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融合型语言人才培养研究

2022-11-08王晓燕

大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跨学科共生外语

王晓燕

(湖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8)

世界的新变革、历史的新方位和教育的新要求催生了新文科建设。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学科建设应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战略,传承和彰显语言文学的传统特色,把融合作为核心理念,开展跨学科研究,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如何在新文科背景下,以全球新科技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依托地方产业优势,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值得多维探究。

一、地方高校融合型语言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

(一)新文科建设战略的现实之需

2018年8月,“新文科”概念正式提出。2019年4月,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在天津联合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启动大会,标志着国家“四新”建设工程正式开启,“新文科”从概念提出走向正式实施。

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教授诠释了新文科内涵:“新文科建设的核心要义是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促进文科教育的融合化、时代化、中国化和国际化,引领人文社科新发展,服务人的现代化新目标。”她认为新科技催生了以跨界融合为特征的新产业新业态,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对知识复合、学科融合、实践能力强人才的需求。2019年3月2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在“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上做了题为“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的主旨报告,强调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外语特性。

大外语时代应破除学科壁垒,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以外语为基础的融合型专业方向,推进外语人才分层分类培养,突出复合和复语的外语人才培养特色。山东大学王俊菊教授强调,新文科突出“新”字,强调“跨”字,坚实“文”字,彰显“中”字,应主动对标“六卓越一拔尖计划”,树立人文性、工具性和科学性相融合统一的外语教育新形象,积极探索外语人才培养新模式,追求学科融合和学科破壁,走“外语+”的融通复合之路。在新文科建设的召唤下,近年来不少高校已经修订培养方案,培养高素质国际化融通复合型人才。然而,如何复合、复合成什么样的人才尚没有明确界定,也鲜有实践验证。

(二)地方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现实之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文化和企业对语言服务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增加。由此,有关语言服务如何助力我国企业“走出去”,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和转型研究备受关注。语言教育应主动为国家发展需求服务,高校更应担负起时代使命。伴随“走出去”的语言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如何了解中国企业“走出去”语言服务需求,如何从语言角度更好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值得多维探讨与实践。所在地方高校该如何贯彻发展新理念,依托地方优势产业,重塑语言人才培养模式,助推先进制造业国际化与语言人才培养卓越化耦合发展,迫在眉睫且意义重大。

二、协同共生关照下融合型语言人才培养的理念逻辑

(一)协同育人的基本精神

协同一词来自古希腊语,指人类能动地顺应千变万化环境的一种手段,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还发生在人与所处的社会和物理环境之间。2007年,二语习得社会认知学派引进“协同”和“互动”两个重要概念,认为协同是人类心智和身体与外部世界互动、协调并动态适应身边环境的复杂过程,是第二语言能否被习得的关键。关于互动协同与外语教学,王初明教授强调,合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语言是人类合作的产物,无合作便无须语言;合作一定有协同,协同一定有学习效应;教学外语应充分利用语言使用的合作特征,在学习活动中创造协同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互动。

“协同”概念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强调各社会主体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Haken)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提倡系统诸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合作,形成内驱力,其本质是信息和知识的交换。协同形成过程中,各子系统会产生一种能够超越自身单独作用的关联效应和整体效应,形成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和谐有序。当系统内独立运动占主导地位时,系统呈现为无规则的无序状态;当各子系统相互协调、相互影响,整体运动占主导地位时,系统呈现有规律的有序运动状态,产生“协同效应”。基于协同思想的“协同治理”,则蕴含平等、多元、协商、合作等基本精神和理念要素,为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

基于“协同”精神的“协同育人”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协同育人”即由学校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系统、社会教育系统构成大教育系统,各系统发挥其各自的组织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合作、协同、同步、互补的协同效应。“协同育人”搭建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战略平台,培育跨学科、跨领域、跨系统的教学科研团队,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推动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如何依托学校和社会力量,完善协同育人模式,培养顺应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一直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学界积极探索,如树立协同理念、打造协同结构、整合协同资源,实现多元开放合作互动,从战略协同、需求协同和组织协同三个方面,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实现策略,建立学徒制及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等等。

(二)跨学科协同共生的基本理念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对各方拥有的优质资源进行共享、互补和整合,既要依托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改革课程教学体系,完善跨学科跨专业协同互动,也要吸引社会产业优势的各方力量加入,以教育资源互补,多元协同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有限配置,创新特色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人类以迅速变化的符号和模态方式展开跨区域、跨语言、跨文化互动,二语习得(SLA)研究“跨(trans-)”转向应势而生。由15 位应用语言学家组成的DFG 团队提出“多语世界SLA跨学科框架”,开启对SLA 跨语言、跨学科、多视角探究。此框架强调SLA 历程为持续同心圆过程,由社会活动微观层、社会文化体系和社会认同中观层、意识形态结构宏观层构成,各层之间相互支撑、连接互构、协同共生。强调始于微观层由语言符号介导的社会行为所具备的衔接关联功能、历史与文化意义及其在塑造自己和他人世界中发挥的动态和不断演变作用。但中国语境下,如何借鉴跨学科协同共生理念培养外语人才鲜少有探索。依据共生原理,文旭等提出,建构外语专业建设的协同共生模式,从协同发展、相融共生、全人育人三个层面调控专业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协调院系、学科、专业之间及专业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专业建设合力,推动专业可持续发展。其提出的协同共生模式明确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培养理念,强调课程体系与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但遗憾的是,共生模式没有聚焦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特质,也没有关注地方高校与地方产业之间的协同共生发展需求。

本研究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协同共生精神关照下,构建“一体多元”跨学科协同共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社会需求→教学改革+实践融合+多科交叉+校企合作→协同共生发展”的高素质融合型语言人才培养路径,为地方企业国际化发展献计献策。

三、地方高校融合型语言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阵地,在遵循跨学科协同共生人才培养理念的基础上,系统探究跨学科融合型语言人才培养历程,地方产业语言需求、教学体系改革、学科交叉、教改与科研互动、校企合作互赢之间的关系,从资源协同、教改协同、策略协同、干预协同四个方面构建集前沿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育人模式,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高层次外语人才,助力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国际化发展。

(一)需求与资源协同,营造培养平台

学校所在地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正以轨道交通、新能源材料、产品、汽车等产业为支撑,加速培育万亿级世界一流的动力产业集群。

项目组围绕先进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态势及语言服务人才现状,通过问卷星在线调查,收回52 份有效问卷,并个别访谈相关公司负责人,获得如下结果:1.地方先进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态势好,但企业内部极缺既懂外语又熟知专业的语言人才;2.受访企业大多未设置专门从事语言服务的岗位,基本通过职员兼职或选择外包翻译公司完成翻译任务;3.地方企业各类语言服务项目与地方高校对接较少,仅占21.54%;4.外包翻译公司水平参差不齐,地方企业大多通过“试译质量”(50.77%)和“行业经验”(43.08%)作为翻译公司的考察条件,而对翻译人员的人文素养、社会文化情商等要素不关注。由此可知,地方企业急需“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高素质外语人才,为中国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

项目组所在学校的建设发展,已深度融入所在地区五大千亿产业发展事实。学校党委强调产教融合对学校发展规划与建设发展的重大意义,确定“打牢工业底色、做强包装特色”的办学定位。

多年来,所在学院积极与当地中国中车等龙头企业签订十余家“语言协同创新实践基地”,在轨道交通、新能源、包装、陶瓷等产业开展系列产教融合与科教融合实践,瞄准所在地区产业发展的指引与政策,对接学校学科建设与育人工程的需求,构建“外国语言文学本体研究+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的跨学科研究”双轮驱动的学科发展机制,着力于顺应社会需求的,校内教学多维改革、校内外教学实践协同互补、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校企合作互赢的融合型语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二)思教、创教与跨学科协同,改革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改革为融合型语言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与核心,强调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高度融合,重视思教、创教与跨学科协同共融特色,包括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范式改革等。优化课程设置,指对专业核心课程群、知识分布型课程群、能力特色课程群等协同互补共促课程群体系的改革。改革强调通识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语言专业知识夯实与综合技能训练、跨学科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互通、专业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完善教学范式,既包括对课堂学习环境、多元互动学习模式、数字信息化学习资源、虚拟学习社区等协同互动教学手段的积极改革,也包括对教育形式的改革,如优化跨学科跨语言教师团队的引导学习、跨专业跨年级学生团队的自主学习、跨层级跨区域体制的督促学习等教育模式。教学体系改革实践特别重视如下几点:

第一,思教相融,加强通识教育与国家认同培育。强调通识课程的重要性,重视价值引领作用,提升人文综合素养和人文精神。通识教育旨在弘扬人的价值,外语通识课程有助阐释世界文化的异同、促进文明互鉴,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改革应积极探讨专业知识传授中如何更好地倡导文化滋养心灵、文化涵育德行、文化引领风尚,将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为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人才,依托“省一流英语专业—英语专业”建设,以及“省一流本科课程—综合英语”改革,依据国家认同理论,借鉴国际前沿“SLA(二语习得)跨学科”理念,聚焦课堂社会行为中的国家认同蕴含、影响因素、构建路径,对外语学习者国家认同理论思考和实证引导,积极探索将外语课堂变成思政与专业无缝衔接金课,培养既具家国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外语人才。

第二,创教相融,加强语言运用能力与社会文化情商能力提升。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结构,既重视听说读写译语言基本技能培养,又重视多元互动沟通能力培养,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能力以及跨语言、跨地区等能力培养,以全面提升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的互动沟通能力。同时,重视社会文化情商能力提升,即培养以国家意识为引导,从跨文化视角分析对方特征,探求对方孤立言行中存在的系统关联,做出判断并采取相应有效措施以适应新社会文化背景的能力。人工智能催生各种专业机器翻译,翻译人才培养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转型,“人机共译”新生态成必然趋势。然而,“人机共译”模式中的相关问题越发凸显。基于此,对语言人才培养过程的国家意识及社会文化情商能力的多维思考与解决,将为我国与各国之间互联互通,共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献计献策。

第三,跨学科相融,加强语言专业课程与特色实践课程教学。在加强英语专业知识传授、英语专业技能提升的基础上,依托学校“打牢工业底色、做强包装特色”的办学定位和学校优势学科,如包装、新能源材料、轨道交通、计算机技术等,开设系列语言实践特色课程,如包装英语、动力英语、陶瓷英语、计算机辅助英语等。通过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交融、互通与学习,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多学科的新成果,掌握跨学科跨专业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学科视野,服务人的现代化新目标,全力助推新型语言人才培养。

(三)策略与联动协同,架构互赢模式

1.多元策略交融,协同共生助力

第一,线上线下语言工作坊交融。邀请学校所在地中国中车等龙头企业的行业导师或管理人员,通过线上线下工作坊,介绍行业前沿语言需求现状、行业国际发展动态,实现“实务精英进课堂”,把直接经验和实战经验借鉴多元多模形式带进语言课堂。第二,虚拟仿真实践与企业前沿服务交融。通过现代化技术,构建语言服务虚拟学习与实践社区,创设不同语言运用情境,体验跨语言、跨国家、跨学科角色扮演,在语言使用、情境感知和问题解决中获得知识、探索问题、互动沟通,也获得目的语文化理解。依托地方多家企业构建的十余家“语言协同创新实践基地”,搭建语言服务实践平台,通过各类型实习与实践,体验真实社会场景,了解前沿动态,增强语言综合运用实践能力。第三,校内各学院互通与校内外交融。通过校内各学院之间交叉互通融合以及校内外政企校融合,构建融合型语言人才培养共同体。集课堂内外、学校—政府—企业—社会共同体文化圈,畅通交流,强化积极语言的与文化氛围。第四,科研项目与教学案例库交融。构建科研与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共生机制,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统筹谋划,协调推进,让科学研究反哺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依托学校学科特色和地方经济发展态势,结合新能源材料、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国际背景特色,构建集前沿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助力先进制造业国际化的教学案例库,为探索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语言人才培养提供实证数据支撑。已完成新能源行业案例库创建、系列包装英语教材编制等。

2.多维联动协同,交叉融合发展

第一,积极组织教师团队,协同共融发展。校内专业教师、跨学科跨专业教师、企业行业指导教师共组团队,融语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跨学科知识、行业知识于一体,推动教师互动协同共发展。通过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从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积极培养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引导教师教学改革、科研创新,产学合作,共同投入融合型语言人才培养。第二,灵活组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协同互动发展。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等形式,打造师生协同共同体,积极推动师生协同发展,完成导学与引学,助力自学成才。创造条件,多维力推生生协同互助,成立融研究生、本科生一体的、跨语言、跨年级跨学科的学生语言服务团队,通过教师引导与监督、学生同伴互帮互助,助推语言专业知识与跨学科知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与社会互动能力共提升。

(四)培养与干预协同,确保相融共生

多重机制引荐,互动协同,建立体系,实施干预。基于协同共生理念,围绕人才培养效果跟进与外部评价机制引入,构建人才培养生态效度验证体系,有效促进高素质融合型语言人才培养实效。

首先,人才培养效果跟进,指定时对人才培养效果评估推进,通过校内、院内各级督促与评估体制,对各课程群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效果、语言服务协同实践效果、行业国际化对接效度等指标进行评估报告与实时反馈。

其次,以助推地方企业国际化进程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必须引入外部社会评价机制,将社会(企业)力量引入学校,接受社会对学校课程设置、教师授课内容、语言实践效果等方面的评价与建议,实现人才培养中学校—社会(企业)的良性互动。

回应新文科战略要求,依托学校学科特色和地方产业优势,基于“一体多元”协同共生范式,对融合型语言人才培养模式深入研究,提出既具备明晰性、可理解性又具一定普遍意义的人才培养路径,研究的发现和实践将为新时代高素质外语人才培养开拓新思路和新方向。

猜你喜欢

跨学科共生外语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