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狭水道船舶操纵技术要点分析

2022-11-08商新友天津港引航中心

珠江水运 2022年16期
关键词:水道航道水域

商新友 天津港引航中心

狭水道指的是航行水域较狭窄的航道,属于特殊行船区域,对船舶操纵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按照国际惯例,通常将宽度在2海里以内的水道视作狭水道,但随着船体宽度和航道密集程度的增加,船舶在江河、港口进出口等位置也无法进行自由操纵,所以也将这些水道看成是“狭水道”,需采用相关操纵技术保证船舶能够安全、快速通过。因此应加强狭水道船舶操纵技术要点研究,从而为行船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1.狭水道的行船不利因素

对狭水道行船面临的各种不利因素展开分析,首先应认识到该类航道狭窄、弯曲,存在不同水域或深或浅的情况,导致行船受到了较多限制。如在进、出港口位置,受潮汐因素影响水深将发生变化,造成大型船只可能面临水深限制。其次,狭水道用于弯曲段较多,需要设置较多的标识物标辅助船舶操纵人员进行准确定位,如设置较多灯浮等。狭水道内可能存在锚地、捕鱼区等各种区域,造成水道复杂性较大,并且也常常存在暗礁、渔栅等障碍物,将给行船带来威胁。再者,狭水道多位于洋流交汇区域,将遭遇多变气象条件,如因海面和大气温差大引发浓雾,将导致行船面临可视度下降的问题。而受风流、潮流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水道流速增加,形成多变流向,给船舶操纵带来挑战。最后,狭水道锚泊船较多,导致行船密度较大,存在交错纵横的情况,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狭水道船舶操纵技术要点

2.1 做好航行准备

在狭水道航行,还应提前做好准备,尽可能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保证船舶操纵的可靠性、稳定性。

一方面,应加强水域行船资料研究,对照大比例航海图弄清各种自然物标、导标位置,熟悉航道的航向、水深、调头区、灯浮分布等各种情况。与此同时,应提前接收气象传真和天气预报,根据可能发生的天气变化对行船问题展开分析,合理进行航线设计。对照航路指南、灯标表等制定航行计划,应综合考虑水域特点、船舶吃水条件等因素,在航海图上标出航线和各个报告点,绘制方位线、安全距离圈等各种标志线,记录船长特殊指令。为确保船舶能够在计划航线上行驶,减少不必要的会船和避免船舶进入危险区,应熟悉航道的“面”“线”“点”。所谓的“面”,包含能偏离航线的最大范围、安全锚泊区域、通航密度等等。“线”则为航线,应对罗经航向、用时、导航物标及方法等进行标绘,针对各航线在不同时段纠正船位偏离的物标进行选择。“点”包含船舶转向时的操舵点、转向点等,需要根据船舶旋回要素、各地段航道弯曲度等进行合理选择,保证转向后与设计航线间的误差最小。

另一方面,应提前做好船舶主机、舵机和锚机检查,确认各种航海仪器处于良好状态,并且随时可以切换至应急状态,确保在变故发生后能够及时、有效应对。掌握船舶的特性,在即将开船前对关键主辅机等设备状态进行再次确认,确保后续即便发生故障也能做到精准、快速维修,有效提高行船安全性。围绕航行计划,需要提前组织驾驶团队开展会议,对设计的航线进行可行性论证,确认船长、驾驶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等可以与航行计划相匹配。考虑到在狭水道航行容易导致船员疲劳,应通过召开会议做好值班人员组队,明确各自职责和讲清注意事项,确保各事项由专人负责。在各小组搭配作业的情况下,可以使值班人员保持精力集中,与相关负责人保持有效通讯,及时发现和按照应急程序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2.2 明确碰撞规则

国际上针对狭水道提出了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船舶在特殊水域会船时通过合规操纵船舶减少碰撞事故的发生。结合狭水道特点深入理解碰撞规则,才能准确判断水道是否适用各类条款,保证行船的安全性。

首先,规则提出长度超20m船舶或帆船不应在狭水道妨碍仅能在该航道安全通行的船舶。理解该规则,应确认仅能在狭水道或航道外缘航行的为吃水船舶。而船舶长度超出20m的船舶且非只能在狭水道航行的船舶,在通行时需提早留出供其他船舶通过的水域,或是采取有效方法避免给其他船舶带来碰撞威胁。此外,针对捕鱼船舶提出不应妨碍其他船舶通行的要求。可知原则上可以在狭水道进行捕鱼作业,但应确认捕鱼船的航行、作业等不能给其他船舶航行带来威胁。

其次,针对原本不应穿越狭水道的船舶,如果其在狭水道内的航行将给其他船舶通行带来安全威胁,可以适用对穿越船意图存疑情况下的碰撞规则。具体来讲,就是要求船舶在穿越狭水道前应提前掌握交通状况,而其他船舶因其穿越行为感到威胁,可以利用五短声警告信号提醒对方根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确认双方避让关系。

再者,船舶在狭水道内靠近障碍物或其他船只时,要求作出声号提示,防止在弯道段发生事故。该规则适用于弯头段船舶无法互视的情况,由于难以使用雷达等设备对来船的物标进行探测,要求船舶靠近外缘行驶,并使主机和锚机进入操纵准备状态,对照VTS等设备信息及时接收和发送声号,以免在会船时发生碰撞。

再者,船舶在狭水道航行中只要保证安全可行则应尽量靠近右舷道或航道外缘行驶。这一条款并非强调使船舶始终保持在航道中央线右侧,而是需要结合吃水情况、地形地貌、风流等各种因素进行考量,保证航行安全的基础上尽量靠近外缘。

最后,规则指出在环境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避免在狭水道内锚泊。因为作为通行航道,狭水道地形条件复杂,发生事故几率较高,因此应避免在该水域锚泊。但在浓雾和雷达无法使用的特殊情况下,船舶可能需要在狭水道内锚泊,但应尽量选择不妨碍其他船舶通航的位置。

2.3 掌握关键事项

2.3.1 保持正规瞭望

在狭水道内想要避免碰撞事故发生,应时刻保持正规瞭望,确保可以凭借视觉、听觉等及时发现和准确估计危险局面,做好充分准备。因此行驶时驾驶台应保持安静,确保值班人员集中精力全方位、全时段瞭望。在夜间通航,应考虑灯光被蓬帆遮蔽或不点灯等情况,做到时刻保持警惕。在能见度不足时,应在瞭望站加强雾号收听,安排人员在船首协助瞭望,并辅助使用雷达观测。在捕鱼季节水域复杂,应高度警惕各种障碍物。在流向横压的地段,应加强前后目标观察,判断是否偏离航道,以免出现交叉相会问题。

2.3.2 做到合规航行

采取“面”“线”等航法的同时,应通过目测时刻进行风流压差修正,确认船位情况。转向前先判断航向,落实舵工,确认船首对应灯浮等物标,禁止出现只叫舵不叫航向的行为。能见度较差,应准确下达航令,对照舵角指示器等确认操舵是否存在错误。来往船只较多,频繁避让后应及时核实航位,保证尽快恢复航线。使用雷达助航,应提前开启2台设备加强船位观测,以免在等待设备显示图像过程中出现事故。船舶频繁避让,随时进行加、减速等操作,应及时备车和备锚和鸣笛,以便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及时抛锚。在航行速度上,应按照狭水道所在水域航行规则限速,同时结合能见度、风流、吃水等各种情况选择适合的航速,有效避免碰撞事故发生。遇到挂慢车信号的船舶时,应及早调整航速,避免出现浪损问题。

2.3.3 熟悉避让要领

在狭水道操纵船舶,受航道宽、水深等多项因素限制,在遵循国际规则和相关水域特殊规定的基础上,应熟练掌握避让要领。如在船队行船期间,小船尾随大船穿越狭水道,应确认各船舰保持一定间距,乘潮顺水时应适当拉开距离,彼此间距离至少达到船舶长的5倍。在逆水行船的条件下,也至少应保持船长3倍距离。狭水道周围分布较多码头等建构物,应遵循宽让、早让等原则及时进行避让,加强车机、舵机配合使用,根据周围船舶通航状态谨慎驾驶。同向行驶船舶在保持距离的同时,相会或追越时应增加横距,以免出现船吸或岸推等问题。在弯曲航道上,禁止追越其他船只,在宽直段也应提前征得同意才能越船。此外,应考虑浅水效应、追随流等因素给船舶操纵性能带来的影响,在安全航速下进行避让,以免因船吸问题给沿岸设施带来损坏。

2.3.4 落实报告制度

狭水道船舶密集,避让时容易出现动作不协调问题,因此应严格落实VTS报告制度,确保船舶间的操纵相互协调。按照海事部门规定,操纵时应坚持收听VHF16公共频道,按规定利用专门频道与各自水域VTS交管中心保持实时通信,上报行船信息。收听到其他通话应等待,避免带来干扰。航道能见度较低,应及时上报船位、航速等信息,并加强其他船只航行动态监听。在雾天进出港口,船舶在使用VHF保持通信的同时,需要辅助采用鸣笛示警方式反馈船舶动态、意图等,发现可疑船只行为发出警告、提醒等。通过及早发出声号,能够做到尽早、有效避让相关船舶。通过实时收听航海通告,对照航海图确认航向、水深等情况,能够做到正确操纵船舶。

2.3.5 规范应急操作

狭水道环境较为复杂,可能出现突发情况,在提前编制预案和做好事故准备的基础上,应做到严格按照预案实施应急管理,以免因随意操纵导致船舶受损。为此,应对照航线图合理选择锚地,确认水深等条件符合要求。在使用锚地前,尽可能与港方保持联系,以便及时获得救援。在应急操作中,应选择适宜的抛锚方式,以免出现冲岸或搁浅问题。在狭水道抛锚,通过时刻观察船舶和岸线间的距离,可以结合流速等情况合理确定锚链节数,避免因过长而发生断裂情况。一旦操纵遇到困难,需果断停车,通过先后抛双锚紧急避险。

3.狭水道船舶操纵技术应用

3.1 港口航道情况

天津港位于海河入海口,受海底地貌特征影响,从陆地向海洋的水深逐渐增加,新港主航道属于人工狭水道,且为双向通航,进、出港口船只较多,导致水域航行受到了较大限制。从气象状况来看,不同季节常风向不同,平均风速约2-4m/s,年平均降水达600mm,夏季降雨集中,秋、冬季节常见雾天,年均雾日146天。港口从12月到2月为结冰期,近年来结冰情况较少。港口每日发生两次高低潮,带有不规则的特点,潮位最高能够得到5.72m,最低为-1.08m,潮差最大为4.37m,涨潮和落潮流速分别为0.4m/s和0.24m/s,流向大致与航道平行。区域常浪为ENE和E向,分别达到9.68%和9.53%的频率,出现1.5m波浪频率仅1.35%。对航道日常通航情况展开分析发现,存在不明船舶穿越情况,可能给正常航行船舶带来威胁。

3.2 船舶操纵技术

天津港的主航道为受限水域,需要采取狭水道船舶操纵技术,要求在合理确定避让时机的同时,能够通过变速和改向结合手段完成避让操纵。具体来讲,就是尽早降低船速,并增大避让空间,确保可以正确采取避让行动。实际在大型船舶进入天津港时,应认识到下沉量较大,同时浅水效应明显,将遭遇较大的船尾涡流、伴流,造成舵力下降,停车时容易失去舵效。此外,也容易受到岸壁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还需使大吃水船在中间航道行驶,并尽量将船速控制在10kn以下,然后针对各种效应采取对应的操纵技术,保证船舶进港时航向稳定。

一方面,进港航道为中等水深,但在船舶满载的情况下吃水较深,将受到浅水效应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应结合吃水、潮汐等情况合理制定靠泊计划,确保进入航道前拥有足够的富余水深。在船速达到8kn以下时,应确认水深满足吃水的10%+20cm,船速超出8kn时水深应为吃水的13%+20cm。

另一方面,针对岸壁效应带来的影响,由于船舶在右侧航道行驶,右侧水流因空间变窄将出现加速情况,对船舶产生岸吸力,应保证船位与岸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发生碰撞问题。此外,船舶在相互靠近时,有可能出现船间效应。因此船舶在主航道行驶至靠泊的过程中,应采取逐级减速操纵方法,并在减速过程中合理控制船位,及早联系进出港船舶协调避让。通过把握各项操纵要素,最终能够使船舶安全进入港口停泊。

4.结论

狭水道船舶操纵难度体现在水文条件变化大、危险物多、船只密集等多个方面,因此在行船前应充分了解航道、气象等各方面情况,合理进行航线设计,并结合狭水道特点准确理解碰撞规则,确保在交会时正确操作。在航行过程中,通过掌握瞭望、避让、应急抛锚等技术要领和关键事项,能够做到科学、合理应用船舶操纵技术,确保船舶在狭水道安全、高效行驶。

猜你喜欢

水道航道水域
新西兰Taranaki盆地第四系深水水道迁移规律与沉积模式
进博会水域环境保障研究及展望
城市水域生态景观设计探讨
新航道
凿通运河,江南水道相钩连
我国首条40万吨级航道正式开建
《水道港口》杂志第五次被评为一级科技期刊
我国首条40万吨超大型航道将迎来开工建设
锦州港拟定增逾十四亿元扩建航道
我国水域将按功能定位分类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