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互联网+中医药”研究可视化分析*
2022-11-09周冠双种潼薇赵宏扬时生辉郑秋莹
周冠双,汪 晨,种潼薇,赵宏扬,时生辉,郑秋莹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儿女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成熟的医学科学[1],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逐渐应用在各行各业,且与各学科、各领域实现着高度融合。因此,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新应用的出现,中医学仅靠传统固化的知识理论体系实现现代化进程存在一定的难度,无法确保中医药能有效适应发展变化的现代社会。为了实现中医药的健康稳定发展,中医药需要融入更多新的知识体系、框架,而“互联网+”与中医药的有机融合,可推动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2]。“互联网+”指“互联网”与各传统行业的结合,即利用互联网的特有优势弥补传统信息资源不对称的不足,对传统行业进行重构,实现不同行业领域的转型升级[3]。而“互联网+中医药”即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中医药传统诊疗模式、服务模式、教育模式、文化传播方式等进行改革创新,进而升级传统医学,使中医药趋向于智慧化、移动化,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4]。将“互联网+”技术与中医药领域深度融合,对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学界对“互联网+中医药”的研究也在增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但当前该领域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较少有研究从宏观角度探讨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因此,对“互联网+中医药”的发展现状与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CiteSpace软件是一款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该软件可通过对某一领域的文献计量并绘制知识图谱,清晰、直观地将某一领域的信息全景、分布情况等呈现出来,用于识别该领域的研究概况、研究热点及趋势[5]。本研究借助该软件对“互联网+中医药”领域2000—2021年的相关文献绘制知识图谱,综合各图谱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概况、主要研究内容及前沿趋势,以期为未来科研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设定检索主题词为“互联网+中医药”or“互联网+中医”or“互联网+中药”or“互联网+中医院”,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共检索到2 588篇文献,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分别检索到文献1 043篇、369篇、1 141篇、35篇。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研究主题为“互联网+”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的相关中文研究文献;在2000—2021年间发表的中文学术期刊。(2)排除标准:报纸文献、新闻、会议论文、重复文献;与研究主题不符的文献等。
1.3 数据转换 以Refworks格式导出符合标准的文献,每篇文献主要包括关键词、作者、机构等信息,用“download_*.txt”命名下载的数据文件,在CiteSpace中对数据文件再次转换,进而成为可供软件分析的数据。
1.4 参数设置 时间参数设置跨度为2000—2021年,时间切片(Time Slicing)为1年。为得到相应知识图谱,节点类型分别选择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和关键词(Keyword);演算时阈值TOP(Top N per slice)=50;为使图谱清晰化,网络裁剪(Pruning)参数设置成修建切片网络(Pruning sliced networks),其他均使用软件默认设置。CiteSpace生成的图谱中,N、E和网络密度(Density)分别表示节点数、连线数和节点间联系强度[6-7]。节点的圆圈可分别代表作者、机构和关键词,圆圈大小意味着频数高低,两节点间的连线表示共现频数,线条越粗关系越紧密[8]。
1.5 数据处理 在对关键词进行分析时,将同义词进行合并以防相同含义关键词重新出现干扰分析,如将互联网+、互联网、“互联网+”统一合并为互联网+,中医、中医药统一合并为中医,中医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统一合并为中医健康管理等。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对文献所属机构名称进行适当整理,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等统一规范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和“上海市中医药大学”统一整理为“上海中医药大学”。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概述 某领域在阶段时间内的发文量变化可反映出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9]。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本研究共纳入421篇文献,2000—2009年相关研究处于起始期,年均发文量不足1篇,故均不在图中表示。2010—2021年,“互联网+中医药”研究领域文献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0—2014年无明显波动,2015年发文量有小幅度增长,2016年开始相关研究快速增长,之后虽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9年发文量达到90篇。(见图1)
图1 发文量变化趋势图
2.2 作者共现分析 作者共现知识图谱可显示某一领域进行研究的作者群及其之间的合作联系程度[10]。绘制的知识图谱仅显示发文量≥2篇的学者。(见图2)节点数(N)=238,连线数(E)=193,网络密度(Density)=0.006 8。合作关系结构整体上非常松散。发文量排名前20的作者见表1。潘华峰发文量(10篇)最高。根据普莱斯定律可计算核心作者数量,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为发文最多作者的文献量),nmax=10,得M=2.369,故发文量≥3篇的作者为核心作者,共有14位核心作者,发文量59篇,占所有发文量的14.01%(59/421),未达到总发文量的50%,说明尚未形成显著核心作者团队。领域内作者发文量普遍较低,缺少有较大影响力的核心作者[11]。在“互联网+中医药”研究领域内作者间较少建立合作关系,合作结构不紧密,虽然有若干作者共同形成的研究团队,但合作也仅限于内部,团队间联系较少。如以潘华峰、林钟宇等为核心的团队和以李鑫辉、苏丽清等为主的团队,团队内各作者之间连线较多,合作次数较多。此外,较多学者单独展开研究或以两两合作的形式,如邓勇、俞双燕等学者。主要研究团队的研究方向见表2。
表2 主要团队研究方向
图2 作者共现知识图谱
表1 发文量前20 的作者
2.3 机构共现分析 本研究绘制发文量≥2篇的科研机构知识网络图谱(见图3)并列出发文量前10机构(见表3)。知识图谱中不同的节点代表不同的科研机构,同时节点的大小代表机构发文量的多少,连线数量及密度反映各机构之间的联系,连线越多,密度越大表示各机构之间联系越密切[12]。N=174,E=65,Density=0.004 3,节点多但连线少,有连线的机构也为属于一所大学的不同单位,如中国中医科学院和长春中医药大学与各自附属医院之间的合作,跨机构或跨地区的合作较少。这表明各科研机构间合作较少,相互之间联系不密切。此外,发文量≥5篇的机构包括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中医药高校。这些高校在我国“互联网+中医药”方面的研究中产出较多。上述机构更重视对中医药信息化的研究。
图3 研究机构共现知识图谱
表3 发文量前10 的机构
2.4 关键词共现分析 某领域内的研究热点是指在阶段时间内备受学者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关键词能体现一篇文章最核心的内容,关键词频数可体现某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所以一定时间内高频关键词所代表的研究内容即研究热点问题[9,13]。本研究运用CiteSpcae软件进行关键词可视化分析,取出现频数≥4的关键词,得到2000—2021年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见图4)N=303,E=430,Density=0.009 4。图谱中出现频数最高且最显著的关键词包括“中医药文化”“教学改革”“移动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文化传播”“大数据”“中医医院”“教学模式”等。出现频数较高的关键词中有部分也具有较高的中心性,而关键词在网络中的信息交流能力由中介中心性来体现[14]。频数较高且具有较高中心性的关键词可称为研究热点中的“热点”。排名前15的关键词见表4~5。目前“互联网+中医药”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更多集中在采用信息技术推动中医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改造(中医线上医疗、远程健康管理等)、促进中医药学教学方式的改革(翻转课堂、慕课等)及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新途径等方面。
表4 频数前15 的关键词
图4 关键词共现图
表5 中心性前15 的关键词
2.5 关键词聚类分析 本研究在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的基础上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互联网+中医药”研究领域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5)关键词聚类结果Modularity(聚类模块值,Q值)=0.680 4>0.3,表明聚类结构显著,且聚类是有效的;Mean Silhouette(聚类平均轮廓值,S值)=0.933 5>0.7,说明聚类结果合理、聚类成员一致性较高,即“互联网+中医药”研究领域的研究集中性较高,主题较聚集[15]。7个最具有代表性的聚类分别是“教学模式”“互联网+”“中医药文化”“互联网医疗”“中医人工智能”“多学科融合”“中医健康管理”。各聚类详细情况见表6,各类别研究方向较一致。关键词聚类结果显示“互联网+中医药”研究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大致分为以下五方面。
表6 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
图5 关键词聚类图谱
2.5.1 “互联网+”时代下中医教育改革研究 聚类#0、#1、#5主要是互联网技术对中医药教育模式创新的研究。近些年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渗透到各行业并掀起各领域的改革浪潮,教育、医疗和农业等领域改革步伐加快。在大数据时代下,中医药院校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求,而“互联网+中医药教育”的教学创新开拓了课堂的教学形式,优化了教学资源,提升了教学质量。高校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数字化、智能化,通过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网络教学模式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结合,学生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就能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学习到想学的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16-17]。
2.5.2 “互联网+中医医疗”的医疗服务模式 聚类#2主要为“互联网+”技术在中医医疗服务方面的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中医医疗领域的渗透融合催生出中医互联网医疗服务新模式。各中医医院依托信息技术逐渐建立起自身的信息管理系统,并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诊疗服务,通过线上服务平台为患者提供包括预约挂号、在线咨询、智能导诊、在线慢病复诊、检验报告查阅、住院费用查询和缴纳、药品配送、诊后随访等在内的覆盖诊前、诊中和诊后的全流程诊疗服务[18-19]。中医互联网医疗有效利用了互联网平台,发挥中医药优势,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2.5.3 “互联网+”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播 聚类#4为“互联网+”技术在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播新途径方面的研究。传统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形式较单一,主要是电视、中医书籍、中医药养生知识讲座等传统方式,而且受众大多是老年群体,年轻人主观意愿上并不乐意通过传统媒介去了解中医药知识[20]。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途径不再局限于传统传播媒介,微博、微信、网站、移动App等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传播途径成为主流。微博作为当下热门的社交媒介,具有发文便捷、信息传播迅速、内容呈现形式多样、受众面广等优势。博主通过图片、文字或视频的形式传播中医药文化,可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此外,微信对于文化的传播也覆盖了生活的各方面,微信朋友圈和权威公众号等途径也可实现信息的迅速传播。总之,移动互联网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其已成为新的传播形式[21]。
2.5.4 “互联网+”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 聚类#7为“互联网+”技术与中医健康管理的结合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存在采集信息原始化、工作效率低、数据信息质量差等弊端,且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较低,受时空的限制,中医健康管理局限在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等正规医疗场所,以上均造成中医健康管理应用效果较差,难以满足社会对健康的需求[22]。基于互联网的“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模式(涉及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健康干预计划制定、干预效果的跟踪和反馈4个环节)借助移动网络通信技术、智能传感技术、智能终端设备、大数据挖掘技术、云计算等手段,对患者的健康数据进行传输、整合、储存、分析和反馈,能实现健康智能化管理,打破时间局限性和信息区域性,使健康管理由被动变主动。同时,该模型下健康管理走入家庭,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可为人们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23]。
2.5.5 中医人工智能 聚类#3为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基于计算机科学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中医药的结合主要体现在辅助临床诊断、智能决策治疗、名老专家诊疗系统、中药现代化和中医健康管理等方面,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利用数码相机成像技术完成舌象的采集,通过数据挖掘和处理技术实现舌象图的转换及定量分析,进而提供给临床医生标准规范的诊断依据。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推进了中医诊疗信息化,促进了传承发展的规范化,还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带来无限可能[24]。
2.6 关键词时间线视图分析 通过CiteSpace的时间线图功能可得到7个关键词聚类模块的时间线图谱。(见图6)关键词时间线能直观呈现各聚类出现的时间跨度及聚类间关系,图中各聚类对应横向粗线代表其时间分布情况,粗线越长,聚类时间跨度越大。#0(互联网+)研究时间跨度最长,在2005年左右就有相关研究探索“互联网+”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并一直持续至今;2012年左右研究者开始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医药教学模式改革及互联网中医医疗服务;2016年互联网技术与中医药融合广度进一步拓展,中医人工智能、中医健康管理、中医药文化传播等研究主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并持续受到关注。尽管各研究主题时间跨度存在差异,但各主题相应产出均集中于2017—2019年这一时间段。
图6 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
2.7 关键词突现分析 突现词是在某一时间段内词频忽然增高的关键词,可以反映年度研究热点的变化情况,因此对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可直观发现某一研究领域内特定研究方向的热度,即研究趋势或前沿[25]。本研究中关键词突现图显示突现程度最强的前15个关键词。(见图7)。2007—2021年持续时间在5年及5年以上的突现词有舌诊、数据挖掘、移动互联网和传播,并且这些突现词都在2007—2016年出现。2016年后又陆续出现互联网+中医、中药材、中医骨伤科学、翻转课堂、中药学和应用等突现词,但持续热度均不超过2年。慢病管理、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中药饮片和信息化均从2019年开始突现且持续至今,意味着这些关键词代表的研究方向目前已成为“互联网+中医药”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学者们针对这些研究方向展开了深入探索和研究且相关研究方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将持续存在。
图7 关键词突现图
3 讨论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互联网与中医药行业的融合,人们对中医药在线上渠道上的需求越发旺盛,对“互联网+中医药”生态的探索已成为趋势。当前“互联网+”已对中医药医疗机构诊疗服务模式、医疗服务监管、中医药传承教育、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中医药相关信息的获取方式、中医药文化传播方式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中医药各领域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本研究通过梳理“互联网+”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的相关文献资料,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相应的知识图谱,揭示“互联网+中医药”研究领域的研究概况、研究热点及趋势,了解现有相关研究的侧重点及不足。
3.1 研究概况
3.1.1 发文量 本领域发文量呈持续上升趋势。2015—2020年,我国“互联网+中医药”领域的文献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与“互联网+”时代下产业融合升级有关。且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宏观政策的大力支持为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支撑和持续的动力。相关研究的关注点也从最初的互联网技术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应用与研究逐渐转向当前的中医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智慧中医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3.1.2 作者及机构 作者及机构合作薄弱。目前该领域研究作者主要以团队或个人的形式展开研究,合作最密切的团队为以潘华峰为核心的隶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研究团队,其次为以李鑫辉为首的湖南中医药大学的研究团队和以于琦等为首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的团队。该研究领域发文量前10的作者均出自以上各团队,但是各研究团队之间暂未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单独作者数量较多,作者之间整体合作关系薄弱。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各自内部学院和研究所为研究“互联网+中医药”的主要力量,但机构之间合作薄弱,现有的合作多为机构内部合作。作者和机构之间合作不密切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各科研机构之间未探索建立开展相关研究的合作通道和机制,机构及其作者无法找到进行合作的便捷渠道,另一方面可能是各研究团队与作者研究方向不同,后者或许是造成相互之间合作薄弱的根本原因,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潘华峰等主要研究“互联网+”技术在中医药科普平台、中医名医工作室及中医诊疗模式等方面的应用,湖南中医药大学的李鑫辉等主要研究“互联网+”技术在中医教育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而江西中医药大学的俞双燕主要研究“互联网+”时代下中药产业的升级改造。
3.2 研究热点 目前“互联网+中医药”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1)“互联网+中医医疗”;(2)“互联网+中医教育改革”;(3)“互联网+中医药文化传播”;(4)“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5)中医人工智能。
“互联网+”与中医预防、医疗、养生保健、教育、文化传播的融合为当前研究热点。“互联网+”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使智能化、便捷化中医药健康服务成为现实,对推进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维护群众的身体健康,建设健康中国有重要现实意义。
3.3 研究前沿 突现词图谱对“互联网+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变化历程有较清晰的呈现,大致有3个阶段。第一阶段(2016年之前)主要探究移动互联网在中医舌诊、中医文化传播方面的应用,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的使用给中医临床诊断、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等带来的便捷等[26]。第二阶段(2016—2019年)研究视线转向“互联网+中医”带来的中医教育新体验、健康管理新模式等方向。各中医药院校相继借助信息技术,开展《中医骨伤科学》《中药学》等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翻转课堂、慕课、在线网络教学平台等形式实现教育资源数字化,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27-28]。第三阶段(2019年至今)即当前的关注点在慢病管理、教学模式、中医信息化建设(互联网医疗、中医人工智能等)等方面。中医药在患者的慢病管理方面有天然优势,“互联网+”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给慢病患者带来了便利。患者可利用智能设备、云计算平台、云计算技术等实现健康数据的上传、存储、分析和预测结果的反馈,医生也可实时掌握患者的健康状态,方便对患者的慢病管理[29]。近几年中医药健康服务持续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中医教育教学、文化传承、医疗服务、养生保健等均基于互联网技术进行了信息化建设,线上教学模式、中医互联网医院、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基于互联网的慢病管理系统等都是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成果,但中医药的信息化建设仅处于初始阶段,未来“互联网+”与中医药的融合还有诸多可能和空间。如何建成适应中医药管理体制且与卫生健康协同融合的中医药信息化支撑体系仍是当前及未来需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因此“互联网+”背景下中医信息化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和慢病管理等是研究前沿。
3.4 展望 虽然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互联网+”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也产出了一些学术成果,但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献产出与其他领域相比较少。各科研院校实力不等、研究关注方向有偏差、所处地域不同而地方政策及发展环境也会对院校的研究产生影响,故各科研院校应通过举办学术会议等形式加强相互间的交流,破除跨机构、跨区域合作的屏障,建立学术合作及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合作互助和优势互补。各科研院校应加强交流,提高研究质量及数量。此外,现有的研究绝大多数是由中医药院校完成,中医医院、科研机构及相关企业等单位较少,而中医医院正是互联网与中医融合产物的实际应用场景,如中医线上诊疗服务模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等。任何具备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指导性的研究成果既产自于实际又反指导于实践,因此各中医药高校在未来要加强与科研机构、医院等单位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产出更多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互联网+中医药”研究成果。
目前该领域主要研究内容为教育改革、中医互联网医疗、中医人工智能的应用、健康及慢病管理。在健康中国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正积极赋能中医药产业,“互联网+中医药”产业发展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未来随着互联网与中医药的融合发展迈入新阶段,健康服务模式与内容会不断丰富。以下研究方向可能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
3.4.1 中医互联网医疗 当前对中医互联网医疗的研究大多从宏观角度切入来探究发展现状、发展模式、机遇风险、监管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各地中医医院已陆续进行实际探索,在诊前、诊中、诊后各医疗环节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如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在线咨询、线上复诊、电子化支付缴费、报告查验等。因此未来研究可针对具体应用场景展开更多相关研究,此外研究视线还可移向中医护理、智慧药房、智慧中医院、中医远程医疗(模式、范围、运营管理机制等)等方面。
3.4.2 中医养生保健和康复互联网服务 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及康复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得互联网与之融合为大势所趋。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可依托信息技术实现服务模式的创新,打造线上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融保健知识宣传、健康评估干预、养生调理、健康监测反馈于一体的智慧保健云服务。而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应用于中医康复服务领域后,康复机构诊疗数字化系统和信息数据平台得以建立,远程康复治疗、康复指导、知识普及、长期跟踪等可以实现,使患者享受更便捷的康复服务。
3.4.3 中医药健康数据的信息挖掘 以中医药健康数据为基础,中医医疗机构及相关部门可运用数据挖掘、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整合中医药临床、科研等数据资源,构建中医大数据研究平台和信息共享系统。系统内包括中医典籍数据库、临床诊疗及病历数据、体质辨识数据库和名老中医传承知识数据库等。
3.4.4 中医药健康养老信息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人们对中医药信任度的提高及疾病谱的改变,中医药健康养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基于互联网的养老服务可延伸至社区及居家养老,所以中医诊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共同建立的基于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化产品和可穿戴设备的医养结合新模式将成为未来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医疗、养生保健、康复、养老等中医药健康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会成为首批结合对象,而当前对这些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初始或空白阶段,学者未来可将目光聚焦到以上研究方向,产出更多的科研成果来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4 结 语
“互联网+中医药”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互联网+”在中医药中的应用已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但该领域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且研究大多局限于机构内部,跨组织、跨区域的合作较少,未来需加强作者间、研究机构间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