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职业教育淬炼乡村振兴“带头人”
2022-11-09董以良
董以良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
如何补足农村人才短板,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2018 年,祁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简称“祁阳职业中专”)成功申报湖南省开放大学永州分校祁阳教学点,积极承办起“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培养和管理工作,为当地乡村振兴激活了人才“引擎”。
加强思政教学,厚植信仰根基
教育部2004 年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工作。2014 年,该项目升级为“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在湖南由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开展实施,将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为农村地区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和管理人才。
如何给农民大学生授课?课程内容有何不同?在祁阳职业中专培训中心,记者翻开行政管理专业学员的教学计划安排表,农村政策法规、农村党建实务、村官领导方法与艺术等课程安排详实,值得注意的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政教学贯穿了每一个学期。
“思想政治工作是祁阳市‘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生命线。”祁阳职业中专党委书记刘国伟介绍,学校招收的学员多为村干部、村级后备干部等,毕业后很大一部分将成长为农村经济发展、先进文化发展的带头人,为此,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开班典礼、线下技能培训、社会实践教学、毕业论文撰写和期末统考等教育教学全过程。
“思政课程重点突出培育农民大学生的‘为民情怀‘爱乡爱土之情,引导他们明确和增强振兴家乡、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真正成为德技并修、应用型、实用型的乡村人才,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祁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提名人选黄恩鹏表示。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培养质量
“‘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最实在的是通过攻读行政管理专业,提升了基层治理和服务能力。”自1989 年中专毕业后,邓远祥一直扎根在青山村基层,乡村的变迁让他深感学无止境,急需增强知识储备。2018年,经报名筛选,他成为了祁阳职业中专第一届农民大学生。
3 年学习时间,为邓远祥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理论知识,农村工作思路得以拓宽。他带头成立村集体合作社,调整产业结构、明确管理制度、规范行政准则,原本落后的贫困村庄也迎来了新变化:全村人均收入由2014 年的7000 元左右增至2021年14000元左右,集体收入由2014年的4000元增至2021年的8.6万元。
“‘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主要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方式开展教学工作,能很好地满足村、社区广大农村优秀党员参加‘耕读教育,即不耽误工作也不影响学习。”祁阳职业中专培训处副主任谢鹏祥告诉记者,该校紧紧围绕培养计划开展网络学习测评与网络学习支持服务,培训处定期组织班主任召开教学管理工作会议,督促班主任落实好学习辅导环节的关键点,通过电话、微信群、QQ 群等多种形式全程给予学生指导,并对考核任务的提交时间、完成情况等给予督促提醒,及時解决来自学生的各类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测评,该校学员一次性通过国家开放大学考核率达85%以上。
重视实践教学,锤炼专业技能
“做新时代的农民,要用新知识新技术武装自己的头脑。”10 月21 日下午,肖家镇汪家坪村四季常青种养专业合作社的百香果果园内,当地致富带头人刘四青一边耐心检测果树枝叶,一边向记者分享学习感悟。大专毕业的刘四青原是当地一名百香果果农,“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在帮他圆了大学梦的同时,丰富的实践教学课程也为他打开了新的经营思路。
2018 年以来,祁阳职业中专积极探索“互联网+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和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教学模式,让学员不仅提升了学历,还掌握了先进种养殖经验和企业经营管理方法。
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档次,该校充分利用产教融合的合作企业和实训基地,组织学员观摩考察,通过听取农技专家的讲解和演示,为农村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和“生态养殖”肉禽动物养殖等项目提供了“可复制”效应。
短短几年,刘四青不断扩大果园经营规模,在致富的同时还为当地100 多名脱贫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并免费为当地脱贫户提供百香果种子、肥料,进行技术指导,鼓励当地村民创业、致富。
聚焦培养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农村专技人员三类农村急需人才,培训开展以来,该校共招收692 人农民大学生,截至目前已有346 名学员顺利拿到国家开放大学毕业证,其中培养了优秀“两委”干部200 余名,种养殖能手60 余名,致富带头人40 余名,不断为当地乡村振兴工作注入发展动力和人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