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演进及当代价值探析
2022-11-09柯水华
柯水华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苏州 215127)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演进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是随着不同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马克思在写博士论文和《德法年鉴》时期追求人性自由与独立以及对人的解放的思考;在《巴黎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共产主义运动是人类真正实现解放的必然环节,共产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历史必然性;在《共产党宣言》中号召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这几个阶段紧密联系,需要整体把握。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萌生期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一大特点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承认和保护人的个性和人的主体性地位。马克思在他的博士毕业论文中高度肯定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运动理论,当原子在发生打破局限性的规定束缚的偏斜运动时,其真实本质才真正体现出来,即自我意识的自由。马克思还力图破除前人对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种种误解,理性地运用辩证法分析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之间的重要差别。他并没有完全受已有经验的束缚,而是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做大量笔记来证实两者之间的差别。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此时追求个人精神之独立与自由。在自我意识哲学方面,虽然此时的马克思还受思辨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但他推崇自我意识的能动作用,将自我意识融入时代精神之中,和现实、人和周围环境联系起来。
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相继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均聚焦人的解放问题。在前面一著作中,马克思写道:“彻底的德国不从根本上进行革命,就不可能完成革命。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无产阶级通过掌握先进的理论武器,打破旧有的国家机器,在社会中进行彻底的革命,才能实现“普遍的人的解放”,最终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解放全人类。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指出政治解放只是建立了一种新的剥削制度,而人的解放需要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真正地将人从各种压迫和剥削中解放出来,在废除私有制时才会完成。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时期
在写《巴黎手稿》时,马克思还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关于共产主义的表述带有较为抽象的性质。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共产主义”在这里并不是具体指代某一种理想制度,而是扬弃私有财产的积极运动,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共产主义是人的解放的一个必然环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写作完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该书的第一章指出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辩证阐释,论证资本主义社会在扩大生产的同时,也在生产自身的“掘墓人”,当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达到无法调和的点后,无产阶级就必然消灭他们面临的生存条件,即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那时共产主义社会就会到来。随着唯物史观的完善,马克思与恩格斯彻底完成了两大转变,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也愈发科学,走向成熟。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成熟时期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从萌生期到发展期,关于人和人的解放思想贯穿其中,随着唯物史观的创立,这一思想更具科学性,并渐趋成熟。随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这一思想也发展到成熟时期。《共产党宣言》从唯物史观出发阐释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描绘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阐述通往共产主义社会的道路。马克思从现实的社会生产实践出发,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论述,阐明资本主义社会是长期发展的产物,也必将被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同时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揭示“两个必然”的原理,最后阐明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特征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经过了萌生期、发展时期和成熟时期,形成了关于人的解放、资本主义转变到共产主义的预见、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的思想,具有突出的实践性、鲜明的人民性和科学的价值性。
(一)突出的实践性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具有突出的实践性。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进行研究,发现并提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认为在实践中进行物质生产和劳动的个人才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通过阅读大量书籍并进行实地调研最终弄清楚了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马克思和恩格斯追求人类解放的事业来看,马克思积极地致力于改变世界,具有强烈的实践精神。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不仅包含着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特征,同时也论述了通往共产主义的途径和道路。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人的解放才能得到真正实现。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成熟后,真正地指导工人阶级开展阶级运动,争取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的合法权益。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无论是从萌生到发展,还是到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无不反映着实践性这一特征,实践观点贯穿其中。正因为此,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才能真正地由理论一步步地成为现实。
(二)鲜明的人民性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这是因为这一思想不仅致力于人的真正解放,还致力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不局限于人的政治解放,致力于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消灭剥削人和压迫人的制度以及这一制度存在的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思想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每个人都享有自由发展的权利和资源,每个人的自由和发展绝不会占有其他人发展的资源和妨碍其他人行使权利的自由。从全人类解放的主体和路径来看,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认为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巨大的,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成功。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阶级统治,以共产党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是人民群众中实践最坚决、理论更深厚的一部分,代表的是整个运动的共同利益,在领导全人类的解放这一过程中,通过解放全人类,最终解放自己。
(三)科学的价值性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具有科学的价值导向,这一思想是关于人的权利得到发展和保障的科学论述,致力于谋求全人类的真正解放,实现共产主义。要理解和把握马克思这一思想,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社会主义运动便在世界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多个国家的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本国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奋力实现民族独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繁荣与发展。虽然后来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具有多样性,在新中国历代党中央领导人的带领下,社会主义仍能在21世纪的中国显现出蓬勃生机。共产主义也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包含对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伟大预见,目前中国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但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政治制度、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无一不体现着共产主义的特征。由此可见,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是可以在日常实践中感知的,具有科学的价值性。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活力体现在包容性和开放性上,能与不同国情的国家相结合并产生重大的实践指导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思想所阐述的关于未来社会的特征、实现路径以及全人类的解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在经济上也强调共同富裕。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三次伟大飞跃,小康社会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全面建成,这不仅仅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夙愿,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下的伟大成就。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够发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允许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由此也出现了相应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仍存在并且可能造成人们的心理失衡,但这些都不是永恒的,只要沿着共同富裕和公有制为主体的道路前进,总能过渡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体现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人民立场。在新时代,以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人民群众,以人民为中心,通过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和智慧,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抵御各种风险和挑战,“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二)坚定人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是夏明翰的视死如归,体现出真理和信仰的无穷力量。要想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除了要坚持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还要“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找到一种可以信仰终生的真理不容易,找到后真正从心里去信仰更是不简单。要想坚定某种信仰,最好是从现实实践中去观察它,努力追寻它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只有对其足够了解,才会真正地信仰它。从陈望道前辈在1920年翻译《共产党宣言》开始,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便在中华大地广泛传播,引导一批批有志之士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反动国民政府和日本侵略者展开生与死的斗争,他们凭借着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信仰,敢于抛头颅洒热血,只为追求真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源于欧洲并对欧洲工人运动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有力思想武器。回溯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可以感受到马克思的奋斗过往与人格魅力,更可以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心和信仰,并以此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牢思想根基。
(三)党长期执政的思想宝库
习近平总书记讲道“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这深刻地表明人民是党执政的根基和力量的源泉。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团结和依靠人民,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获得了全国性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群众在党的带领下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大家满怀希望,追求幸福,向着相同的目标前进,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向心力,社会主义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追求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党实现长期执政提供了方法借鉴和奋斗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党执政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日益增加,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社会改革的背景下,党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抵御国际和国内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解决人民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团结和带领人民一步步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长期执政。
四、结语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 是我们党创立和发展的方向标和动力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懈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强大支柱, 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阐述并大力弘扬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演进过程出发,梳理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萌生期、发展时期和成熟时期等不同时期,在其著作中所体现出的关于人、人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社会的观点,分析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践性、鲜明的人民性和科学的价值性等特征,并探讨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以期通过追溯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历程,更加明确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对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方向性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