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农具手耙形态成因研究

2022-11-08向嘉禹李克忠曾胜牧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艺术品鉴 2022年27期
关键词:农具耕作肩部

向嘉禹 李克忠 曾胜牧(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手耙的起源与发展

(一)手耙的起源

新石器时期早期,距今7000—8000年,我国开始出现原始农业的雏形。从原始农业时期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法到石器锄耕的农业生产方法,耕作者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通过整地可以改善土壤条件,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土壤耕层结构,可以提高农作物生产总量。随着时间推移,也发展出了较多的整地类农具,手耙就是其中之一。因而手耙起源于农业生产中整地的需求,是一种由于实际需求而产生的,以功能性为主的农具。

(二)手耙的发展

我国农业一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核心的、以种植谷子和糜子两种小米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二是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核心的、以种植水稻为代表的稻作农业。

无论是旱作农业,还是稻作农业,整地都是重要步骤之一,因而手耙也从未退出历史的舞台。

手耙起源于原始农业时期,其原型也可追溯到原始农业时期耕作者用来挖掘植物的木棒,也被称为耒、耒耜。手耙的发展初期在原始农业时期,此时期的“手耙”是耕作者挑选出长度在1 米左右有树杈的树枝,树枝一头为完整、较粗,为手柄,便于手握;另一头为有两到四根较细的树杈,为钯头,便于整地。西周时期原始农业开始向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过渡,手耙得到进一步发展,不乏石器、青铜器制成。在春秋战国时期,手耙快速发展,由手柄与钯头两部分组成,手柄由木制作而成,钯头由铁制作而成,基本定型。西汉、北魏、北宋、元朝等时期的手耙依旧如此,只是在钯头的局部形态有所不同,如钯头整体的大小,长度宽度、耙齿的数量、耙齿的长度、耙齿的形状、銎部的结构等有所变化。

二、手耙的现状

直至现在,手耙依旧在大部分的传统农户家中发挥重要作用,农具售卖店也不难发现手耙的身影。主要有两个原因:部分省份地势复杂,机械化农机无法进入耕地进行操作,如在云南省红河州的红河南岸,地势条件较差,山脉纵横,山势陡峭,梯田呈狭长形,部分梯田属于“雷响田”,即没有灌溉设施,只能依靠在雨季时,在低洼田里种植,手耙等传统农具操作起来更为便利,是该地区耕作者的首要选择;现代机械农具价格相较于传统农具价格更高,是传统农具价格的几倍到几十倍,有的甚至等同传统农户一年的收入。

笔者通过访谈法对湖南省桑植县一家大型传统农具市场、两家现代农机农具店及湖南省桑植县黄家台村一家农户、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官镇一家农户进行调研,了解该地区手耙基本现状。通过农机农具售卖店得知该地区手耙的单价在25—40 元,月销量为50 把,每年3 月份为旺季可销售出200 把,其价格只是机械化整地农机价格的千分之一,销量却是它的10 倍。通过传统农户得知,部分农户的人均耕田面积不多,传统农具即可满足小农户需求,考虑到该地区地势情况,传统农具相对更加便利,价格也更经济实惠。

从手耙在该地区的现状至少可以映射出,手耙在我国其他地理条件及经济情况相似的地区的现状,如江西。证明了手耙在农业生产中依旧有着重要的地位。

三、手耙的形态

(一)手耙的形态特征

手耙仅用人力整地,就像耕作者外延的肢体,其形态与人的上肢极为相似,手柄对应手臂,钯头对应手掌。手耙由手柄与钯头两部分组成,手柄大部分由木制作而成,钯头大部分由铁制作而成。钯头由刃部、肩部和銎部三部分组成,其刃部即为耙齿,肩部形状多为圆润形、也有方整形,銎部是钯头与手柄的连接处。手柄的长度一般在90—120cm 左右,钯头与手柄的角度约成80—90 度左右,呈现略向内侧弯曲的形态。

手耙的基本形态已经成型,依据已有的资料整理,耙齿的形态可分为三种:尖刺型耙齿、方尖型耙齿、圆尖型耙齿。其中,尖刺型耙齿数量最多,耙齿从头部至尾部,由宽变窄,由粗变细,呈尖刺形状,适用于大部分耕种环境;方尖型耙齿头部细长,尾部形态呈锐角三角形,尾部相较于尖刺形宽,耙齿接触土壤面积较大,多适用于开荒;圆尖型耙齿头部细长,尾部形态为五边形,形态呈菱形。

銎部的结构可分为三种:外凸U 型结构、肩部外嵌结构、外凸包裹式结构。外凸U 型结构是在肩部侧面凸出一个U型的结构以连接手柄;肩部外嵌结构是在钯头的肩部上外凸出的一个挖空的长方体,其长与宽对应手柄的宽和高,以连接手柄;外凸包裹式结构则是在肩部侧面凸出一个挖空的圆柱体结构以包裹的形式连接手柄,(见表1,表2)。

表2 銎部结构类型

四、手耙形态成因探析

农具作为一种生产工具,帮助耕作者更好的从事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中更新迭代。从整地类耙类农具的起源与形态中,发现其核心本质都是为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一)工作环境对手耙形态的影响

工作环境广义上指与工作有关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物理环境又分为天然物理环境和人工物理环境,都属于自然环境。狭义上指人的工作地周围的物理环境,如办公室、工厂、车间、工场等。对工作环境可从个体的、人际的和组织的三个层次进行分析。个体水平的分析集中在对工作直接发生作用的环境条件,如个体的办公空间,办公面积、通风、照明等。

通常情况下,耕作者的工作环境即为自然环境,其中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因素。这些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着耕作者的农业生产效率,从而间接地对手耙的形态产生一定的影响。通常自然环境因素是综合了几种因素对农业生产、农具形态产生影响,而不会是某单一元素。如在云南省红河州的红河南岸,地势条件较差,山脉纵横,山势陡峭,梯田呈狭长形,部分梯田属于“雷响田”,也没有灌溉设施,只能依靠在雨季时,在低洼田里种植。因而该地区耕作者主要所使用的耖耙,耖体较矮,上部呈长方形,耖梁宽,耙齿约为17 颗,耙齿较短,约为10 厘米。而玉溪、西双版纳两地水文条件较好,水量充沛,土壤土质松软,因而此地区耕作者主要所使用的耖耙,耖体较长,耖梁呈长方形,且在耖身上方加固杆,耙齿约为8 颗,耙齿较长,约为20 厘米。证实了耕作者的工作环境,即自然环境对耙齿长度、耙齿数量等的影响,从而影响着手耙的形态。

(二)使用动作对手耙形态的影响

在耕作时,耕作者的使用动作为上半身向前倾斜30—45 度,左手握住手柄,用力向正下方压住手柄,左手手持在位置在手柄三分之一处或尾端,右手则用力拉回手柄,右手手持位置在手柄三分之二到三分之一处,便于耕作者挥动手耙,耕作者下半身,前腿呈弓步,后腿蹬住以保持身体稳定。因各地区人的身高及臂长不同,因此手柄长度在90—120cm 之间,但使用动作、姿势影响着手柄的长度,若手柄较短,耕作者则需增大上半身前倾角度,以将手耙挥出,那么耕作者同时需要付出更多的力,更易致劳累。

(三)作物类型对手耙形态的影响

我国主要种植的粮食农作物为谷类作物,其中又以小麦、水稻为主,为旱作农业与稻作农业。

在旱地耕作时,耕作者使用手耙插入耕地,为破开土块,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想要增大压强,则需减少受力面积,因此钯齿越尖则受力面积小,越易破开土块,另小麦播种前需翻地,避免压苗,播种后需深耕土壤,保持土壤水分,这样产量更高。

在水田耕作时,土壤较有黏性,齿越尖则泥土不易粘黏,减少阻力。我国水稻品种也多为高秆,高秆水稻则需深耕使根脉扎深,不然后期易倒伏,影响产量,因此为满足两种作业需求,耙齿长度多在12—19 厘米。由此可见,种植作物影响着手耙的耙齿形态与耙齿的长度。

(四)加工技术对手耙形态的影响

三种不同的銎部结构,呈现出不同的手耙形态,而加工技术影响着銎部结构的制作。最初的农具基本为石质、骨质及木质,西周时期青铜冶炼技术迅速发展,但由于制作工艺较难,因此价格较为昂贵,主要用于制作礼器,未大范围应用在农具的制作之上。直至春秋时期,冶铁技术的发展创造了铁农具,让农具的发展更进一步,为精耕细作创造了条件。

战国晚期,铁质农具为生铁及制铁产品,主要材质为生铁、脱碳铸铁,逐渐替代石木质农具。此时,手耙钯头的銎部结构多为肩部外嵌形,即在钯头的肩部上制作出一个外凸的长方体,将其挖空,长方体的长与宽对应手柄的宽和高,以连接手柄,因而钯头必须有着2到3 厘米的厚度,否则手柄无法嵌入,较易脱落,整个钯头也有着一定的重量。此时銎部的结构导致手柄的横截面偏向方形,耕作者长时间手握使用也易产生不适感。

为了修补早期制造薄壁空腔青铜器的铸造缺陷,发明了铸焊技术,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焊接技术,后来演进为大型青铜器的铸焊加工技术,以及主件与附件的连接技术,在大型青铜器加工的拼接中又发明出了钎焊技术。焊接技术的发明,使得銎部结构得到改进,外凸U 型结构则是通过焊接技术在钯头的肩部侧面外延出一个U 形结构,加上一个小长方体铁质插梢,即可连接手柄,更加紧凑,若手柄断裂,耕作者也易更换,对钯头的厚度也无须非要达到2—3 厘米,相较于上一种肩部外嵌形銎部结构,钯头重量只因耙齿的数量变化,整个手耙较为轻便。手柄横截面为圆形,耕作者长时间手握感更为舒适。外凸包裹式结构同样也是通过焊接技术。

五、结语

看似简单的传统整地类耙类农具,实际上蕴含着我国劳动人民深厚的智慧。目前我国农业仍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一方面由于我国地广辽阔,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势情况;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小农户的经济情况较差,可知传统农具在我国仍将长期存在,长期使用。对传统整地类耙具农具的形态与成因进行分析,发现其形态是显性的,成因是隐性的,将形态与成因共同进行研究,才能真正探析出其优秀的设计基因。

猜你喜欢

农具耕作肩部
基于数字孪生的农业耕作监控系统
腐植酸:盯住东北三省5650 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力
活动颈部时有响声是怎么回事?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研磨式谷物加工农具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农具T台秀
小麦种植不同耕作措施的对比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