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法区域推广应用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
2022-11-08黄翔宇刘干成
黄翔宇,刘干成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湖北 武汉 430071)
0 引言
技术创新,是指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运用新技术成果,改进或创造新的生产系统,并使之进入市场的整个过程。创新方法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总称,是技术创新之源。20 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展了创新方法的研究,这些创新方法因其自身特点,有着各自不同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国际上创新型国家普遍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超前部署原始创新方法研究和推广,共产生了300多种创新方法,并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科学仪器设备等科学工具的自主研发,不断强化本国的核心竞争力。我国于2007年启动创新方法研究工作,多年来取得了诸多创新方法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多数省市都建立了区域创新方法推广服务体系,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以湖北省为例,基于区域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现状分析,探讨创新方法区域推广应用服务体系提升路径,以期为国内创新方法工作提供参考。
1 创新方法区域推广应用服务体系内容及建设要素
1.1 创新方法区域推广应用服务体系内容
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本质上是技术创新服务的体现,因此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服务本质属于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国内学者对创新方法区域推广应用服务模式及内容开展了大量研究。吕薇[1]提出,技术创新服务是为技术创新主体提供知识、技术、经验、资金、人才、信息、基础设施和实验场地等服务以及协调和沟通各技术创新主题间的联系与交流,促进合作,实现技术创新的活动。林艳等[2]深入分析TRIZ理论工作进展及有关经验,设计推广TRIZ理论的战略安排,并基于不同战略阶段,分别设计政府主导型、示范指导型和综合普及型等TRIZ理论推广模式及其实施策略。徐淑琴[3]认为,TRIZ等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需要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多方参与,形成区域创新主体的合力,协同推进。张爱琴[4]认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的驱动因素,包括政策鼓励、资金投入、师资人才、地区认可程度、标杆企业影响的外部驱动因素和包括领导认可、推广的经验和信息、创新战略、过程管理机制、企业文化、成果奖励、科研人员积极性的内部驱动因素。贾宁[5]认为,我国创新方法的推广实践主要包括理论培训层面的推广、创新工具层面的推广、基础性理论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等工作,其可分为政府主导推广、企业自主推广、政产学研金介合作推广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广四种模式。王博等[6]总结出甘肃省的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模式就是围绕创新思维训练、创新方法推广和创新工具使用3个环节,坚持以企业示范为路径,以建立组织、项目支持、整合资源、培养人才、加强宣传为保障,以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目标实施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模式。综上,区域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服务的内容是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目标,聚集和整合政策、技术、资本、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资源,通过支持区域内各类创新主体开展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理论研究、方法推广、人才培养、场景建设与实践运用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从源头上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和工作机制的总称。
1.2 创新方法区域推广应用服务体系建设要素
基于创新方法区域推广应用服务内容的文献研究,本文认为创新方法区域推广应用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包含4个方面的要素。一是体制机制要素,主要是指政府层面加强区域内制度创新,如出台政策文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加大专项资金扶持等,推动创新方法运用与示范;二是产学研主体要素,包括引导区域内产学研组织如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参与创新方法理论研究、实践运用和创新成果转化;三是创新人才要素,主要是指构建创新方法专业人才培训和认证服务体系[7],积极推动高校师生、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大型科技企业的科研人员掌握创新思维和方法;四是平台环境要素,主要是指支持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公共服务基础平台设施,为各类创新方法试点示范企业、创新人才学习与掌握创新方法提供保障,打造与线下相结合的在线咨询服务和培训功能模块等,如图1所示。
图1 创新方法区域推广应用服务体系建设要素
2 湖北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现状
湖北省于 2009 年获批成为国家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省份,按照“试点培训为基础,落实成果为目标,建立团队为手段,行业推广应用为方向”的原则,开展创新方法服务基地建设和创新方法区域推广应用示范工作,以企业创新方法集成应用与推广为重点,打造了覆盖全省的创新方法工作体系[8]。
2.1 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创新方法工作体制机制
2012年,湖北省科技厅依托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组建湖北省创新方法推广服务中心,作为区域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基地,并配套建立创新推广应用专职团队,建立了由湖北省创新方法推广服务中心(基地)牵头,湖北省制造业创新方法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科技创新方法研究会、湖北省信息学会四位一体的组织框架。2018年湖北省创新方法推广服务中心印发《湖北省创新方法咨询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先后依托宜昌、襄阳、天门、仙桃、咸宁、荆门等地建立地市创新方法工作站,形成了由地市工作站收集企业创新难题、省创新方法推广服务中心整合智力资源、统筹解决终端技术难题的协同共建体系,极大拓宽了创新方法在全省的应用覆盖面,全省创新方法区域推广应用服务工作组织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如图2所示。
图2 湖北省创新方法区域推广应用服务工作组织模式
2.2 各类创新方法研究与应用的创新主体发展壮大
为进一步发挥创新方法在企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湖北省创新方法推广服务中心(基地)先后依托省内高校和大型国企建立机电行业、农产品装备行业、智能制造行业、环保装备行业、智能建造行业的创新方法工作室,面向市场开展创新方法咨询服务,组织创新方法专家深入企业一线,挖掘企业创新需求,指导企业应用创新方法。同时出台《湖北省创新方法试点、示范企业认定及管理办法》,加强对创新方法试点、示范企业的遴选认定以及后期跟踪评价,推动重点龙头企业建立创新方法应用长效机制,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创新方法普及工作,建立以TRIZ理论、精益生产为核心,其它方法融合的创新方法集成应用体系。截至目前,全省共遴选创新方法试点示范企业超300家,其中考核认定30余家,累计为企业提供创新咨询服务逾100家,解决技术难题600多项,申请专利5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超过200项,进行样机试制80余台,为企业直接提升经济效益破亿元。
2.3 加强本土创新方法师资与人才培养力度
为切实提升创新方法培训实效,湖北省创新方法推广服务中心(基地)采用理论培训加咨询实践的培养模式,搭建高校-孵化载体-大型企业的阶梯式人才培养体系,针对性设计创新方法人才进阶培训课程。一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与创新方法的融合,推动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开设创新方法课程,为在校大学生讲授创新方法思维,普及理论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参加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指导学生开展发明创造和创新创业、创立公司。二是加大创新方法在全省科技园区、双创孵化载体的宣传推介力度,指导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学习运用创新方法,目前已实现武汉市中心城区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双创载体全覆盖,地市国家级高新区全覆盖。三是以举办创新方法大赛、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为抓手,加强对企业应用创新方法的指导咨询,累计对全省100家以上重点科技型龙头企业导入创新方法系统性培训[9],强化带题参训,推进创新方法“三师”的认证与考核。截至目前,全省在智能制造、农业机械、高端海洋船舶、先进环保等领域累计培养各级创新工程师、培训师、咨询师400多人,初步培育了一批高水平、多层次的创新方法应用人才,为创新方法在全省的推广普及、行业应用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2.4 完善创新方法线上服务网络平台
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是支撑创新方法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为顺应互联网+发展形势,湖北省创新方法推广服务中心(基地)打造了以湖北省创新方法推广服务网、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系统(Pro/I)和创新方法在线学习系统(CBT)为核心的“一网两系统”创新方法推广服务平台,全面拓展平台面向中小企业创新的服务功能。一方面做好湖北省创新方法软件平台的日常维护和有效利用工作,使其成为企业技术人员提升自身创新方法理论水平和产生新技术、成果的重要工具支撑。另一方面,结合中小企业创新需求,重点加强平台的咨询服务和在线培训功能开发,深入推进创新方法案例资源库、人才库、师资库、企业库等建设,优化Pro/I,CBT-TRIZ系统的网络环境,打造集创新方法知识普及、创新方法在线培训、创新方法咨询服务、创新方法应用成果推广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框架图如图3所示。
图3 湖北省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框架
3 存在的不足
当前,湖北省创新方法推广服务中心(基地)已打造了覆盖全省的创新方法推广服务体系和创新网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来看,基地的服务能力仍有待加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模式、自我造血能力和咨询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
3.1 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模式有待优化
尽管湖北省创新方法推广服务中心(基地)多年来坚持公益性培训宣讲,全省创新方法应用也取得了较大成效。然而,这种成绩的取得主要依靠政府项目资金输血与推动,需要政府项目持续跟踪和督促,企业才能建立较为健全的创新方法应用长效机制,大多数企业学习创新方法的内生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特别是企业管理层对创新方法的重视程度还普遍停留在技术层面,主要是派出技术带头人、研发人员参加创新方法培训,高管和普通员工参与较少,没有将创新方法机制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创新领域,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的广度和力度都不足。
3.2 企业咨询服务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通过多年实践,湖北省创新方法推广服务中心(基地)依托产业工作室和地市工作站定期收集企业技术难题和开展专家门诊活动,初步形成了一定咨询服务工作规模效应,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与预期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在地市层面缺乏持续的政策宣讲和激励引导机制,导致企业的创新难题提交仍然存在最后一公里障碍;二是全省咨询服务体系打造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中,本土师资在领域、专业、能力等方面还不能完全胜任创新方法深系统培训及技术咨询工作,据统计,全年地市工作站提交各类技术难题300多项,但进入到研讨对接环节并获得解决的成功率不足10%。
3.3 创新方法多元化与融合应用有待加强
我国在开展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之初就强调多方法融合应用,湖北省创新方法推广服务中心(基地)在承担国家专项的工作中也在积极推进。但截至目前,省内尚未形成统一、有效的多方法融合应用模式。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创新方法理论较为单一。当前TRIZ以其较为完备的理论系统和适用性成为创新方法的主流,而与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的方法理论在湖北还缺乏有效导入与推广抓手;二是湖北省内创新方法主要在传统生产制造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学习周期较长,新兴产业领域的中小型企业引入创新方法理论并进行应用的案例较少,创新方法在企业技术创新场景中的工程化、集成化应用推广不够深入和精细。
3.4 创新方法师资认证服务有待规范
湖北省创新方法推广服务中心(基地)的创新方法师资认证服务基本与创新方法工作是同步开展的。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全省通过创新方法人才“三师”人才评定的数量较广东、江苏等省份而言还较少,特别是取得高级别认定等级的人才更为稀缺,这与省内关于创新方法人才评定证书含金量的宣传推介力度不足以及企业重视程度不够存在较大的关系,同时政府层面对创新方法人才政策激励措施也较少;另一方面省级中心(基地)在组织创新方法人才认证辅导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可以参考的指导标准规范,评定工作周期也较长,影响了不少企业研发人员参与的积极性。
4 面临的形势
区域创新方法服务基地作为各地推广应用创新方法的专业机构[10],肩负着建设创新方法区域推广应用服务体系,普及创新思维、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职责。新形势下,区域创新方法推广应用面临几个重要发展趋势。
4.1 以TRIZ为主的单方法向多方法集成与融合应用转变
在日益复杂的产品需求和生产环境下,企业面临的生产难题也更加复杂,单纯依靠TRIZ一种方法已经较难满足广大科技型企业需求。据统计,目前全世界较为成熟的创新方法已有360多种,5W1H法、六西格玛、精益生产、工业工程等创新方法在企业技术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加快引进国际先进的创新方法最新理论,构建以企业生产难题为导向的多创新方法集成与融合应用理论体系,是指导湖北科研人员合理高效的运用创新方法、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路径。
4.2 创新方法研究与应用的信息化和工具化
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万物互联、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在传统制造行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变加剧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创新方法理论案例往往难以适应智能化、网络化、数据化的产业发展趋势和新型创新场景,创新方法研究与应用须顺应时代潮流,构建满足新形势发展需求的创新方法推广与应用服务体系,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4.3 应用领域转向商业模式创新与管理创新
现代企业管理领域的创新需求已经呈现出与技术需求平分的态势,尤其是不少行政部门也开始关注公共管理体制机制的优化问题。综合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的方法与工具在公共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日益显现,面对新的时代要求与变化趋势,需结合创造学、人工智能、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研究成果,建立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相结合的应用示范路径,从源头上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优化创新环节、提高创新效率。
4.4 创新方法在新业态领域的需求增强
在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制造业领域以外的企业开始关注创新方法,如近年来湖北省的工程设计、大数据、生物医药领域企业参与创新方法培训人数逐年上升,创新方法将在有助于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发展的新兴产业领域中获得更多的推广应用。因此,未来创新方法区域推广应用服务体系建设应更多关注区域特色领域,通过遴选一批新兴产业的代表性企业,深化行业创新方法应用场景建设,打造覆盖全创新链、多行业的强力引擎。
5 湖北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服务体系建设优化路径
5.1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提升组织体系功能要素
改变以往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主要以国家项目资金资助为主的模式,省级财政、科技等相关部门要建立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保证创新方法专项财政科技经费管理工作的落实。一是政府层面应加强区域创新方法工作制度创新,在省级科技主管部门的统筹领导下,通过建立日常联络机制和定期联席会议机制,加强湖北省创新方法推广服务中心(基地)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北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联合体的协同联动,强化信息资源成果共享和重大事项共商共讨。以服务基地组织功能提档升级为抓手,细化基地内部服务单元,全面提升包括公共信息提供、人才培训培养、难题对接咨询、成果转移转化等各类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二是继续加大创新方法财政扶持力度,将创新方法工作与科技计划紧密结合,将创新方法工作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科技计划资格等工作紧密结合,对原创理论研究、推广与运用创新方法中有重要成就或重大贡献的个人重点给予奖励表彰和激励。通过聚焦产业推进创新方法工程化研究与应用,依托产业创新方法工作室、地市创新方法工作站进行行业和区域辐射,持续优化体系和深化服务为主线,统筹做好全省创新工作顶层设计、研究示范、推广应用三个关键阶段。
5.2 探索创新方法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强化业态支撑要素
建议在湖北省创新方法推广服务中心发起与统筹下,联合创新方法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科技双创服务机构,以及致力于推动创新方法事业发展、投身创新方法服务领域的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发起成立“湖北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联合体”,搭建创新方法领域的政产学研用交流平台,建立联动和协同合作机制,引导区域内参与创新方法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产学研组织共同推进创新方法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形成具有湖北特色的创新方法理论和工具,共同打造有较好显示度的试点示范企业和应用场景,针对企业示范点开展多方法集成与融合应用工程化示范研究,为创新方法推广服务基地开展全产业、多领域的应用示范提供实践样本,促进创新方法服务供需对接、成果转化、项目合作,助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驱动发展。
5.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夯实创新方法人才要素
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所在,人才培训工作是持续性推广应用创新方法的重要内容,需要稳定的培训基地、雄厚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培训模式作为支撑。建议一方面政府部门要继续支持湖北省创新方法推广服务中心持续性开展公益性基础理论培训,面向区域创新方法人才培养和企业创新方法需求培养两个重点方向,加强培训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制定“创新方法三师”认证辅导规范,鼓励更多从事创新方法培训、咨询和指导工作的盈利性机构加入市场,增强市场活力和竞争力。二是推动更多湖北区域内的高校、科研院所推广应用创新方法,采用积极措施增强教师、科研人员队伍对创新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如可将创新方法培训纳入科技人员继续教育课程,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方法工作纳入科技管理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科技人员职称评定中可将对创新思维和方法类的论文、论著给予更高的评定,以保障广大企事业单位对创新方法人才的重视程度。三是加大创新方法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及众创空间等服务载体中的推广应用力度,加强对空间载体服务人员的创新方法师资培训,使之具备持续宣讲培训能力,将创新方法服务引入到双创孵化载体的公共服务功能中。
5.4 完善网络平台公共服务能力,优化生态环境要素
加大创新方法宣传力度,普及先进方法理念,培养创新思维,是营造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的良好生态、培育创新方法服务的新兴业态的重要渠道。建议一是继续优化以湖北省创新方法推广服务网为核心的公共平台服务功能,加强信息共享服务、培训服务、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政策辅导、技术咨询、成果转化、专利挖掘等服务,统筹基地建设和服务功能提档升级,重点强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创新服务,助力区域科技型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及逆势增长。二是鼓励举办各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方法大赛、高端论坛活动,加强创新方法在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领域的推广应用,打造创新方法交流合作平台和区域品牌,持续提升创新方法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
6 结语
创新方法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推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催化剂,创新方法区域推广应用服务体系也是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湖北省已进入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打造产业升级版的关键时期,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业态培育支撑、夯实人才根基、完善服务平台开展创新方法区域推广应用服务体系提档升级,必将有助于湖北加快推进高质量、广范围、深层次的创新方法应用示范,打造专业能力较强的专职服务团队,打造全国性创新方法示范应用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