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业院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的建设

2022-11-09山东星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吕双玲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智能网师资测试

山东星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孙 灿,吕双玲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汽车产业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需求也呈现出井喷态势,高职及应用型本科院校亟需开设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培养高端技能人才。

1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建设背景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等均以不同方式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加大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纲要》特别提到,要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契机。

满足多种自动驾驶等级测试需求的智能网联性能测试封闭场地在全国多地建成并投入使用。2018年4月,工信部、公安部和交通部联合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明确了测试主体、测试驾驶人及测试车辆应符合的条件,为国内智能驾驶汽车道路测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建议。目前,北京、上海、重庆、深圳和天津等多个城市相继公布了各自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定,目前已经有21个省份开展车联网试点工作。

2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需求及特征

2.1 专业人才需求

据估算,到2025年,预计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将达2 800万辆,按照汽车从业人数与汽车销量比例约为1∶2.5估算,到2025年将会有1 320万名汽车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接触智能网联汽车。目前智能网联汽车人才总量不足2万名,行业急需智能网联汽车复合技术型人才与应用型技术人才。

2.2 学生就业方向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有别于传统汽车技术,它是汽车、交通、信息、通信等专业内容多学科的融合,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将来的工作岗位主要在智能网联汽车的感知层和控制层,主要从事以下工作。

(1)进入主机厂、零部件、传感器、信息技术等企业就业。在上述企业中担任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标定测试、应用软件测试、车辆改装、道路测试、高精度地图采集、车载终端网络测试工程师助理,从事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传感器的标定测试、仿真软件应用与测试、传感器辅助研发、底盘线控改装、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整车测试、道路测试、安全测试、道路信息采集、地图数据处理、车载网络终端安装调试等工作。

(2)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维修企业就业。担任智能网联汽车营销、理赔员、维修工,从事智能网联汽车销售、维修接待、事故理赔、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安装调试、零部件检测、维修工作。

2.3 人才需求特征

(1)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型。传统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核心在于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机械结构,在维修过程中可以通过看、听等人工操作判断故障点,存在较大的经验成分。智能网联汽车诊断的核心在于传感器、决策控制系统等,运作原理更加抽象,需要采用诊断仪等专用设备进行分析,故障诊断更多依赖于检测设备和操作流程,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明显提升。

(2)从技能培养向知识+技能培养转变。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技能人才更多关注于汽车后市场,是在汽车产品基本定型后,依托于产品开展课程和实训项目设计。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和产品都在快速变革中,岗位需求、能力要求不明确。因此,在人才培养中除注重技能培养外,要以“三横两纵”技术体系为核心,加强知识培养,使学生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要求。

(3)从专一汽车方向向专博融合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中大量新技术、新零部件的加入,要求汽车技能人才具备更宽的知识面和技能。伴随着智能化、网联化水平的提高,汽车的集成度和模块化程度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诊断和维修的难度。因此,未来人才培养需要更好协调专和博之间的关系,在固定的课时内,培养出满足产业需求的人才,实现专博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4)从汽车后市场向全周期转移。由于产业的深度融合,人才的边界也日益模糊。在互联网思维的冲击下,传统汽车4S店模式正在变革。未来,在汽车智能化基础上及汽车共享化的趋势下,汽车主机厂将转型成为出行服务提供商,汽车前市场与后市场将彻底融合。因此,智能网联汽车技能人才不应单纯定位于汽车后市场,应全面关注从设计、制造到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人才培养。

3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3.1 师资力量不足以支撑

较强的师资配备及优秀的师资水平是确保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良好发展的保障。目前,职业院校及应用型本科汽车专业现有师资大多数为传统汽车或新能源汽车专业方向,无法满足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的技术需求,同时学院领导对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师资如何配置也存在困难。

3.2 缺少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相关教材及课程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融合多学科内容,现阶段院校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没有明确的课程体系,同时现阶段教材以技术研究、理论介绍为主,缺少针对职业院校及应用型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特点的理实一体化教材。

3.3 缺少能够满足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的实验/实训中心

智能网联汽车工作岗位所需操作技能,属于新技术技能范畴。目前职业院校及应用型本科原有的汽车相关专业的实验/实训设备无法满足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训需求。

4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建设思路

(1)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建设的同时,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将职业技能培训内容有机融入学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试点,深化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有助于提升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院校的人才供给能力,增强本区域院校的市场吸引力,为推动职业教育的深入改革提供持续动力。

(2)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遵从“三横两纵”。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体系结合网联汽车技术架构进行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涉及汽车、信息通信、交通等多领域技术,其技术架构较为复杂,主要划分为“三横两纵”式技术架构。“三横”是指智能网联汽车主要涉及的车辆、信息交互与基础支撑等3大领域技术,“两纵”是指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车载平台及基础设施条件。

智能智能网联汽车展业的核心课程如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汽车单片机与总线技术》《车联网技术与车路协同控制》《智能车辆控制基础》《线控底盘技术》《传感技术及应用》《开发语言及二次开发技术》《智能网联汽车装配与调试》。

(3)明确智能网联汽车主体地位,加强学科融合。在设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时,学校往往会在智能汽车专业、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中做“加减法”。但设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程不能简单做加法或减法,而是应立足未来市场业态和模式,根据其对相关岗位的能力要求,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主体,对必要的课程进行整合扩展,设计出最优的课程体系。

(4)多元师资培养渠道,提升教学水平。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师资应在现有师资基础上,通过专家讲座、一体化教学训练、专题研讨、参观考察等方式进行能力提升;将电气、电子、计算机信息类专业教师转入汽车专业,进行校内整合;通过校企合作扩大兼职教师队伍,进行校外整合,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5)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密切产教融合。专业设置源于产业需求,人才规格服从产业需求,教学资源对接产业需求。因此,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建设应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输出,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教学科研改革与创新,促进产学研良性互动,助力区域经济转型。

猜你喜欢

智能网师资测试
智能网联汽车漏洞管理实践探索
心理测试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智能网联汽车为冬奥会添动力
智能网联汽车仍面临三大挑战
北京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行业规模将超千亿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心理小测试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