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生成逻辑与实践理路

2022-11-08孟剑琴徐晓璐

大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劳动时代教育

孟剑琴,徐晓璐

(山西工商学院 思政教学部,山西 太原 030006)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明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在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的指引下,劳动教育要与中国梦教育、奋斗幸福观培育有机衔接与耦合,帮助青年深刻领悟“劳动创造幸福、劳动成就梦想”的道理,因而对其生成逻辑、内涵意蕴与推进路径进行探讨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生成逻辑

每一种教育样态都有其产生的“源”与“流”,新时代劳动教育也不例外。中华传统“耕读文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切关联。

(一)文化逻辑:中华传统“耕读文化”的传承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度,“劳”在农耕社会里既是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也是一种重要的谋生手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反映的是古代社会成员爱惜粮食、尊重劳动的传统美德;“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慎之劳,则富”反映的是古代社会成员对勤劳的赞美、对勤劳致富的肯定;在早期儒家思想中,尊“劳心”贱“劳力”的价值观作为封建等级制度的代表,受到广泛诟病;后世儒家提出“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邃亡”,中国古代一些知识分子以“半耕半读”为合理的生活方式,“亦耕亦读”价值观的变化体现的是“耕”与“读”二者具有同等地位、不可偏废。中国独特的“耕读文化”不仅影响了数千年来的农耕思想,也深刻塑造了中国人民的劳动品质,对于当代劳动教育而言,“耕读文化”不仅是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也是重要的教育载体和教育途径。

(二)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涵养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其在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社会演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从此意义上讲,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劳动发展史。19世纪西欧各国先后进入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工业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革的基础上,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社会历史条件在世界范围内的变化,列宁深刻分析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状况和俄国的实际情况,认为俄国的实际发展已经呈现出“马恩”生前不曾有的变化,并提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他多次强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必须运用综合技术教育。在他看来,综合技术教育既是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重要手段,也可以促进各基础科学、生产知识和职业训练之间的结构更加合理,进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三)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赓续

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本国实践,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教育是培养国民的重要途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载体,“学生要学会打算盘,学会写信,学会记账,学会写路条”。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邓小平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意识”。党的十四大以来,江泽民提出:“高校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1世纪初,知识经济已初具规模,胡锦涛提出“成就任何一项伟业都离不开劳动,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党情、世情、国情的变化,阐释了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强调劳动是保持社会发展的助推力,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是民族复兴的根本动力。

(四)现实逻辑:培育时代新人使命的需要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服务功能也应与时俱进。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教育旨在让受教育者通过劳动塑造正确的价值观,让受教育者通过劳动,认识到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认识到劳动教育在新时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回归初心、回归育人。时代新人之“新”,不仅在于所处形势之新,更在于承担使命之新——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由于劳动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先导性的地位,要更好地发挥其综合育人的价值,要注重同其他四育协同育人、相互促进,发挥合力作用。让学生明白新时代是劳动者的时代、奋斗者的时代,所有幸福美好的生活都不是坐等而来、唾手可得的,也绝非一蹴而就的,都需要靠劳动去创造,靠双手去获得。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意蕴

(一)目标意蕴:手脑并举

在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人类从初期的野蛮型体力劳动发展到今天的智慧型体力劳动,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实体,也将种类多样的工具运用在生产生活中,所以这些都离不开劳动的参与。“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人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深化对技术的运用,对理论理解得更透彻、更深入、更生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劳动由重复型、改进型向创造型转化,创造型劳动不仅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且在创造过程中也体现了人的本质特征,人的主观能动性得以进一步发挥。因此,在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时,在体力劳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验感,勤动手,获得劳动认知,增强劳动情感;在脑力劳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勤思考,帮助其建构完整的劳动知识体系,提高创新技能的培训。

(二)形势意蕴:虚实交融

随着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兴起,劳动的形式和形态早已超出传统意义上的概念,不仅指基于农事的简单体力劳动,还包括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等形态的生产性劳动,可以说,劳动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和时代特色。例如从事某些危险系数较高的行业里时,脑力劳动的设计者通过前测可操控的“虚拟现实”来实施完成操作过程,劳动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获得了关于该项任务的深层认识,也带来了“具身”体验。在激发学生兴趣时,也要鼓励他们回归人性本真,通过现实情境中的劳动与创造,实现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并融。实现上述目标,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是虚拟环境的建构要贴合学生实际身心发展的需求;二是虚拟环境的布局要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三是要对虚拟环境中学生劳动认知与行为的偏差及时纠正。概括地讲,在新形势下开展劳动教育,既不能忽视传统型物质生产劳动的现实效力,又要重视智慧劳动、数字劳动的多维变动,及时更新劳动教育的相关载体,突破传统认识,努力探索新劳动与新创造结合的新境界。

(三)场域意蕴:家校协作

家庭劳动教育的重点是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勤俭节约的好家风。家长通过润物无声地引导,鼓励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出力流汗、入脑入心、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劳动精神,磨炼劳动品质。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教学生如何整理书包、桌肚、如何做值日生;在班级管理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通过班级植物角、校园绿化、校园包干区的设置,形成劳动的责任意识;在寒暑假中,引导学生学干家务,在多种形式的劳动中丰富情感、明白事理、养成习惯,感受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无论生活的环境还是学习的环境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把劳动精神的实质仅仅理解为“出出汗、动动筋骨”,难免过于片面和狭隘,因此家庭和学校的劳动教育不能一味地执著于传统的体力劳动。除了家庭和学校以外,还可以引入社会劳动作为劳动教育的新路向、劳动育人的大课堂,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真正领悟需要通过劳动创造美好世界和幸福生活。

三、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推进路径

劳动教育的最终归宿在于学生内心深处劳动价值的生成,可以从建构劳动教育新体系、优化劳动教育新途径、澄明劳动教育新意蕴、开发劳动教育新领地四个方面着手,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迈向更高水平。

(一)建构劳动教育新体系,使劳动教育从“远离自然”走向“回归自然”

增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系统性,统筹推进劳动教育改革,除了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大中小学的一体化原则外,还要体现不同学段劳动教育的衔接性和渐进性,建构起一套完备的劳动教育体系。以学校劳动教育为主阵地,把社会能工巧匠、手工艺人等请入学校“现身说法”,构建劳动教育的“大合唱”,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企事业单位多方协同的劳动育人体系。培育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艰辛,感受劳动的快乐、展现劳动的风采。

当下,部分学校把劳动教育作为一门具体的学科来对待,场所设定在教室,“我讲你听”,内容的选取基本以劳动知识、劳动技能、才艺比拼等为主。如果将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场所固定在课堂中,就会使其失去亲密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机会。在这种与自然相疏离的学习方式中,学生体验不到劳动的美好,也就难以激发劳动的情感。劳动作为最基本的生产方式,作为一种沟通人和自然的中介,天然地架起了人与物的桥梁。“回归自然”并不是说要把教育的场所完全搬到大自然中去,也并非把自然作为劳动教育的全部客体、全部内容,而是要以自然作为归正的向度,以此来解决时下劳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二)优化劳动教育途径,使劳动教育从“脱离生活”走向“贴近生活”

为了改变当前劳动教育实施途径较为单一的状况,学校在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时,要注意将其与其他专业课程、选修课程进行深度融通,在这些课程中适当融入劳动知识、劳动纪律、劳动技能等内容,引导学生自觉劳动、诚实劳动与科学劳动。为了避免陷入“没有劳动教育”“没有劳动的教育”或“没有教育的劳动”的误区,学校也可以依托专业实习、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自我服务等开展第二、第三课堂,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参与公益劳动,在劳动体验中培育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提升技能技巧,增强纪律意识,帮助学生做好参与社会化生产的准备。

劳动与生活不是分割的“两张皮”,而是相互融入的关系。劳动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存在于生活之中,并为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脱离劳动,就不可能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然而在实际中,劳动教育去体验化、工具化的特征日益明显,与学生实践的世界、具体经验的世界、生动鲜活的世界渐行渐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劳动教育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消弭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隔阂,更好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劳动世界。

(三)澄明劳动教育新意蕴,使劳动教育从“被动接受”走向“内在自觉”

劳动教育的核心特征主要体现为育人导向,在劳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个体的幸福与国家的富强都需要通过劳动来实现。一段时间以来,部分青年学生由于受到错误价值观的影响,妄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严重违背了劳动教育的内在意蕴。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于表象化地、机械地阐释劳动,学生总是被动接受,难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未能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体会到劳动的意义。

显然,劳动教育的内在觉醒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耐心、细致、持久地努力。为彰显劳动教育的价值,劳育要与德育结合,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人民的品质;乐观向上、克服困难的品性;提高社会公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劳育要与智育结合,培养学生在做中学,发现问题,培养兴趣,启发创造,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劳育要与体育结合,培育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正直、善良的情操;劳育要与美育结合,提升学生发现与创造美的能力。当前的劳动教育已不再局限于生产性劳动,还包括日常生活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这表明劳动实践会贯穿个体的整个生命周期,要引导学生学会成长、自立自强,积极运用知识与技术为社会服务。

(四)开发劳动教育新领地,使劳动教育从“身体规训”走向“积极体验”

劳动教育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这就要求劳动教育的形式也需要与时俱进,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形成呼应。一方面,要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融相通,鼓励学生利用多元学科门类开展创新性的智力活动;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劳动休闲观教育,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劳动与休闲时间,劳逸结合、健康劳动。还要积极开发各类非物质劳动的新场域,让学生通过流汗、起茧、有乏的体力劳动,获得内心意志的磨炼和自我情感的提升。

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本应成为身体力行的教育。然而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实中,个别老师将劳动僵化地理解为惩罚规训学生的手段,致使学生对劳动产生排斥。为了纠正这种错误的认识倾向,教育者自身要对劳动观的价值所在有清晰的认识,放手多让学生“自我”去体验、反省,使其心灵受到震撼,进而消除其思想上对劳动的排斥感,唤醒其埋藏在心底的劳动幸福感和成就感。

四、结语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重提劳动教育并非要掩盖其他各类教育的功能,也不意味着只是从事单一地、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不可单独运用,需要与其他多种教育相结合,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总之,劳动观的培养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并积极引导其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知行合一。

猜你喜欢

劳动时代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