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具象雕塑的新起点与多元化发展
2022-11-08华丽丽四川美术学院
华丽丽(四川美术学院)
一、具象雕塑的含义
艺术形态繁多,分类方式更是多种多样,其中,具象艺术是相对抽象艺术而言的。《辞海》中对“具象”的解释为:“具象从作品与自然对象的相似程度上去划分作品风格。抽象艺术形象大幅度偏离成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具象指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基本相似或极为相似的艺术。”具象艺术区别于写实艺术,写实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要有三度空间和逼真的再现等。具象在写实与抽象之间的较宽范畴,只保留可辨识度形象作为欣赏的媒介。从具象艺术与写实艺术的角度理解,具象雕塑包含了写实雕塑,可算作其中的一个分支。
就古典艺术创作而言,一件作品的完成需要四个组成部分:世界、艺术家、作品、观众。这四个部分以线性方式排列,世界被视为艺术家模仿的对象,艺术家像镜子一样,或传达者,或转译者再现的世界,将“世界真实”以作品的形式,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这个“世界真实”是艺术家对丰富的现实世界的感知,是经历无数次的内心激荡与回响的结果,这个经过艺术家反复推演而选定的结果以形象为载体诞生。世界经过艺术家的思维加工,打上了艺术家的情感烙印。观众则需根据自己的日常经验来判断作品是否符合它所表征的客观世界。这个审美过程可以理解为,世界投射与艺术家之脑,艺术家按照自己的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对原型进行编码,这个编码后的形象就是作品,观众通过日常经验对作品进行解码和评价,这也是古典艺术的典型特征。在心理学上,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被视为具象的运动过程,主要表现为激发和强化艺术家情感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富于感知力、想象力,也充满了对自身需求、态度、体验和观念的预见和取舍,让艺术家痛并快乐着,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雕塑艺术的立体造型因其材料和形态的差异,区别于绘画、书法等的平面造型,是具象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具象代表着对现实世界的主观表述方向,雕塑则是表达的载体。有了方向和载体再加之根据时代需求找到表达的对象,三者合而为一就是我们要讨论“具象雕塑”。具象雕塑占有真实空间,形体与真人肖似,并被赋予塑主和艺术家的双重情感和生命力乃至灵魂。
二、中国具象雕塑新起点
综合上文中对具象雕塑的理解,具象雕塑在中国自古有之。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下来,但雕塑工匠地位卑微,没有雕塑家的概念,不能像古代绘画一样拥有众多著述、典籍,系统、完整的梳理和教学传承,所以经常有断代的现象。古代“画家”与“雕” “塑”工匠的地位悬殊,直至明清,乃至一部分留学生宁以诗人自居,认为雕塑只是武夫行为。雕塑的制作亦多为委托定件形式,作为纪念和装饰所需,少有独立涉及个人情感的作品表达。随着“雕塑”概念的引入,以及社会转型,表现时代气息和个人情感的作品大量涌现,“雕塑家”的身份慢慢被大众认可和接受。
留法、留苏的中国第一代和第二代雕塑艺术家,凭借着自己的智慧、辛勤汗水展现了中国艺术家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艺术感悟力。在各自的岗位上,组织开展雕塑教学工作,开启了中国现代雕塑教育的先河,同时开启了具象雕塑的新起点。雕塑艺术家们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具象写实手法的同时也发生了本土化的发展和转变,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貌。
(一)中国第一代雕塑家
1911—1933 年之间,一批留学生相继到法国学习雕塑专业。他们所能接受的主要是以罗丹及其弟子的古典写实艺术风格,其中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20 世纪初,中国各地烽火连绵,民不聊生,亟待艺术有识之士,以喜闻乐见的写实艺术风格,为救国服务。
(2)与中国雕塑艺术家对雕塑的理解有关,他们出国前大部分有一定美术基础或学习过雕塑,有自己雕塑的理解。
(3)国外现代艺术刚刚兴起,各类博物馆、美术馆、画廊、雕塑家工作室等大环境仍然以写实主义传统艺术为主。经过系统的学习滑田友等人在国外展览中频频获奖,证明他们对西方写实主义雕塑传统有着深入透彻地理解和把握。
刘开渠先生学成归国,塑造了一大批纪念碑像,声名鹊起。秉承融合中西的理念,他充满激情的敏锐观察,揣摩人物在特定历史情境下的心理,气质和感情。以此提高造型的表现力,升华艺术形象。就如同他在作品中的实践,表现人物的精气神,多一分少一分都不完美,要使观众在作品中受到启发,感受人的尊严、感受生命的美妙与可贵。造型上过度的夸张和炫技的花样是不能引起视觉美感的。仅以《少女头像》为例,少女双目垂下,朱唇微启,若有心事,欲言又止。整体造型饱满而简洁,蕴含着很强的构成感,没有多余的起伏,头发边缘巧妙的设计了两只发卡,打破头发长长的线条。我们能从少女塑像中感受到她内心世界的情感。这种对专业的执着和高水准的表达,才能创作出完美的作品。
滑田友先生扎实的写实功底融合自身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理解,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滑田友创作的《少年中国》,是一件石膏素色的翩翩少年雕像。造型上既有对身体解剖结构的关注,也有对其的舍弃,造型简化、夸张,找到“应物象形”的感觉。衣纹则采用中国古代雕塑的线性处理方式,对细节进行概括。在疏密节奏上既贴合形体,又具有表现力,有别于西方的科学写实。少年气定神闲地看着锄头,不紧不慢,充满了内心的自足。无论从身形的气韵贯通,还是构图的经营位置,都是那么恰到好处。滑先生不但个人创作能力超群,教学中更是善于总结方法,给学生醍醐灌顶的启示。他这种为中国雕塑艺术发展不遗余力地情怀和坚定理想,使作品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中国的第一代雕塑家,他们坚持理想,他乡求学,延续中国传统文脉,学习西方写实技艺,融会贯通。用雕塑创作书写爱国、救国之心,歌颂英雄,歌颂民族觉醒,用毕生的心血培育出下一代雕塑接班人。
(二)中国第二代雕塑家
法国雕塑强调审美,题材主要是历史文化名人物、动物等,与社会现实没有多大关系,不适应中国当时社会发展需要。于是向苏联学习系统的、完整的、雕塑教育体系,完善了法国模式,并逐渐形成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雕塑教学和创作模式。
钱绍武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自幼学习古文、书法、诗画,博闻强识,奠定了他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善于发现美的洞察力,加之苏联模式的教育经历,使他具备了一个雕塑家特有的扎实功底。钱先生秉承“艺术要走向民族化”的艺术创作思想,创作了大批优秀作品。钱先生的《大路歌》是其在列宾美术学院求学时所做,作品采用三角形构图,重心极低,几乎低到了地面,三个人物仿佛从地下长出,坚强而倔强地拖拽着半块石碾。作品表现出农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形象,融入了作者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成为雕塑民族化探索和民族精神的形象化体现。
马改户先生,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雕塑遗产,探索本民族的雕塑发展之路,“西为用,中为体”一直是他践行的雕塑理念。代表作《丝绸之路》是马先生于57 岁时开始创作的,彼时他对中国民族雕塑艺术尤其是汉唐雕塑艺术产生了很大兴趣,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并把学习民族艺术的体会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整组作品吸收了汉唐石刻的表现手法,突出主要部分和整体气势,这样处理使雕塑的总体造型明确,单纯不琐碎,厚重有力。
这一代雕塑艺术家学习了新的雕塑观察方法、分析方法,提高了具象素养。总结上一辈的经验,使雕塑教育逐渐走向正规化,这就带来了观众审美层级的提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雕塑事业和城市的规划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三、中国具象雕塑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经过前两代先驱及其后辈的努力,打下坚实基础,慢慢内化为中国雕塑的传统,形成中国具象雕塑的根基。新生的雕塑力量塑蓬勃发展。20 世纪80 年代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受到冲击,发生了强烈的变化。20 世纪90 年代中国具象雕塑也开始产生新的面貌。雕塑走下基座,不再只是神圣庄严的注脚。雕塑艺术家更加注重对自身存在的价值向内求索,挖掘主观的精神世界,对自己负责。世界—创作者—作品—观众四者不再是线性的发展路径,创作者不再被动地做自然世界的传声筒,作品也不再是孤立的物品被观赏,而是围合为一个剧场;作者与观者在其中感受、体验。每个创作者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每个场域也有它的特殊性,于是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出千差万别的面貌。具象雕塑分别从表现对象、材料、形式等角度展开对时代的回应。
(一)表现对象的多元化
1978 年以来,改革不断推进,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革,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宏大的叙事性雕塑,英雄和领导人、工、农、兵等红光亮的雕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艺术家周遭的经验更加鲜活,也更能激发艺术家创作的欲望。
观念的转变促成了具象雕塑表现对象的多元化。
(1)出现了表现普通人、情感因素和社会事件的作品,如刘杰勇《站立的人》,男子双脚八字分开、头戴墨镜、单手插兜、双肩下垂、一身皮衣,表现出一种傲慢而冷漠的情态。这也是这个时代的集体缩影。
(2)物品从道具的命运中抽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表现对象,如焦兴涛的《真实的赝品》,用写实泥塑复制一件真实存在的物品,对其进行着色处理,并与其他真实物品并置于同一空间之中,形成一个真真假假的场域,探讨当今社会中真实的面貌与状态,既写实又虚幻的作品风格表达了他对社会的反思与质疑。
(3)变异性组合雕塑,主要体现在人物、动物雕塑中。不再用单一的写实手法,大胆地对形体进行夸张、变形,或与其他对象进行组合。如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王瑞琳作品《逐梦记》系列,呈现出一种新的风格,他认为动物和人类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马在奔跑的时候即有男人的矫健,也有女人的柔美和线条感,动物造型像适应某种图形一样,极致的内敛,而形体却充满了张力,此时动物仿佛也有了人性。
(二)材料的多元化
“材料及其运用方式一直是雕塑作品实现其艺术效果的最重要的途径。作品实现方式的新颖是摆脱人云亦云的重要手段,因此,对业已形成的艺术品材料经验体系的突破是获得新的艺术呈现效果的重要策略和手段。”
1.传统材料的再认识
材料作为雕塑的载体,可以说没有材料就没有雕塑。雕塑制作的一些常用材料有陶瓷、木、石、青铜、石膏等,每一种材料都有其特殊的属性,如何发挥材料独有的特性,并应用到相应的表达领域是雕塑家们非常关心的话题。随着观念的变化、科技的发展以及加工工艺的进步,传统材料也焕发出新的生机。如陶瓷,多作为日常用具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或用于工艺美术,塑造一些装饰性雕塑,而在具象雕塑领域却少有涉及。刘建华的《迷恋的记忆》在陶瓷材料的使用上做了突破性的探索,用陶瓷塑造穿旗袍的性感女性人物,造型大胆,且设色艳丽,视觉冲击力非常强。展示了那个年代的特征。如石膏,向来被用作翻制雕塑模型,是一种介质材料,被当作泥塑的替代品,而非最终材料。现在有很多艺术家尝试用石膏进行直接创作。孙家钵《思想者》,这是一件经过深思熟虑的作品。作品中只有人物面部和双手,双手支撑着下颌贴紧嘴唇,只有一只手臂接触基座。头部和手的形体简化处理,利用这种组合方式保留其辨识度。相信石膏直接制作的偶然性是非常奇妙的体验,但把握这种偶然性的分寸是需要功力的。传统材料的创新性使用给具象雕塑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2.综合材料的运用
由于表达的需要,众多雕塑家开始尝试用综合材料创作作品。
(1)多种材料同时使用,如王立伟的《超然象外》使用牛皮、铜、纤维等综合材料创作作品,纯白色的垂眉低眼禅师,对观黑色的大象,象的倒三角不稳定性结构,头上悬着蒲团,将轻与重巧妙地结合,把这种不安消解于展场的上部空间。整组作品实则为一种修辞,喻为这世间万象,不离法眼,它是参不透的禅机。
(2)现成品的使用,从表面上看雕塑作品和装置作品都在使用现成品,雕塑家更侧重现成品的空间关系,而装置艺术家则相对侧重现成品背后意义的传达,但两者又相辅相成。如张增增的《纪念碑》,他将碎石、瓦砾和铁锹堆砌成纪念碑雏形,表层则是一层厚厚的泡沫。当泡沫刚刚铺满的时候,具象的纪念碑高大、壮观,当泡沫消失后只剩一堆瓦砾,他将终要消失的辉煌见证(那个曾经存在过的真实空间)与不堪的现实用时间联系起来,让人不禁思考虚妄的美好是否真的有意义。
3.新材料的实验
虽然还有很多其他材料,在此仅对数字技术与材料进行陈述。科技飞速发展,建模软件普及,3d 打印日益盛行。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人们慢慢发现,软件建造的虚拟模型和3d 打印的实体模型,有很多不如人意之处,如模型在虚拟环境中,摸不到碰不着的心理空虚感,限制了空间感受力的发挥。3d 打印技术的打印方式和使用材料的局限性,达不到无损的还原雕塑造型,不能满足对形体、空间、肌理等有较高要求的作品。3d 打印日渐取代模型翻制,但始终无法替代人的手工雕塑。再珍贵稀奇的材料如果不经人手,作品也不会拥有灵魂。
(三)形态的多元化
具象雕塑形式多元化发展,但其保留可辨识的形象,区别于抽象雕塑,形体处理方式从超写实—写实—意向(可辨识)形式多种多样。
(1)雕塑不再拘泥于庄严崇高的姿态,开始变的生活化、个性化,也更具开放性。向京的作品在雕塑对象、材料、形态诸多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作为19 世纪90 年代底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女性雕塑家,一直在女性身体这个主体性线索上进行思考,“通过身体说话”是向京的标签之一。她以写实雕塑语言,日常性的动态、个人化塑造、丰富的着色表现,在具象雕塑的领域以精致的具象现实主义,展现内在的精神价值的实验探索。透过作品不难看出她是一位内心细腻,情感丰富的雕塑家。在当代艺术景观里别具一格。
(2)雕塑的体量根据所处的空间关系具体设定。如牟柏岩的胖子系列,有与公共空间结合大胖子,也有室内展陈的小胖子,带给人不同的体验。
(3)雕塑的写实性被打破。依上文所述,写实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要有三度空间和逼真的再现。鲁迅美术学院吴彤的作品《浓》即是在这方面的破冰实验,用夸张的动态和接近几何化的平面造型展示戏剧人物。
(4)雕塑的完整性被打破。作品中引入艺术家对个体经验和现实的关注,或对“完形”观念的反向运用,使作品呈现出新的面貌。如隋建国的《中山装》,霍波洋的《展示NO.4》,作品或局部消失或缺损,给人别样的思考。
(5)色彩探索。19 世纪90 年代之前雕塑几乎是很少上色的(中国传统彩塑除外),即使着色也倾向于模仿铸铜或者石材等相对传统的雕塑材料颜色。以前的媒体,书籍、报刊等几乎都是黑白的,人们生活中色彩也非常单一。20世纪90 年代社会经济大发展,物质条件极大丰富,世界变得五彩斑斓,书籍、刊物甚至电视都是彩色的,视觉的刺激令人耳目一新,雕塑家们也开始在雕塑上进行探索。当然也有文化自信增长对传统彩塑艺术的关注。雕塑采用丙烯、喷漆、烤漆等着色方式。铜和不锈钢着色工艺迅速发展,以及绚烂的钛金属着色,给雕塑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李占洋在雕塑着色方面的探索有其独到之处。其中,《火车站》反映出他对时代发展的敏感,人们的着装五颜六色、明艳夸张、戏谑而生动。作品色彩与众不同,轻而易举以艳俗取代崇高,以日常取代宏伟。个性化的塑造给了作品躯壳,而艳丽或灰暗的色彩给了作品灵魂。
(6)重复探索。以重复的方式使作品更加的灵活多变,其中,涉及单个形象有序重复排列和无序重复,不同形象的组合重复。如姜杰的《易碎的制品》便采用了不同形象的组合重复方式,使作品体量所蕴含的能量迸发出来。
四、结语
本文对第一、二代雕塑家的成长和他们所建立的中国特有的雕塑教育体系进行研究,以及改革开放后雕塑创作的观念、对象、材料、形式的革新带来的具象雕塑多元化发展面貌归纳总结,展示出中国具象雕塑的从无到有,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的历程。然而,具象的也面临着自身的困境,过于保守坚持具象语言将会疏离现实语境,失去生命力;过于开放将会导致自身体系的模糊。笔者认为具象雕塑对与雕塑家的意义不仅是具象的技术能力,还是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力;对观众更是共情的启发性现场。雕塑家在具象造型能力的基础上加之个人体验,不妨跨界融合,寻出自己的一条路。笔者限于时间和水平,难免有误有漏,至于修改补充,更准确地加以排比,则有待今后进一步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