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该默默无闻的平遥双寺

2022-11-08笨石头

检察风云 2022年21期
关键词:彩塑大殿菩萨

文·图/笨石头

若是只能在平遥待上一天,我可能不会进古城。“购一古城票,城内睡一觉。赏‘又见平遥’,品碗托油糕。”这可能就是平遥最普通的打开方式了。

少有人注意的是,“平遥古城”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时,并非仅是古城墙中这一隅之地,而是同时包含了双林寺和镇国寺。二者极易被古城游客忽略,然而在我看来,它们才是奔赴平遥最首要的意义。笔者绝无批判古城之意。所谓“一个古城十个国宝”,平遥古城内国宝遗存密度之高,在如今商业古镇野蛮生长的时代,显得尤为稀贵。

双林寺:雕塑本可齐名《蒙娜丽莎》

作为雕塑,它可以与狂野原始的大卫对比,与残缺的女神维纳斯对比,与无声吟泣的圣殇母子对比,与包容万象的思想者对比。然而,若是有哪个细微的眼神或动作能够触及心跳,蒙娜丽莎那一抹似是而非的微笑依然第一个跃上脑海。

站在双林寺的韦陀菩萨面前,这种感觉有过之而无不及。它的眼神和姿态,极尽夸张之能事,却在超出了人类身体极限后,生出一种莫名的、和谐的审视感。在这样的眼神下,罪恶哪怕只有一念,都完全没有容身的余地。

这尊彩塑最大的特点,被概括为“不动之动”。寺庙中的韦陀菩萨,因承担着实用功能,少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但双林寺这尊韦陀菩萨却突破了传统的桎梏,展现出“柔中带刚”的身姿和“双重性格”的冲突:首先,与下半身的呆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半身夸张的转动幅度,且残缺的左手向上伸出,右臂握拳向下,腹部的兽面纹向前突起,带来极强的动感;其次,韦陀头部转向右,可眼神却不合常理地望向左侧,似乎是遇到了突发状况,从而产生了意料之外的故事感;再者,塑像整体由左手、右臂、足部构成一个倒三角形,这种形态在结构上是极不稳定的,却进一步增加了整尊塑像的动感与流势;此外,繁复的锁子、坚硬的铠甲、冷峻的兽面等刚毅勇武的元素,与柔顺飘逸的缎带形成了鲜明的动静对比,似已瞥见飘飞的衣褶拂过韦陀紧绷的皮肤。

更让我意外的,是这尊锐目如鹰的韦陀菩萨,居然就立在比水与月还温柔的自在观音前面,彼此相容,一个犀利,一个温情。这是六百年前思维与智慧的存续,是超越时代的妙笔。而它们,都只是山西平遥双林寺2052尊彩塑中的一员。蠢萌与庄重并存的罗汉、横眉立目的天王、面目狰狞的小鬼、放纵洒脱的渡海观音……它们美得如此肆意,仿佛造物主对这片土地给予了毫不吝啬的纵容。

它从未“火”过,也不曾登上任何课本。在世界各地,人们列举着贝尼尼作品温暖而弹性十足的肌肤,惊诧于大理石雕塑对色彩的减法,痴迷于达·芬奇对皮下骨骼和肌肉的洞察如何让“渐隐法”颠覆了人类美术史。可我们也曾有曹衣出水与吴带当风的里程碑式探索,有“石木竹骨”雕刻的空前繁荣,有为大佛点上眼珠的“绝妙一笔”。

这些艺术史上不容忽视的奇迹,何时才会得到恰当的尊重呢?

镇国寺:彩塑装进五代建筑

从双林寺出来,我急不可耐地奔向镇国寺。入了山门,迈进大殿厚重的门槛,恍然发现这是一座五代建筑,容纳着国内仅存的五代寺庙彩塑。

从明代到五代,我仿佛匆忙跑过了五六百年。金代翰林赵秉文的《杂兴十首·镇国寺》中写道,“百年楼殿倚天末,万井风烟当寺门”。初看此句时不免哑然失笑:虽不知是哪个镇国寺,但金代距离五代确实只有一二百年,彼时的镇国寺还只是一座历史并不长久的“百年楼殿”而已。赵秉文或许不会知道,他无意间畅游的这座寺庙,竟会同他的诗句一道踽行千年,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如此灿烂的一笔。

这是怎样惊艳的一座大殿啊!远远地,已望见栱眼壁上一整圈的菩萨坐莲壁画,在日光的摩挲下显出某种远古时代特有的青色。大殿出檐巨大而深远,虽立在仅一砖高的石台基上,仍透出十足的磅礴气势。跨过门槛,便从通明的天地一下子进入了冷峻的佛国世界。大殿里,零碎地投进些暗沉沉的光,给菩萨的鼻尖描摹出明暗可辨的棱角。塑像实在很高,我只能抬起头与它们对视。空气庄严却并不压抑,大佛的脸上显出意味深长的笑,一种千年后的看客难以参透的弧度。

除去敦煌莫高窟,镇国寺万佛殿内的彩塑便是唯一留存的五代作品了。十四尊彩塑中,有三尊经历过重修与重塑,其余十一尊为五代原塑,距今已逾千年。丰满腴润的体态,画尽了唐风的灵秀飘逸之美。碑廊中,有块残缺上部的石碑格外显眼。凑近赏观,发现它属于那个北汉“悲情皇帝”刘崇的孙子刘继钦。哥哥刘继元继位后,刘继钦即交出兵权,被贬至交城,最终也未逃脱被诛的命运。

佛像温婉的微笑背后,是层层叠叠的腥红与屠戮,这是文化政治永恒的血液,从云冈、龙门的窟龛一路流进大雄宝殿的门槛。然而就在这样焦枯的空气里,大佛的一抹微笑涂抹出更复杂的意味,衣褶上的线条氤氲更浓稠的色彩。在这样的矛盾里,艺术究竟是因还是果,没有人能说清楚。

或许这便是终极奥义:艺术一旦落地便再难参透,它们只能自顾永恒。

猜你喜欢

彩塑大殿菩萨
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
故宫三大殿之火
汉源彩塑
故宫三大殿探秘
山东章丘兴国寺大殿考
武当山·紫霄大殿
辽代八大菩萨造像研究
中国传统彩塑的继承与创新
佛像面前的菩萨
社会意识与菩萨造像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