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治效果

2022-11-08刘冰蕾杨彬赵瑞元郭莉莉龙熙平李彩红

中国棉花 2022年8期
关键词:死苗嘧菌立枯病

刘冰蕾,杨彬,赵瑞元,郭莉莉,龙熙平,李彩红*

(1.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湖南 常德 415100;2.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长沙 410082)

近年来棉花生产轻简化成为环洞庭湖植棉区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发展出无膜直播的新生产模式[1]。 但鉴于以环洞庭湖植棉区为代表的长江流域棉区多为连年种植,病原菌在土壤中不断积累,加之当地春季低温阴雨,幼根生长缓慢,棉苗抗逆能力弱,在温湿条件时易受到病菌侵染,造成苗期病害大规模发生,常导致棉田缺苗断垄,严重时甚至成片死亡,亦可间接诱发中后期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棉花的优质高产[2]。其中棉花立枯病发生尤为严重。引起该病害的棉花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菌目、丝核菌属,在我国各棉区均有发生,在田间一般以无性世代存在,一般发病率在20%~30%,严重时可达50%~90%,甚至导致棉花绝产[3]。 目前关于棉花立枯病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农药拌种处理和种子包衣的方法。 鉴于此,以当前市场上销售的新型复配杀菌剂精甲·咯·嘧菌及相应单剂精甲霜灵、咯菌腈、嘧菌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其田间防治棉花立枯病的效果,为合理使用杀菌剂防治棉花立枯病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环境

试验安排在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常德茅湾基地。 供试棉花品种湘FZ001 为适于长江流域棉区种植的机采棉品种[4]。2019 年5 月21 日直播,每小区2 垄,垄宽1.52 m,长3 m,每垄种植2 行,行距为0.76 m,株距为0.04 m。 试验地土地平整,各小区常规管理措施一致,棉株生长较一致。试验施药前后及调查期间的当地棉田气象条件见表1, 试验期间温度及降水量适宜,无对试验不利的极端天气。

表1 试验期间棉田气象条件

1.2 试验设计

选择了4 种药剂,根据厂家推荐用量和常用药量,每种药剂设计3 个处理,并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表2)。 所有药剂处理均采取拌种方式,在播种前1 d 拌种。 拌种方法参考师勇强等[5],将种衣剂与6%种子质量的清水混合稀释, 加入种子后充分搅拌,使药剂在种子表面分布均匀一致,风干备播。 每处理4 次重复,共52 个小区,采取随机区组排列。

表2 杀菌剂防治棉花立枯病试验设计

1.3 指标调查与计算

出苗率测定:人工开沟后每小区均匀撒施已处理的种子300 粒,播种后至出苗期每3 d 调查1 次出苗数,至不再出苗为止,计算出苗率。

防治效果调查和计算方法:出苗后每3 d 调查1 次,至田间不再死苗为止;以病斑环绕茎部或根部,缢缩变细,变色腐烂,棉苗呈现失水状萎蔫枯死等症状[3,6]为立枯病判断依据,统计死苗数和总株数。 计算立枯病死苗率和防治效果(防效)。 公式如下:rDS(%)=NDS/N×100;E(%)=(rDS,CK-rDS,T)/rDS,CK×100。 式中:rDS为立枯病死苗率,NDS为死苗数,N为调查总苗数;E为防效,rDS,CK为空白对照区死苗率,rDS,T为处理区死苗率。

1.4 数据统计方法

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 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采用SPSS 19.0 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 确认符合正态分布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并用邓肯多重范围检验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3 可知,不同药剂处理的棉花田间出苗率为69.42%~88.00%,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中剂量处理(处理2)的出苗率最高,显著高于除处理1 外的其他药剂处理与空白对照。各处理死苗率为1.65%~10.32%,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高剂量处理(处理3)的死苗率最低,显著低于除处理2 外的其他药剂处理和空白对照;而空白对照死苗率最高,显著高于各药剂处理。

表3 各处理出苗率、死苗率及其对棉花立枯病的田间药效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药剂处理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效为36.28%~84.03%, 表现为处理3>处理2>处理1>处理12>处理9>处理11>处理8>处理10>处理7>处理6>处理5>处理4。 其中,处理3 防效最好,显著高于除处理2 外的10 个药剂处理。

3 讨论与结论

棉花立枯病应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治方针。种子包衣技术是一种成本较低的精准施药技术, 可延缓药物在作物体内或环境中的降解,提高药剂持效期,具有减少用药量、降低残留、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7-8]。 因此,采用化学药剂进行种子处理是防治棉花立枯病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4 种药剂包衣处理对棉花立枯病均有防效,其中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防效最优,且在4.4 g·kg-1的剂量下防效最高,达到84.03%。 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是由精甲霜灵、咯菌腈和嘧菌酯按一定比例加工复配而成的制剂。目前已有研究证实该制剂拌种可防治水稻立枯病和恶苗病[9],也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10],对作物有增产效果[11]。 350 g·L-1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3 种单剂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效排序与姜干明等[12]、师勇强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即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350 g·L-1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

本研究表明,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对湖南地区棉花立枯病具有较好防效,商品制剂的适宜用量为3.3~4.4 g·kg-1,建议与杀虫剂复配进行种子处理以兼治苗期病虫害。

猜你喜欢

死苗嘧菌立枯病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250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效果初报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浅析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对策
8%嘧菌酯·22%霜脲氰悬浮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嘧菌酯与稻瘟灵复配防治稻瘟病
水稻立枯病防治技术
250g/L嘧菌酯悬浮剂对不同地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分析
水稻旱育秧死苗de成因与对策
早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