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以四川大学波兰语专业为例

2022-11-08余淼廖思米

大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四川大学语种外语

余淼,廖思米

(四川大学a.外国语学院;b.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四川 成都 610000)

掌握两门及以上的语言在全球化的今天已经是一种常见的语言及社会现象。在这一现象背后,各个国家或机构竞相出台相应的语言政策以便在日益增强的全球化趋势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软实力。例如欧盟一直致力于推行多语制,重视提高公民的多语能力,提出“母语+两门外语”的语言政策,着力推进成员国公民之间的有效沟通,强化集体认同。美国在“9.11”事件之后的2006年开始大力推行“国家安全语言计划”,将公民外语能力的提升和掌握的语种数量纳入国家战略层面,全面培养多语种人才。中国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也开始着手进行国家外语能力建设。文秋芳、张天伟等学者指出,国家外语能力与全民外语能力密不可分,提高国家外语能力的关键是掌握全民外语资源,全民外语资源的配置和提升则仰赖国家正规教育体系,由外语教育政策来规划和调配。虽然许多学者已经指出我国在外语语种数量和结构上的规划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国外语语种规模在总体上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在2017年新增11 个非通用语种,并且预计了在2020年开设超过100 个语种的课程,覆盖所有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官方语言。目前,北京外国语大学获批开设101 个语种,是全国最大的非通用语建设基地。

在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大背景下的外语热正在逐渐打破传统上英语一家独大的外语学习局面。不论是国家、社会还是市场,已经开始对英语之外的外语人才,特别是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非通用语种人才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早在2015年,教育部就联合多部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我国的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语种专业开设不全、人才培养的模式单一、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国别和区域研究滞后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意见》提出了“三个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指出了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为我国非通用语种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指导。

一、我国非通用语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教育部《意见》出台后,教育界开始关注非通用语种人才的培养。张天伟从国家语言能力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非通用语教育的现状,指出国家非通用语的现实能力在于非通用语能力的保持,而保持非通用语能力的重心在于改革,改革的重点包括非通用语种的教学模式、招生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师资培育。

目前,我国的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大多集中在外语类高校,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一些综合性大学出于自身发展需要也开设了具有一定实力的非通用语种,例如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近几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付诸实施并日益深入的大背景下,为了增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部分高校增设了一些非通用语种以配合和支持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例如,仅2017—2021年,全国新增波兰语专业的高校数量就达到了数十所。

位于“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成都的四川大学在2017年增设了波兰语专业,其目的就在于配合四川省新时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为“蓉欧铁路”的建设、“蓉欧+”战略的提出,以及欧洲大陆市场的开拓提供复合型的波兰语人才。作为“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之一的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是连接新疆喀什和巴基斯坦瓜德尔港的重要经济通道。为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新疆师范大学于2017年增设了巴基斯坦的官方语言乌尔都语专业。波斯语为伊朗和塔吉克斯坦的官方语言,为了增强新疆和波斯语国家的反恐合作,新疆石河子大学于2017年增设了波斯语专业。有“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将云南放在了重要节点位置。云南民族大学于2016年增设了孟加拉语专业,2017年新开设了泰米尔语、普什图语、僧伽罗语等6个南亚、东南亚语种。

很多高校在制定非通用语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除了增设语种教学点,也开始在教学模式、招生体制、培养模式和师资培育等方面进行改革试点。例如在教学模式上试点全英文讲授目标非通用语来同时加强两门外语的习得;在招生体制上通过自主招生和转专业的方式相结合,招收真正对相关语种和对象国感兴趣,且具备语言天赋的学生。在培养模式上,尝试“复语型”“复合型”多语人才的培养,例如“英语+非通用语”“英语+两门同族非通用语”“英语+非通用语+专业”等模式,将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相融合。由于非通用语种的师资普遍存在青年教师比例过高,学历层次偏低,知识结构不完整等问题。引进高端外籍教师,公派国内教师到非通用语对象国进修培训成为部分高校在师资培养方面采取的改革措施。

二、四川大学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2013年“蓉欧快铁”的开通,在四川省和亚欧大陆之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拓展了四川省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蓉欧快铁”的起点在四川省成都市,终点站为波兰共和国的罗兹省罗兹市。因此,培养精通英语和波兰语的非通用语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做贡献则成为四川大学开设波兰语专业的源动力。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四川大学以新建波兰语专业为突破口,在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上找准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

四川大学于2016年开始筹建波兰语专业,在2017年秋季顺利实现招生。在专业筹建之初,四川大学就对全国非通用语专业建设的现状和非通用语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各项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教育部在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意见》提出的几点主要任务和措施,四川大学对新建波兰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模式、招生模式和师资培育等进行了大胆的设计和改革。本文接下来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四川大学波兰语专业在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上的创新模式,并希望为我国非通用语教育的改革实践提供借鉴。

(一)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的创新

四川大学波兰语专业(以下简称川大波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总结为“校内交叉培养,国际联合共建”。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英语+非通用语+专业”的模式。教育部的《意见》重点指出要“创新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机制”,并建议“加强校内交叉培养,打通院系、专业壁垒,着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建立健全‘通用语种加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新机制”。四川大学波语专业在筹备之初即秉承这一指导意见,成功将校内交叉、国际联合、通用和非通用这几大要素有机结合。

1.校内交叉,国际联合

川大波语专业采用校内交叉、国际联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学生通过五年的学习获得“波兰语+经济/国际关系专业”的双学士学位。学生前两年在四川大学学习波兰语及经济/国际关系专业方向的基础核心/专业课。第三、四、五年在波兰华沙大学继续学习语言及各自专业领域的课程。其中,第三年为“沉浸式”波兰语言学习及强化,为之后两年的专业领域学习做好语言上的准备工作。在第四、五年,完成语言强化的学生进入各自专业的学院(经济学院/国关学院),并和其他华沙大学学生一起用波兰语或者英语继续深入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目前,各高校在培养非通用语种人才时,也多采用校际交流或者国际合作办学的“X+X”模式,将国内与国外教育相结合。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在国内两至三年的语言学习无法支撑其在国外普通课堂的目标语学习,尤其在参与课堂讨论方面显得吃力。川大波语专业将这一问题充分地考虑到了培养模式的设计中,将学生的第三年放在华沙大学的波兰语言文化中心,通过“沉浸式”的语言学习进行一年的语言强化,从而将语言学习效果最大化,同时兼顾对国外校园文化与学习环境的适应和融入,在语言技能的掌握上最大限度地支持后续学习体验。

2.“交叉学科专业”贯通式非通用语人才

川大波语专业打破了外语类人才培养的“经院式”模式,将人才培养重点从传统的外语语言文学方向转变成“外语+经济/国际关系”专业方向,强调非通用语种人才在语言应用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突出语言的工具属性和服务特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真正地打通院系和专业之间的壁垒,建立各学院、专业之间的课程、学分联动机制和共享机制。川大波语专业的学生从进入四川大学的第一年开始就按各自的专业方向同时在关联的三个学院(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学习各自的核心基础课程。比目前其他高校普遍采取的外语类学生在大二、大三再辅修“第二专业”的简单叠加模式更早、更深入的接触各自的专业方向。此外,川大波语专业在语言专业和交叉学科专业学习上都同时贯穿了五年的学习时间,尤其最后两年用波兰语或者英语学习各相关专业的知识,实现了外语与专业内容学习的深度交叉融合,让“语言+ 专业”的知识结构搭建形成有机体,彼此相辅相成。基于内容的语言学习(content-based language learning)将语言学习和跨学科专业学习深度融合,形成高效的“交叉学科”培养模式。不仅实现了由“学外语”向“用外语学”的转变,而且成功地实现了贯通式的跨专业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

3.“英语+非通用语”复语型非通用语人才

川大波语专业充分考虑了如何真正地培养复语型非通用语人才,因而在设计教学媒介语时采用“英语+非通用语”模式。目前,各高校在培养复语型人才时普遍将两种语言简单相加。一种情况是将英语学习作为第二外语,放在目标非通用语学习的第二、三年;另一种情况是在第一、二年学习两年英语后再开始目标非通用语的学习。这两种做法看似学习了两种语言,期待“1+1=2”的双外语习得,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这种简单叠加模式的设计首先忽略了语言的磨蚀现象,即大部分学生在学习非通用语时,英语因为接触量的减少和使用频率的降低而磨蚀,仅剩基本的英语读写能力,离复语型外语人才的要求相去甚远。

川大波语专业将英语和波兰语同时作为教学媒介语,所聘教师均为从波兰一流大学引进的拥有丰富对外波兰语教学经验的波籍和中籍教师。在进入波语专业的第一、二年,不仅语言课堂上英语和波兰语是主要的教学媒介语,在学生的交叉学科专业(国际关系或者经济学)学习中,约一半的课程都是纯英语教学或者英汉双语教学。在波语专业的第三年,华沙大学“沉浸式”的语言学习环境继续加强英语与波兰语的深度融合,为学生在第四、五年完全使用波兰语或者英语从事专业学习打下基础。“用英语学波兰语,用波兰语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将两门语言都充分的利用起来,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复语型非通用语人才。

(二)招生模式的创新

川大波语专业不参与全国高考统一招生,而是从全体进校新生中依据高考成绩,按照一定标准以面试的方式进行择优选拔。通过入校后的宣讲会等形式,波语专业努力招募具有一定语言天赋,语言学习动机强,对波兰语言与文化、欧洲国际关系、经济学感兴趣的优质生源。从源头上控制学生的质量,尤其在英语语言水平、语言学习策略、语言学习动机等方面严把质量关。通过择优选拔的学生在波兰语语言学习中都表现得非常优秀,杜绝了经由统一高考招生进入专业而引起的“学不走”和“不想学”的现象,为培养优秀的涉外经济人才、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打好了基础。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创新

川大波语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充分利用国外高校的优质资源。一方面从国外高校引进对外波语教学经验丰富的波兰籍与中国籍教师从事专业第一、二年的波兰语教学;另一方面通过国际合作直接使用国外共建高校的优秀师资从事第三至五年的语言和专业教学。这种师资队伍的联合共建模式,将国外共建高校的师资与本校师资相结合,通过培养方案中国际与国内课程的交叉和缔结,打造“共享”的国际化师资队伍,从而保障学生在整个五年均能使用英语和波兰语进行语言与专业技能的学习。随着高科技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某些传统校内课程的师资短缺完全可以由共建高校的师资通过网络在线课堂来弥补。在目前整个非通用语专业数量迅速增长而师资力量普遍偏弱的情况下,通过与国外高校共同打造可“共享”的师资队伍,利用新媒体、新科技等技术手段,加强国际、校际在师资队伍上的合作是相当一部分新建非通用语专业可以尝试的路径。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非通用语专业发展的瓶颈,所以“外引内培”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最佳途径。这样既能在专业建设的初期充分利用国外优质资源迅速组建师资队伍,也能争取足够的时间加强本专业国内师资力量的培育,双管齐下。

三、结语

我国非通用语教育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其发展任重而道远。许多学者已经就非通用语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人才培养的路径也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对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成果对于非通用语教育政策的制定也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本。本文分享了四川大学波兰语专业在培养“通用语+非通用语+专业”的复语型、复合型人才方面的创新举措,期待从非通用语种人才的培养机制、培养模式、招生模式和师资培育等方面为中国非通用语教育的建设和非通用语种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猜你喜欢

四川大学语种外语
许钰灵作品
民族图鉴入馆藏
“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小语种的重要性分析
简析语言习得机制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无臂考生高考考出603分被四川大学录取
走出报考小语种专业的两大误区
小语种报考,你知道多少?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