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特色专业孵化器核心竞争力构建研究
——以上海航天创新创业中心为例
2022-11-08高翔
文/高翔
为构建航天特色专业孵化器核心竞争力,以上海航天创新创业中心为案例进行研究,深入分析航天“五新”产业发展方向,识别了三种航天特色孵化服务能力,即产业构建、市场导入和场景打造,以此为基础提出航天特色垂直孵化服务体系,打造航天技术全场景应用实践基地。
一、研究背景
军民融合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各大军工集团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1]。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实现军地协同、政企联动,2017年上海市闵行区政府与航天八院共同发起成立上海航天创新创业中心(以下简称“航天双创”或“中心”),作为航天特色创新创业孵化与产业促进平台,以产业为核心,人才为关键,创新为动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技术主导权的特色产业集聚地。
通过航天双创规划、筹备、成立和运营以来的工作成果和思考,以中心为研究对象,本文围绕航天特色专业孵化器的核心竞争力构建进行分析研究,从核心能力出发,构建航天特色垂直孵化模式。
二、文献综述
孵化器的核心能力从类型来看,可以分为战略能力、服务能力、管理能力、成长催化能力和服务增值能力[2];从过程来看,孵化器对在孵企业的孵化大致包括筛选、孵化和评估三个阶段[3];从维度来看,孵化器主要包括运营层面、服务层面和流程层面三个层级[4]。
从具体的服务内容来看,现有的研究[5-8]已经对孵化器展开了抽丝剥茧的研究,通过各类型的案例,探讨了孵化器所需要的各种支持服务,涵盖了从初级服务如办公空间、物业服务,一般商业服务如财务、法律、市场营销、战略规划、税收服务,到专项服务如产业资源对接、知识产权保护、投融资服务等等。但是对航天产业为主导的孵化器还鲜有讨论,如何构建航天特色孵化器的核心能力,对于发展专业孵化器尤其是垂直孵化类型的专业孵化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案例分析
(一)中心简介
上海航天创新创业中心园区占地面积约104亩,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从功能定位上来说,主要承担了航天八院三个中心的建设任务,即开放式的展示交流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和产业促进中心。自筹建以来,中心及入驻企业已成功获得了国家工信部首批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闵行区协同创新企业、上海市商业卫星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称号,为推进航天特色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中心目标
·打造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航天专属联合办公空间——“创客星球”,构建以商业航天产业为核心的众创空间。
·健全完善一站式孵化投资服务体系,以产业构建、市场导入、场景打造为特色,促进金融资本与航天技术资源高效对接,推动航天产业进一步发展。
·推动航天产业创新体系发展,重点打造航天特色孵化器,形成可拓展、可推广、可复制的发展模式。
·近期构建3—5个航天特色产业平台,投资20—30个产业链优质项目,同时持续扩充可用资本,实现10亿元基金管理规模。
中心聚焦新基建、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服务“五新”产业领域的创新孵化和产业投资,充分借助上海市、航天八院、航天投资在领军城市、领军产业、领军资本的引领带动作用和强大资源优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技术主导权的航天特色产业。
(三)垂直孵化服务体系
中心从核心技术孵化、产业促进、产业投资三个维度出发构建垂直孵化业务,做好“政+产+学+研+金+介+贸”的资源整合,形成兼容并包的创新服务体系,重点围绕“五新”产业培育产业链链长和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核心技术孵化即挖掘具有产业化潜力的核心技术,促进孵化成果以市场化手段向产业化转移;产业促进即汇聚各类孵化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专业市场化的企业战略咨询服务、各类政策资质申报服务、场地资源、设备资源、专业的人才智脑,协助企业对接上下游产业资源对接,举办交流活动,促进同业横向信息互通,助力园区企业发展成为行业龙头企业,进而反哺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加速发展;产业投资即构建“直投+专业基金”立体化投资平台,中心本级负责投资管理工作和战略级投资项目的具体投资工作,下设若干个投资子平台,吸引政府基金、产业资本、社会资本,共同促进“五新”产业发展。
(四)核心能力分析
1.重点产业分析
(1)新基建
新基建即商业航天。航天八院创建于1961年8月,主要业务领域覆盖防务装备、运载火箭、应用卫星、空间科学、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三大总体院之一,中国航天唯一的“弹箭星船器”综合性总体院。
2022年,上海市发布《关于本市推进空间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引导支持商业航天有序发展,推进商业公司组建,加快开发商业卫星、火箭拳头产品。目前航天八院正在积极探索新的商业航天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增强高端装备产业自主研发、制造与系统集成能力,培育集聚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新能源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新能源体系技术在长期空间能源利用和液体氢氧火箭发动机研制过程中有深厚的积累。特别是氢能领域,具备国内最长的产业链,囊括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及下游应用领域。航天八院在光伏、储能、动力电池技术已经有多年的产业化的经验,目前航天八院的燃料电池技术也正走向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
(3)新装备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航天航空、军工装备产业作为先进装备和高端制造的典型领域,相关技术交流和装备引进受到的限制日益凸显。因此,在现阶段,我国国产高端装备将在中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航天技术一方面可以向汽车配件、道路交通、低空安防、应急产业、高端装备等领域进行转化,孵化了一批汽车传感器、热管理系统、搅拌摩擦焊、激光加工装备、毫米波雷达技术型企业;另一方面电子元器件、智能加工装备、科学仪器等领域的国产化和规模化,也正在促进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
(4)新材料
航天航空发展新材料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苛刻的应用环境,催生了对各类新材料的应用需求。从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到复合材料,新材料的发展不断提升了航天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当商业火箭下沉成为高铁、飞机一类的交通工具,商业卫星成为万物互联、泛在通信的基站时,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必然会让这些新材料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在产业升级发展的过程中找到新的应用可能。
(5)新服务
新服务板块目前有两个方向,即航天文创和智慧农业,都是航天技术和具体应用场景结合形成的细分产业方向。
航天文创以中心物理载体为基础,为科普教育、文化旅游、创意产品、数字消费品等细分方向,打造独具航天特色的应用场景和IP创作空间,聚集航天内外文创企业和人才,支撑航天文创快速发展。目前,双创中心已挂牌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闵行区科普教育基地,引入文创超市、天问书局,也是多部影视作品取景点,成为最具开发潜力的航天爱好者打卡圣地。
智慧农业作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结晶,是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中心规划建设的航天技术赋能农业基地,为新农业发展提供应用场景,探索综合利用卫星遥感、传感器、光伏、氢能等技术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新能源”的整体解决方案。未来将进一步叠加航天文创资源,建设丰富多彩的亲子农场,助力新农人发展新农村。
2.垂直孵化特色服务
通过对“五新”产业的细化剖析形成的六大产业方向,可以根据其产业特点,归纳为以下三大孵化特色。
(1)产业构建
围绕商业航天、新能源等航天具有长期技术优势积累的产业,可以重点进行规划开发,主动构建产业链和产业生态,把握市场机遇,充分整合航天人才技术、政府政策支持、社会资本、产业资源,通过培育产业链链长,带动产业生态共同发展。
(2)市场导入
新装备、新材料产业可以航天型号任务需求为牵引,重点培育相关领域内具备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在技术产业化阶段过程中,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孵化服务。
(3)场景打造
对于航天文创、智慧农业这一类社会效益显著,但是短期经济效益难以显现的产业,可以通过品牌建设、载体建设、IP培育,为相关产业发展打造丰富的应用场景,汇聚一批有活力的文创人、新农人,积极探索“航天+应用场景”的新发展模式。
四、结论
本文以上海航天创新创业中心为案例,重点研究航天特色孵化器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通过案例分析,识别了三个垂直孵化特色服务能力即产业构建、市场导入和场景打造,为航天垂直孵化体系明确了发展方向,即专注于航天及其衍生的特定产业链,进行垂直整合孵化,通过上下游的培育、整合来实现对上海航天“五新”特定领域的产业孵化,从而实现全方位全周期赋能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