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视域下课后服务的难点与进路

2022-11-09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双减服务学校

都 晓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针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等问题,有的放矢展开全面整治,对全社会普遍关心而始终未能彻底解决的中小学生减负问题进行政策及制度机制层面的切实回应。《意见》体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少年教育问题,着眼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保障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意见》体现空前的力度和决心,直指过去一些想办而没有办好的深层次问题域,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解决好的一些“长期性顽瘴痼疾”,突出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力度,坚决克服功利化、短视化和层层加码式教育行为,为提升学校育人水平、优化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提供保障,切实推动教育回归育人“初心”和铸魂“本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全面发展。本文拟从“双减”政策出台的重大意义为研究起点,从学生、教师以及教学三个层面展开全方位立体式深层次发掘,对“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难点及其改进措施、路径进行深入探析,以期为新时代破解青少年“减负”难点问题提供一些参考与启示。

一、出台“双减”政策的价值意蕴

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公平的基石,是推进精神共同富裕的坐标,教育公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双减”是针对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长期形成的“被动式”“超前式”“加码式”教学短板而制定的一系列教育政策,彰显了党和政府教育治理的重要方略及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的战略举措,是一项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伟业的民心工程,“双减”以其鲜明的政策导向、目标取向和家校社联动向度,对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双减”彰显科教兴国战略目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双减”政策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体现。新时代新征程,创新是引领中国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能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发展获取良好积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容易导致“三化”陋习:学习思维僵化、学习兴趣弱化、学习能力退化。这将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形成巨大挑战,而“双减”政策旨在解决多年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教育难题,蕴含着“减负增效、提质培优”的基础教育变革转向,为努力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创新性人才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二)“双减”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双减”指向教育价值所在,减负是为了提质增效,培育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提升思想文化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双减”政策聚焦“立德树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保障学生权益和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让义务教育回归立德树人“初心”,培养堪当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栋梁之材。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如果学校和家长只重视“智育”发展,使学生一味陷入“刷题”的重复性、机械性、低效率活动中,而忽视对德育、体育、美育、劳育等方面的培养,将严重地违背教育规律和党的教育方针,悖离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根本准则,最终势必培养出“畸形”人才。“双减”政策的全面落地,及其课后服务的全方位、立体式、多样化开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健康、创新发展具有良好的助推作用。

(三)“双减”规制教育资本无序扩张

从教育的社会功能而言,教育公平体现“最大的德”,教育公平也是最大的公平。教育的失败,不仅仅是影响到一个人的问题,更牵涉到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发展。针对目前存在的种种教育乱象,出台“双减”政策体现了党中央整治教育乱象的决心,“这是一场必须要打的‘双减’之战,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双减’之战。”教培机构不能把教育作为资本运作谋取利益的增值工具,更不能让资本在教育市场无序扩张和疯狂生长。根据《意见》,相关部门要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和线下培训),“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严格控制资本过度涌入培训机构,培训机构融资及收费应主要用于培训业务经营,坚决禁止为推销业务以虚构原价、虚假折扣、虚假宣传等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行业垄断行为”。“双减”政策的出台将对资本绑架教育市场起到坚决遏制作用,为课后服务提供生长空间。

二、“双减”视域下课后服务的难点透析

努力做好课后服务是“双减”落实的重要途径。从学生、教师、教学(教育质量)三方面审视“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其难点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学生层面:“双减”背景下学生的中心地位有待进一步凸显

目前,我国的课后服务分学科类培训和非学科类两种类型。“双减”背景下这两种类型的校外课后服务机构将面临两极分化:学科类培训机构将不得不转型为非营利性机构,这预示着曾经辉煌一时的校外学科辅导机构将逐渐式微,走向历史的终结,从而也标志着一个“教培时代”的结束;非学科类机构同样也“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那些有资质的课外艺术班、兴趣班将在未来课后服务市场占有一定市场,但相关问题也随之而来:

1.学生的课外补习负担能否真正减轻?“双减”政策出台的目的是“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但在现行中高考指挥棒下,只要以应试教育为导向、以考试分数为评价标准的模式没有发生变化,家长的“超值期待”和内心焦虑就无从减轻。由此又导致新的问题阈值出现:一方面,“三点半”之后的两小时课后服务,初衷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消解校外学科培训的压力、解决家长无法按时接送孩子的后顾之忧,但在教育“内卷化”“抢跑文化”“普职比”“超前教育”等功利思想的影响下,不少家长却担忧学校“减负”过多会让孩子一度成为“双减溢出效应”或“放养式教育”的“递减实验者”,孩子“学得少、玩得嗨”,反而加重了对孩子成长的“五点半疑虑”。大多数家长认为课后服务不单纯是“看”与“管”,更是“教”与“学”、“照料”与“服务”,因而会想方设法给自己的孩子“加码”,在学生“五点半”放学,甚至晚上联系课外教师“私补”。另一方面,各种学科类补习班会改头换面,以“超补游击队”的灵活机动“战术”化整为零,以“一对一家教”“精品课教学”“游击班”等新面目出现。最终结果是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不降反增,使得“双减”在一定范围无法真正落地见效。

2.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能否真正得到满足?“双减”政策指出: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目前,我国教育方面也存在人民对更好教育的向往需求与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供需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将难以消除。从地域性而言,在一些沿海发达城市,由于财政投入、师资力量、硬件建设、社会支持等方面因素,学校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运行成熟,已取得良好成效,而反观国内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生源、师资、设施等方面存在客观条件、外在因素与内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内容缺失或空洞、服务形式单一等方面制约,课后服务沦为“形式主义”的空谈,有可能成为延时两小时的“时空补充”,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并未得到充分满足。

3.学生的学习力和发展力能否真正得到提升?美国教授佛睿斯特于1965年提出“学习力”一词,指向一个人的学习毅力、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新力的总和,是指人们获取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发展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持续学习、实现人生价值和自身优质健康发展的能力。就义务教育阶段而言,学生年龄偏小、个性特点突出或“童趣”鲜明,自我意识、自我规划能力以及分辨能力比较薄弱,对自主学习方式的认知度不够明确,无论是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学习导向,还是学习过程管理和生活打理都需要培养,普遍存在自主性、集中力和自控力缺乏,自我价值和自身潜力的认知上呈现模糊性,普遍存在他主学习、依赖性学习、不愿学习和单向度发展等问题。

“双减”政策背景下,国家大力倡导开展丰富的课后服务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和需求,但基于现实学情,课后服务的切实落地还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其一,我国应试教育传统下长期秉持“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难以立刻转变观念,加之高考的评价指挥棒还未产生根本性变革,潜在的应试需求依然存在;其二,课后服务旨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让每个学生获得差异化、个性化发展,但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均衡,城市和乡村地区学校在面对同样的“双减”政策时,能够给予的课后服务类型和水平存在极大差异,难以有效保证课后服务的实施质量;其三,长期以来过度“加码”的教育导致学生重复性、机械式学习,学习思维僵化、学习兴趣弱化、学习能力退化,即使重获“自由”支配课后时间的权利,许多学生也根本不知道如何进行自主安排、自我管理,造成时间的大量浪费。因此,如何在“双减”政策下完善学生课后服务保障机制,切实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二)教师层面:“双减”背景下教师的各类负担也有待减轻

教师是课后服务的主力军,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状态和参与程度直接影响课后服务工作质量。“双减”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与此同时,本已承受教学负担之重的教师,又遇到课外服务提升的各类挑战,与之相应的各类负担也有待进一步减轻或平衡。

1.教师的工作负担有可能加重。“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不是简单“照看”学生,教师需要提前精心设计和准备,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活动,这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正常的教学工作本已繁重,加之学校、家庭、社会等其他关联事务需要处理。课后服务的增加对教师的体力、精力形成一定考验。“课后服务延长了教师的工作时间,增加了他们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挤占了备课、教研、学习时间,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生活和休息。有些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表示,学校教学工作本就非常繁重,额外增加课后服务的工作任务后,无疑是‘雪上加霜’。”

2.教师的心理负担有可能加剧。课后服务在一定程度增加教师工作负担和心理负担的“双重考验”。一方面,有些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果减少对课堂知识的跟进式复习巩固,则学习成绩有可能降低。在学校以学生成绩为主要考评手段的体制机制不变的情况下,教师任教学科成绩下降与教师的心理压力成反比,即意味着教师的焦虑心理、自尊心、荣誉感会随着学科成绩的变化而波动。另一方面,一些教师认为课后服务安排在放学后的时间,这种“时空伴随感”“服务衍生”不属于正常教学活动内涵,家长应该成为学生课后服务的责任主体。实施课后服务是牺牲学校教师的利益满足家长的利益,因此,一些教师从内心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

3.教师的角色负担有可能加码。角色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期待的一套行为模式。换句话说,角色是一定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个体的特定地位、社会对个体的期待以及个体所扮演的行为模式的综合表现”。毋庸置疑,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应担任知识技能的传播者、思想道德的引领者、言行举止的示范者等角色。伴随着“双减”政策出台,增加了教师应对多重角色的“身份转换”形成的挑战。《意见》指出:“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如前所述,对于沿海发达城市,专业的师资为课后服务提供有力保障,而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及老少边穷地区而言,“多样化服务”意味着一位老师身兼数“职”,具备“博雅式教学”“通识性教育”才能“艺高胆大”,保障学校课后服务的全方位拓展和有效开展,这对于在音体美等特色课程上存在短板和“盲区”的教师来说无疑又形成新的挑战,从而也增加了一定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背景下的课后服务,对教师的日常工作带来了新的使命,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师的负担问题也更加突出。中小学教师负担构成较为复杂,教师们日常既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进行集体备课、教学科研、听课评课,完成各类考核和检查,甚至还要负责区域内的扶贫、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因此,课后服务时间的延长即意味着教师工作时间的延长,势必加重教师的工作、精神和心理负担。一些教育资源有限的学校往往是教师一人“身兼多职”,既是学科课程老师,又要辅导课后作业,还要挖掘“特长”带好课后兴趣班,多重任务下的多元角色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因此,学生“双减”,教师负担也要同步“减”,教师能否积极配合、主动投入,对于课后服务的有效实施、长期贯彻至关重要,需要我们切实予以关注。

(三)提质升效层面:课后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

“双减”政策下,课后服务将迎来巨大转型,然而,除了课后服务主体(学生和教师)的潜在问题以外,围绕课后服务质量本身还存在诸多难题,新形势下教育发展和课后服务之间也存在显著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

1.课后服务覆盖面不广的问题。目前,课后服务坚持学生自愿报名、不搞强制执行,各地收费标准不一、收费模式不同,多采取政府拨款、学生交款的成本分摊方式,很多家境困难学生可能迫于经济压力而被动放弃参加课后服务。对于一些存在心理障碍的特殊学生群体而言,由于学校普遍缺乏相应的专业化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能力有限,使其难以得到较高质量的照护。此外,部分农村地区在校寄宿生,由于长期在学校寄宿,基本不存在“课后三点半”难题。因此,在一些农村地区中小学,基本上没有开展课后服务,这些学生成为“被遗忘”的对象。课后服务覆盖面不广泛实质上是教育不平衡不协调发展的一个“侧影”。

2.课后服务的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制约,当下一些地区和学校存在短视化、功利化思想,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在具体学校教育教学中唯分数的观念依然盛行,一切工作围绕学生考试成绩展开,压缩甚至取消更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拓展训练,专注于搞“题海战术”和课外培训。因此,“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应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学校教育职能被削弱,甚至不合理地卷入‘唯升学’、‘唯分数’的应试追求之中,在校外培训机构和家长的共同作用下,学校更加被动,主体地位被动摇”,出现“有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集体补课的个别现象”。“素质教育”“五育并举”往往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加重学生精神负担,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3.课后服务的监管力度不大的问题。近些年由于教育严重“内卷”,学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愈演愈烈,全国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已基本与学校数量持平,服务范围几乎涵盖学校教育的所有范畴,已然成为游离于国家教育体系之外的“教育体系”,基本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呈现“无法”“无人”“无力”监管的“三无”现象。学科类超前超标培训、过度贩卖教育焦虑,造成“鸡娃”现象无处不在,资本强劲而过度涌入教培市场,高收费和“教育鸿沟”进一步加剧教育不公,抑或学生身心健康及安全保障等方面问题突出,不仅增加了学生和家长负担,还过度挤占学校教育阵地,严重扰乱教育生态环境,进一步对教育公平形成负面冲击。这些现象都亟需改变。树立“成人比成才更为重要”的理念,以服务于学生的健康、和谐、全面发展为中心,通过发展和完善课后服务打破这种畸形化、单向度发展趋向,为学生赢得自主发展的时间、空间和精力,使教育真正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专注人的健康成长、成就人的终身幸福。

三、“双减”视域下课后服务的改进策略与路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减轻学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同样也是“双减”工作的主阵地。教师、学生和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课后服务既是教育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课后服务的教育主体,是实施者;学生是课后服务的对象,是参与者和成长者;教师和学生通过课后服务这个载体完成相关教育活动。因此,课后服务尤为关键,要因势利导、对症下药,抓住“双减”的时代机遇,遵循教育教学活动规律,规范课后服务教学秩序,提质增效,有教无类,千年大计,百年育人,最终完成培养“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筑牢“立德树人”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急剧转型,传统的课后服务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渐行渐远。课后服务“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被学校“应试教育”的整体规约、家长“揠苗助长”的过分干预以及校外培训机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宣传营销等多方绑架,学生的身体、心理、情感等其他方面严重失衡。新时代“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要遵循立德树人的宗旨。立德树人是学校的立身之本,是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学生是立德树人的主体,课后服务必须贯彻教育的根本宗旨,树牢以学生为本位,筑牢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价值导向。

1.尊重学生健康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就注意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今天做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做祖国的建设者,美好的生活属于你们,美丽的中国梦属于你们。”课后服务要还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记忆,给他们的心灵投进一束温暖的光芒,就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正视学生身心成长规律,让学生健康自由成长。其一,教育主管部门首先要为教育“松绑”,“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其二,当地政府和学校要摒弃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观念,结合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健康等“五项管理”,从课程设置、时间安排、设施配置、服务评价等方面予以改进,为“双减”提供保障;其三,家长要正确认识课后服务。现代教育之父杜威认为:“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而是生活的本身。”因此,家长理性看待孩子教育与成长,合理安排家庭教育,尤其要注重“德育、体育、美育、劳育”等方面的培养。

2.树立立德为先、五育并举的培育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个人都是从孩子长大的。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其一,坚持“立德为先”。学生健康全面发展首先要重视“德”,“全面发展的人首先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以往的应试教育往往重智育、轻德育,培养了不少“高分低能”甚至“高分低德”的人。例如,近些年出现的一些“网红”,虽然都是高学历、高智商的高材生,但思想扭曲、言行失范,说话无下限、做人无底线,让人大跌眼镜。知识技能的增长不代表道德水平的增加,忽视“立德”对于青少年的人格塑造和长远发展有害无益。柏拉图认为:“一种适当的教育,只要保持下去,便会使一国中的人性得到改造,而具有健全性格的人受到这种教育又变成更好的人。”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把立德树人贯穿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把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道德品质培养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以开展课后服务为契机,引导学生把做人放在第一位,更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其二,注重“五育并举”。义务教育不能急功近利,课后服务要提升学生的身心自由度,培养学生心智的“舒适区”“功能区”,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柏拉图认为,“教育是指导青少年,培养他们正当的理智。”培养一个健康、全面发展的人,“要以德育健全人格,以智育武装头脑,以体育锻炼体魄,以美育丰富感知,以劳育融入生活。”因此,学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还要重视学生的品德发展、身心发展、兴趣特长,结合学校育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重构课程体系,把课后服务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相结合,统筹校内校外资源,按照“跨学科”“通课程”“融活动”构建课后服务活动课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去了解社会、培养兴趣、拓展视野、健全心智,推动学生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发展,切实把课后服务打造成落实智育、美育、德育、体育、劳育的重要支撑。

3.提高学生内驱力,增强学习主动性。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英国伊顿公学前校长Tony Little说:“如果一个人连独立的时间、自由的时间、自主的时间都不知道怎么支配,都不知道它的价值,那么他将来能干什么?”“真正的好孩子,都是在自由中成长的。”而苏霍姆林斯基则明确指出“能激发出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课后服务的最终目标要指向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其一,优化课后服务环境。从社会环境角度看,“改革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和‘唯学历’的人才评价体系,拓宽社会流动的渠道,真正触碰到教育竞争愈演愈烈的结构性因素,才能扩大学生减负、学校课后服务等相关教育治理政策的社会基础。”从学校环境看,课后服务可提供差异化、多元化、特色化的教育供给,重视孩子的自我教育,让孩子拥有自主、阳光、健康的学习生活空间,不断提升他们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内驱力。其二,培养自我教育能力。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会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德育靠自治,智育靠自学,体育靠自强”的教育主张。要将自主精神渗透到课后服务的各个环节,同时配合有效的评价策略,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效果改进的引领,引导学生强化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计划力、养成专注力、夯实持久力、激发行动力,自觉发现和创造知识,奠基学生面向未来、走向社会的能力和素养。其三,坚持主导性教育和多元化教育相结合。课后服务要坚持把基本托管与素质拓展服务有机结合起来,譬如,按照“1+X”课程模式进行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1”即第一课时组织教师答疑辅导、学生自主作业,让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第二课时“X”即开展多门兴趣课程或社团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选择适应自己的兴趣课程,力求让学生的课后服务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以此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好课后服务的时间和空间,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开展课后服务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为导向,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体美劳等多方面潜能,也可培养一两项爱好或专长,既有“全才”的通识教育,也有“专攻”的特长教育,克服“单面人”,转向“全面人”。

(二)坚持“以教师为主体”,提升教师对课后服务参与黏性和创造性

学校是“双减”的主阵地,教师是课后服务的主力军,是“教育变革的真正力量”,是将“双减”政策落细、落实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坚持“以教师为主体”,提升教师对课后服务的参与黏性和创造性。

1.在思想上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师要具有育人情怀。怀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一旦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课后服务要饱含育人情怀才能有温度,服务才会有高度,积极参加中小学课后服务,把深化素质教育和学生健康成长结合起来,强化责任担当,提高服务意识。中国乡村幼教之父陶行知认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既围着、贴着学生转,又引导、疏导学生转,既关注学生显性的知识,还应关注学生隐性的情感、态度、习惯的养成,切实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2.在服务中主动担当,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互动与合作的活动。开展课后服务要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模式和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重视情境教学,开展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式、启发式教学,打造师生共同参与、形式生动活泼的课堂,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学习热情以及创作能力。教师努力与学生形成求知共同体、学术共同体、全面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创新共同体。

3.在方法上因材施教、守正创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课后服务要做到有教无类,好的教育就要尊重生命,尊重不同的个体生长状态。开展课后服务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表现,既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与需求,从学校实际出发,挖掘本地资源、学校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因地制宜、灵活开展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课后服务活动,满足学生“作业、实践、扶弱、特长”等多样化学习与发展需求。同时要建立科学而系统的评价体系,强化过程性评价,关注发展性评价与增值性评价,既重效果又重过程,不能单纯追求结果,坚决杜绝“嫌麻烦、求轻松、图简单、光应付”的工作状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学习、探究学习。

4.在物质精神上给予适当激励。学校要尊重教师,关爱教师,提高教师待遇,提升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仅看“双减”后部分教师最基本的工作时间,从早起自学到结束课后服务,部分教师在校工作时间接近12小时,工作量呈线性上升趋势。他们每天都处于超负荷状态,除了照顾好自己的健康外,如何化解心理和情绪上的疲惫状态也成为当务之急。诚然,“为了每一个孩子”是教师的职责和教育情怀,也是每一位舞台上教育者的初心使命。“双减”强化学校教育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生期望的“紧迫性”,但教师的教育积极性也因加班和压力而消散或透支,他们的“负担”需要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学校可以借鉴实行教师轮流课后服务、带薪服务、弹性上下班等制度,在职称评定和评先评优时优先考虑积极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引导广大教师提升服务动能和效力,切实把“双减增效”内化为自觉的日常行动。同时,要鼓励各区建立课后服务支持体系,在丰富课后服务渠道的同时,也统筹协调减轻学校教师的负担。比如,充分整合利用学区化、社区化的闲置资源和群体资源共享的优势,结合家长和社会有效资源,探索课后“家—校—社区”协同教育服务模式。

(三)坚持以“双减”为契机,切实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意见》指出:“双减”要“着眼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校课后服务提质增效是落实“双减”政策的有力举措和重要保障。课后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与顶层设计,需要相关决策部门科学安排与合力规划,更需要家、校、社上下联动与协同推进,共同促进课后服务迈上新台阶,在减轻学生负担、缓解家长焦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1.各地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确保当地课后服务全覆盖。教育“内卷化”的重要原因是应试教育的“剧场效应”所致:同一地区分配的中考、高考名额有限,当一部分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变相“加课增负”的同时,另一部分学校如同受到“剧场效应”的影响,当看到前排观众站起来时,仿佛接收到应激命令,也从座位上站起来观看剧目。一些学校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辅导补习,则其他学校相继开展类似课后服务,纷纷效仿“先站起来的观众”,这一连锁反应同样也波及到学生家长,如同“蝴蝶效应”。最后的结果是,同一地区许多学校、家庭都陷入课后补习的教育“内卷”境地。因此,各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和评价尺度,做好顶层设计,确保区域内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无禁区。一是要强化课程建设工程。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要注重课程内容设置的多样化,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良性发展规律为基本遵循,按照中小学生各学段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需求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系统构建“知识”“技能”与“文化”三位一体的课程框架,同时还要加大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在课后服务中所占比例,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更多选择,满足多元需求。二是要夯实青少年素质教育基础。青少年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开展素质教育对于其未来人生道路将会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各地区党委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要立足于满足学生正向需求,发挥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协调各方”的职能作用,在课后服务师资、服务场地、服务课程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为学生个性特长开发、创新能力培养、素质能力拓展创造有利条件。三是要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课后服务是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消费的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不单纯是市场行为,应采取“政府拨款+合理收费”这一世界主要国家通行的方式。因此,一方面,当地政府要主动作为,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后服务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中,并积极向国家、省、市争取相关配套,为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提供财政支撑;另一方面,除政府财政支持外,相关部门要将课后服务纳入政府定价管理之中,由教育局、物价局、市场监管局等联合出台文件法规,允许当地学校按照“学生自愿、家长委托、成本收费”的方式开展校内课后服务,满足家长的需求,并加强对收费标准和使用情况的监管和指导。四是做好教育帮扶。“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这是中国共产党给中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同样,在新发展阶段,课后服务也要秉持“共同富裕”理念,对困难家庭儿童、残疾儿童、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及其他特殊需求儿童群体提供帮扶与救助。具体而言,对建档立卡、低保家庭儿童提供免费服务,对于经济困难学生,视其情况进行相应减免,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客户服务全覆盖。

2.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确保课后服务落地见效。各地区中小学要坚持打造课后延伸服务的美、体、技、劳一应俱全,使孩子“品德杠杠的,学习好好的,身体棒棒的”,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保障,优化服务内容。就课后服务实践而言,发达国家课后服务模式给我们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从课后服务课程来看,日本的“放学后儿童教室”与“放学后儿童俱乐部”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活动,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具体包括学习帮助类、活动体验类、传统游戏类、体育运动类以及生活指导类等。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规范课堂教学管理,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监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从课后服务师资来看,美国从事课后服务的师资力量包括学校教师、教辅人员、课外中心人员、社区人员、大学生志愿者、家长及其他人员等。因此,学校也可通过邀请校内外专家名师开展辅导、鼓励教职工积极展开跨学科学习交流、广泛动员学生家长、民间艺人和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积极引进“外援”,为学校课后服务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从课后服务场地来看,加拿大安大略省利用学校、社区中心、工作场所及家庭内部等空间为学龄儿童提供托管公益性服务。积极引进校外教育资源,采取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聘请文化、体育、科技、卫健等部门及科协、文联、美协、书协等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引入社会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志愿服务机构和体育社会培训机构,利用专业化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优化学校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培养兴趣,提高综合能力。从课后服务评价看,加拿大颁布了《国家儿童托管教育质量评估》(),该文件对承担儿童托管教育的两种形式分别提出相关质量要求;澳大利亚出台《儿童早期教育和看护全国质量框架》(),该框架对学龄儿童托管服务、学前、幼儿园、大部分全托、家庭日托等形式作出规定和全面评估。因此要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以改革学生评价为抓手,加快推进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品德表现、体育表现、劳动实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把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通过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客观地评价县域义务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学生发展质量,以评价促进教育观念转变,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3.家长要肩负起课后服务协同培养职责,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2021年10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与中小学校、幼儿园、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社区密切配合,积极参加其提供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家长应当对孩子参加课后服务给予多方面支持。一是在思想上给予孩子正向引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孩子的日常行为规范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是家长言行举止的投射,家庭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家长的自我教育。夸美纽斯认为的“良好的模范、恳切的语言和真诚坦白的同情”,系指家长或其他人的示范对儿童的深度影响。家长首先应该具备或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日常点滴生活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培养孩子健康、乐观、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在情感上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家长与孩子交流的过程实际上是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可以疏导学生与家长各自的内心焦灼心理、负面情绪,缓解各方压力;另一方面,交流也可形成“代际互喻”,即“代际沟通的过程中,长、幼辈之间互为学生、互为老师,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从而形成文化互递和情感互动的模式。”在“代际互喻”中,家长扮演老师、朋友、伙伴,甚至学生等多重角色,更有利于增进家庭亲情。三是在实践上积极参与课后服务。目前,学校开展的各类课后服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些需要延伸至放学后进一步实施或完成。家长要积极参与这些课后服务实践活动,并尽力为孩子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保障,积极配合学校的课后安排,给予孩子良好的陪伴和支持,让课后服务落到实处。

4.全社会要加强对课后服务的监管,合力营造良好教育生态。一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欧美发达国家课后服务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在服务评价监管方面已经形成成熟的体系。目前,我国的法律尚未完全成熟,缺乏关于课后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应根据实际适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完善,增添课后服务等相关内容,切实从法律层面解决课后服务无法可依的困境,保障和推动课后服务稳步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双减”政策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必须把立法与政策作为指导学校、社区以及家庭三者之间教育共建、共生与共存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基础,培育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良好教育生态,推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减负”。二是坚持多元主体协同育人。要深刻认识到课后服务是一项社会公共事务,不是“课后的学校服务”,也不是教育部门或学校的单方面责任,在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应坚持治理的综合性和协同性,加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指导,通过政府、家庭、学校、社区的共同参与,进而有效调动普惠性的社会培训机构、公益性的社会组织以及社区教育设施等多元社会力量,促进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和良性互动,形成以教育部门为主导的校内外联动机制和全社会协同育人格局。要鼓励学校切实吸纳符合条件的社会力量进入学校,充分利用有形的社会资源如科技馆、博物馆、社区服务中心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协调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关系,谋求“互补式发展”“对接式延伸”,教会学生在学校或家庭“没有教”或“没教好”的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强化对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整顿。要出台严格的准入标准和评估标准,对课后服务进行长期性监督管理,对校外培训机构要加强监管和整治,积极促进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合作,让校外培训机构真正发挥补充教育的作用。

总之,课后服务要统筹好减负与提质,实现“五育并举”。统筹好考试与评价,统筹好严管与厚爱。统筹好校内与校外,要坚持向课堂“抢”效率,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确保课堂教学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课内学习效率;要坚持向校园“争”时间,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除体育、劳动、综合实践等科目必须有课外作业外,鼓励学科作业尽可能在校内完成,实现“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推进学生减负要立足长远,聚焦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坚持标本兼治,多元治理,协同育人,促进“双减”政策及课后服务走实落细、不变形不走样,形塑减负共识,创新课后服务,推进教育改革。随着“双减”政策持续推进及课后服务效能逐步提升,家长的“教育焦虑感”会逐渐消解,对“双减”政策及课后服务的满意度也会越来越高,进一步办好人民教育,提升人民的教育满意度。

猜你喜欢

双减服务学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学校推介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