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湖湘文化提升湖南企业家创新精神

2022-11-09湖南湘潭陈应龙

现代企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湖南人湖湘责任感

□ 湖南湘潭 龙 杰 陈应龙

一、湖湘文化的精神

湖湘文化是在湖南范围内形成、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湖就是“洞庭湖”,湘是“湘江”,湖湘文化是在两宋以来形成,是在湖湘大地上形成的历史区域文化,涵盖政治学、史学、哲学、文学、军事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服饰、饮食、教育学等内容,是湖南人言行和思想上的规范体系、政治意识和价值观念。到了宋代,衍生出湖湘学派,湖湘文化成熟后,深深扎根于湖湘民俗中,从文化形式来看,湖湘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两个内容,湖湘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与齐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区域文化相似,都具有务实经世、爱国爱民的共通之处,但是,由于不同经济条件和地域环境的影响,湖湘文化又呈现出自己的特色。

在湖湘文化诞生伊始,就融入了百家精髓,周敦颐创设的理学,吸收了孔孟儒家思想、老庄道学和释家佛学,是湖湘文化的主要思想渊源。在明清时期,王船山基于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等问题,别开生面的创设了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为湖湘文化奠定了哲学基础。湖湘文化的形成,具有多元性、包容性的特征,集众家之长,扬长避短,属于长期思想沉淀的结果,根植于小农经济,封闭与开放并存,糟粕与精华混杂,从屈原、周敦颐、王船山到谭嗣同,他们以批判、探索的方式不断开拓创新,让湖湘文化迸发出新的光芒。

近代以来,湖南大地上人才辈出,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到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一代代湖南的仁人志士们传承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兼容并蓄、爱国奉献、敢为人先的精神,让湖湘文化进入了中国历史舞台,造就出“湖南人才半国中,中兴将相”的盛誉。除此之外,湘绣文化、湘茶文化、红色文化、湘菜文化等也迅速发展,像“文化富矿”一样,聚集了大量传奇人物,孕育了大量的传说,这些都为湖南企业家们精神的塑造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与生动的素材支持。

从精神层面来看,湖湘文化的影响,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倡导实践价值,强调躬行实践的务实精神;第二,有着浓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和自我责任意识,这也让湖南人在使命的完成上,有较强的意识,不管是对于理想价值的实现,还是责任的承担,都具有重要价值;第三,倡导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创造精神。

二、弘扬湖湘文化提高湖南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方法

(一)经世致用,致力开拓创新

经世致用是儒家文化的思想传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世的内涵也各有不同,但是,不管在哪一个阶段,都倡导实用精神。在湖湘文化的发展中,也吸收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并结合西方的思想构建出了“经世致用、开拓创新”的思想理念,从鸦片战争之后,湖湘文化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鸦片战争后,魏源倡导政治改革,提出了“小变则小革,大变则大革”,并提出了“师夷”的思想,开辟了向西方国家学习的先河,是经世致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刻体现,湖湘文化也在西方文明的支持下拥有了新的特质,为了学习西方技艺,魏源鼓励民间自行设厂,提倡私人投资,这些具有创新性的见解,充分凸显出湖湘文化中的求新和求变精神,这与企业家的创新密不可分。

对于企业家而言,也要坚持经世致用、开拓创新,这种创新并非孤立存在,具有其显著特征:第一,开拓性:开拓性要求企业家具有追求卓越的思维,用开拓精神来推动企业的发展,用开阔的视野来看待问题,形成新的思路,打造出新的形态力量。

第二,批判能力:对企业家而言,在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运营情况时,要能够迅速发现问题,不盲从,批判性地接收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这一方面,照搬历史经验是不可取的,纵观我国科技发展史重大的创新,都是在不断的质疑和批评基础上产生。

第三,追求真理:企业家需要具有科学至上、实事求是的精神,尊重科学,以客观事实作为出发点,严禁弄虚作假,不能蛮干冒进。

企业家的精神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精神,在新时期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中,离不开“经世致用”,在文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也日趋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必须要从内部的各种要素来着手,进行搭配、组合。“创新”是十三五发展的五大理念之首,也是企业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企业家而言,要积极贯彻落实“经世致用”的精神,在创新基础上衍生出新的模式、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最终带领湖南企业走出全国。

(二)敢为人先,坚持改革创新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湖湘文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也是湖南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动力支撑,是湖湘文化的内核,湖湘文化以不同的载体和形式滋养着敢为人先的精神,湖湘文化中各种风土人情、诗词歌赋、建筑雕塑等等,都是敢为人先精神的代表,彰显出湖湘文化的精髓和要义。

放诸企业中,企业家要具备敢为人先的精神,这其实是对企业生存发展之路的探索,企业家是企业的最高管理人,要具备能够预测企业长远发展的预见性、想象力和大局观,孔子曾经说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企业家而言,企业的管理活动本身就是综合性、全局性的问题,必须要树立敢为人先的思想观念,兼顾整体和部分关系,明确形势,研究政策,根据国家、省、市发展侧重点来改革创新。最后,敢为人先的精神要求企业家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坚定信念,破除传统观念的影响,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大胆想象,这往往能够形成新颖、独特的思路。纵观马云的成功之道可以看出,之所以他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原因不外乎三点:第一,有强烈的使命感;第二,有敏锐的洞察力;第三,能够以未来顾客的需求来开发市场。一个企业家,应该经常思考,自己要什么、企业未来的发展动向是什么?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敢为人先的精神,就无法超越当前的思维,也不能发展出新的道路。

(三)坚韧不拔,树立责任意识

坚韧不拔的执着精神也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这在湖南人的传统性格中就可窥见一斑,史书中都有记载,常用“坚韧蛮干、任性刚直”来形容,这种实干、坚实、苦干的精神,在湖南人群中表现得十分明显,魏源在新化抗水时,不惜以生命相搏,最终取得了成功;曾国藩接连打败战时,屡败屡战;蔡松坡带着病痛,带领两千云南兵与敌人奋战。湖南无产阶级继承了这种精神,具体表现为忘我学习、锐意进取,在追求真理上,有不屈不挠的毅力。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正是湖南人性格的体现,也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

作为企业家,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始终将坚韧不拔的意识融入其中,这种责任感,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企业家对企业内部员工的责任感,用坚持不懈的毅力,让员工产生信心和依赖感,在企业内部构建出良好的精神氛围。企业家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足够的责任感,能够充分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第二,企业家要树立社会责任感,这种社会责任感与企业经济利润的获取并无冲突,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能够带领企业走入正轨,用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来传承企业精神。企业家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市场经济创造主体,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要有回报社会的情怀,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当前的历史时代下,企业家更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责任观念,关注人的价值,做到以人为本,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做到规范经营、诚信经营,承担起对产品、员工、社会和用户的责任感,这样才能让企业不断地发展和壮大。

(四)自强不息,塑造工匠精神

在陈独秀的《欢迎湖南人底精神》中提出:湖南人底精神是什么?“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湖南人的奋斗精神在历史上表现的淋漓尽致,王船山是清朝著名的思想家,在青年阶段,举兵抗清,誓不投降,隐匿于山林之中,在这种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他依然潜心著书,统计显示,他的著作达到了800多万字。这种百折不挠正是其奋斗精神的表现,站在新的历史时期,湖南企业家要积极弘扬这种奋斗精神,并进一步塑造工匠精神,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奋斗精神、工匠精神并非天生的,企业家要具备这种精神,必须要从源头做起,用细心、责任感来对待工作,并具备良好的工作素质,对外,发挥自身的影响力,紧跟时代潮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对内,以工匠精神、奋斗精神潜移默化感染每一位员工,让匠人机制能够得到代代传承。

三、结语

湖湘文化是根植于湖南历史、文化基础上诞生,是深厚湖湘文化孕育的结果,继承、弘扬湖湘文化不仅对湖南人文品格、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益,也是提升湖南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有益措施。作为企业家,要根植于湖湘文化,以此作为切入点,培育自身的企业家精神,以梦想为主线、遵循客观发展规律,使湖南企业能够屹立世界之林,再创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湖南人湖湘责任感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湖南人精神的深度开掘——读《湖南人的精神》有感
湖湘扫描
湖湘扫描
湖湘扫描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湖湘扫描
大数据告诉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货”
责任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