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锁乳突肌触发点针刺联合背俞穴温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气血亏虚证临床研究
2022-11-09谭伟杰董俊球
谭伟杰,董俊球,贺 丹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100)
颈源性眩晕又称为Barre-Lieou氏综合征,属于颈椎病的一种,患者多为中老年或长期伏案工作者。近年来,该疾病发病逐渐年轻化。目前现代医学多认为本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失稳,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颈交感神经症状[1],临床表现较复杂,主要有慢性眩晕、耳聋耳鸣、视力下降等症状。因该病病因复杂、治疗周期长、病情易反复,故仅依靠常规的非手术疗法,不仅难以达到理想的远期疗效[2],也会降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2]。而从中医角度分析,颈源性眩晕多为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其常见证型为气血亏虚证,治疗宜以补益气血、调整脏腑、舒筋活络为主[3-4]。据此,本研究对我院接收的颈源性眩晕患者行胸锁乳突肌触发点针刺联合背俞穴温针灸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5]中关于颈源性眩晕的诊断标准,胸锁乳突肌可触及结节,X线显示颈椎生理弧度存在不同程度变直,超声显示椎-基底动脉缺血,颈部扭转试验呈阳性。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内科学》[6]中关于眩晕气血亏虚证的诊断标准,主症:头晕目眩,视物模糊,动则加剧,神疲乏力,唇甲不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次症:肩颈疼痛,恶心呕吐,倦怠懒言,心悸少寐。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患者知情同意;25周岁≤年龄≤70周岁,且依从性良好。
1.3 排除标准 因其他疾病如内耳疾病等所致眩晕者;存在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合并颅脑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有妊娠意愿或已处于妊娠期、哺乳期者。
1.4 研究对象 将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90例颈源性眩晕气血亏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伦理审查编号:SRY-EC-2022-004)。
1.5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颈源性眩晕常规治疗[7-8],包括对症治疗患者基础疾病,如纠正贫血、控制血糖和高血脂,调节异常血压等,以及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石家庄市华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规格:5 mg/粒),晚睡前顿服,10 mg/次,持续用药2周。
1.5.1 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背俞穴温针灸,取穴肝俞、心俞、脾俞、胃俞、肺俞、肾俞和膈俞,针具选用苏州针灸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为0.30 mm×40 mm环球牌针灸针和南阳豫草堂艾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纯艾炷。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操作医师定位穴位后常规手消毒,并对针刺穴位及周边2 cm范围进行消毒,右手持针,进针手法为指切进针法,脾俞和肾俞直刺12.5~25.0 mm,肝俞、膈俞和胃俞向脊柱方向斜刺12.5~20.0 mm,肺俞、心俞斜刺7.5~12.5 mm,均行捻转补法,以得气为度,于针柄处悬挂点燃纯艾炷,燃端面向皮肤,每个穴位各1壮,留针30 min后各穴位快速出针,并用棉签按压针孔,每周5次,疗程为10次。
1.5.2 观察组 给予胸锁乳突肌触发点针刺联合背俞穴温针灸治疗,背俞穴温针灸操作同对照组。胸锁乳突肌触发点针刺步骤为:患者取仰卧位,操作医师在胸锁乳突肌处仔细按压查找条索状物或痛性结节,定位为胸锁乳突肌的痛性触发点,定点后常规消毒,操作医师用左手将皮肤及胸锁乳突肌轻轻捏住并稍提起,右手持40 mm针灸针,左手固定痛性触发点,在操作医师的手指内顺肌纤维方向穿刺,针刺方向由内向外斜刺入约12.5 mm并徐徐提插2~3次,以肌肉出现抽搐跳动现象、患者有酸胀感为度,且痛性触发点肌肉紧张度降低和肌肉抽搐消失,即可出针,每周2次,疗程为4次,注意胸锁乳突肌触发点针刺应与背俞穴温针灸治疗时间错开。
1.6 观察指标
1.6.1 中医证候积分 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颈源性眩晕气血亏虚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唇甲不华、舌淡苔薄白和脉细弱)进行评分,每项分值为0~3分,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1.6.2 脑动脉血流速度值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KJ-2V1M经颅多普勒仪(南京澳思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定左右两侧椎动脉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值。
其实这个问题在民营企业中很普遍。在相关申请过程中,即使民营企业的项目很优秀,结果却总是倾向于国有企业。针对这类市场竞争的“痛点”,“民营经济35条”规定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打破各类“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政策执行上,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1.6.3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潜伏期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NeuroCare-C肌电图与诱发电位仪(上海诺诚电气有限公司)测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Ⅰ波、Ⅱ波和Ⅲ波潜伏期数值。
1.6.4 血管内皮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使用318C+全自动酶标仪(上海沛欧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测定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
1.6.5 眩晕评分 眩晕评分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9]和颈椎活动度,其中,ESCV涵盖5个评价项目,分别为眩晕、头痛、颈肩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该评估量表总分为30分,症状与得分呈负相关。颈椎活动度采用DRI-360数显万能角度尺(鑫量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测定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度数的总角度和,前屈、后伸和左右侧屈的正常范围均为0°~45°,左右旋转正常范围均为0°~80°,正常人颈椎活动度总角度和为340°。
1.7 疗效标准 参考ESCV评分[9]拟定疗效标准。治愈:患者眩晕和颈部不适症状消失,生活和工作恢复正常,ESCV评分改善超过90%。显效:患者眩晕和颈部不适症状明显改善,每日眩晕时间累计不超过0.5 h,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ESCV评分改善80%~90%。有效:患者眩晕和颈部不适症状有所改善,虽仍有轻微眩晕感,但每日眩晕时间累计不超过1 h,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ESCV评分改善60%~80%。无效:患者眩晕和颈部不适症状无明显改善,眩晕感明显,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ESCV评分没有趋向正常范围,改善低于60%。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若方差齐,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若方差不齐,组间比较采用校正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观察组男19例,女26例,年龄27~66(37.98±4.23)岁,病程1~4(2.72±0.83)年;对照组男17例,女28例,年龄25~63(38.82±4.02)岁,病程1~5(2.68±0.91)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唇甲不华、舌淡苔薄白和脉细弱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比较(,cm/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比较(,cm/s)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潜伏期数值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潜伏期Ⅰ波、Ⅱ波和Ⅲ波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数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潜伏期数值比较(,m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潜伏期数值比较(,ms)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NO、ET-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O水平明显升高(P<0.05),ET-1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指标值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指标值比较()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评分和颈椎活动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ESCV评分和颈椎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ESCV评分和颈椎活动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评分和颈椎活动度比较(,分)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评分和颈椎活动度比较(,分)
2.7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颈源性眩晕是指颈椎及颈部相关软组织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的变化,从而引起颈椎本体感受器紊乱,异常信号传入至前庭核而导致的眩晕综合征。现代病理研究发现,颈源性眩晕气血亏虚证可以见于西医学中贫血、低血压、椎动脉型颈椎病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疾病[10]。该病患者临床检查颅脑CT可见脑动脉血流速度明显下降,尤其是左右两侧椎动脉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一方面使得脑部血液灌注量不足,前庭迷路缺血,从而产生旋转、倾倒和起伏的错觉;另一方面导致前庭平衡器官、椎动脉交感神经丛及脑干中枢神经出现缺血,进而损害脑干前庭核群功能,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异常[11-12]。且这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不仅可导致颈部血管痉挛收缩,实验室检查可见收缩血管因子ET-1异常升高,舒张因子NO明显低于正常,还可引起颈部软组织缺血性损伤,颈部的生物力学稳定遭到破坏,颈椎活动度下降[13]。临床西医对于颈源性眩晕的治疗常采取扩张脑血管和营养脑神经对症支持治疗,但临床疗效欠佳,因此,寻求切实有效的颈源性眩晕治疗方案已成为临床探讨的热点课题。
根据颈源性眩晕患者眩晕伴颈项疼痛、恶心呕吐、站立不稳和视物不清等症状,中医学将其归属为“眩晕”“冒眩”和“项痹病”范畴,病位主要在脑和颈项部。颈项作为脑与躯干四肢、五脏六腑之间气机升降和气血流注的重要枢纽,影响着脑调控机体功能的发挥。颈项经络气血流畅,则清升浊降,头目得养,意识清楚,思维敏捷;颈项经络阻滞不通,气血运行受阻,清轻之气无法横越,不能上荣于头目,则脑窍失养,头晕目眩[14]。眩晕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有不同的阐述,但其主要病理证型可概括为气血亏虚、肝阳上亢、肾精不足、痰湿中阻和瘀血阻窍[15]。其中,气血亏虚尤为常见,该证患者多因素体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五脏之精无法充养,机体气血亏虚,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髓海不足,而致脑髓失养,发为眩晕,治疗宜以益气活血、疏经通络、调整阴阳为法则。
本研究观察组采用胸锁乳突肌触发点针刺联合背俞穴温针灸治疗。其中触发点又称“激痛点”,是数个头尾相接聚集在一起的条索样肌纤维挛缩结节,可激发特征性的整块肌肉痛,其在解剖位置、针刺引起的线性传感等方面与中医阿是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16]。临床研究发现颈源性眩晕气血亏虚证患者颈椎退变和颈部肌肉萎缩痉挛可引起椎骨轻度牵拉错位,使得强力收缩的颈部肌肉群内的触发点被激活,尤其是胸锁乳突肌,引起颈部本体感觉混乱而出现眩晕和平衡功能障碍[17]。胸锁乳突肌触发点针刺直接作用于颈部患处,其缓解眩晕症状的机制可能有三方面:(1)胸锁乳突肌触发点针刺可松解颈部侧方肌软组织,减轻粘连的肌肉组织对神经血管的卡压刺激,改善触发点周围局部微循环,促使血液加速流动,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功能,增加脑循环血流量,增强脑的营养代谢,减轻眩晕不适[18]。(2)胸锁乳突肌触发点针刺效应有利于剥离颈部的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粘连,改善局部纤维结构和组织僵硬度,松解颈椎周围紧张痉挛的肌肉和筋膜组织,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物力学平衡,增强颈椎的稳定性缓解眩晕症状[19]。(3)胸锁乳突肌触发点针刺可刺激神经末梢,恢复神经轴浆流动和轴流接收传递的正常功能,降低颈神经根的病态敏感性,纠正颈本体感觉器的紊乱,改善神经受压刺激引起的颈部疼痛、麻木症状[20]。
此外,背俞穴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由神经和血管双重结构组成,为五脏六腑经气聚集所在。张介宾谓:“五脏居于腹中,其脉气俱出于足太阳经,是为五脏之俞。”[21]由此可见,背俞穴与脏腑有直接的联系。本研究在背俞穴取穴肝俞、心俞、脾俞、胃俞、肺俞、肾俞和膈俞进行温针灸治疗。其中肝俞、心俞、脾俞、肺俞、肾俞为相应五脏之气输注之处,对调理全身气血起重要的作用;胃俞穴是理胃要穴,针灸之可健脾和胃;膈俞为血会,可养血和营。温针灸诸穴不仅可激发五脏的经气、疏通经络、平衡脏腑阴阳,促进气血生成,还可借助太阳经阳气运行,引气血上行至头目,使脑府气血得充,脑络、筋脉得养,使耳目清明,从而达到治疗眩晕的目的。有关研究发现脊神经节段和交感神经的分布与背俞穴所在区域有密切联系,针灸背俞穴可促进相应的神经体液调节,调控自主神经中枢,对相应脏腑产生特定的双向调节作用[22-23]。同时刺激背俞穴能激活血管的自律运动,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活动,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功能,增加脑血流灌注量[24]。此外,温针灸背俞穴可作用于后背部的神经末梢,通过神经反射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激活机体的自身调控系统,发挥恢复生理平衡和消除病理过程的作用[25]。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颈源性眩晕气血亏虚证中医证候积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潜伏期数值和ET-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脑动脉血流速度值、眩晕评分值和NO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数值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提示胸锁乳突肌触发点针刺联合背俞穴温针灸可有效改善颈源性眩晕气血亏虚证患者中医证候,增加脑部血液灌注,改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血管内皮功能,提高颈椎活动度,缓解眩晕症状。由于客观原因限制,本研究纳入的样本为单一中心小样本,观察周期较短,关于胸锁乳突肌触发点针刺联合背俞穴温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作用机制和远期疗效评价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的深层次研究,为颈源性眩晕的临床治疗奠定更多循证医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