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古桥的价值分析及保护策略研究
2022-11-09王欣雅张大伟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王欣雅,张大伟 (河南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平顶山地处河南省中部,该地地貌类型众多,境内水资源极为丰富,众多河流如北汝河、沙河、澧河等都为桥梁建筑的形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随着岁月的变迁加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平顶山仅存的古桥或经雨雪风霜洗礼,或遭受到人为破坏,又或是因缺乏关注未得到适当的保护与维修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些古桥甚至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其承载的各种价值已无从考究。但古桥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然成为了一座城市的印记和标记。作为平顶山历史的见证者,古桥对于平顶山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有着特殊意义,我们理应好好保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1 平顶山古桥基本概况
据调查统计,平顶山现存古代桥梁30 座[1],桥梁的结构类型以石拱桥为主,其中单孔石拱桥15 座,双孔石拱桥2座,三孔石拱桥6 座。这些桥梁主要分布在宝丰县、叶县、舞钢市和汝州市的各个乡村里(见下表)。
平顶山古桥地域分布情况
2 平顶山古桥价值分析
2.1 历史价值
在评定古桥的历史价值时,会根据古桥建造年代是否久远来定夺,年代越久远的桥梁固然具有越高的历史价值[2]。平顶山古桥是人类在过去时间内的创造活动留下来的实物,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洗礼依然留存至今,它生动地见证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与变迁,见证了各种历史事件的发生、进行,见证了人们的日常生活[3],反映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
2.2 文化价值
平顶山古桥的文化价值在于其融合了当地的名人轶事、民风民俗等地方文化,为平顶山地方文化及中原文化都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如坐落在叶县龙泉乡的澧河石桥,曾起名“李侍郎桥”,是为了纪念李侍郎妥善解决两村土地纠纷,改变两岸交通之举而建。李侍郎桥蕴含了深厚的文化价值,虽然现在桥已更名,但这座桥上的文化故事和精神却流传至今。
2.3 科学价值
从文物研究角度出发,平顶山古桥梁含有丰富的科学价值。在平顶山现存古桥中,从年代出发结合史料记载,能够看出平顶山古桥的发展史,每座桥梁都代表了特定的建筑年代,堪称是桥梁建筑的“活化石”。在后人对古代桥梁建筑的研究中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价值。
2.4 艺术价值
平顶山每一座古桥都是一件独特的艺术品,其艺术价值经过岁月的变迁沉淀之后变得不可估量。平顶山古桥在造型上运用丰富的线条表现形式,桥梁随着建造年代的不同,建筑风格也呈现千变万化的姿态,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通行的需要,还能在视觉上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在体现中国桥梁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蕴藏着精深的美学理论。同时,平顶山古桥梁的雕刻题材也丰富多彩,许多雕刻内容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并寄托了人民的美好愿望[4]。在桥梁的桥栏、桥身、桥墩、抱鼓石等各个部位,经常会雕刻植物、动物或是吉祥图案(图1~图4),这些雕刻艺术品蕴含了优秀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充分体现了平顶山地区古代桥梁的艺术成就,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图1 接圣桥上雕刻的龙头(作者自摄)
图2 接圣桥上雕刻的龙尾(作者自摄)
图3 小安桥桥身花草雕刻(作者自摄)
图4 小安桥桥身动物雕刻(作者自摄)
3 平顶山古桥破坏原因分析
在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与新兴力量不断碰撞,古桥文化已经成为平顶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平顶山古桥似乎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据统计,目前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桥仅有10 处,有些桥梁虽然被列入文物保护名录,但由于管理不到位或是管理方法不得当等原因,平顶山很多古桥仍然处于加速破败、保护无力、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3.1 保护体系不健全
首先,对于平顶山现存的古桥的保护措施,并没有一套完美适用系统的解决方案。对于已经加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桥梁,除了桥身悬挂“破坏文物违法重判”的牌子之外,并未其他具体的保护方法。尤其平顶山现存古桥梁大多分布在乡村,在保护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更容易被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如汝州小安桥桥身的三尊石像(图5),明显的“现代风格”,据当地村民介绍是由于管理疏漏在早年间被非法分子盗走谋取利益,后人砌筑了新的石像。
图5 小安桥桥身的石像雕刻(作者自摄)
3.2 群众保护意识淡薄
平顶山现存古桥都分布在乡村[5],而对于乡村居民来说,古桥存在的更重要的意义是它的使用价值,也就是交通功能。但目前大部分古桥都已失去其通行功能而闲置[6],这些古桥的文物价值可能尚未被发现,就遭受不可逆的损毁而被世人所遗忘。一旦被破坏,建桥的材料就可能被群众用作其他用途。随着交通变迁,原有河道干涸,古桥生存环境愈发恶劣,甚至被生活垃圾所覆盖变成了居民的“垃圾场”。
3.3 自然因素破坏
古桥破坏的自然因素包括自然破坏和自然灾害两种。气候变化、阳光照射、风雨侵蚀、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等自然破坏则会持久不断地侵蚀着古桥。而这些破坏是每一座古桥无法避免的。地震、洪水、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则对古桥带来无法抵抗、无法预料的破坏[3]。如1988 年以后几次特大洪水,洪水冲垮了澧河石桥的桥墩、桥面,对澧河石桥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图6)。
图6 被冲毁的叶县澧河石桥(图片来源于网络)
3.4 人为因素破坏
古桥被人为破坏的因素有很多,城市建设引发的对古桥的直接拆除、损伤及对古桥周边环境的破坏、改变,不恰当的或不能达到要求的保护措施,日常保护工作中的不科学、不正确的技术手段,不科学的管理方法等都会给古桥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而目前平顶山古桥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便是不懂文物保护工作的群众以文物保护之名,行交通之便,用现代材料对路面进行“修复”,这样就破坏了古桥原本的风貌。
4 古桥保护策略
平顶山古桥凝聚着明清时期平顶山发展的历史缩影,其蕴含的价值不可估量。为了防止平顶山古桥文化再次受到冲击,保护古桥工作必须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好各种方法,对古桥做出最合理的保护。
4.1 建立平顶山古桥开放信息库
要想真正的做好平顶山古桥保护工作,首先要做到对古桥梁的情况“知根知底”。可以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建立古桥的信息档案并进行实时更新。记录每一座古桥的名称、建造技术、建造年代和背后的趣闻轶事等,其次应该按照结构类型、建造年代、建造技术等等进行分类[7],建立平顶山古桥开放信息库,帮助古桥保护单位更方便清晰地了解并查找古桥的信息。
4.2 增强民众的古桥保护意识
平顶山现存古桥梁都散布在乡村里,因此让民众参与到古桥保护的工作中来才是重中之重。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来支持古桥保护工作,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等[8]。我们首先应该加强宣传古桥保护的法律法规,让民众意识到保护古桥的紧迫性以及损坏古桥的严重性,唤起民众对古桥保护的重视和参与,改善和提高古桥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树立公众的古桥保护意识。
4.3 合理维护与修缮
首先,对已经列入文保单位的古代桥梁要做到定期维护维修,对于未列入文保单位的桥梁,不能再放任不管,可以依据一系列标准评判是否可报文物部门进行合理的修缮。同时,由于每座古桥的损毁方式都有所不同,在对古桥进行修缮时要对症下药,采用不同的修缮方法。例如:桥面上直接覆盖的水泥,在破坏桥梁原本样貌的同时还忽略了文物保护的价值,所以应秉承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将水泥铲除,以恢复桥梁原本的样貌。对于桥梁构件有遗失的,在对原有构件进行复原时,在材料选用方面应做到与原有构件高度一致[2]。
5 结语
文章分析了平顶山古桥现状与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保护体系不健全、民众保护意识薄弱、自然灾害破坏、人为因素破坏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证实了平顶山古桥不容乐观的现状,也针对性地提出了古桥保护的基本方法,如建立平顶山古桥开放信息库、呼吁民众参与古桥保护工作、合理的维护与修缮古桥等可行性建议,在有效地保存好这份珍贵的古桥遗产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古桥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