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环境中健身步道设计探究以筼筜湖区健身步道为例

2022-11-08蔡文尊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2年10期
关键词:白鹭洲步道湖区

蔡文尊

0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全民健身,各类便民的健身场所随处可见。慢跑作为一种轻松、便捷、接受度广的运动,在运动锻炼时或存在安全隐患。文本简要分析了国内健身步道存在的问题,并概述了健身步道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对厦门地区现有的健身步道进行了分析,在充分挖掘厦门景观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健身步道设计方案,旨在提高城市居民的健身环境。

1 项目背景

调查显示,在国内日常健身运动的项目类型中,户外慢跑是目前最受国内运动健身人群喜爱的项目之一。有78.0%的人群表示日常会有慢跑行为,除此之外,徒步和户外运动的人数占比也超过了60%。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在国家大力提倡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前提下,201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健身步道、体育公园等场地设施建设。2021 年,厦门市政府发布《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实施方案》,直至2025 年,厦门全市争取做到公共体育设施和城市社区“15 分钟健身圈”全面覆盖,全方位推动全民健身并实现高质量发展超越。

厦门作为国内有口皆碑的马拉松城市,深受全国跑步爱好者的青睐,市民对健身慢跑的热情也与日俱增。厦门市目前存在的健身步道普遍存在到达不便、路面材质不宜跑步、健身跑步时容易受到行人或行车的干扰、服务配套设施缺乏等问题。因此,建造一条环境优美又适宜跑步健身的步道变得尤为重要。

2 建设的必要性

2.1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引领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健身步道作为集绿色、生态、休闲、健身于一体,为群众提供户外休闲健身的设施,对提高居民的健康素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以建设健身步道为突破口,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健身的日常需求,也增强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全民健身的氛围,拓展了群众健身运动的区域,激发了更多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让全民健身成为生活中的常态。健身步道建设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载体,可使用的资源多、建设投入少、可利用率高、人群容量大、便利性强,是全民健身的理想运动场所。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不仅能够增强人民体质,而且有利于带动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通过健身步道把户外运动串联起来,将健身步道作为综合性载体,与若干运动项目相结合,组织群众参加户外健身,带动产业链发展,实现经济与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健身步道作为全民健身新时尚,引领全民健身、弘扬体育文化。健身步道作为一种开放的公共生活空间,为市民打造出门即可跑步的高品质慢跑空间。

2.2 塑造健康城市形象

筼筜湖区健身步道以筼筜湖的生态环境作为依托,打造环境优美的绝佳运动场所,体现运动与自然结合的生态之美。为市民提供慢跑专用的运动场所,为跑步爱好者打造高品质的慢跑环境,助力全市健身设施实现高质量发展超越。凸显厦门特色和人文品质,让健身步道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新载体。沿线进行符合厦门特色的主题设计,增加慢跑趣味。健身步道建成后,将改变着市民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起到宣传城市文化、展示城市绿地空间的作用,提高城市的知名度,进而再塑厦门城市形象。

3 健身步道现状分析

3.1 国内健身步道现状

我国健身步道建设起步于港台地区,后在内陆地区逐渐发展壮大。2009 年,浙江宁海国家健身步道一期竣工,以浙江宁海健身步道为建设依据,中国登山协会起草了《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标准(修改稿)》,并于2010 年由国家体育总局面向全国颁发推行,从此拉开了健身步道的建设大幕。

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陆续开展健身步道的建设,盘活存量场地,融入智能化设施,鼓励开展跑步、健走类的健身活动,丰富活动供给,满足大众多元健身的需求。

从总体发展上看,我国健身步道是在全面健身国家战略计划中发展崛起的,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和阶段的产物,解决了全面健身场地上的困境,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诉求。

3.2 厦门健身步道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厦门存在多条健身步道,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路面材质不适宜跑步。路面材质较硬,多为石板或者水泥路面,长时间跑步会造成关节和肌肉的损伤,有些路面不够平坦,容易崴脚和影响健身的舒适性。

(2)缺乏独立路权。部分跑道与自行车道或者人行道共用路权,缺少必要的隔离设施,在跑步过程中需要躲避行人,跑起来并不顺畅,还会打乱自己跑步的节奏,跑步体验感较差。部分跑道受桥墩、道路影响,舒适性较差,有的甚至直接中断。

(3)配套设施配套不足。部分夜跑热门路段缺少监控、饮水、环卫等设施。一些夜跑者喜欢选择在僻静的公园或湖滨道路等地进行锻炼,但由于夜间灯光照明不足,这些路段的犯罪率较高,对“夜跑族”的财产及人身安全有极大的隐患。

4 健身步道设计原则

健身步道应该使步道使用者最大程度达到健身的目的并且享受到慢跑的乐趣,做到连续舒适、不受干扰、标识完善、专享慢跑的高品质要求。

健身步道应该配备适宜的灯光照明设备,配套服务中心等管理设施、饮水点等人性化设施、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智能化设施、辅助运动设施、急救设施等服务设施,提升慢跑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健身步道各个路段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地形、现状条件等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设计。

健身步道应该邻近公交、地铁等交通枢纽,方便市民使用,打造可达性高的健身慢跑步道。

5 项目概况

厦门筼筜湖原名筼筜港,最早与大海相通,在20 世纪70年代初,为了围海造田工程,筼筜湖修建了一条长达1 700m 的海堤,自此筼筜港湾变成了水域面积1.7km封闭的内湖。筼筜湖的中央是美丽的白鹭洲公园,白鹭洲公园分为中央公园和西公园两部分,是厦门市区最大的全开放广场公园。中央公园面积约59 000m,公园环境优美,绿植成林。白鹭女神雕塑立于游艇码头,雕像高13.6m,是厦门最具特色的标志性雕塑。西公园的音乐露天广场为节假日表演的主要场地,音乐喷泉广场也深受市民及游客的喜爱。

筼筜湖以白鹭洲为主体,以人民会堂为中心,以文物博物为历史文化蕴涵,以湖两岸高楼群为背衬,以仙岳山为屏障,以周围众多带状、块状公园和林带绿地为幅臻,以雕塑、花木、海潮、白鹭为点缀,以时代意识、新潮时尚为趋向,赋予了休闲、旅游、健身、娱乐等多种功能,如今的筼筜湖早已成为深受市民及游客喜爱的文化休闲活动区和厦门的“城市名片”。

筼筜湖区范围内办公、生活、休闲、娱乐等人口众多。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园绿地的社会服务功能,结合现有公园、水系等景观资源,植入体育概念,打造厦门高品质慢跑步行系统,让厦门人民都运动起来、健康起来。本次设计项目筼筜湖区健身步道总长12.91km,其中环湖绿地环线长11.18km,白鹭洲西公园健身环道长1.25km,宽度2~2.5m。筼筜湖区健身步道建设项目包含环湖绿地环线、白鹭洲西公园健身环道,建设内容包括健身环道跑道建设、跑道智能化建设及夜景灯光等。

6 健身步道具体设计

本次设计的筼筜湖区健身步道位于白鹭洲沿线,属于Ⅱ级城市慢跑线。筼筜湖区健身步道分为白鹭洲西公园健身步道段及筼筜湖区健身步道段。项目西侧为湖滨西路,北侧为湖滨北路、白鹭洲路及筼筜路,东侧为莲岳路,南侧毗邻湖光路及槟榔路。整体筼筜湖健身步道公交可达性较好,湖滨北路路段地铁2 号线可直达,切实做到下车即可跑步。

6.1 健身步道路线选择与宽度设计

筼筜湖区健身步道建设项目为公园改造项目,分为白鹭洲西公园健身环道和环湖健身步道两部分。白鹭洲西公园将原有4~4.5m 宽混凝土主园路提升为健身步道,设计由2m 宽健身步道及2.5m 宽人行步道组成(白鹭洲西公园健身步道效果图如图1 所示),采用地面标线和地面标识区分道路,健身步道设计长度为1.25km。环湖区域情况较为复杂,现有道路分为林下步道、公园园路、滨水道路等。本次设计将现有 1.5m 宽林下步道结合林下空间,拓宽为2m 宽健身步道。健身步道穿行至树木较密集位置时,为了保证做到“不砍一棵树”的设计原则,在步道不满2m 时,设计新增道路或拓宽部分道路(遇树拓宽步道效果图如图2所示),分流人群避免造成拥堵的情况,使慢跑健身者感受到慢跑健身的舒适性。部分路段无法使用滨水道路改造健身步道,且市政道路较为宽阔,为了将整个健身环线进行有序的串联,设计将部分市政道路提升为2m 宽健身步道,通过增加限行装置,防止非机动车进入健身步道,做到专享独立路权。

图1 白鹭洲西公园健身步道效果图

图2 遇树拓宽步道效果图

6.2 材料与颜色

筼筜湖区慢跑线为城市慢跑线,路线较长。健身跑道材质虽然以现浇地垫舒适度最佳,但存在不耐久,容易脱落颗粒等情况,且因为公园日常容易落花、落果、落叶,极易污染路面,出现难清洗的问题,地面后续维护保养成本高,建议选择易于后期维护清洗材质。以健身慢跑的舒适性及合理性出发,步道选用硬性的透水沥青,耐久度较好,较容易清洗,在性价比上最优。为了保证沥青路面的安全,所以路面的设计相对平坦,跑步难度相对较小,任何天气下都可以进行跑步,方便并且安全。

本次筼筜湖区健身步道颜色选用蓝灰色,色彩饱和度低,整体弱化跑道,在视觉上更为舒适。同时能与周围环境明显区分,调动慢跑者的运动情绪,提升健身体验。健身步道上直接用白色喷漆以跑步符号和文字的形式喷在蓝灰色的健身步道上,在色彩上形成色差,醒目并与周围环境协调融合。白鹭洲西公园里程标识每100m设置1 处,环湖健身步道基于环线较长,所以每1km 设置1 处。符号清晰明了,更容易识别,充分体现标识的可识别性和功能性。

6.3 配套设施

6.3.1 照明设施

筼筜湖区健身步道作为城市慢跑线有着夜跑的需求,沿线配备照明设备,保障慢跑的舒适性和夜跑的安全性。照明系统主要设置于健身步道主线,包括出入口、跑道、标识系统所在区域。

6.3.2 服务设施

于慢跑者而言,服务设施是其相互交流的空间,体现服务设施的共享性、趣味性,能够更好地增强慢跑者的体验感,给城市增添一份人文气息。筼筜湖区健身步道沿线结合管理设施配置AED 急救设备,配套公共厕所、垃圾箱等必要的环境卫生设施。售卖点及直饮水设施结合休憩健身设施设置。管理设施包括管理中心、服务中心、体育指导员服务驿站等,提供更衣室、寄存用品、体育公益指导、科学健身方法咨询等服务。

在步道起始点,设有互动大屏,同步显示用户的运动排名等信息,实现互动与共享;同时步道进出口,常规配套体质检测仪,运动前先进行体质测试,让运动更科学更高效。步道沿途周边布置智能健身驿站及智能健身路径等,可进行力量训练、拉伸、休闲活动,配套步道的有氧运动,让步道健身更加科学、丰富、有趣。

6.4 绿化配置

6.4.1 增加健身步道周边景观绿量,合理选择植物进行绿化配置

筼筜湖区健身步道在保留原有乔木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样性种植,吸收烟尘中的碳和硫化物等有毒物质,释放出更多的氧气,减少噪声污染,为健身跑步者提供更优质的慢跑环境。

筼筜湖区健身步道原有乔木长势较好,通过乔木、灌木和地被的复合型种植,在满足健身步道视线通透的情况下,对健身步道环境中的植物进行搭配设计,增加景观的层次感,保证不同时期的绿化景观效果,打造立体的城市慢跑景观带。

6.4.2 注重景观的四季变化,营造多样化的景观慢跑环境

城市健身步道作为城市园林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加快健身步道周边的景观建设是发展厦门宜居城市的重要途径。在设计健身步道景观时,重视植物的四季变化,通过合理的配置与组合,使健身慢跑者在跑步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季相的变化,充分做到“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在健身步道周边加入观花、观叶的植物,如紫薇、凤凰木等特色植物。根据不同性质的绿地和功能选择植物,合理搭配不同时期的植物,避免单调与重复,形成四季景观各异,身临其境的美感,让市民及健身慢跑者感受厦门独特的四季季相变化。

7 结论

绿色健康的城市慢跑环境的设计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安全的锻炼场所,还倡导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塑造居民健康向上的精神意志。在对厦门地区的健身步道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健身步道存在的安全隐患及便捷性不足等问题,在筼筜湖区中规划了新的健身步道,既增加了市民健身活动的场所,又使市民在健身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享受慢跑带来的愉悦,促进身心健康,形成“步道+运动+生态”的建设方式。

猜你喜欢

白鹭洲步道湖区
白鹭洲
白鹭洲
大通湖区河蟹产业发展综述
海南省健身步道现状调查研究①
鹅卵石
步道砖掩饰不住此路的由来(外一首)
湖区航道风速预警监测点布设研究
西班牙
风景、地方与浪漫主义——华兹华斯的湖区书写
吉安白鹭洲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