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关联·有序
——基于协同教学的环境设计专业空间基础课群教学研究
2022-11-09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1209
徐 峰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应用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1209)
0 前言
自从中央工艺美院1957 年设立室内装饰专业开始,到2012 年教育部正式在学科目录将专业命名为环境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随着时代经历了大发展,目前国内设置环境设计专业的院校已达一千多所[1],从国内的环境设计专业的历史发展来看,基本以原来的室内设计专业和景观设计专业发展而来,大致有两条线路,一条是原有美院系统下的装饰艺术、环境艺术等专业形成,一条是建筑学院或农林学院下的室内或景观专业演变而来,其中,室内设计对应建筑内部空间设计,而景观设计则对应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从其历史发展可见,建筑学可以说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2],环境设计的基本定位是设计学科中的空间设计分支,设计学科涉及空间设计的部分由环境设计负责[3]。然而,环境设计专业的命名预示了其专业的涵盖范围很广,与空间相联系的一切建筑、室内和景观,甚至公共艺术、标识系统等都可以纳入环境设计的范畴。因此,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广泛的背景下,关于建筑空间的教学,其内容深度和时长都显然和建筑学应有所不同,如何在有限的课程教学中,组织好课程间的相互协同,更好的教授建筑空间的内容,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空间基础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国内设计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计划中,以设计教学的课程路径来看,低年级一般为设计基础相关课程,三大构成,辅以一些如设计概论、建筑制图、软件操作等专业基础课程,这一部分课程一般会称作设计基础课程。后续一般会安排一到两门建筑设计课程,以一些较为小型的建筑设计课题,教授基本建筑空间的概念,了解一个设计的基本程序及方法,以此来作为向核心专业设计课程的过渡。大部分的专业院校都会选择小型建筑设计来作为进入空间设计的第一个课程,一方面是因为建筑设计是形成空间的第一步,涉及专业操作的主要对象空间,必须先具有基本的建筑空间观念。同时,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的最终成果是对建筑内外空间的完善,建筑本身就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 因此,在大部分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计划设定中,都会设置部分与建筑相关的课程,如建筑制图、建筑初步、中外建筑史等,作为设计基础与后续的相关室内或景观的专业课程之间的过渡衔接来设定的,其作用为打下专业基础并形成初步对空间的理解(图1)。我们把与此相关的课程命名为空间基础课程群,强调了以空间教学为核心的定位,同时也与建筑学专业角度的建筑基础课程做适当区分。
图1 环境设计专业设计课程基本路径
2 空间基础课程当前专业教学中的问题与现状
我校2018 级教学计划中,空间基础相关的设置课程主要有建筑制图(含CAD)、建筑初步、建筑模型制作、建筑与室内设计史这四门课程,整体计划安排上,学生在三大构成基础上,一年级下设置了建筑制图课程,开始进入专业制图的练习。二年级上学期则是建筑模型制作和建筑初步两门课程,用模型进行建筑三维的表达并真正进入空间设计范畴。在三年级上学期进行建筑与室内设计史的学习,之后衔接的是室内设计的课程。我们看到,和这四个课程同时安排的都是基础课程或者软件操作类的课程内容,因此,整体这四个课程的定位和前面分析的在一般设计院校安排的课程中对建筑基础课程的定位基本相同,仍是作为设计基础课程阶段和后续室内景观等专业课程之间的过渡与衔接,作为学生了解建筑空间的第一步。
2018级教学计划中相关课程安排 表1
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样的安排存在很多的问题。
首先,由于艺术学院课程采用阶段式排课,一个课程上完进入下一个课程,这种模式对课程的前后关系天然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而原来与建筑相关的四个课程分在三个学期中,相互之间关联性弱,与同学期的其他课程之间也并没有很强的联系性。几个课程上完,学生很难形成前后呼应的知识体系,整体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课程的分散也导致教师很少关注相关课程内容的协同联系,各自为战,甚至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复。
其次,整个一年级全是基础课程,学生在进入两年级建筑初步开始设计课程时,对于什么是设计,基本没有概念,更对空间毫无认识,直接开始设计,很多同学是懵的。从整个四年学习的规划来看,感觉到进入专业的时间有点晚,导致后续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适应专业。
而建筑基础相关的课程,对于学生形成初步空间认识,为后续专业阶段的空间训练打下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能更好地让这几门相关课程协同合作,形成关联有序的课程体系,是一个急需解决的教学课题。
3 协同教学的空间基础课程群设置思路和相互课程的关系
3.1 整合相关课程形成空间基础课群
2019 年,学校要求各专业深入思考当前教学中的问题,重新组织修订教学计划。在重新思考整体课程相互之间的关系后,提出整合建筑基础相关课程形成课程群,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处理好前后衔接这样一个整体思路。因此,在新的教学计划中,统一将建筑空间相关联的四门课程集中起来,并增加了空间认识考察作为新的拓展实践课程,形成“空间基础”课程群,将理论知识、设计实践及实地考察三者有机结合,形成相互关联,协同有序的课程体系。
通过此次课程结构调整,可以看到整个一年级下的课程内容集中度非常高,建筑制图讲述基础的制图概念和知识;建筑模型制作让学生理解平面二维的图纸如何与三维的空间联系起来,建筑初步则让学生进入空间设计,实际进行对空间的操作,空间认识考察则让学生通过对实地项目的考察,来体验、理解、检验前面整个课程所教授的空间知识,建筑与室内设计史则是通过历史案例的讲解,对整个知识体系进行补充与提升。通过这样的课程定位,五个课程的前后关系清晰明了,整个课程安排有序,知识学习过程层层递进,形成了良好的衔接。与以往核心内容向高年级倾斜,而新生处于无所事事,无所适从的状态截然相反,低年级的高效、快节奏的知识导入及培养使新生很快就进入学习状态,并且通过建筑相关课程的传授强调了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空间,以其为核心展开学习和研究,正可谓是一举多得。同时,这样前后关系密切的课程安排,符合艺术学院阶段式排课的方式,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前后课程的连续性,后一门课程需要运用前一门课程教授的知识,不断地强化学生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3.2 以空间为核心,深化课程内容,课程间前后协同,形成关联、有序的课程体系
课程群整合设定完成之后,更关键的是课程内容怎么上,如何在前后课程之间及不同课程之间形成有序的连接,夯实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学计划的安排和课程群的设定保证了课程之间协同操作的可能,更重要的是课程内容之间进行教学设计安排,做好执行层面的连接。
2019级新的教学计划相关课程安排 表2
很多设计院校在教学中都有这样的经验,经过一年级上“三大构成”的训练后,学生基本具备了对实体形态(线、面、体)的认识,也掌握了一些构成方面的形式美学原则,理想来说对于解决设计中的形态问题似乎应该是驾轻就熟的,[4]然而,学生在进入实际设计时,开始从基地和功能考虑设计时,完全不会用构成训练的形式去做设计。所以,我们先对空间基础课程群做了和构成课程的连接设计,设计了“构成到制图”和“构成到设计”两条线路。建筑制图课程将立体构成课程的模型作业作为三视图的素材,将立构与制图结合起来,同时通过抄绘前一届学生建筑初步课程的优秀作业,提前对于设计方案的基地,设计的基本情况,设计如何表达有了初步的认识。建筑模型制作课程则在分析大师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模型制作,并将其中的空间形态用立体构成的抽象形式概括出来,从而具有初步的空间意识。而建筑初步课程是培养空间设计能力的主要课程,位于核心位置,需要更为详细的课程组织设计。我们对建筑初步课程提出了“从构成到设计”这样一个思路。在课程组织上,先从形式入手,利用杆件、板片、体块来直接做构成模型[5],再结合实际场地,置入功能,整个设计过程以模型为主导推进设计,分为构成模型、过程模型、表现模型三个阶段,最终完成二维图纸绘制的整个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史则着重在现代建筑部分,加强学生对建筑设计历史发展的认识,现当代的大师作品亦有助于学生了解现代建筑设计的风格,和模型制作课程分析大师作品相呼应,也对建筑设计的作业有参考价值。新增的空间认识考察课程,希望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设计后,到实际的空间中去感受,实地体验,验证对空间的认识。
图2 协同教学空间基础课群相互连接的内容关系
空间基础课程群通过整体五个课程以构成与空间为主题形成了前后衔接、相互联系、协同教学的课程体系,课程之间的训练任务前后有序,目标一致,有效地解决了以往一年级构成基础课程和建筑基础课程之间的割裂的问题,同时为后续进入环境设计专业设计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教学成果——以建筑初步课程为例
建筑基础课程群的课程从19 级学生开始,目前经历了两轮教学过程,课程作业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能够感受到课程协同带来的效果。学生整体来说,质量较好的设计比例有了较大的提高。设计表达上,总图、平面图、立面图等制图规范,以前需要在设计课再去讲,现在相对纠正一些错误即可。学生在建筑制图课程中,抄绘中习得的对于立面上门窗等细节的表达,很好地体现在建筑设计立面阶段的图中,反映了课程延续性带来的好处。模型制作也由具象转为抽象表达,更突出空间的概念主体。通过图纸和模型,建筑设计的内容总体表达也较为充分,课程群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实践的证明。
图3 建筑初步课程学生作业(徐启悦/陈俊涛/陈子丹/黄新雨/邢晓政/林雪/俞佳)
4 结语
协同教学的空间基础课程群的设置,为解决各课程间缺乏联系甚至内容重复的问题,以符合环境设计专业空间教学的规律进行课题的设置,用构成训练的方法串联起系列课程,从而形成同一学期课程间和不同学期课群间的有机关联,循序渐进地达成培养目标,是一次有益的、初步的探索,也为后续的室内和景观的课程群建设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参考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