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功能农业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2022-11-08策划本刊编辑部樊洁
策划/本刊编辑部 文/本刊记者 樊洁
“隐性饥饿”催生功能农业
2008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在参与编制《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的过程中,在全球首次提出“功能农业”这一概念,希望用现代生物技术,以生态为基础,高值为目标,功能农业为抓手,推动农业迈向更高阶段。
功能农业就是针对人们个体存在的矿质营养缺乏等“隐性饥饿”问题,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让农作物在天然富含有益成分的土壤环境中生长,使农产品定量含有硒、锌等营养成分,让人们“吃出健康”。
隐性饥饿,是指机体由于营养不平衡或者缺乏某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矿物质,同时又存在其他营养成分过度摄入,从而产生隐蔽性营养需求的饥饿症状。在我国,隐性饥饿现象突出,《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认为,“隐性饥饿”、膳食结构不合理与超重肥胖都是我国较为突出的营养问题。“隐性饥饿”与多种慢性病息息相关,还会导致免疫系统弱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的发病率,已经成为危害现代人健康的“隐形杀手”。目前,业界公认解决隐性饥饿的技术手段是“生物营养强化技术”。
“中国的消费者,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这些高端人群集聚的地方,消费者实际上非常需要这种功能化的产品,但是他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产品,早先我们说农产品好不好,看的是个头是不是均匀,颜色是不是一致,糖度高不高,未来,我们看一个农产品好不好,就要考虑它的微量元素是不是能符合人体的需要,功能性的成分是不是达到了功效性的含量。就拿硒元素来说,中国包括长三角地区人们的硒的摄入量是不足的。”赵其国说。
功能农产品有哪些类型
功能农产品是指具有营养功能、感觉功能和调节生理活动功能的农产品。我们比较熟悉的功能农产品有:富硒农产品、含微量元素农产品、玛咖类农产品、石斛类农产品、特种健康油产品等。功能农产品的发展也是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发展扩大的。
富硒农产品
硒元素于1817年被发现,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一直被当成有毒元素,直到1957年后才逐渐被认识到其特殊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硒缺乏是发生克山病、溪山症的主要原因,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食物中硒含量较低。目前通过农作物、动物等硒营养强化,获得富硒蛋白的有机硒产品,被认为更加有效和安全。
我国富硒土壤主要集中于南部和西北部,如湖北恩施、陕西安康等地。这些区域所特有的天然富硒农产品主要是由于农作物生长在富硒土壤中,通过自身的代谢作用,将无机硒转化为生物活性更高的有机硒。目前富硒农产品的开发、生产已经初步进入产业化,如江西地区的富硒大米、皇菊、禽蛋等产品不仅市场反响好,企业效益也高。
螺旋藻产品
螺旋藻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与营养成分,有研究表明,螺旋藻在医疗营养和特殊医用膳食用品方面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天然的螺旋藻产地产量有限,不能满足大批量、大规模生产。通过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改进,我国目前螺旋藻的产地不断扩大,产量已经大幅度提高,如内蒙古鄂托克旗的螺旋藻产业园区每年生产的螺旋藻粉为我国螺旋藻粉产量的三分之一。
藜麦产品
藜麦被称为“超级谷物”,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E和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在补充能量的同时,也能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可以弥补由于去除动物性食物所导致的优质蛋白比例不足。藜麦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确认的唯一能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单体植物,被正式推荐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全营养食品”。藜麦产品以藜麦籽粒、藜麦粉以及加工产品为主。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并逐步引进试种藜麦新品,目前在中国西北地区的青海、甘肃、宁夏等地有规模化种植。
红球藻产品
红球藻是自然界中虾青素含量最丰富的生物。虾青素是类胡萝卜素的含氧衍生物,具有抗氧化作用。目前红球藻的培育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如云南省的“荒山培育雨生红球藻”模式,在不占用耕地、绿地等资源的情况下实现雨生红球藻产业化发展。
我国功能农业发展方兴未艾
功能农业在我国被提出已有十几年,但功能农业从零到一的突破,发生在最近几年。2019 年,功能农业被首次写入国务院乡村振兴文件,2020年又被写入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振兴规划文件。近年来,各个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功能农业,目前全国已有多个功能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包括牡丹江阳明区品牌功能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安阳功能农业示范区、山西晋中功能农业示范区、承德功能农业扶贫示范区等。我国功能农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已成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新增长点。
从世界范围看,我国发展功能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具备引领世界功能农业发展的潜力和能力。一是生鲜农产品在我国农产品消费中占主导地位,通过日常饮食补充微量营养素,具有成本低、简单方便、易于被消费者接受等优点;二是我国居民具有“食疗养生”的传统,药食同源农产品和新食品原料种类丰富,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开发前景;三是我国居民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和升级,普通农产品、安全农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高质量的功能农产品供给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蕴含巨大的市场潜能;四是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功能农业可以为中医药产业提供原料,二者有机结合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五是我国功能农业的技术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在功能农业领域的科研投入不断加大,尤其在富硒农业领域我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为我国功能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伴随着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我国功能农业规模持续扩大。目前我国功能农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蓝海市场正逐渐开启,随着下游需求的持续增加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功能农产品的开发、生产将逐渐进入产业化,整体来看,我国功能农业发展空间广阔。
如何发展功能农业
立足区位优势 开发特色资源
目前功能农业的发展非常依赖“地利”。以硒产业为例,贵州省开阳县、陕西省安康市、湖北恩施自治州……这些土壤本身富硒的城市、乡村生产了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富硒功能农产品。
硒产业的蓬勃发展,说明富含某类营养成分的土地往往是该类功能农业发展最大的基石。企业在发展功能农业时,最重要的便是立足土地本身的区位优势,开发当地资源。
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消费理念
尽管健康消费的需求正日益增长,但目前公众还存在着健康知识薄弱、对功能农产品认知不足、对产品优劣难以判断的情况,限制了功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今后需加大与专家、院校、媒体机构的合作力度,宣传功能农产品的特定营养成分、保健价值,一方面促进健康知识的传播,另一方面强化公众健康消费的理念,提高市场对品牌的认可度。
专注自身特色 提高粉丝黏性
由于功能农产品独特的健康功能,消费者对自身心仪的商品黏性更高,更容易成为某一产品的粉丝。因此企业需要专注产品特色,以质量打造品牌,以品牌凝聚核心消费群体。
从功能农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地名正成为一款功能农产品最直观的“代言人”。在京东、淘宝等平台搜索富硒大米、富硒马铃薯、富硒茶,一定会看到湖北恩施的地名。恩施以“世界硒都”“中国硒谷”作为自身名片,围绕全球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开发富硒农产品,同时也立足于这一优势进行宣传,强化了消费者对恩施的品牌印象,提高了市场对恩施富硒农产品的认可度。
严控农产品质量 维护品牌价值
目前我国许多省市都出台了功能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功能农产品的特殊性,使得其对某一种或几种有益健康成分含量要求严格,因此更需要企业严格把关产品质量,用高质量的产品维护品牌价值。
《2021中国功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认为,功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积极运用技术手段,降低对土壤天然营养成分的依赖,以标准化生产保证产品的营养与安全。
在过去的2020 年,功能农业国家、行业标准立项有近10 个之多,标准的引领、保障作用正在凸显。农业、教育、环境、医疗、人工智能……各个领域的力量都在推动功能农业打造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圈,功能农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
尧帝故里即河北省顺平县,富硒土地面积达到8 470 亩,为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的首批天然富硒土地。2021年12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国际硒研究学会副主席尹雪斌领衔的“功能农业产业工作室”在顺平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顺平在富硒功能农业发展上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当地重点筛选100个以上的村发展富硒产业,成为专业村。
顺平县是河北省第一个获得认证的天然富硒地域,培育种植小麦2 000亩、水稻500亩、生姜400亩,开发出了富硒面粉、富硒大米和富硒生姜等富硒农产品。
为打响富硒品牌,壮大富硒产业,顺平县紧紧围绕富硒功能农业规划,聚焦都市型农业,依靠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按照“硒+X”产业发展模式,以富硒土壤资源为基础,以富硒食品开发为核心,以富硒农旅融合为延伸,确定了“尧帝故里·中华硒谷”的总体定位和“一心”“一园”“一山”“三区”“多点”(“一心”即顺平富硒功能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一园”即中华硒谷产业园,“一山”即尧祖出生地伊祁花果山,“三区”即富硒高标示范区、富硒农旅融合聚集区、富硒生态康养发展区,“多点”即依托“百千万”工程实施,全面开花、多维支撑、全域推进富硒产业发展)的全域富硒格局。确定了建设现代富硒产业园、功能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农业核心示范区、“百千万”工程的发展路径。
顺平县以高于铺镇王各庄村为核心,建设硒科技馆,打造集科技创新、产业数字化展示、企业孵化、电商销售和硒文化宣传等于一体的服务载体——顺平富硒功能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突出硒科普宣传和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将核心示范区分区域打造,通过品种引进、技术提升、土壤改造、试验示范,将核心区打造成集种植、旅游采摘、餐饮、劳动教育、互动体验、亲子游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精心串联“农、旅、养”产业。重点筛选100个以上的村发展富硒产业,成为专业村,每个村至少培育一名富硒产业示范引领人和一个富硒产业片区;培育千户以上的富硒专业户;带动万人以上直接参与富硒产业,每年吸纳万人以上的游客、学生来顺平休闲旅游、社会实践、技能培训,通过3年左右时间让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万元以上。