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GRA法的安徽省宜居城市建设科学评价研究
2022-11-09胡厚国苏娟徐慧吴珊刘雷安徽省城乡规划院安徽合肥230091
胡厚国,苏娟,徐慧,吴珊,刘雷 (安徽省城乡规划院,安徽 合肥 230091 )
安徽省2020 年城镇化水平58.33%,进入了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越来越注重,宜居城市建设也自然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目标导向,如何让城市变得更宜居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城市追求的目标。客观评价宜居城市建设成效,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提供指导,为建设管理宜居城市提供依据。对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安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具有重要意义。
1 宜居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研究国内外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发现,由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宜居城市评价对象和目标不同,不同学者或机构所选的指标重点也不同[1]。其中,对居住环境适宜性关注最多,自然环境和人文的舒适性也是学者关注重点[2]。国外多注重社会公平、就业、教育、公众参与等。国内方面,赵世强[3](2016 年)总结国内外现有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从中选出12 个指标体系较为系统完整、评价指标选取较为科学合理,并得到普遍认可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生态环境”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指标,其次是“交通及生活便捷度”、然后分别是“居住条件”“安全性”“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经济环境”。耿冰[4](2016年)采用科技文本挖掘技术对大量相关文献进行了文本挖掘,旨在分析出不同专家及学者研究宜居城市的共同关注点,该文从每个评价内容的短语或词汇频数中选取前5%合并意思相近或相关的词语,得到13 个评价内容,即社会安全、医疗健康、住房、人口、生活配套设施、交通与通讯、收入和支出、公众成本、工作环境、环境质量、生态绿化、教育和文化休闲。张文忠[5](2018 年)的《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从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生活方便性、交通便捷性、自然环境舒适性、人文环境舒适性六大维度构建评价指标。关于宜居城市评价很多都是从社会经济人文等方面考虑,然而考虑到安徽省城镇化发展阶段,城市建设对于推动宜居城市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将从宜居城市建设视角选取指标,在公认的生态环境、安全、社会保障等重要指标之外增加了与城市建设息息相关的市政设施、交通便捷、居住环境等指标,同时这些指标也能反映出城市经济发展情况[6]。
本研究以安徽省16 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指标的适用性、可操作性和数据的权威性、可得性,针对安徽省城市建设情况、居民生活关注重点和专家意见构建宜居城市建设评价指标(见表1),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表1
2 宜居城市建设评价
2.1 数据来源及方法
各城市具体数据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2019》《安徽建设统计年鉴(2019)》《2019 年安徽省环境状况公报》等权威发布。
在层次分析法中,专家咨询法(Delphi)是一种常用方法,其实质上是一种主观赋权方法,但当评价对象数目较多、指标体系较复杂时,常常会受到人的主观因素干扰,从而导致判断权重时出现困难。为克服专家咨询法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缺点,很多专家学者采用熵值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它忽视了人的主观重要性,同时也没有考虑到宜居城市评价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灰色系统,各个层次中的各个评价因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也互相影响。灰色关联分析法(Grey Relation Analysis)是灰色系统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不同,它通过建立整体比较机制来克服两两比较的局限性,从而辨别系统因子的权重[7]。针对这些方法各自本身存在的优缺点,因此,本研究将灰色关联法与专家咨询法相结合形成新的组合赋权法,来判断各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使得评价的结果更加的真实准确,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有机统一。
为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利用灰色关联法对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首先利用专家咨询法从同一层级的评价指标中选出一个指标作为这一层级的参考序列,然后利用灰色关联法分别计算出同一层级中其他指标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再采用1~9 标度法结合关联度计算出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构建出判断矩阵,最后通过判断矩阵逐层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
2.2 指标计算
首先将各层级的评价指标形成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然后再采用均值化法对这些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接着利用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公式,得到同一层级下各项主指标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再根据计算得到的关联度,采用1~9 标度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形成最终的判断矩阵。根据专家打分,六个准则层生态环境宜人性、居住环境舒适性、市政设施支撑性、道路交通便捷性、社会保障安全性和文化创新性对应于目标层的权重分别为0.25、0.15、0.1、0.2、0.1、0.2,最终得到权重结果。
通过前期的权重分析,最终计算得出安徽省宜居城市的综合得分。为进一步从空间分布角度分析安徽省宜居城市建设发展的分布特征,利用Arcgis 软件对2018 年安徽省各市宜居性综合水平
2.3 评价结果
评价指标权重 表2
得分以及各子系统六大准则的得分进行可视化处理,如图1 所示,总结安徽省各市宜居城市建设水平分布特征如下:
图1 安徽省各市宜居城市建设综合水平分布图
从宜居城市建设水平的空间分布图上可以看出安徽省16 个地级市的宜居城市建设水平差异较大,空间分布不均衡。从地域分布来看,各市宜居城市建设水平呈现出皖南地区宜居性较高,中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偏低的分布态势。2018 年,宜居城市建设水平靠前的有宣城市、滁州市、池州市和黄山市等地。可以看出,宜居城市建设水平高的主要集中在皖南地区,中低宜居性水平地区主要分布在皖北地区和皖中地区,说明安徽省宜居城市建设水平的发展呈现出两极分化的不均衡状态。
为进一步明确各市宜居城市建设综合水平中各子系统六大准则的宜居性分布,采取上述方法,总结各子系统六大准则的宜居性分布特征如下[8]:
安徽省各市生态环境宜人性总体水平在空间分布上看变化不是很明显(见图2),从空间分布来看,各市生态环境宜人性整体呈现南北高、中部低的分布态势,高水平主要集中在皖北和皖南地区,一方面黄山、池州、宣城等地生态本底优良,城市绿化水平较高,生态环境优势明显,另一方面,合肥、马鞍山等地近些年工业化程度较高,降低了生态环境的宜人性。
图2 生态环境宜人性分布图
从空间分布图上看安徽省各市居住环境舒适性总体水平空间分异较为明显(见图3),居住环境舒适性较好的城市有铜陵、安庆、黄山、宣城、池州、亳州等,整体呈现皖南偏高,中部地区和北部地区较差,主要原因是皖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范围内较高,社区建设和管理较为完善,而皖北地区人口相对密集,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存在一定短板。
图3 居住环境宜人性分布图
各市市政设施支撑性和交通便捷性发展均没有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区分化差异(见图4和图5),近几年安徽省一直加大市政设施投资力度,所以各地市设施建设水平都较高,而随着城市发展脚步的加快,越来越多城市都出现了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
图4 市政设施支撑性分布图
图5 交通便捷性分布图
各市社会保障安全性出现明显的空间分异,总体上呈现北部地区高、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较低的分布态势(见图6),由于部分经济发达城市人口密集,流动人口多等因素,降低了社会保障安全性。
图6 社会保障安全性分布图
安徽省各市文化创新性总体水平空间分异较为明显,主要呈现中部地区较高、南北两翼较低的分布态势(见图7),合肥市作为科技创新省会城市,文化创新性最高,而皖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较低,故文化创新性不如中部和南部地区。
图7 文化创新性分布图
3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利用AHP-GRA 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省16 个地级市的宜居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16 个地级市的宜居城市建设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空间分布不均衡,总体分布态势呈现为皖南地区宜居性较高,中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偏低。进一步分析发现,生态环境宜人性、居住环境舒适性、社会保障安全性、文化创新性四个方面空间分异较大,而市政设施支撑性和交通便捷性发展均没有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区分化差异。
结合安徽省情,为更好地推动宜居城市建设,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是形成宜居城市评价单元体系,由城市、县、镇(街道)、社区等单元构成。根据不同单元设定不同层次的考核标准,不宜一刀切,因地制宜制定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将宜居城市考核与城市体检统筹,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公众参与、信息支撑、技术保障的综合作用,指导建设美丽安徽。
二是把宜居城市评价作为城市体检、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和技术支撑。根据评价结果,聚焦人民需求,补齐城市建设短板,各地要从城市本身存在的最严重、最迫切的问题入手,针对居民实际需求,高标准、高质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大力提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城市交通运行能力,保障城市安全,改善人居环境,彰显特色风貌,打造一批生态优美、功能齐全、交通便捷、生活舒适、安全韧性、特色创新、人民满意的宜居城市[9]。
三是系统推进宜居社区建设,助力宜居城市建设。宜居社区是城市建设管理的基本生活单元,与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紧密相关,因此宜居社区建设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一项重要任务。社区建设应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公共服务、公共空间、基础设施、文化传承等建设,弥补社区短板和弱项,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
四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宜居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从安徽省宜居城市评价体系要求和发展目标出发,建设数据库管理平台,发挥管理平台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和各部门协同作用,完善数据质量管理、技术架构、项目管理规范等建设,构建城市的感知系统、智能系统和应用系统,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保障,加强城市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宜居城市智慧管理水平。
后续研究将结合城市体检工作和社会满意度问卷调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宜居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期形成系统完整的宜居城市建设评价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