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航海类院校党团共建实践路径探析

2022-11-08王紫婷郑少蓉赖佳茵沈洁慧陈颖好广州航海学院国际邮轮游艇学院

珠江水运 2022年13期
关键词:党团团支部航海

王紫婷 郑少蓉 赖佳茵 沈洁慧 陈颖好 广州航海学院国际邮轮游艇学院

1.视域、社会背景与现状分析

1.1 三全育人视域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价值引领,其中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组成“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全过程育人强调动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主要是在学生学习的各阶段,发挥院校党支部、团支部等的作用开展思政教育,全程贯穿,环环相扣;全方位育人强调全面、多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围,主要是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各个层面、各个维度,同时把思政教育融入到德育工作之中。基于以上,文章认为全员是主体,全过程是途径,全方位是目标。

1.2 党团共建背景

党团共建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和发展中领导党团组织建设所总结出来的成功历史经验与优良工作传统,是党团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重要原则和有效做法。现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航海类院校党建引领团建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面对当前社会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和信息飞速传播的情形,航海类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成为育人的关键一环,航海类院校要从提高学生的思想站位出发,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优化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做好学生的思政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输送高质量人才。

1.3 航海类院校党团共建现状

一是以党带团的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亟需切入大学生深处,学生对党团共建工作认知仍较模糊、范围局限;二是以党带团知识宣传方式单一,学生常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未深入参与到党团工作活动当中,使党团共建流于形式;三是党支部-团支部、党员-团员缺乏沟通协调,难以形成合力,使党团共建工作受到阻滞;四是以党带团的活动及工作经费支持力度不足,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五是榜样示范已有一定带头作用,仍需不断加强培养优秀党员、团员的力度,扩大榜样示范效力。

2.研究方法和步骤

2.1 问卷调查的内容与设计

本文研究目的是基于“三全育人”为视域,通过问卷调查航海类院校开展“党团共建”的现状,将学生作为主要调查对象,探讨当前航海类院校“党团共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通过阅读相关文献,问卷设计围绕学生对“党团共建”的认识、航海类院校开展“党团共建”活动的现状和解决措施三个方面展开。其中,第一方面是调查学生对“党团共建”的认识设计3道选择题,第二方面是调查当前航海类院校开展“党团共建”活动的现状,包括方式方法、存在问题、成效等方面设计8道选择题,第三方面是调查学生所期望开展“党团共建”活动方式方法的创新设计4道选择题和1道主观题。

2.2 问卷调查的样本选择和有效性

为更好地对航海类院校“党团共建”工作现状进行剖析,课题小组对航海类院校学生开展线上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总共收集811份,其中有效问卷为703份,问卷收集有效率达87%。所涉及的航海类院校主要包括广州航海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航海类高校,学生主要包括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和群众,问卷数据多、涉及范围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有效性。

2.3 样本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中,航海类院校学生主要集中在大三、大四共542人,占总人数的77%。样本中党员共199人,占总人数的28%;入党积极分子共392人,占总人数的56%;共青团员共107人,占总人数的15%;群众共7人,占总人数的1%。其中对“党团共建”活动不了解共77人,占11%;基本了解共334人,占48%;一般了解共214人,占30%;很了解共78人,占11%。

3.问题分析

3.1 对党建带团建工作认识不全面

虽然高校都拥有基本的党建带团建机制,但多数人在实际工作中并无法将其具体内容、方法了解透彻,无论是其内涵的深度还是广度,都无法完全把握到位。一方面,党组织对团组织缺乏实质性指导,流于表面。另一方面,团组织没有扮演好上传下达的角色,没有发挥带动作用,向党组织汇报工作的意识薄弱。

3.2 缺乏有效的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诸多航海类高校在“党团共建”方面工作机制不够完善、长效化,诸如组织领导体制中的权力与责任不明确、党团支部缺乏有效的沟通等。

一是组织领导体系权责不够明晰。据调查,即使绝大多数航海类高校有基本的党建带团建机制,也有自上而下的组织架构,但由于组织的领导能力不足,权责不明晰,在活动开展时,既易出现“负责人”扎堆现象,造成资源浪费,也容易出现无人主持的场面,特别是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就会互相推诿,无法聚焦到主要负责人,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二是党团沟通机制缺乏协调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党支部和团支部,党员和团员之间缺乏沟通协调,难以形成合力,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不可忽略的。一方面,航海类院校有些支部党、团员人数少,党组织和团组织联系不密切,各自发展,缺乏“党团共建”的工作意识,不能形成“党团共建”的目标。另一方面,学业压力是影响学生参与党建带团建活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党组织成员忙于完成繁忙的学习任务,自然而然忽略了“党团共建”活动,不能有效解决一些实质性问题,导致团组织工作难以扎实推进。

三是身兼数职缺乏专业性。根据调查发现,航海类高校党团组织书记多是由辅导员担任,辅导员肩负着“繁、杂、难”的学生事务工作,日常处理学生事务占据大部分时间,加上“党团共建”的认识和执行力度不够,无法有序衔接、过渡好活动从宣传到实施的过程,出现党团组织的交流不顺畅,以致“党团共建”活动未能发挥实质性作用。

3.3 高校以党建引领团建工作方法有待创新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现如今航海类院校“党团共建”工作方法有待改进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3.1 开展党团共建活动流于形式

目前,航海类高校开展具体“党团共建”工作时缺乏系统性,重形式轻效果,重数量轻质量,未深入结合大学生特点和时代环境的变化。诸多党团组织对“党团共建”工作认识依然处于形式化的层面,暂未达到全面深入人心的高度。在具体工作执行阶段,团组织缺乏党组织细致、全面的指导,加上部分党务工作者能力有限、进取心、动力不足,“党团共建”活动的开展自然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难以达到让理论知识入脑入心的效果。

3.3.2 党团共建活动形式单一

据调查,诸多高校开展“党团共建”活动形式主要包括党员进班级、党员进宿舍、党员进教室以及党委和团委共同合作举办活动四种模式。开会、观看视频、读文章等传统形式是大部分航海类高校组织活动的基本形式,脱离了党、团支部成员的学校和日常生活。

3.3.3 宣传力度不够

“党团共建”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前期的宣传,传统的宣传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网络新媒体宣传的广泛性和及时性无疑有效地推进了宣传工作。而调查结果却恰恰相反:现如今航海类院校开展“党团共建”活动的宣传效果并不显著,途径单一,大多数航海类高校采取普遍、简单的图文推广形式宣传活动内容,学生司空见惯,自然感觉乏味无趣,极大地削弱了参与积极性。

3.3.4 缺乏榜样的示范

许多航海类高校师生大多缺乏有效的“党团共建”经验,由于组织领导体系不明晰和沟通机制不协调,大多数时候并不能将活动效果发挥到极致,优秀的实战经验案例匮乏。其次,绝大多数年轻的学生党员经验不足,引领作用相对较弱,未能起到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难以形成组织凝聚力。

4.解决方法

4.1 立足全员育人主体意识,全面提高思想认知

就目前航海类高校而言,加强党的领导,从思想层面上加强对党建带团建工作的认识。对于当前的高校大学生群体来讲,他们的思想极易被外界因素所左右,因此,在当代高校大学生中进行思想引领是一项相对困难,而且需要长期开展的教育工作,因此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观念,根据航海类院校党员不同的工作属性、服务对象等特点,制定出具有差异化、针对性强的育人责任清单,充分发挥党组织、教师党员乃至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例如设置“宿舍网格化管理”、执行“党员+团员”带班模式等制度,构建全员育人体系,将“以党带团,党团共建”工作落到实处。

4.2 激活全过程育人方式,健全“党团共建”工作机制

针对诸多航海类院校存在“党团共建”方面工作机制不够完善、长效化的问题,应当激活全过程育人方式,关键在于理清“党”和“团”、“带”和“建”两对关系,有序地将“党团共建”活动按照学生的学习阶段分为起点、中点以及终点,强化党建带团建意识,通过开展全过程的党建活动,让先进党员往下走,到团员中去,将优秀团员往上推,使他们在思想和行动上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真正将党建融入团建领域。

4.2.1 建立“党团共建”工作多维联动机制

一是设立专职党、团组织书记制度,实现责权分明,明确负责人的工作范围,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明确党、团组织年度计划,将党建带团建活动深入结合学生的学习阶段,使党团建活动在学生的关键点发挥实质性作用。例如形成从学期初的“入党启蒙教育”活动,到学期中借助各种节日意义开展主题党团日活动,到学期末的“争先创优表彰”活动,一系列活动贯穿一整个学期的始终,环环相扣,让党建带团建深入人心,实现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良性互动互补。

4.2.2 建立“党团共建”工作协调反馈机制

一是发挥领导协调的作用,统一协调“党团共建”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协调会议,把握工作动态和确定工作重点,部署工作任务,扎实推进党建带团建工作;二是落实反馈机制,鼓励党团组织定期开展交流会议,总结不同党团活动经验,努力争取支部“党团共建”活动形成典型案例。

4.2.3 建立“党团共建”工作联络日制度

党、团组织要设立“党建共建”工作联络日,定期组织一定的时间结对联系开展工作,充分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指导意见,扎实党建带团建的工作。

4.3 坚持全方位育人目标,创新“党团共建”的工作方法

当前,在推进航海类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创新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全方面育人目标,关键在于坚持“党团共建”与人文协同发展的思路,通过探索开放式、泛在式、个性化的党建带团建育人模式,实现多时段、地点、次数及多人群全方位渗透的党团共建活动,做到以文化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4.3.1 从思想上推进工作创新

航海类院校党组织对党建带团建工作的认识要从流于形式、简单的、单方面的“带”,向“思想引领”“深入人心”“注重成果”和“榜样效应”等多维度、多方面转变,力争以开放式“带”的方式,开展学习强国每日打卡接龙学、借助“打卡广东红”微信小程序、党史知识答题竞赛等方式,鼓励党员、团员开放式学习理论知识,补足精神之钙;鼓励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积极主动学习“青年大学习”带动身边团员,通过“带”的过程将先进的思想作风传授给团组织,进而引导航海类青年学生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为实现“海洋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4.3.2 多途径推进党团工作创新

航海院校的党团组织要对青年学生的思政教育模式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一是不仅要充分利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工作途径、高效的传播媒介以及富有实践意义的党建阵地等有效资源,还应注重“建”的成效,部署高质量“带”的任务,从而不断创新落实“带”的方式,最终实现“建”的目标;二是要把党建带团建工作深入课堂、宿舍、班级和支部,真正把“党团共建”的工作融入航海类高校学生的学习与实践之中,寓“带”于学,融“建”于践,从而实现“带”和“建”的工作目标。

4.3.3 引入新媒体加大宣传推进党团工作创新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党建”的模式已成为趋势。在这样的热潮下,航海类院校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更要抓住契机,借助新媒体技术充分开展符合青年学生兴趣的宣传活动。例如要积极创建网上党团支部互联互动交流平台、建立航海类院校“党团共建”优秀经验共享互联网教育平台等,树立典型,最大程度发挥优秀学生党员、青年团员的引领作用,逐步促进院校内党支部-团支部、党员-团员的互联互动和院校间党支部-党支部、团支部-团支部的争优创优发展,确保团员青年能够通过网络汲取前行的能量,不断接受红色文化的滋养,通过理论学习与亲身实践来提高自身道德素质,扎实推进以党带团,以团促党。

4.3.4 榜样引领推动推进党团工作创新

榜样引领推动党团工作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典型案例,党、团支部通过学习其他航海类院校“党团共建”优秀典例,总结经验并结合自身党、团支部的特点创新地转化为本党、团支部的共建工作方案,逐渐促进党、团支部形成先进组织;二是树立青年榜样,党、团支部在学期末开展表彰活动,将支部中先进代表、优秀典例重现,使广大团员青年近距离接触先进典型代表,扎实促进队伍模范作用,做好青年先锋示范工作。

5.结束语

通过调研结果表明,“三全育人”视域下航海类院校党团共建的更好实行,在高校强化党组织建设、深化共青团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方式方法不够新颖等原因,尚未真正做到切入大学生深处,学生对“党团共建”工作认知仍较模糊,还依然存在“党团共建”流于形式等问题。为此,我们将学生作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航海类院校开展“党团共建”的现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能够对航海类高校党团共建的实施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

猜你喜欢

党团团支部航海
喜报!我厅获省直机关青年党团知识竞赛优秀奖
新形势下党团与班级建设创新研究
党团带队办好红领巾学校
大航海争霸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欧洲议会左翼党团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古代航海有多牛
航海博物馆
创建“雷锋团支部”立足岗位学雷锋
中学团支部希望得到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