市右玉县具有日照时间长的优势,右玉县对光伏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仔细调查后,结合自身比较优势,对当地产业扶贫的方向进行了精确研判,积极引导光伏企业落地。右玉县于2016 年建立了财政资金带头、接受社会良性投资、吸纳贫困户自筹款项的融资模式,扶持贫困户参与光伏扶贫项目,光伏扶贫总装机容量达到913 kW,2018 年上半年总装机容量增至1.49 MW,数月后右玉县宣布全县脱贫摘帽。大同市浑源县以“合作社+黄花基地+贫困户”模式在当地大力发展黄花种植产业。浑源县宝峰寨村第一书记孙盛到任伊始带领村民种植黄花,村委干部带头种,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踊跃参与,扶贫合作社发挥了关键作用。该村筹集资金开办了黄花加工厂,为当地黄花产业的深加工、高效运输、订单式销售奠定了基础。同时,当地建立了公开透明、全民参与的监督机制,确保合作组织以规范、公平、高效的方式管理集中的土地和资金,保障每一户贫困户的权益,实现户户有增收。

2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期山西省产业持续扶贫的制约因素

2.1 产业项目发展后劲不足

山西省部分地区在产业开发过程中对项目的规划缺乏合理性和可行性,增加了产业发展的难度,为后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埋下了隐患。在全面脱贫攻坚阶段,部分地区在缺乏实地调查和整体规划的情况下,违背因地制宜和绿色发展的原则建设产业,获取了上级政府在扶贫资金和扶贫政策方面的支持。这类扶贫产业建成之后,由于先天发育不良以及后期缺乏合理安排等原因,导致前期埋下的隐患在后期产业持续扶贫过程中集中暴发,造成部分扶贫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脱贫成果难以巩固。

2.2 部分基层政府工作不力

部分基层政府工作不力主要涉及以下3 个方面。一是消极怠工。主要表现为对脱贫攻坚工作有松懈思想、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情况不清楚、帮扶措施不到位等。个别政府工作人员在脱贫攻坚任务中敷衍塞责、得过且过,以消极态度对待重任。二是本末倒置。部分人花心思应对上级的考核验收,对因地制宜搞好当地开发、增加农民群众实际经济收入的实务不感兴趣。个别扶贫责任主体将考核过关作为工作重心,加剧了各项扶贫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脱贫攻坚的整体质量。三是玩忽职守。部分地区缺乏健全的权力监督机制,对山西省脱贫攻坚的整体形势造成了不利影响,这些不利影响一旦延续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过渡期,将严重影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2.3 带动效果不佳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以龙头企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是多数地区采用的产业扶贫模式,但在山西省存在带动效果不佳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3 个方面。一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有限。当前,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不再以速度作为衡量发展水平的唯一目标。二是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深入人心,煤炭产业发展增速逐步放缓,传统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企业发展规模逐步被限制,山西省以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为支柱的老旧工业体系必将面临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山西省众多龙头企业无法在产业扶贫领域发挥较好的带动能力。三是贫困人口自身存在问题。贫困农村地区空心化问题严重,青壮年大多进城务工,留在农村的人群对国家的持续脱贫政策不了解,且长期居住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与外界接触较少,具有安于现状的心态,竞争意识不强,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3 促进山西省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对策建议

3.1 优化产业布局与规划

山西省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期,要总结上一阶段的工作经验,调查当地实际情况,包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市场条件、产业分布情况和产业发展前景等。在掌握当地实际情况后,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各项数据为依托,把握自身比较优势,做出精确研判,从整体布局出发,量身打造适合山西省自身发展情况的产业扶贫项目。一是产业扶贫项目的立项要以绿色发展为中心,杜绝先天不足的畸形项目上马,避免急功近利式的扶贫项目盲目扩张,开展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叫停整顿已经造成环境污染的产业项目,依法打击造假、瞒报、偷建的违规违法项目。二是打通产业链。以山西省浑源县黄花产业为例,浑源县黄花产业以“村干部带头+贫困户积极参与”的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果,近年来黄花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产量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技术支持缺乏、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深加工缺乏等问题,产值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针对这种情况,应引进先进技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统一的管理和销售,打造规范种植、初级加工与深加工相结合、高效运输、打响自身品牌、结合线上线下销售的“一条龙”黄花产业发展路径,提升黄花产业产值,增加村民和脱贫户的经济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

3.2 纠正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在脱贫攻坚阶段工作中存在问题,政府及政府工作人员一定要及时处置,不能让个别地区存在的问题蔓延,最终影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整体质量。一是要端正思想,定期组织相关政府工作人员学习乡村振兴领域的最新政策,了解最新形势,掌握当地各项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确保基层政策执行者在熟悉工作内容的同时扶正思想,从被动应付考核转变为主动真抓实干,全身心参与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中。二是对于在脱贫攻坚阶段存在的敷衍塞责、弄虚造假、渎职腐败等现象,一定要依法严惩责任主体,在乡村振兴工作队伍中起到警示作用。三是要在保持紧张的工作状态下,适时为乡村振兴工作队伍减轻上级检查、考核、评估的压力。基层政府及工作人员减少用于应付上级检查的精力,才能专注于巩固产业持续扶贫工作。同时,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规范参与监管,赋予社会大众监督的权利,合力健全权力监督机制。

3.3 创新多方合作机制,助推产业扶贫

为了实现山西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目标,可以将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等多股力量融合起来,助推产业扶贫项目持续健康发展。在探索新的合作机制方面,山西省已拥有一定的基础。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2019 年10 月,山西省将山西农业大学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合并,新的山西农业大学以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技术推广处、“三农”服务中心和农谷科创城办公室等机构合署成立社会服务部,并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在吕梁市、朔州市、临汾市、运城市等地通过“农民活动日”等各类平台,开展了技术培训观摩25 次,参与人数4 000 余人。山西省农业大学社会服务部为山西省脱贫攻坚阶段的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荣获“山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现阶段,山西省老旧工业体系中的煤炭、钢铁龙头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发展停滞期,难以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创新合作机制成为主导产业持续扶贫的发展新方向。应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合作机制中的地位,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技术与人才队伍优势,通过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带动企业、行业协会、集体经济、农民群众等更好地合作,为山西省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黄花山西省成果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云小萱:助大同黄花飘香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黑黄花天牛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黄花歌
劳动成果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