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修船集中下料及开坡口的组织与实施

2022-11-08单炳田

广东造船 2022年1期

单炳田

(深圳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深圳 518054)

1 前言

船体结构及舾装修理是船舶进厂修理的常规项目,它涉及到材料、工艺、设备、人员、水、电、气等各个方面。在上述诸多因素中,材料的保障供应是工程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环节,也是车间的重点管理工作。

2 原有的下料模式及弊端

2006 年以前,我厂承接的船大多是散货船和集装箱船,船体结构的修理往往是局部挖换。当时由于受人员和设备配置的限制,下料方式比较粗放,主要是以施工队在内场自行找料切割,或将整张板吊运到施工现场盲目切割下料。这种下料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没有经过合理的套料,导致材料利用率低、余料多且难以回收利用,材料浪费严重;(2)施工队各自为政,车间不能有效地控制下料节奏;(3)内场管理混乱,设备得不到合理的分配和利用;(4)板厚、材质经常用错;(5)下料质量得不到保证,增加了后续装配打磨的工作量;(6)很难适应大规模、成批量零件的下料;(7)部装件、大面积的换板大部分在船上散装,拖延了生产进度;(8)结构质量得不到保证,变形后难以校正,造成重复的返工、整改,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材料;(9)对运输、吊装设备也是很大的浪费。

3 集中统一下料的组织与实施

3.1 重组组织架构

2006 年随着我厂产品结构向大型改装船的转型,原有的管理粗放且效率低下的下料方式显然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于是对工艺组进行了重组,新组建了内场工段;同时赋予工艺组更多的职责,由工艺员负责全船结构零件的测绘、画图、套料和下料单的开具、打印,内场统一进行下料、加工、预制和材料的配发。

3.2 重塑工艺下料流程,使工艺工作表格化、标准化

新的工艺下料流程及要求如下:

(1)船舶进厂前,工艺员根据船东提供的工程单,并结合材料库存情况,提交材料采购单;对于可以提前预制的结构,出下料单和预制图给内场下料、预制;

(2)船舶进厂后,工艺员向船上借图纸并全程参与工程勘验,与船东、验船师当场明确换板尺寸,确定换板尺寸时要遵循材料用尽和零件统一原则;

(3)对于材质和板厚需要代用的材料,需填写材料使用及代用表,并经验船师或船东确认。对于验船师提出需要转级的材料,进入钢材转级流程;对于大面积换板的工程,需要考虑施工顺序和防止船体变形,并与验船师或船东确认;

(4)工艺员根据船东提供的测厚图或现场绘制施工图、零件图、拼板图和套料图,并遵守如下要求:能在车间部装、拼板的必需部装、拼板后上船;所有板材的下料都要画零件图,做到套料全覆盖;对于大面积换板的,工艺员要出排板图、切割及装焊顺序;

(5)工艺员根据施工图,编制下料单和套料图;

(6)工艺员发放下料单、套料图给内场,内场进行下料、加工,并以舱室为单位将材料打包吊上船;

(7)工艺员发放施工图给施工单位及质检员,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图进行切割施工,质检员根据施工图进行检验;

(8)工艺员根据施工图,编制完工单和完工图。

刚开始推行集中下料时,由于各方面关系没有理顺,施工队的抵触情绪比较大。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的很多行为受到了限制,不能随心所欲地领料下料了,也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施工了;另一方面,刚开始时工艺员的数量和技术水平与生产需求有较大的差距,板厚、材质、下料尺寸等错误时有发生,对各施工队的成本产生了一定影响。针对以上问题,工艺组每周将工艺员出现的下料失误和不规范的实例进行搜集汇总,并组织培训。车间经过3个月的强化管理,才将整个流程理顺。

三个月后,当各施工队领班发现不需要自己测量、画草图、剪纸样和下料,所需的材料已经通过工艺员的测绘和数控切割机的下料,按照施工计划整齐地摆放在现场时,意识到集中下料不仅节约了管理和人工成本,而且下料质量也得到了保证。此时他们便会主动提出要在内场数控下料、拼板预制,这体现了集中统一下料带来的改变。

4 集中统一下料的优势

经过实践和总结,集中统一下料极大地提高了下料的效率,为车间的精细化管理和公司承接高端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可控性

所有材料的下料必须经过工艺员把关,从源头上杜绝板厚、材质的用错;

(2)可以根据工程的进度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下料,为内场有序管理、车间设备、劳动力的合理分配提供了依据;

(3)能充分利用数控切割机对批量、形状不规则的零件进行统一下料,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产品质量;

(4)使材料的统一管理、统一配送得以实现,管理者的服务意识有了很大提升;

(5)通过排板、套料,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材料、利用余料。据统计,集中下料后单船的材料利用率比以前提高了近三个百分点,每年可为公司带来上百万的效益;

(6)集中统一下料后,由单船工艺员出图把关,使车间全面推行部装拼板得以实现。具体表现是:所有部装件都统一在车间预制成成品后上船安装,能拼板、做分段的在车间完成,并开好坡口后上船,将船上的工作尽量放在车间完成,变立体作业为平面作业,变仰焊、立焊为平焊。这些措施不仅缩短了船上装配、焊接时间,保证了焊接质量,缩短了工期,而且极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对运输和吊装设备也是很大的节约;

(7)集中统一下料有利于车间整个体系的正常运转,车间对工程的安排、进度计划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而且具有一定的可控性。

5 无余量下料及开坡口

在全面推行集中统一下料和数控套料全覆盖的基础上,从2010 年起,我厂开始推行内场开坡口、现场无余量装配,要求从内场出去的材料必须根据工艺员开具的下料单和零件图,使用半自动切割机在内场开好坡口后上船。这对工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艺员不仅要把所换结构的尺寸测量准确,还要考虑与原结构的对接,而原结构又因部位的不同坡口型式和大小也不尽相同,因此下料时开坡口要考虑的因素有:

(1)是内场拼板还是现场焊接;

(2)现场焊接是平焊、仰焊还是横焊;

(3)坡口型式是V 型、Y 型还是X 型坡口;

(4)坡口开在舱内还是舱外,开在结构面还是非结构面;

(5)如果需要气刨,在哪面气刨更方便施工;

(6)如果开坡口的板需要压型,坡口开在哪面。

上述这些都是工艺员在零件图上标注坡口型式时所要考虑的问题。由此可见,要把一块板的零件图画好,而且把坡口图标注准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020 年,我厂采购安装了一台数控等离子坡口切割机,使车间的下料方式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除了过渡坡口外,所有坡口均采用数控套料、切割,使下料效率和坡口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6 推行集中统一下料及开坡口的关键因素

从集中统一下料到无余量开坡口下料,再到现在的数控开坡口下料,工艺员起到了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的作用,上到船上的工程勘验、施工,下到内场的下料、预制,都由工艺员策划、实施,可以说工艺员是推行集中统一下料和开坡口的最重要人员。所以工艺组的建设、工艺员的培养,以及技术的积淀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需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同时,对修船企业来说,车间技术人员与生产联系最为密切,反应最为迅速,把车间的技术力量做大做强,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为生产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车间的管理效能得到提升;另外,内场工段是集中下料的执行者,内场人员的配置和执行力是集中下料顺利推行的保障。

对于修船企业来说,修期就是金钱,坞期就是命脉。推行集中统一下料,工艺员的反应速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下料的速度,对修期及坞期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一些短、平、快和需要多人合作完成的工程,工艺员内部之间的协调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安排工作及执行任务时必须秉承全组一盘棋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工程进度为导向,发扬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全力满足生产需要。

7 结束语

从施工队自行下料到集中统一下料及无余量半自动开坡口下料,再到数控开坡口下料,是打造世界一流修船企业和承接高端产品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厂的集中下料、无余量开坡口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并且已开始在招商工业旗下的兄弟船厂推广,同时珠三角地区的其他修船厂也纷纷前来取经,取得了良好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