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美学视角下移动端UI 界面设计的应用研究*

2022-11-08汪倩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26期
关键词:界面设计界面美学

汪倩(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用户界面设计为主的新兴设计形式,将人机交互与界面美观的视觉设计相结合,是网络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移动端UI 界面设计的多样化与便捷性,使其在新媒体传播形式中脱颖而出,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移动端UI 界面设计为主要研究载体,分析在虚拟的视觉形式中,如何将传统美学思想融入移动UI界面设计之中。在符合社会审美需求的同时,充分挖掘丰富多彩的中国元素,分析传统美学思想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使其与现代设计形式进行有效融合,为用户界面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一、传统美学思想概述

(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文化内涵

传统美学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与时代传承,逐渐将地域性特色、民族思想等观念与传统美学思想相融合,形成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至今仍影响着现代人的思想活动。从先秦时期使用方正、厚重的青铜器皿,以及明朝功能与美观性相结合的造物设计,体现出传统美学思想随着历史发展、社会经济、文化差异、地域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但不管如何发展,其核心思想始终如一,皆立足于传统思想体系中不断完善。譬如,在陶瓷工艺中,注重体现美的平衡效果,保持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在绘画艺术形式中,主张人的本性在于顿悟与超越,呈现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不再强调自然写实,注重事物本身的艺术特征。而这思想体系,在每个时期都有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如秦朝青铜器、唐代瓷器“唐三彩”、宋代汝窑、明式家具、清朝珐琅彩等等,各自之间具有显著的艺术价值与美学特征。

(二)传统美学思想的具象表现

具象表现主要对客观事物进行提炼与概括,通过对图形具象化表现,来传达主题信息。而在多元化的思想体系影响下,我国传统艺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构造形式与风格类型。无论是士人抒情的诗词歌赋、寄情于山水间的水墨画,还是飞檐斗拱的木结构建筑、自然意境的园林建筑,皆体现出不同思想体系的审美观念。

早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崇拜自然与神灵,其艺术表现主要通过铸造雄伟的青铜器、酒器、乐器等器物,并绘制兽面纹、人鱼纹、云雷纹等夸张纹样。而这些青铜器在造型与装饰纹样上,皆体现了原始人民的审美思想,成为当时美学思想影响下的典型代表。随之,后期传统思想的转变,对当时的书法艺术、绘画形式、陶瓷工艺、传统建筑等艺术类型产生巨大影响。

例如,传统绘画形式由原始的壁画,转变为追求意境美的山水画和“工笔”“写意”的花鸟画,以及明清时期的人物肖像画和西洋绘画风格;陶瓷工艺从最初黏土的烧制的陶器,发展到后期由高岭土、石英石等烧制而成的瓷器,通过在外表进行上釉或彩绘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陶瓷工艺;传统木建筑与现代建筑结构相结合,形成更具功能性与实用性的建筑形式。因此,随着历史脉络的发展形成了多样的艺术形式,留存着具有较高美学工艺的艺术作品,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参照案例,同样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UI界面设计中美的表现形式

(一)界面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

在数字媒体技术的推动下,视觉呈现效果更为复杂,视觉技术与虚拟现实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移动端UI 界面设计正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虚拟产物。其中,界面设计是以视觉化语言为主的设计形式,是人机交互的信息媒介和视觉元素呈现的界面,引导着用户快速掌握页面信息和操作步骤。界面媒介通过对图形图标、文字、色彩等视觉符号进行创意设计与排版,传达UI 设计产品的视觉美和功能性,让用户获得良好的体验感。

以移动端UI 设计为代表的虚拟媒介,提供用户便捷的使用功能和大量的资讯信息,促使其在现代社会广泛运用。其设计风格经过不断推陈出新,以及适应用户人群的审美需求,形成特有的设计规律和“形式美”法则。按照常规说法,“形式美”法则主要分为六种,其中最为常见的设计形式为对称与均衡、对比与统一、节奏与韵律。在功能使用与视觉效果为一体的界面设计中,通常会选择“对称与均衡”的设计形式对界面进行排版,例如IOS 系统的键盘设计和APP 资源库界面。

其中,目前主流的电商类移动端界面设计,则会运用“对比与统一”的设计形式,结合其他形式美法则对界面中的色彩与icon 图形创意设计,突出主打产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点击量与关注度。而在大部分的文创类APP 或娱乐类APP 界面设计中,均会使用“节奏与韵律”的设计风格来,其主体呈现模式不论是图片或文字,皆以统一的排列形式与疏密关系来展现主题信息,引导用户进行操作与获取信息。

因此,移动端界面设计不仅要考虑产品功能的逻辑性和适用性,还应通过一定的设计规律与法则对界面进行美学创造,提高产品的审美价值,为用户带来不同的体验感受。

(二)界面设计中的虚实关系

“虚实”关系作为重要的美学原则,其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意境美和意趣性,是传统艺术文化中重要的审美意识。在艺术创作中,存在辩证与统一的矛盾关系,即有实则生虚、有虚则存实的虚实相生法则,两者互相渗透与转化,以达到主观思想和客观环境相融合的艺术境界,为观者提供广阔的艺术空间和想象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从传统艺术的形成和设计特征来看,虚实相生的美学观念已渗透到诸多艺术门类,经过长期艺术创作与理论实践,已形成艺术体系中的重要理论依据。传统绘画中以“阴阳相生”“知白守黑”的美学思想,巧妙地运用空白的地方衬托实体景象,使观者产生想象空间,达到画外之画的意境之美。

在现代艺术设计中,通过运用设计元素的大小、疏密、明暗、比例等表现手法来体现虚实关系。以视觉设计形式为主创作类型,直接体现虚实关系的元素是“图与底”的关系,“图”是设计的主体,“底”则作为图的附属。在视觉设计中为更好体现主体内容,通过对界面图片、文字大小、色彩明暗,以及背景底图等视觉元素进行组合构图,使视觉上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感。其中,“留白”是界面设计的重要表现技巧,留白的运用以平衡版面,有助于形成充满活力的空间关系和版面视觉效果,可以引导视线,强化版面信息,为版面元素提供夺人的视觉焦点。譬如,在西窗烛古诗类APP 中,“摘录”功能模块的设计便是巧妙地运用虚实相生的设计技巧,右上突出古诗文字,左下标注诗文作者,突出界面功能与主题内容(如图1);“发现”功能模块则是将图文元素规律性的组合搭配,引导用户正确使用功能(如图2)。在界面设计中通过虚实关系的表达,可以体现设计中的美学规律和视觉效果,增强视觉设计作品的艺术性和商业价值。

图1 西窗烛APP“摘录”模块(图片来源:App)

(三)界面设计中的元素排版

界面设计主要是大规模软件运用的模式下衍生的设计类型,在提供用户良好用户体验的同时,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大众审美的提高,界面设计中的视觉元素组合形式逐渐增加。界面设计中的操作习惯、设计方式、排版布局、信息获取等都产生一定的变化,设计形式更具美学性与实用性。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界面设计中文字、图形、色彩等视觉元素根据信息传播形式,设计出最符合产品推广的元素组合方式。在界面设计的视觉艺术中,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可理解性,则会选择简单明了的文字元素进行内容表达。通过对文字大小、行间距、字体,以及整体色彩的搭配等细节上的处理,并结合图形元素的组合与排版,提供用户更为准确的信息元素,进一步提高界面的统一性和视觉舒适度。因此,有效将文字元素、图形元素和色彩元素与信息科技的操作形式相结合,通过视觉艺术性的设计方式,达到人机交互、信息传播和娱乐享受的设计目的,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操作体验与视觉感受。

三、移动端界面设计中传统美学的应用

(一)传统图案纹样的应用

图案纹样经过历史的沉淀,留存着许多具有丰富含义的传统图案,例如双鱼纹代表着多子多福、喜鹊寓意着喜事临门、脸谱图案代表人物的喜怒哀乐与善恶忠奸等。而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图案纹样,通过现代设计的方法与技巧进行创意构思,在表达产品主题思想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现代设计师通过对图案纹样进行深入了解,掌握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使其能够有效地融入现代界面设计之中。在UI 设计之中,传统图案在界面中主要应用于界面背景、跳转按钮、ICON 图标、APP 主题设计等方面。其中跳转按钮和ICON 图标的设计形式相似,将图案作为符号来传达功能。界面背景和APP 主题设计主要是对总体效果进行设计,涵盖引导页、一级界面、图标界面和系统界面等多种形式。除此之外,在UI 界面的人机交互中也应用了较多传统图案,例如带有色彩图案的解锁界面和国风创意输入法。传统图案为界面设计带来新的设计灵感和方向,设计师在应用传统图案进行设计的时候,对传统图案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在文化走向方面能够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把握方向,使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有效结合。

(二)传统绘画元素的应用

在现代审美需求的背景下,对于产品的创意性越为重视,丰富的界面排版、色彩搭配、创意图形设计等设计元素层出不穷。设计师为更好地宣传设计产品,进一步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则会选择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创意设计理念,在尊重文化和用户审美需求的基础上,着重于文化的延伸与传承。

传统绘画的独特意境,以及具有较强包容性与联动性的绘画艺术形式,为界面设计带来新的创意设计灵感。通过将传统水墨画的用笔设色、章法构图、虚实关系等绘画技巧融入界面设计之中,使传统绘画形式与UI 界面中的控件、字体元素、ICON 图标、图形图像等设计元素有效结合,能够在凸显水墨画的意境之美和东方神韵的同时,增强界面设计的律动性与层次感,为用户带来独特的视觉体验。设计师在移动端界面设计中合理运用传统绘画元素,将水墨画元素分解重构,在遵从UI 人机交互原则、操作逻辑与界面美观的前提下,设计出具有文化创意的产品。例如,以故宫博物院出品的“每日故宫”APP 与“紫禁城365”APP 为例的移动端界面设计,在APP 功能模块中采用古典的色彩、灵动的线条、创意图形文字,以及现代化的插画设计相结合,突出主题内容与民族文化特色,进一步营造出丰富的界面效果与形式美感。

(三)传统美学精神的体现

传统美学精神作为中国思想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其哲学性及艺术性意义尤为突出。从思想层面来讲,主张人的本性在于顿悟与超越,密切关注心灵境界,强调神似的美感。经过现代设计师的提取与创造,在艺术的展现形式上也产生明显变化,由原本对于自然事物细节的处理,转变为注重构建与意境的表现效果,通过造型、材质、色彩等显性表现,来营造传统美学氛围及文化内涵。

在移动端界面设计中传统美学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强调产品属性与人文意识的深度融合,通过对APP 界面设计和排版来展现产品的功能与属性,进一步引发消费者的关注,提高产品的曝光率与销量。例如使用简洁性的设计风格、自然的动植物纹理,以及使用黑白或浅黄色等低饱和度的色彩等形式来体现传统美学特征。其中,常见的文博类APP 使用率相对较高,如国家博物馆APP、中华珍宝馆APP、每日故宫APP 等产品,在设计形式、界面排版,以及色彩搭配中均体现了美学思想的特征。在现代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禅宗美学特有的韵味和表达形式融入界面设计之中,其独特的内涵及追求人与产品之间的和谐受到大部分用户人群的青睐。因此,将艺术美学与移动产品设计相结合,有效提高产品的文化价值,进一步拓展产品的设计思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移动端UI 界面设计的形式与视觉效果越加丰富多彩。因此,在提高产品人机交互的便利性、视觉美观与界面逻辑性之外,也需提高产品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底蕴。将传统美学思想与视觉化设计相结合,加强传统美学思想与UI 界面设计的深度融合,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操作体验,提高用户人群的使用体验与精神需求。

猜你喜欢

界面设计界面美学
中医养生APP界面设计
“共享员工”平台界面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盘中的意式美学
不同截面类型钢管RPC界面粘结性能对比研究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纯白美学
界面设计中的图形创意方法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