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瓮安县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效果

2022-11-08李恩涛杨再林陈章黎余文芹韩仕芬

农技服务 2022年8期
关键词:瓮安县鼠害田间

李恩涛,杨再林,陈章黎,余文芹,韩仕芬

(1.贵州省瓮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贵州 瓮安 550400;2.瓮安县岚关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贵州 瓮安 550407;3.瓮安县平定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贵州 瓮安 550410;4.瓮安县种植业发展中心,贵州 瓮安 550400)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和倡导的农民田间学校(FFS)是培养懂科学、会管理、善经营现代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1],是近些年广泛推广的对农民较为直观、有效的农业技术培训模式。农民田间学校的建立,有效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走进农户家中”的问题[2]。因此,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已在我国广泛推广应用[3-7]。贵州省瓮安县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从2018年开始举办,依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贵州鼠害控制项目、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贵州省农区鼠害监测防治协作项目、遵义市首批市级人才基地建设项目等,2018—2021年在全县创建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4 间,通过举办培训,提高了农民鼠害绿色防控的环保意识和毒饵站、TBS 围栏、粘鼠板灭鼠等绿色防控技术水平,得到了学员和周边农户的充分肯定,培训取得明显成效。为进一步加大农民田间学校推广应用力度,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科学灭鼠技术水平,对2018—2021年瓮安县举办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成效及主要做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培训建议,以供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参考和借鉴。

1 培训概况

1.1 培训地点及人员

全县共举办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4 间。2018—2021年,每年分别在平定营镇梭罗村、三合村、平定营社区、岚关乡茶海村进行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每间农民学员30 人,共培训学员120 人。男学员49 人,占总学员数的40.83%;女学员71 人,占59.17%。平均年龄为43.63 岁,其中30岁及以下8 人,占6.67%;31~40 岁31 人,占25.83%;41~50 岁的37 人,占30.83%;51岁及以上的44 人,占36.67%;学员学历参差不齐,小学学历29 人,占24.17%;以初中学历最多,为68 人,占56.67%;高中学历13 人,占10.83%;中专及以上学历10 人,占8.33%。

1.2 培训时间及方法

培训时间为9—10月。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和倡导的参与互动式、趣味启发式、成人非正规教育方式进行培训[8]。培训时间为3.5 d,分3次培训。由辅导员培训班(TOT)培训结业的2 名TOT 学员和县乡农技干部具体负责培训。培训时,将30 名学员分为5 个小组,每组有6 名学员,评选(推荐)1名学员任组长,在开展各项培训活动时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通过组织学员开展各类游戏活动、不同类型毒饵站制作、田间TBS灭鼠围栏安装技能比赛等,各组之间通过相互交流、合作学习和竞争性的排位比赛,共同把灭鼠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融合在一起。培训前后各用10 道难度相近的测试题目,采用票箱法(BBT)对学员进行测试,并分类统计正确率。测试题包括鼠害防控意识、鼠害传统防控技术掌握、鼠害新型防控技术了解、农业环保意识4个方面。培训后,让学员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授课老师、组织情况、项目成果指导农户情况5 个方面进行满意度测评。每年在农民田间学校开办之前、实施期间和实施后期,对农民田间学校42 项质量控制指标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质量控制指标“是”代表完成或者达到指标的意思;“否”代表未完成指标。

1.3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交流表达能力、农区害鼠基础知识、绿色防控技术、团队能力建设、农田生态系统实践与分析、培训测试等,培训具体内容流程如下。

第1次:开班仪式,培训目标及培训要求,训前票箱法(BBT)测试,学员分组,学员自我介绍,悄悄话(信息链)游戏,定组名、画组标,鼠类基础知识及危害情况,鼠夹、鼠笼、粘鼠板使用技术。

第2次:上一次培训内容回顾,训前票箱法测试结果反馈、协作运水游戏、毒饵配制方法及使用技术、不同类型毒饵站制作、毒饵站灭鼠技术、农田生态系统分析。

第3次:上一次培训内容回顾、TBS 灭鼠技术、生物防治技术、鼠类综合防治及绿色防控技术、训后票箱法(BBT)测试、学员满意度测评、结业典礼。

2 培训成效

2.1 培训前后测试情况

由图1可知,培训后鼠害防控意识、鼠害传统防控技术掌握、鼠害新型防控技术了解、农业环保意识4 类测试题培训前后正确率分别为64.17%~86.67%、91.94%~95.00%,培训后正确率比培训前提高5.27~30.00百分点,平均提高13.51 百分点。由表1 可知,2018—2021年平定营镇梭罗村、三合村、平定营社区、岚关乡茶海村农民田间学校学员测试题培训前正确率分别为85.00%、67.00%、85.33%、71.67%,培训后正确率分别为96.00%、84.67%、97.67%、96.33%,正确率提高11.00~24.66百分点。同时,通过组织学员开展各类游戏活动、不同类型毒饵站制作、田间TBS灭鼠围栏安装技能比赛等,让学员们耳目一新,体验在学习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的全新培训方式。学员的团队协调配合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为今后广泛推广应用鼠害绿色防控技术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更多的灭鼠技能二传手。

图1 瓮安县2018—2021年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前后4类测试题正确率情况

2.2 满意度测评结果

由表2 可知,2018—2021年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学员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授课老师、组织情况、项目成果指导农户情况5 个方面均表现为满意和非常满意,无不满意评价。其中,满意人次占比分别为4.17%、3.33%、4.17%、5.83%、0.83%;非常满意人次占比分别为 95.83%、96.67%、95.83%、94.17%、99.17%。

表2 瓮安县2018—2021年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学员满意度

由表3 可知,2018—2021年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学员对培训均表现为满意和非常满意,均无不满意评价。其中,满意人次占比为3%~7%,非常满意人次占比为95.33%~98.00%。

表3 瓮安县2018—2021年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各年度学员满意度

在学员满意度测评中,学员普遍认为农民田间学校这种新颖的培训方式趣味性强,通过老师讲解、相互交流和现场制作、田间实践,把培训内容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易于掌握、牢记和推广;对老鼠的危害、天敌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到了当前主要的农区害鼠绿色防控技术;同时,还提高了团队协作配合能力和交流能力。在结业典礼环节中,学员谈及培训感受时,所有学员均表达中国共产党政策好、感恩党的思想,还有部分学员通过歌唱祖国、发抖音、趣味表演等形式感谢培训组织人员,认可培训工作。

2.3 培训质量控制情况

由表4 可知,总体质量控制指标完成良好。2018—2021年培训学校总体质量控制指标为“是”的指标共143 项,占4年总质量控制指标168 项的85.12%,“否”的指标共25 项,占总质量控制指标的14.88%。

表4 瓮安县2018—2021年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各年度质量控制指标完成情况

由图2可知,开办之前的总质量控制指标为64 项,质量控制指标为“是”的指标共57项,占比89.06%;“否”的指标共7项,占比10.94%。实施过程的总质量控制指标为76 项,质量控制指标为“是”的指标共67 项,占比88.16%;“否”的指标共9 项,占比11.84%。实施后期总质量控制指标为28项,质量控制指标为“是”的指标共20项,占比71.43%;“否”的指标共8项,占比28.57%。

图2 瓮安县2018—2021年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不同时期质量控制指标完成情况

3 主要措施

3.1 狠抓骨干培训,提高工作水平

从2018年开始,每年从县、乡各安排1 名从事灭鼠工作的技术骨干,先后参加在余庆县举办的为期23 d 的联合国粮农组织贵州鼠害控制项目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班和为期7 d 的农区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班。2018—2021年共有4 名TOT学员参加辅导员培训,成为合格的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同时,每年积极争取选派1名县级TOT 学员参加全国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控技术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举办水平,有力地保障了瓮安县农民田间学校的成功举办。

3.2 围绕培训目标,细化培训方案

根据贵州省农田鼠害研究协作组明确的培训时间、地点、培训内容及方式、培训要求及经费等内容,每年细化制定了《瓮安县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实施方案》,依托瓮安县农业农村局和相关实施乡镇、村委会,把培训的地点选择、人员遴选、现场打造、授课讲解、材料准备、资金垫付、资料印制、后勤保障等落实到单位、具体到人员,保障了农民田间学校有条不紊地举办。

3.3 统一培训材料,提高培训效果

按照贵州省农田鼠害研究协作组要求,对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材料进行统一采购和发放,集中采购每间学校的灭鼠TBS围栏、毒饵站、鼠夹、鼠笼、粘鼠板等绿色防控试验示范及学员灭鼠操作实习物资,统一配发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统一学员服装(T 恤),让学员在培训中可现场操作演示、现场交流使用方法,提高了培训效果,受到了广大学员的喜爱。

3.4 及时总结提炼,拓展培训效果

每年举办农民田间学校结束后,及时开展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工作总结,将培训成果向全县各乡镇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取长补短,为下一年编制实施方案打好基础,使培训班能更加顺利地进行培训,培训的理论与实践更为贴切,活动内容更为丰富,趣味性强,使学员容易吸收培训的意识和知识。学员在培训结束后制定二转手培训计划,向身边亲人和周边农户广泛宣传环保意识、团队意识,提高了鼠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普及率,有力地拓展了培训效果。

4 培训建议

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容易激发农民学习的热情,易于让学员掌握更多的鼠害绿色防控新技术,同时使农民在环保意识、团结意识、交流水平等各方面都得到提升。为使农民通过田间培训学校的大力推广学到更多农业技术知识,提出如下建议。

4.1 抓住农闲时节,保障培训效果

由于翁安县农田害鼠发生高峰期为5—6月和9—10月,以往把培训安排在气候较为适宜的9—10月,但此时正值秋收高峰的农忙时节[9],给部分学员积极参加培训增加了困难。因此,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学员主要产业特点,选择气候温暖的农闲月份或时节,避开赶集日开展培训,能够更好地保障学员轻松参加培训,减少家庭琐事影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

4.2 加大资金投入,扩大举办范围

瓮安县农民田间学校只在鼠害绿色防控上进行了推广,每年仅举办1 间,辐射效应和辐射范围不够。建议农业农村部、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农田鼠害研究协作组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力度,增加瓮安县每年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数量,同时把乡村振兴战略的各类农业项目甚至是其他项目的实施与农民田间学校的举办有机结合,向各产业、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农民田间学校方向拓展,让更多的农业技术培训走到群众身边。转变仅注重理论技术知识的贯输、技术培训内容单一的传统培训模式,更大范围地发挥农民田间学校的综合效益[10]。

4.3 增加培训内容,广泛宣传推广

瓮安县农民田间学校目前对野外、田间、地头开展鼠害绿色防控知识培训较多,对城镇鼠害防控技术方面培训较少。随着城镇面积不断扩大,部分害鼠留在镇城和住宅区,对人民生活环境、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建议针对城镇老鼠的生活习性,开展设置防鼠设施、破坏鼠类居住场所、整治环境卫生、切断老鼠口粮等防鼠技术培训。同时,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培训会和现场会,广泛宣传推广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成果,TOT 学员举办的农业培训会逢会必讲培训案例,最大限度地辐射带动全县各级各部门开展鼠害绿色防控,减少鼠害损失和疫病传播,保障粮食安全,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4.4 增加补贴标准,减少学员压力

目前贵州省鼠害农民田间学校学员误工费补助标准为50 元/d,在外务工收入一般为80 元/d 以上,导致部分种养大户及兼职打工农户培训心思不稳定,参加学习后易因创收与学习冲突时产生分歧。建议将学员误工费补贴增加至80 元/d 以上,让学员完全放下包袱,能够安心地投入培训,扩大培训成效。

4.5 纳入考核计划,激励奖惩并重

各级政府及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工作,出台激励奖惩机制,将各类农民田间学校举办纳入年初计划,制定举办规模、完成定期和不定期质量考核标准,充分发挥一线农民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农民田间学校成为科技创新意识、环保意识、文明意识、安全意识、团结意识的主要推手,加快农民素质的快速提升和各类新兴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助力乡村振兴、国富民强。

猜你喜欢

瓮安县鼠害田间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草原生态建设中鼠害治理技术及其应用建议
田间地头“惠”果农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浅论吉木乃县草原鼠害发生与治理对策
浅谈人工营林措施防治森林鼠害技术
瓮安县召开2017年离退休干部、老年教育和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
浅谈瓮安县委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党性修养
瓮安县关工委开展法治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