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代设计师介入传统手工艺的实证调查研究

2022-11-09毛攀云ChenHongMaoPanyun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2年9期
关键词:行动者新生代手工艺

■陈 竑,毛攀云 Chen Hong & Mao Panyun

(湖州学院设计学院 浙江湖州 313000)

2022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十部门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强调引导社会力量传承传统手工艺,全面提高传统手工艺产品的整体品质与市场竞争力。其中如何有效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传统手工艺传承是实现我国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是学界仍至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目前针对传统手工艺,学界从关注传统手工艺的分类、内涵与发展历程[1-3]、文化意义[4-5]、传承方式[6]等历史的、共性层面的要素与关系入手,逐步聚焦到传统手工艺的隐性知识[7-8]、传播路径[9]、现代性[10]、设计转化[11]、品牌营造[12]等当下的、个性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总体而言,已有研究为我国传统手工艺之传承提供了诸多研究思路与努力方向,但这些研究较多关注传统手工艺传承的本体内容,相对忽视作为行动者主体为何参与其中,而探明行动者主体之所思所想所行对于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传统手工艺传承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因此,本研究将作为社会力量的新生代设计师群体为研究对象,年龄取向为24-38岁之间,涉及平面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专业领域,主要两点原因:第一纵观目前国内外权威设计大赛的获奖来看不乏有诸多新生代设计师的身影,且各省份设计师协会团体中新生代设计师占绝大多数比例,新生代设计师已是设计师群体中的中坚力量;第二新生代设计师思维活跃,有着强烈的探索精神,体现在对当下传统文化当代性的思考、生活方式的再定义以及更多设计可能性的尝试。其次,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视角,将行动者细分为核心行动者(新生代设计师)、关键行动者(传统手工艺人)以及其他行动者(现实或网络中的他者),探讨核心行动者的群体特征,就其介入传统手工艺与关键行动者的转译过程深度剖析,并就其他行动者如何影响核心行动者以达网络之稳定展开研究,丰富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力度与厚度,进而在理论与实证层面推动设计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研究领域的发展。

1 分析框架:行动者网络理论在现实中的推进

行动者网络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提出的一种社会学分析框架,秉承对社会活动有着科学的认识,对“行动者”之概念做了精辟阐释,分析了行动者之间如何交互作用以形成联合的行动者网络[13]。行动者、转译与网络是行动者网络理论三个核心概念,其中行动者是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基本单元,行动者不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非人即任何事物或东西甚至是信念或现象。转译则是行动者依据自己的语言与其他所有行动者发生互动与联系,通常包括问题呈现、利益赋予、征召与动员四个过程,进而形成稳定、动态的行动者网络。目前行动者网络理论普遍应用于管理学、教育学、情报学等学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就本研究而言,随着实证调查的深入,新生代设计师特有的群体特征决定其介入传统手工艺有着自身的转译逻辑,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力度有待进一步推进。

基于此,本研究将行动者细分为核心行动者、关键行动者与其他行动者,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对行动者网络理论进行深化与推进。第一关于作为核心行动者的新生代设计师,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开发的新生代设计师有着怎样的特征?其中包括新生代设计师的描述性画像以及新生代设计师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开发的动机与原因;第二关于转译,新生代设计师与作为关键行动者的传统手工艺人转译有哪些过程?其中包括核心行动者与关键行动者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的实践行为;第三关于网络,其他行动者的哪些类型对介入传统手工艺的新生代设计师产生影响?其中包括现实中的行动者与网络中的行动者对其产生的影响。上述亦是本研究聚焦的三大问题。

本研究以滚雪球的方式先后访问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的设计公司(工作室)或新生代设计师个人,除了现场观察外,也在每一现场预约并进行焦点团体或个案访谈。值得一提的是为更深刻理解新生代设计师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的图景,研究者同时访问了与新生代设计师群体互动的传统手工艺人共23人。由于疫情原因后续进行了诸多线上零散的深度访谈,被访总数达110人次(表1)。访谈资料的编码采取三阶式,如QNS-1-201704或SGY-1-201704,一阶字母“QNS”代表新生代设计师;“SGY”代表传统手工艺人,二阶数字“1”代表被访者编号(注:在第一组焦点团体人数上进行后续编号),三阶数字“201704”代表访谈时间。因质性研究秉承理论抽样的原则,即“从资料收集开始引导分析,引出概念,提出问题,指导下一步收集资料,并将该循环过程一直延续到无新概念出现为止,即达到资料与理论的饱和”[14]。故本研究在资料与理论的饱和的前提下,最终形成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拟围绕分析框架呈现研究发现。

表1 被访者人口属性信息表

2 深描:行动者画像

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认为物质事实之所以能被建构是因为有行动者的存在[15]。本部分将新生代设计师作为核心行动者主体,探寻其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的缘起、动因与目标,进而描绘出作为核心行动者主体的新生代设计师具备怎样的群体特征。

2.1 他们来自哪里

传统手工艺传承的主要方式为师徒传承,由于传承主体间存在文化素养不高,创作观念落后,加之造物生产技术的日益革新导致传统手工艺与当下日常严重脱节,传统手工艺逐渐边缘化,技艺濒临失传。但近些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手工艺重新备受关注,并以“传统手工艺再造”等诸多新样态重新活跃于社会生活。

■图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从实证资料来看,目前设计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主要以独立的平面设计师群体为主,且集中在杭州市与深圳市两地,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其一,独立性一方面意味着工作性质具有更多的自我选择权,即追求灵活变通的工作时间与地点,并在扁平化自我管理下主持与跟进设计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的创意、设计、制作甚至是销售等各个环节;另一方面独立性意味着工作目的不以商业盈利为主,即不以谋取财富或事业成功为人生目标,而更加关注探索发展自身兴趣与潜能,从而在设计介入传统手工艺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其二,平面设计是所有设计门类的基础,具有较强的延展、整合与跨界的专业特征[16]。平面设计师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首先以口述史料文本和摄影图片等平面物料的方式呈现手艺人生平经历以及传统手艺作品,后续将通过产品设计、数字影像设计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创新性的设计与传播,以至平面设计师在从事传统手工艺传承过程中通常贯以多元的专业身份;其三,杭州市与深圳市分别是我国长三江与珠三角中心城市,其发达的生产制造业及文化创意产业均为设计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提供有利保障。

从2015年开始以平面设计师为主导从事传统手工艺传承的设计团队越来越多,影响力亦越来越大,如作为行业佼佼者的某品牌设计团队,其笔墨方系列文具产品获得素有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的红点设计大奖,其特点则是保留传统手工艺人扎毛工序的同时,结合现代设计打造出貌似传统毛笔的现代文具产品,其内胆拥有自动供墨系统,携带方便,笔毛书写便捷,十分贴合当下主流年轻消费者的需求。

2.2 他们缘何而来

在访谈中,谈及为什么从事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活动,被访者给出了诸多答案,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类。

第一,来自祖辈记忆与专业思考。这个群体多数成员儿时都有着祖父辈从事传统手工艺的记忆,后续高考升学进入设计专业学习,在教师等外界影响下对设计如何激活传统手工艺进行专业思考并将其带入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正如QNS-23-201710所说,小时候见爷爷从事年画创作非常有意思,自己时不时拿着剩下的材料自由创作,后面进入大学学习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是传统年画的创新设计,思考如何通过设计将年画的题材内容与传播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未来将与年画手工艺传承人合作,共同助力年画的当下发展。

第二,来自人文劳作与触感体验。工业化冲击了传统手工艺,人们不在通过劳作的方式亲手接触技艺及有关的工具,导致人与其制作的产品甚至世界之间存在对立,工作本身成为压抑自我身心的过程,人们从根本上丧失了工作的乐趣[17]。非遗专家吕品田指出在工业化社会人们仍应具备劳作意识,但从事劳作的目的已改变,即不仅仅为追求物质生产而劳作,而为人文精神而劳作[18]。新生代设计师介入传统手工艺就是为追求人文精神而劳作的具体表现,究其原因是因为在从事传统手工艺劳作时,手与材料的接触使人获得真实性与愉悦性,满足了自身对传统手工艺触感之体验[19]。如QNS-16-201704所说,由于技术的进步,我们从草图创意到效果展示大部分的设计过程都是通过电脑完成,主要的触感体验仅仅来自手与鼠标或键盘,感觉自己就是个机器。

第三,来自国家语境与文化自觉。作为社会力量的新生代设计师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必然受到来自国家语境的影响,这种国家语境在文化层面外化为传统手工艺振兴或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以及文化创意产业扶持的政策。而通过设计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最大的动因来自内心的文化自觉,比如我国传统手工艺品类繁多,文化意蕴博大精深,自己有义务通过设计对其创造性转化,有76位(87.35%)被访者直接谈到了这方面。他们有的缘于国家颁布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认为从事传统手工艺传承的春天已到来;也有因亲身经历国家大力推进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扶持而名利受益;更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传统手工艺能在当下活态传承,缘于自己内心强烈的文化自觉。如QNS-84-202006所言,现在回老家农村,儿时从事传统手工艺的祖辈们越来越少了,作为设计师有义务承担起传承传统手工艺的责任,通过设计将传统手工艺转化为适合当下生活与审美需求的商品。

2.3 他们去往哪里

在访谈中,谈及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的目标,不同的受访者有着不同的目标取向。宏观层面他们的目标主要是普及与传播传统手工艺文化,微观层面其目标有两类,一类是明确目标单一型,一类是变化目标多样型。

明确目标单一型的被访者,绝大多数集中在参加设计大赛,虽然他们所参赛的初衷不一。有的是希望参加国外设计大赛,以极富中国特色的传统创新手工艺作品更容易赢得国外权威青睐的方式,获得自己在国际上的专业资本并提升自己在国内市场的设计酬劳;有的则参加国家级比赛,争取为传统手工艺人早日获取由政府授予的非遗传承人等称号而努力,或有机会受邀参与由政府举办的传统手工艺传承与设计创新人才培训班;有的则仅仅是希望参加诸多设计比赛,不在乎比赛的权威性与档次规格,就想证明自己的创意设计能力。

变化目标多样型的被访者,有的是因为长期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日常支出大,并在结婚生子后迫于生活压力而逐渐改变目标;有的是因为在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能力有限,不允许将目标设定太高而不得不降低目标;有的则是多重目标。如QNS-36-201803所言,作为设计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这项活动的创业者,一方面是因为喜欢,另一方面更是责任,希望这项活动能够受到年轻人的关注,让他们与设计师、传统手工艺传承人共创,最终使他们成为这项活动的消费者。

总体来看,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的新生代设计师是以振兴传统工艺为己任的一群人,他们彼此团结,其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不仅仅是提升自己国内外的专业影响力,更希望当下社会力量能够积极参与体验传统手工艺传承并为之消费,使传统手工艺在当下真正“活”起来。

3 意义的羁绊:行动者转译之过程

转译过程凸显了行动者之行动能力的特征,在网络中不论行动者是“人”或“非人”都具备行动能力,行动能力是行动者的灵魂所在[20]。设计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其核心行动者新生代设计师最为重要的转译对象为传统手工艺人,其转译过程阶段依次为工作观察、熟悉匹配、共同创作、修改迭代、成品展示。

3.1 工作观察

工作观察是作为核心行动者的新生代设计师第一个转译过程。研究表明观察涉及用人的所有感官,尤其是视觉与听觉,系统性和带有目的性的方式去了解感兴趣的现象或事物[21]。新生代设计师通过观察传统手工艺人的实际工作过程,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如何介入传统手工艺有了初步的蓝图,有目的、有计划的工作观察能够促进新生代设计师对传统手工艺之流程步骤的深入理解,通过观察传统手工艺人的日常工作,亦有助于建立后续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后续设计介入传统手工艺创新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如QNS-26-201803所说,你想和传统手工艺人合作,关键是他们干活的时候你要去看,通过看你会大致知道他们制作的流程与方法,然后琢磨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我是否可以和他们合作,刚开始我们只是看看热闹,看得多了就可以看出门道来了。

3.2 言语确定

经过工作观察后进入言语确定阶段,言语确定是共同创作之前最为常见的方式之一。新生代设计师与传统手工艺人分享过去关于传统手工艺创新设计方面的项目以及自己关于此次合作的设计思路与想法,并邀请传统手工艺人分享此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历史与内涵,尤其是引导传统手工艺人口头表述基于个人经验所形成的知识以及行业已经形成的操作范式,其中不乏要求传统手工艺人针对某一关键技艺流程进行示范演示,最后新生代设计师则根据自己知识储备量所形成的创意思路通过言语来确定是否与传统手工艺人进行下一步的共同创作。正如QNS-65-201812所言,我们在观察完传统手工艺人的工作实际情景后,就会与传统手工艺人进行聊天,向他们表明我们的目的,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们会展示已开发的手工艺产品,把我们的想法向传统手工艺人说出来,并表达愿意与他们合作,传统手工艺人也向我们说出工艺的历史与特色,这样有利于彼此的共同创作。

3.3 共同创作

共同创作是作为核心行动者的新生代设计师发生转译的关键过程。被访者普遍认为其抽象的创意通过设计草图视觉化表现出来,传统手工艺人则按照设计草图对工艺的材料、形式进行探索,并以新的技艺将草图转化为样品。在此过程中为了达到最佳设计效果,传统手工艺人通常会按照设计草图反复对样品进行调试,然而当样品与设计草图之间存在较大分歧,或目前技艺实现不了样品制作的时候,新生代设计师需要进行设计反思,重新调整设计草图。值得注意的是,因传统手工艺在文化与价值观上有着自身独特的内在逻辑,故在共同创作的阶段,新生代设计师应充分尊重传统手工艺人的所思所想以及传统手工艺的内在逻辑,换句话说新生代设计师需控制自己创意发挥的范围,为传统手工艺人留出一定的自我创作空间,这样可以在传统手工艺本体范畴内激发其技艺创新的能力。如QNS-15-201703所说,我们首先会绘制设计草图,并与传统手工艺人协商,他们负责样品的制作,但样品与我们设计草图效果相差很大或技艺实现不了的时候,我们就得反思修改设计草图,这过程通常要与传统手工艺人经过几轮的反复打磨完善才能产出彼此都满意的样品,当然在共同创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尊重传统手工艺人的想法,因为我们介入传统手工艺还是要以传统手工艺人为主体。

3.4 样品生产

样品生产是整个转译过程的最后一步。一方面新生代设计师通常会组织传统手工艺人进行样品的规模性生产,然而传统手工艺人的技艺是一种具身的(embodied)、受到制作个体特征影响的技艺[22],正因如此传统手工艺人不能确保同款样品生产的一致性,故新生代设计师需在样品生产过程中形成文本式的规范模式,并对样品生产的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督;另一方面新生代设计师亦可根据样品生产程式化的模式,联系生产商对样品进行“半机械化+手工”生产与加工。如QNS-46-201709所言,传统手工艺人当规模性生产的时候往往无法摆脱生产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日常积累下来的手工操作习性,这样就造成每个成品之间有差异或成品与设计草图的差异,次品很多。当然我们也会考虑目前生产技术与手工艺技艺的匹配程度决定是否采用“半机械化+手工”的生产方式。

文化是一个社会所有意义活动的总集合[23],传统手工艺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上述分析表明作为核心行动者的新生代设计师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经历了工作观察、言语确定、共同创作与样品生产四个转译过程,然而传统手工艺人有4位(17.39%)表示转译后的传统手工艺其丰富的文化意义受到羁绊,体现在意义表达的异化或缺位,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新生代设计师在田野中往往采用客位视角,忽视传统手工艺人主体性的文化阐释,体现在仅凭个人偏好与想象对传统手工艺丰富的文化意义进行随意性裁剪与拼凑,导致意义表达的异化;其二为更好地服务商业资本逻辑,新生代设计师不关注甚至刻意消解传统手工艺固有的文化意义,虽创造了远比传统手工艺品丰富多样且适合消费市场的造型,但传统手工艺所承载的丰富文化意义被丢失与缺位,设计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沦为“文化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4]。

4 技术的羁绊:行动者网络之构建

其他行动者对作为核心行动者的新生代设计师之影响关键在行动者网络的整体性建构与稳定。本研究通过实证资料分析发现其他行动者有两类属性,其一具有物质性,是现实中的他者;其二具有虚拟性,是网络中的他者。因此,本研究以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提出的网络构建为基础,分别探讨数字技术、团队组建、展览赛事、网络视频、粉丝文化、微信同行等现实中的他者或网络中的他者影响着新生代设计师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网络的构建。

4.1 现实中的他者

现实中的他者使作为核心行动者的新生代设计师介入传统手工艺时获得更多的创意灵感,形成凝聚力的同时树立专业影响力,产生了流动、互动与转化。新生代设计师通过与现实中的他者互为建构,设计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之网络在相互联结建构中形成、延伸与转化。

第一,数字技术辅助获创意。数字生成技术是计算机技术迭代的结果,为设计创意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25]。一方面数字生成技术以设计软件为依托,有63位(72.41%)被访者认为依托设计软件成熟的程序开发或二次开发工具可为传统手工艺创新设计提供诸多创意。如QNS-32-201708所说,通过对设计软件AI二次开发有针对性的设计了自己所需的软件功能,数字生成出诸多以苗族蝴蝶纹为主题的创意,并得到该创意应用于雨伞、床单等具体产品的效果图。此外,QNS-03-201811认为数字生成出的很多创意激发了传统手工艺人的兴趣,促使他们自己合作开发更有趣的传统手工艺创新产品。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可以用来定制收集消费者的用户需求,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给新生代设计师或传统手工艺人直观的需求视觉图表,便于两者合作开发具有消费市场前景的传统手工艺创新设计产品。正如QNS-03-202011所言,数字技术确实太神奇了,可以用来收集用户的定制需求,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就会有个参照,而不会盲目设计。

第二,团队组建夯实获活力。设计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依赖于团队的组建。团队以设计、摄影、营销、管理等跨领域背景的专业成员互分工与互合作,形成凝聚力,团队充满活力。因此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的新生代设计师都有组建团队、带领团队一起发展的历程,以及肯定这一过程提升了个人综合能力。如QNS-06-202011所说,上学时惯于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自诩且不屑与人交往,自从从事传统手工艺传承并组建团队以来,跟团队成员、传承人等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慢慢把艺术生自诩的坏毛病剔除掉了。更为重要的是团队成员相互影响,工作热情高涨,凝聚力强,团队充满活力这样更有利于设计介入传统手工艺的产品创新。

第三,展览赛事树专业影响。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逐步深入,由政府、企业举办的诸多文化创意设计展览及大赛是新生代设计师展现才华的舞台,将传统手工艺创新产品积极参赛参展并获奖项,树立专业影响力并赢得政府、企业与市场的青睐,因此新生代设计师就容易融入到集政府、企业与市场为一体的人脉关系中,随着关系的深度经营逐步转化为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助力新生代设计师更好地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的工作。

4.2 网络中的他者

在传统手工艺传承过程中,互联网传播技术关键着传统手工艺之发展。有84位(96.55%)被访者谈到正是由于互联网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所传递的丰富信息给设计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带来诸多的积极影响。从过去的文字到照片以及现在的短视频传播,人们通过网络建立起时效性、跨地域的传播空间,出现了诸如微信、快手等各类平台,构建了一种新的网络形态。

第一,网络视频助力获传播。2016年随着网络视频尤其是自媒体视频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迅速兴起,新生代设计师介入传统手工艺的传播速度迅猛提升。人们通过网络视频看到新生代设计师如何与传统手工艺人合作,设计出即符合当下审美又适用当下生活的创新传统手工艺品。另外,通过新生代设计师制作的传统手工艺普及性视频,人们更为深入地了解到传统手工艺的前世今生,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以美育的方式将其展播,从小培养中小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赓续传统手工艺文化。

第二,粉丝文化促进获收益。费斯克认为粉丝构建、传播与消费大众文化之意义,粉丝文化本质上是大众文化[26]。当下粉丝作为庞大的消费群体,是文化消费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粉丝在新生代设计师介入传统手工艺的网络传播过程中承担了围观、分享以及消费的作用,是新生代设计师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的精神力量。如QNS-31-201806所言,设计师以团队的名义在快手上注册,上传了很多与传统手工艺人共创设计的场景以及最终产品的视频,收获了30万粉丝,粉丝定制购买相当数量的产品,与传统手艺人加班加点做产品,可从中获3分收益,传统手工艺人从中获7分收益。

第三,微信同行点赞获激励。新生代设计师微信朋友圈同行的日常点赞给其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带来强有力的激励并由此获得成就感。成就需要理论认为成就需要是人凭借自身努力获得成功的一种内生动力,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需要[27],而微信朋友圈同行的肯定和赞赏正是对新生代设计师全身心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一种回应,新生代设计师由此获得成就感并持续而为之。如QNS-23-201803所说,设计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十分艰辛,且相当程度上是自费行为,有时想放弃,但当把自己与传统手工艺人共创的设计作品发到朋友圈,就会有很多同行点赞,这个时候感觉自己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非常有价值,很有成就感,自己也就要求自己需把这份事业做好,并持续坚持下去。

由上述所知,数字技术、团队组建与展览赛事现实中的他者以及网络视频、粉丝文化、微信同行网络中的他者对新生代设计师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之网络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但有36位(41.37%)被访者认为数字技术对于设计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有着双重的羁绊,其原因主要是:第一面对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需增加了自身的学习成本从而患上“恐技症”,而对数字技术的恐惧直接关乎着传统手工艺创新产品的质量,引发是否有良好销量、专业获奖、粉丝效应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第二由于过分依赖数字技术导致固有的传统手工艺文化意义的表达异化或缺位。上述两方面影响着整个设计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网络的构建与稳定。

5 结语

本研究将新生代设计师作为核心行动者,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分析框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核心行动者的典型特征、与传统手工艺人的转译过程、其他行动者对核心行动者的影响三个层面微观分段式探析新生代设计师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的网络构建。首先,以平面设计师为主的新生代设计师群体出于专业思考、个人体验以及文化自觉将振兴国家传统工艺为己任。其次,作为核心行动者的新生代设计师与传统手工艺人发生转译经历了工作观察、言语确定、共同创作与样品生产四个过程。与此同时,其他行动者诸如数字技术、团队组建、网络视频、粉丝文化、微信同行等对新生代设计师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网络的形成与稳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本研究进一步指出作为核心行动者的新生代设计师一方面由于缺乏对传统手工艺文化意义的深入了解,导致转译后其意义表达异化或缺位;另一方面由于对数字技术的恐惧或过分依赖数字技术而影响了设计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网络的构建与稳定,上述两方面构成了传承的羁绊,值得学界乃至社会共同关注。

猜你喜欢

行动者新生代手工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与异质性行动者共生演进: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政策执行研究新路径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行动者网络——贵州反排木鼓舞个案的体育民族志研究*
PPE行业新生代的新视角
行动者网络理论对社会网研究的启示
网红要逆天!开启新生代创业之道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