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物流业转型升级动力与路径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
2022-11-09盛鑫,蔡芒
盛 鑫,蔡 芒
(1.江苏开放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6;2.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483)
1 引言
物流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战略性与先导性作用,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有利于促进制造业提升绩效和核心竞争力(梁红艳,2021;卞璐,2021)。物流业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区域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等都起着支撑作用(刘晓琳,2021;温婷等,2021)。我国物流业经历了持续高速增长和发展,产业规模和产业发展质量快速提升,但与物流业发达经济体比较仍然存在运作效率低、社会化程度不高、技术应用不均衡等问题,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刘阳春等,2017)。物流业发展动能由劳动力投入向资本投资驱动的转变影响行业企业转型升级(陈恒等,2021),互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段军山等,2013),刘伟华等(2009)界定了物流业专业升级的四种模式。此外,国外学者从物流效率提升(Hazen 和 Byrd,2012)、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更侧重服务升级(Rushton 和 Walker,2007)等方面关注物流业转型升级问题。广东省是全国物流大省,广州市是广东省经济中心,物流业集聚发展、物流企业众多、物流业态丰富,广州市需要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广州市物流业发展现状调研分析,结合相关理论构建,分析物流业转型升级动力,探索转型升级路径,力图为区域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2 广州市物流业转型升级的背景
广州市拥有丰富的物流资源。拥有广州港、白云机场等重要的物流枢纽,背靠珠三角经济腹地,一直是我国对外进出口贸易和物流的重要集散地,物流业发展基础强、发展态势良好。基于广州市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显示,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制约着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
2.1 物流资源集聚功能较弱
港口物流行业集聚能力有待提升是广州物流资源集聚性不强的一个典型。广州具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和货源优势,地方政府也着力打造国际航运物流中心,但在港口条件、集疏运体系、区位优势、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等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改善空间。2021年广州市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13,比2014年26位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与周边的香港(第4位)有较大差距,落后于国内先期开始建设的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上海(第3位),领先于天津(第19位)、厦门(第22位)和大连(第24位)。通过与国际先进的航运物流中心和国内领先的航运物流中心横向比较,可以看出南沙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分指标来看,在港口条件各二级指标中,广州港在集装箱吞吐量上存在明显的劣势;在航运服务方面,与发达的国际航运中心相比,广州港的航运服务产业链上各类企业和资源集聚都处于起步阶段;综合环境方面,南沙在营商便利指数、关税税率、物流绩效指数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广州港距离建成国际航运物流中心还有诸多有待加强和改进的地方,需要通过政策集聚和合理配置要素资源,明确定位、错位发展。
2.2 物流企业服务功能亟待向供应链服务转型
广州市内物流企业多以提供物流功能为主,尤其是提供货运代理、报关代理等代理服务的物流企业占比较高,这类企业多提供较为单一的中介服务。行业中部分企业已经逐步探索向综合物流服务商升级转型,通过整合资源或自建物流资源提供国内物流、国际运输和目的港物流等一体化综合物流服务,但总体而言,与物流行业发达地区尤其是深圳地区相比,广州市物流业在产业层次上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2.3 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
广州市以商贸流通为主的物流业,多利用广州市较为丰富的物流园区物流设施资源,如沙太货运站、白云货运站、林安货运站以及增槎路货运站等货运园区和二环以内的物流园区提供物流服务,较多的物流企业还属于传统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机械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偏低。
在此背景下,区域物流产业如何依托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借助技术革新和政策助力向更高质量的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成为行业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也成为物流业能否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3 广州市物流业转型升级的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
广州市区域物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是向全球物流服务供应链的集成商演化,不断提升行业增值性和竞争力,在降低区域物流成本的同时促进区域商贸流通和制造业的发展,其驱动力由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组成。
3.1 物流业转型升级的外部影响因素
3.1.1 区域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要求物流业转型升级
伴随着广州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制造业不断由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装备制造、智能制造产业升级,与之相配套,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物流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制造业外包物流服务由单一业务外包向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外包转变,由区域内物流服务向跨国物流服务转变,物流作业对象由单一产品向集成配套产品转变等,都对物流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释放了新的市场需求。
在流通领域电子商务等流通模式占比越来越高。与传统物流服务不同,电商物流服务更侧重流通领域,关注如何从仓储节点高效地递送至终端客户;而跨境电商物流更要求高效、安全地将商品零散化、低成本地配送至海外客户(或进口电商的国内客户)。
制造业物流与电商物流需求的变化,要求区域物流服务商能够提供更为复杂的定制化物流服务,要求传统的物流服务企业逐步转型升级,不断适应市场需求。
3.1.2 营商环境的变化助力物流业转型升级
虽然近年来我国物流业整体成本不断下降,但物流企业运营成本却不断提升。燃油成本、土地使用成本、人员成本、设施设备更新成本等不断增加的运营成本和不断降低的服务收入,极大地挤占了传统物流服务商的利润空间,再依靠单一功能化物流服务,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倒逼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向提供增值服务业务能力强的综合物流与供应链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另外,政府先后出台各项政策,鼓励和扶持有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发展,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区域优势物流企业开始对接资本市场,借助资本市场融资加快业务发展。如广东原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9月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广州本地第一家主板上市物流企业。
3.2 物流业转型升级的内部影响因素
3.2.1 行业企业竞争压力要求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
与外部影响因素相对应的是企业内部影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以货代行业为例,广州市现有各类货代企业1万余家,大部分货代企业都开展相似业务,彼此之间业务区分度较低,竞争激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生存,物流企业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方式。以广州喜洋物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由于具有较强的资源禀赋(航空公司资源),不断横向拓展业务,代理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业务,同时不断开拓零售业务,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利润。而中小货代公司由于缺乏航司资源,无法复制喜洋的物流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部分企业通过“包板”等模式逐步从二级代理商向一级代理商演化,以提升资源掌控能力;部分企业通过打通国内、海外物流服务全链条,由单一国内货运代理企业向提供“door to door”国际一站式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以提升用户粘性和业务增值能力,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部分企业开始专注个别市场,面向细分市场提供专业化服务,以获得竞争力。由此可见,行业竞争和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推动着企业自发地转型升级。
3.2.2 技术进步和信息技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技术进步正在成为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物流技术尤其是在仓储、分拣、运输、信息领域的技术进步,高度信息化的自动化仓储管理、订单处理与监控等,正在帮助物流企业满足越来越多的医药、冷链物流等新兴物流需求,并通过信息技术不断提升供应链运营的透明化。
4 物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4.1 理论基础
4.1.1 核心能力理论
Barney(2002)研究认为只有具有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不可完全替代性和价值性四个特征的能力才能帮助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物流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服务领域的资源和能力,而进入陌生领域可能造成转型升级的失败。核心能力理论的启示是,当物流企业缺乏营销、研发等领域的核心能力,盲目地跨领域、多元化转型升级可能会得不偿失;转型升级应该以核心能力的培育为前提。
4.1.2 全球价值链理论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有在价值链内部实现升级、跟随价值链实现升级两个维度。物流企业原有的国内物流服务为企业走向全球物流价值链提供资金积累。具有一定资源和能力的物流企业,多选择跟随服务客户一起向全球物流价值链集成商的角色转型,但大部分物流企业缺乏全球资源整合和集成的能力,只能从事分包物流服务。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物流服务商都适合向全球物流价值链服务转型,这些转型需要足够的资金、技术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因此,物流企业可以在原有的价值链体系中做深、做大、做强,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与产业链共同实现升级。
4.1.3 战略创业理论
战略创业理论通过将组织识别创业机会与组织战略协同,帮助组织打造核心竞争优势(Ireland,2003)。其借鉴意义在于,物流企业应将搜寻创新、创业机会与组织战略转型相关联,最终实现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
4.2 物流业转型升级路径
综上所述,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的典型路径是业务单一化向业务多元化、业务本地化向业务跨地域化、功能服务化向集成服务化转型,受制于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有些物流企业更适合沿着典型路径转型升级;而另外物流企业有可能更适合聚焦现有物流业务,在专业领域内部实现基于附加值提升的升级路径。在“互联网+”等新经济背景下,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更加复杂和多元化,而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创新对物流企业“重资产”竞争模式的要求下降,使得物流企业的升级路径再次发生转变。
4.2.1 物流产业升级的深度路径——服务领域专业化
借鉴核心竞争力理论和Humphrey等人产品升级理论,可以将物流产业升级的深度模式路径分为以下三种。
(1)提升物流基础服务能力:物流行业企业通过在先进设施设备和物流技术领域的投资,提升物流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如物流企业通过在如自动化立体仓库、货到人分拣设备等领域的投资,改善物流服务功能;通过购置更为绿色环保的物流设备,以提供环境友好型绿色物流服务;通过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投资,以更好地实现与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德迅物流就依靠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持续投入,实现了业务升级并在价值链环节、企业整体能力、社会绩效等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提升(刘阳春等,2017)。
(2)提升定制化服务能力:提升定制化服务设计与实施能力,响应制造业与流通业提出的更复杂的业务需求。该路径的重点是物流服务内容的创新。如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在面临行业的出口代理服务竞争的环境下,主动求变,创新性地提供进口供应链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等,为客户定制化提供虚拟生产供应链服务等,帮助企业在当时行业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提供定制化服务往往要求物流企业向提供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转型。常见的转型案例为从单一的仓储/运输型企业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变。广州市部分领先的货代公司转型升级多沿用这条路径,从单一的货运代理服务商,逐步提供仓储服务、国内运输服务、关务服务,乃至集成与目的港物流服务商,提供“门到门”一体化国际物流服务,从单一的业务中介向跨境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升级。
(3)提升跨行业服务能力:该路径核心是业务的扩大化,将物流企业在原有行业的资源和能力迁移至新的行业,服务更广阔的客户群。大部分物流企业在规模扩张阶段都采用过该路径。如宝供物流早期主要服务客户为宝洁公司(日用化工品行业),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服务的客户群逐渐泛化,涵盖食品饮料、家电、化工等多个行业领域。
4.2.2 物流产业升级的广度路径——业务范围扩大化
物流产业升级的广度路径更关注物流行业整体升级路径。如深圳市在近二十年的现代物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了由功能型物流行业向综合服务型物流行业再到供应链服务型行业的整体转型升级。现阶段,深圳市拥有全国最多的注册供应链服务企业,深圳市地方管理机构更为了统一供应链服务出台了专门的地方标准(供应链服务术语,SZDB/Z 295 —2018)。借鉴Gereffi的理论和刘伟华等(2009)相关研究结果,将广州市物流产业升级的广度路径分为以下两种:
(1)行业个体企业转型升级。物流企业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能力储备,采用深度路径实现个体企业升级。
(2)区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与产业集群内企业一起,通过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共同构建生态体系,实现生态体系的整体升级。如依托港口和航空货运枢纽地位,构建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和国际航空货运物流中心,围绕物流中心构建相关物流产业集群,促进行业生态体系建设与高质量物流业发展。集群内企业通过统筹合作与分工,最终实现区域物流资源集群基础上的整体物流产业服务能力和增值能力的升级,并促使头部物流企业向全球物流服务集成商转型升级。
5 结语
物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区域制造业和流通业发展要求物流业同步转型升级。在物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物流企业可以采用深度和广度两种不同的升级路径,实现企业个体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