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城往事 1980 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
2022-11-08编辑崔崔崔
编辑:崔崔崔
随着 20 世纪 80 年代的到来,美国国内保守主义盛行,这其实是对六七十年代的城市动荡、抗议运动和经济危机的一种回应。虽然纽约将因华尔街的繁荣而成为那个时代自由市场的中心,但就其他方面而言,这个城市似乎与新时代的文化发展渐行渐远。20 世纪 70 年代,纽约开始徘徊在破产边缘,城市犯罪率飙升,许多中产阶级白人选择迁往郊区,将市中心留给更扎根于纽约,通常因种族和经济而处于边缘化的群体,以及因渴望逃离美国小镇而迁往大城市纽约的新移民。这时的艺术家虽然在某些方面曾受早期前卫运动的启发或与之有联系,但开始试图与过去决裂,力图超越现代主义未能实现的允诺。
“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艺术现场”导览册,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1.约翰·阿赫恩(生于1951)与里戈贝托·托雷斯(生于1960),《玛丽亚问候母亲》,1988,玻璃钢上油彩,129.5 cm × 132.1 cm × 121.9 cm。图片由亚历山大和波宁画廊(纽约)提供。
缪斯之城 The City as Muse
整个 20 世纪,纽约一直是很多艺术家的栖身之所,更是取之不尽的灵感之源。而到了七八十年代,艺术家们开始以崭新的形式挖掘这座城市的潜能,纽约陈旧的结构与斑驳的外表既是艺术家的创作主题,也成为作品的布景与素材。与此时期城市中其他地方一样,随着富庶居民的迁入,下东区这个许多艺术家生活、工作的大本营也在不断发展。在这里,艺术与街道的界限变得模糊。一些艺术家在公共空间表演或是创作,有些创作者则描绘着城市建筑景观的硬朗线条。艺术家们在城市的形变之中,渐渐感知城市发展与工业化对生态和社会的影响与冲击。
2.黄马鼎(1946-1999),《洪水》,1984,亚麻布面丙烯,91.4 cm × 121.9 cm。KAWS收藏。图片由黄马鼎基金会与P·P·O·W画廊(纽约)提供。
3.简·迪克森(生于1952),《梦想成人酒吧》,1985,红纸上油画棒,70.5 cm × 50.2 cm。KAWS收藏。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艺术现场”展览现场,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孙诗。
黑光 Blacklight
画廊遍布的东村艺术世界与热闹非凡的夜生活场景密不可分。艺术家和表演者定期穿梭于俱乐部和画廊之间,在不同的场地中创作、展示他们的作品。包括凯斯·哈林在内的许多艺术家在绘画和雕塑作品中打造了夜总会的“黑光”场景。这个展厅中最令人瞩目的哈林作品也模拟了身陷“黑光”之中的感觉。
1.凯斯·哈林(1958-1990),《无题(俄罗斯套娃)》,1982,木板上迪高荧光颜料,82 cm × 64 cm。©凯斯·哈林遗产,Artestar授权,纽约。图片由私人收藏者提供。
2.凯斯·哈林(1958-1990),《无题(波普商店 1)》,1984,板上综合媒介,152.4 cm × 101.6 cm。©凯斯·哈林遗产,Artestar授权,纽约。图片由私人收藏者提供。
3.凯斯·哈林(1958-1990),《无题(长腿的电视)》,1983,木板上迪高荧光颜料,30.5 cm × 30.5 cm。©凯斯·哈林遗产,Artestar授权,纽约。图片由私人收藏者提供。
“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艺术现场”展览现场,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孙诗。
4.查理·阿赫恩(生于1951),《摇滚吧!(“忙碌蜂”)刮痕幻灯片》,约1980,艺术微喷,30 cm × 42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5.查理·阿赫恩(生于1951),《(慢拍)摇滚刮痕》,约1980,艺术微喷,30 cm ×42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6.查理·阿赫恩(生于1951),《富图拉刮痕》,约1980,艺术微喷,30 cm × 42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7.查理·阿赫恩(生于1951),《刮擦(DJ)幻灯片》,约1980,艺术微喷,30 cm × 42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现场 The Scene
下城涵盖由艺术家、画廊主、作家、音乐家、涂鸦创作者和其他表演者组成的多个交织重叠的艺术群体。这个展区通过服装、传单、海报、摄影及绘画,唤醒并记录了这些群体在俱乐部以及街头巷尾散发的能量。
流动的身份 Shifting Identities
涂鸦的核心是创作者的名字,一个留在城市表面风格化的个人印记。这一时期,彰显身份的公开表达在纽约城中随处可见,也出现在许多艺术家的创作里——艺术家们重新利用他人的作品,在表演中展现复杂的阶级、性别和种族认同,并在商业市场中找到了艺术实践的定位。
1.让-米歇尔·巴斯奎特与凯斯·哈林(1958-1990)、ERO(1967-2011)、“妙手佛迪”(生于1959)、富图拉(生于1955)、“粉红夫人”(生于1964)、艾瑞克·哈兹(生于1961)、LA II(生于1967)、曾广智(1950-1990)、肯尼·沙夫(生于1958)、拉梅尔兹(1960-2010)合作,《无题(趣味冰箱)》,1982,冰箱上综合媒介、丙烯、喷漆、墨水记号笔,143.5 cm × 61 cm × 64.8 cm。©让-米歇尔·巴斯奎特遗产,Artestar授权,纽约。图片由私人收藏者提供。
2.珍妮·霍尔泽(生于1950),《挽歌:我是人……》,1987,竖直LED电子牌(红色、绿色二极管),285.8 cm× 25.4 cm × 11.4 cm,版数1,共4版及1件艺术家试版。©2017珍妮·霍尔泽,艺术家权益协会(ARS,纽约)成员。图片由施布特-玛格画廊提供。
3.理查德·普林斯(生于1949),《无题(三位低着头的女子)》,1980,柯达Ektacolor照片,每件50.8 cm × 61 cm,版数3,共10版及2张艺术家试版。©理查德·普林斯。图片由艺术家和格莱斯顿画廊提供。
4.辛迪·舍曼(生于1954),《无题》,1987,彩色合剂冲印,215.9 cm × 152.4 cm。图片由施布特-玛格画廊提供。
神话与原型 Myths and Archetypes
美国的 80 年代在不断演变的国家叙事中书写,讲述着文化、经济和政治的硕果,而这一时期的纽约艺术家们则以各种神话和原型为主题进行创作,他们拒绝循规蹈矩,将超级英雄、低俗小说中的角色与此前带有浪漫与衰败色彩的作品人物并置。有时借鉴外国文化古老的符号语言,与崭新的通信技术上演跨越时空的对话。
幕布与舞台 Curtain and Stage
留下自己的印记是许多艺术实践的初衷,这在 80 年代爬满纽约墙面与地铁车厢的夸张涂鸦签名中可见一斑。在此时期,不同的艺术家在地铁站墙、剧场幕布、纺织物品等多种多样的背景之上涂写、绘制、呈现他们的作品,将这些背景融为艺术创作的材料与内容。
“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艺术现场”展览现场,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孙诗。
1.让-米歇尔·巴斯奎特(1960-1988),《无题(傻瓜©)》,约1985,木板上复印纸,25.4cm × 20.3 cm。©让-米歇尔·巴斯奎特遗产,Artestar授权,纽约。图片由私人收藏者提供。
2.让-米歇尔·巴斯奎特(1960-1988),《无题(火车)》,1981,布面综合媒介,49.5 cm x59.1 cm。©让-米歇尔·巴斯奎特遗产,Artestar授权,纽约。图片由私人收藏者提供。
3.让-米歇尔·巴斯奎特(1960-1988),《旧铁皮 ©》,1981,木板上油漆,73.7 cm ×45.7cm。©让-米歇尔·巴斯奎特遗产,Artestar授权,纽约。图片由私人收藏者提供。
物逝人非 Obsolete Creatures
80 年代末,人们开始谈论“历史的终结”和西方自由主义终将胜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时代有了不同的结局,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作品也似乎透露着一种失落感。80 年代的纽约或许也曾设想自己是宇宙之都,直至冷战结束,数字时代到来,城市与国家的地理边界被彻底地——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扩展至虚拟之境。而纽约的艺术家群体已经在很多层面上预见了这一全新的社会经济格局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动荡。
4.凯斯·哈林(1958-1990),《无题(米老鼠 USA)》,1982,纸上墨水,54.6 cm x 74.9 cm。©凯斯·哈林遗产,Artestar授权,纽约。图片由私人收藏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